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生物质气化发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采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为原料 ,也可以以城市垃圾为原料。固定床气化炉用于小规模气化发电系统 ,采用内燃机发电方式 ;流化床气化炉用于大、中规模气化发电系统 ,采用燃气轮机或蒸汽轮机发电方式 ,也可采用内燃机发电方式。图 1表 2参 2。  相似文献   

2.
秸秆直燃生物质电厂动态发电成本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火电厂成本研究方法,以月为单位建立生物质发电动态成本分析模型,根据机组容量与负荷特性分摊年固定成本,以生物质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计算不同秸秆价所对应发电成本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对发电成本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燃料费的变化对生物质电厂发电成本的影响最大,折旧费和厂用电费的影响其次,燃料价格降低10%和20%时,发电成本分别降低5.09%和10.17%.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问题和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生物质发电产业现状1全国生物质发电项目进展情况2006年以前,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2000MW,其中蔗渣发电约占1700MW以上,主要是蔗糖厂蔗渣发电,其余是碾米厂稻壳气化发电,装机容量一般为160~200kW;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规模化并网发电项目几乎是空白。  相似文献   

4.
从用户侧角度研究了小规模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以内部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及全寿命期净收益为指标,建立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分析模型;以湖北省武汉市和宜昌市为代表,以典型配置的光伏发电系统为范例,验证了经济性分析模型的正确性。文章深入研究了发电上网率、系统可用率、政府补贴及单位造价等因素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经济性的影响,还研究了政府补贴与单位造价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广林  鹿院卫  吕鹏飞 《节能》2011,30(1):10-12
发电模块在温差仅为几十摄氏度的低温余热条件下也可发电,非常适合于汽车尾气为热源的变工况条件的系统发电。研究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用于以汽车尾气为热源的发电系统输出电压、电流随热源温度变化的趋势。发电系统采用4块发电模块串联的方式,热源温度的变化范围为75~38℃,冷源恒定且为5℃。测试结果表明:随热源温度变化,系统输出的电压、电流随热源温度呈线性变化;冷热源温差为70℃时,系统输出电压为5.2V,电流为0.22A。  相似文献   

6.
《可再生能源》2013,(4):81-84
文章分别对3种以水蒸气为工作介质的发电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发现:当仅有发电需求,并且温泉地热水不凝性气体含量不算太高时,鉴于单级闪蒸发电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和实际发电功率较大的特点,采用单级闪蒸发电系统较为有利;由于温泉地热主要为休闲旅游及医疗保健功能,空调制冷的需求很大,鉴于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发电制冷联合系统即可发电又能制冷的特点,采用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发电制冷联合系统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是目前发电效率最高的太阳能热发电的技术.介绍了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原理,论述了国际上目前以热气机为核心技术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发展状况.指出我国的燃气热气机发电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25 kW级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研发已具备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的发电权交易模型都是基于成本报价建立的,很少考虑碳交易和绿色证书交易对发电权交易的影响。此外,如何对发电权交易所带来的增量利润进行合理分配,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将碳交易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引入到发电权交易模型中,考虑发电权交易仅在区域内部的各发电企业之间进行交易,建立了以区域最大净收益为目标的发电权交易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易电量的增量利润分配模型。以5家发电企业参与的电力市场为例,分析4种不同情形下的发电权交易情况。结果显示,计及碳交易和绿色证书交易机制的发电权交易模型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发电权交易的效率,促进发电企业参与发电权交易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负荷特性的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家用光伏发电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用户侧动态负荷特性与供给侧光伏发电出力特性的耦合解析,根据分布式光伏系统"自用为主、余电上网"的应用原则,构建家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经济性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以上海某家用光伏发电系统为例,分析其运行特性、经济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现行政策下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年限为12.4 a;在中国,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政策是提高上网电价。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发电权交易的数学模型和组织流程,分析了开展发电权交易前后输电网及发电权交易买卖双方的效益变化,推导了有无交易成本两种情况下发电权交易效益变化计算公式及实现的条件。以IEEE-14节点系统为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开展发电权交易参与方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