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综合征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常见的内分泌急症,部分病人合并糖尿病高渗综合征(DHS),如不及时救治,病死率较高.我院自1997年~2002年共收治DKA合并DHS患者30例,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特点及有效救治的途径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86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死亡(2.33%),84例临床治愈(97.67%).结论 及时诊断并采取综合救治是降低DKA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发病、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尽可能降低DKA误诊率、发生率和病死率。方法对医院2009年3月-2011年8月共收住院27例DKA患者发病诱因、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护理措施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DKA患者中感染引起者21例(77.8%),医源性DKA 3例(11.1%),停用降糖药者2例(7.4%),不控制饮食者1例(3.7%)。临床表现上有昏迷、低血压休克、循环衰竭者3例(11.1%),嗜睡、精神萎靡者5例(18.5%)。27例患者经积极地补液扩容、小剂量胰岛素静脉点滴等综合治疗后,死亡2例,占总病例7.4%。痊愈25例,占总病例92.6%。其中6例误诊,占总病例22.2%。结论 DKA的首发症状可以多种多样,极具隐蔽性。为了降低DKA的发生率,提高DKA的诊治正确率和抢救成功率,做好全社会的糖尿病宣教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早期诊治,可使病死率显著下降。我院1999-2005年6年间共收治DKA患者22例,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及积极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均为住院DKA患者,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6-68岁,平均(41±8)岁。1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12例,疗程1-25年。1例反复发作多次DKA。1.2发病诱因:感染13例(59.1%),饮食控制不当2例(9.1%),胰岛素应用不当4例(18.1%),未遵医嘱服药2例(9.1%),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 (NHDC)所致多器官衰竭 (MOF)的危害。方法 对 112例DKA和 2 7例NHDC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DKA和NHDC的诱因相似 ,但在引发MOF及病死率方面 ,NHDC均显著大于DKA(P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引发危重并发症的诱因时 ,应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 ,防止DKA和NHDC以至MOF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我院近 4年来收治的 45岁以上的 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6 4例作一临床分析 ,以探讨中老年 型糖尿病发生 DKA的可能原因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4例均为 型糖尿病并 DKA患者 ,其糖尿病诊断符合 1985年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DKA诊断符合参考文献 [1 ]。男 39例 ,女 2 5例 ,年龄 45~ 84岁 ,平均(6 0 .91± 4.12 )岁。 6 0例既往有糖尿病史 ,4例以 DKA首发入院。1.2 诱因 感染 36例 (5 6 .2 5 % ) ,其中尿路感染 13例(36 .11% ) ,上呼吸道感染 8例 (2 2 .2 2 % ) ,肺部感染 6例(16 .6 7% …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2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减少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 对28例DKA合并MO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情好转稳定者13例,病死15例,病死率53.6%。结论: DKA合并MOF的发生诱因以高血糖和感染居多。积极输液纠正脱水及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
韩利民  黄艳  欧翔 《黑龙江医学》2012,36(7):508-509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的发生诱因、诊断、治疗及死因。方法回顾分析90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7例治愈,3例死亡,病死率3.3%。结论各年龄组均有发生,多为1型糖尿病67例(76%);有22例(24%)无糖尿病病史。90例中,有8例(9%)昏迷及16例(18%)以腹痛而就诊,所以对昏迷及腹痛的病人要除外DKA,避免漏诊和误诊。DKA的主要诱因为感染70例(78%);在补液、胰岛素使用、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救治过程中,要动态观察和及时调整,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病人(91%)代谢紊乱得到纠正;对急性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主要死亡诱因,要及早预防及处置。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文献报道病死率大约为4%~10%。对其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1998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DKA44例,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丽莉  林云凤 《中原医刊》2003,30(19):34-3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重症并发症 ,文献[1] 报道病死率大约 5 % ,但老年人中高达 43 %。对其早期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及严密的监测是抢救成功 ,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 1992年~ 2 0 0 1年间共收治DKA3 0例 ,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 0例DKA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及分类标准 ,且尿酮超过 (+ ) ,二氧化碳结合力小于 2 0mmol/L。男12例 ,女 18例。年龄 16岁至 75岁 ,中位年龄 45岁。其中 1型糖尿病 10例 ,2型糖尿病 2 0例。 2 7例有糖尿病病史 ,病程 3月~ 18年 ,有 3例过去未发现糖尿…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患者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临床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及早诊断,正确治疗可使病死率显著降低.我科近5年来共收治此类患者2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0例抢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KA的发生、诱因、诊疗及死因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4例DK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治疗成功,死亡1例,病死率3.3%。各年龄组均有发生,多为1型糖尿病(82%),一半以上DKA患者(53%)无糖尿病史,7例以昏迷(21%)及5例以腹痛(15%)就诊,所以对昏迷及腹痛的患者要除外DKA,避免漏诊和误诊。DKA的主要诱因为感染(73%)。结论在补液、胰岛素使用、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救治过程中要动态观察和及时调整,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91%)代谢紊乱得到纠正,对急性脑水肿、ARDS等主要死因要及早预防处置。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缺乏而胰岛素的反调激素增加,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并以高血糖、高酮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有报道其病死率约为1%~19%,欧美5%~10%[1],如抢救不当,合并急性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以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为特点者,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现将我院救治的80例DKA患者经验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0例DKA患者,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7~63岁,中位年龄32岁,其中35岁以下35例,占43.75%。1型糖尿病47例,2型糖尿病33例。其中10例以DKA为首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在此基础上常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而ARF又是DKA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 及时护理,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科收治的DKA并发ARF 15例,对其诱发因素、防治、观察与护理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5.
仲秀娟 《中原医刊》2004,31(10):27-2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在此基础上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而ARF又是DKA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可降低病死率,我院自1985年1月-2002年1月收治的DKA并发ARF20例,对其致病因素及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的以高血糖、高酮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改变的临床综合征。其治疗及时、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患者生命。笔者 1988~ 2 0 0 1年以来抢救治疗的 46例 DKA,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6例 DKA患者均符合 1985年 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及分型。其中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 12~78岁 ,平均 5 1.2岁 ,病程 2~ 2 0年 ,1型糖尿病 11例 ,2型糖尿病 35例。1.2 诱因 感染 2 2例 (5 2 .3% ) ,饮食不当 9例 (2 1.4% ) ,自行停用降糖药 11例 (2 6 .2 % )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DKA)和(或)高渗状态(HHS)的高血糖急症(HEs)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方法 对1999~2009年住开滦医院的6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受试者中DKA、DKA-HHS和HHS的构成比分别为57.8%、23.4%和18.8%。DKA[(58±12)岁1、DKA-HHS[(64±16)岁1的年龄明显小于HHS[(78±5)岁1(P=0.008)。DKA、DKA-HHS和HHS的病死率分别是5.4%、20.0%和25.0%。不论高渗程度如何,所有DKA的病死率为9.6%;而不论酸中毒程度如何,所有HHS的病死率为22.2%。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渗透压和糖尿病痛程与死亡均有明显的关系,但血渗透压为HEs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虽然年龄和高渗程度均影响HEs的死亡,但发现只有血渗透压是死亡风险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莫霞 《华夏医学》2001,14(4):549-550
青少年糖尿病起病急、症状重且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KA)而危急生命。据国外报道 ,青少年糖尿病的病死率仍较高 ,其中 70 %死于 DKA[1 ] ,因此 ,加强青少年糖尿病的护理 ,使他们能健康成长、生活愉快意义非常重大 ,但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很少。笔者近年对青少年糖尿病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996~ 1999年收集了 2 0例青少年糖尿病患者 ,男 15例 ,女 5例 ,其中 18例因 DKA而住院 ,经抢救后转危为安 ,无死亡病例的发生。2 护理体会2 .1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中 15例对生活失去信心 ,对待治疗态度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状态(DKA-HH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n=59例)、糖尿病高渗状态(HHS,n=6)、DKA-HHS(n=8)三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DKA-HHS年龄大于DKA组(P<0.05),多见2型糖尿病,其血渗透压高于DKA组(P<0.01),BE、pH值低于HHS组(P均<0.01),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概率和病死率高于DKA组(P均<0.01)。结论DKA-HHS好发于2型糖尿病,同时具有高渗、酸中毒的特点,胃肠道及中枢系统症状明显,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诊断及诱因,提高急诊就诊的DKA诊断率.方法对近3年来由急诊收入院的41例DK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1例急诊就诊的DKA病人中多以感染(25/41)为诱因、以意识障碍(7/41)、急性腹痛(15/41)等为首发表现,且有12例未曾诊断过糖尿病.结论未诊断过糖尿病和以感染、腹痛、腹泻、精神状态改变、意识障碍等为首发表现的DKA急诊患者易延误诊治,早期行快速检测血糖、尿糖及酮体是减少DKA漏诊或误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