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300例冠心病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检测血清中Leptin、C反应蛋白(CRP)及20项代表不同脏器及代谢功能的生化指标水平,分析Leptin与冠心病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Leptin、CRP水平显著升高,但两者无显著相关性;患者代谢功能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改变;Leptin与其中一些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Leptin及CRP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独立应答,并且Leptin与患者其他生化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可能促进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肿瘤特异性生化指标水平及单项与联合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肝癌、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A-125、CA-153、CA-199、AFP、CEA、FE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患者的血清AFP单项检测率最高,肺癌患者的血清CEA单项检测率最高,乳腺癌患者的血清CA-153单项检测率最高,胃癌患者的血清CA-125/CA-199/CEA单项检测率最高,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清CA-199单项检测率最高,但均显著低于联合检测率。结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治中应用价值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的变化,探讨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上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结肠癌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的含量并与良性肠道疾病及正常人群的血清中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血清中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联合检测结肠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一指标的检出率.结论 运用电化学发光技术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与肿瘤抗原19-9(CA19-9),在早期诊断与签别诊断结肠癌上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研究分肝癌组(104例)、肝癌术后组(86例)及正常对照组(10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碱性磷酸酶(ALP)及总胆红素(STB)等生化指标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Leptin及甲胎蛋白(AFP)。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肝癌组血清TG、TC、ALP、STB、Leptin、AFP及肝癌术后组TG、Leptin、AF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与肝癌组相比,肝癌术后组Leptin、AFP含量明显降低(P〈O.05),TC、TG、ALP、STB含量无明显改变。Leptin与TC、TG呈正相关,而与AFP、ALP、STB无相关性。结论Leptin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癌组织新生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长管状骨骨折(LTBF)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及脏器功能生化指标的水平,并探讨OPG在骨折愈合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00例LTBF患者(观察组)及100例健康(对照组)者血清OPG的水平,并随访LTBF愈合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脏器和代谢功能的生化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OPG的水平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随时间有上升的趋势,在骨折2周时达到最高值;血清中OPG含量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且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G的水平与血清各项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OPG与骨折愈合关系密切,OPG可促进骨折愈合;骨折患者血清各项生化指标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与OPG的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变化及其对化疗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者和68例肺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并对41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CAM-1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且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恶性胸水有关(P<0.01);与病理分型无关(P>0.05)。肺癌患者有效化疗后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sICAM-1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疗效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铁蛋白、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血清标本健康人员40例,肺癌患者119例,均采用放射免疫力法检测,所有数据采用x±s,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结果健康人员血清中的癌胚抗原、铁蛋白、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肺癌组血清中癌胚抗原、铁蛋白、β2-微球蛋白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清癌胚抗原、铁蛋白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的诊断率,可作为肺癌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与癌胚抗原的检测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对照分析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与癌胚抗原(CEA)在结肠癌患者与健康患者血清检查中的区别。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为(85.7±25.9)KU/L,与对照组相比二者差异显著(t=4.545,P=0.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组的CEA阳性为25人,阳性率为59.52%。结论 TSGF对结肠癌患者的病情诊断与检测具有重要价值,结合CEA辅助诊断,有助于结肠癌的治疗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总唾液酸(TSA)和癌胚抗原(VEA)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改良苯二酚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的总唾液酸(TSA)和癌胚抗原(CEA)的值,并与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进行对照.结果:总唾液酸(TSA)、癌胚抗原(CEA)在肠癌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是59.20%、54.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二者联合检测的总检出率为70.2%,高于知单项检测(P<0.01).结论:血清总唾液酸(TSA)和癌胚抗原(CEA)的联合检测提高了结直肠癌诊断盼敏感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瘦素的表达分布及对脓毒症后内环境紊乱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瘦素(Leptin)的表达分布,以及脓毒症对其蛋白和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集正常大鼠下丘脑、肺、肝、脾、胃、十二指肠、肾、附睾脂肪垫、睾丸等重要脏器标本,以RT-PCR法检测Leptin mRNA表达的组织分布。建立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脓毒症模型,设立假手术、CLP模型和CLP 脂肪乳、CLP 雌二醇、CLP 胰岛素组等干预能量代谢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实验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损伤后12h各组血清Leptin浓度,并采用RT-PCR法检测损伤后下丘脑、脂肪及肺内Leptin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上述9种重要脏器内均有Leptin mRNA表达。与损伤后假手术组血清Leptin相比,其他4组与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损伤后假手术组脏器组织Leptin mRNA表达水平相比,CLP模型组在下丘脑、脂肪和肺内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其他3组则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脂肪乳对Leptin mRNA表达的影响具有中枢诱导而外周抑制的双向模式。结论Leptin广泛表达于机体多种重要脏器,它可能作为一种保护因子促进脓毒症后内环境紊乱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血清CEA、CA199水平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随访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血清CEA、CA199,以判断血清CEA、CA199水平对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随访价值。方法61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在术后特定时间检测血清CEA、CA199。结果61例患者中血清CEA升高16例,确诊复发4例,转移6例;血清CA199升高11例,确诊复发4例,转移6例。表明血清CEA、CA199水平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血清CEA、CA199水平升高比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早,可以将血清CEA、CA199水平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清CEA、CA199水平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随访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联合检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血清CEA、CA199,以判断血清CEA、CA199水平对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复发转移的随访价值。方法61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在术后特定时间检测血清CEA、CA199。结果61例患者中血清CEA升高16例,确诊复发4例,转移6例;血清CA199升高11例,确诊复发4例,转移6例。表明血清CEA、CA199水平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血清CEA、CA199水平升高比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早,可以将血清CEA、CA199水平作为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随访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内皮抑素的含量与肺癌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原发肺癌与20例健康人血清中内皮抑素的含量。结果:血清内皮抑素含量在肺癌及健康人分别为(105.14±32.59)ng·ml-1和(55.56±19.78)ng·ml-1,P<0.01;血清内皮抑素含量与肺癌原发肿瘤的大小、有无远处转移、细胞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是预测肿瘤恶性行为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瘦素和癌组织中受体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取5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者新鲜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瘦素的浓度,并且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样本,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并分析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有直肠(16例)、左半结肠(12例)、右半结肠(22例),按肿瘤TNM分期,Ⅰ/Ⅱ期组(22例),Ⅲ/Ⅳ期组(28例)。肿瘤组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同位置肿瘤患者血清瘦素表达有明显差异;晚期肿瘤组瘦素水平高于早期组;有远处转移组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未转移组;超重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瘦素水平与患者性别,肿瘤分化没有明显相关。瘦素受体在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均有表达,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晚期癌组织瘦素受体表达阳性率和表达强度高于早期癌组织;但瘦素受体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位置,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结论瘦素可能有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和远处转移的作用,另外瘦素在肥胖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杜艺  李宓  李杰  陈铃  周文英 《医学争鸣》2007,28(13):1224-1226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患者高瘦素血症与瘦素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肾小球滤过率、体质指数及炎症、空腹胰岛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50例分别处于不同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肾小球滤过率、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空腹胰岛素的,并计算其体质指数.RT-PCR法检测15例终末期肾衰患者腹部脂肪组织瘦素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瘦素蛋白表达.结果:肾功能损伤患者血清平均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体质量指数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瘦素与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空腹胰岛素之间呈正相关(P均〈0.05).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脂肪组织瘦素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蛋白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清瘦素水平与瘦素基因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升高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导致的瘦素清除减少有关;终末期肾衰患者脂肪组织瘦素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慢性肾衰高瘦素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血清瘦素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的水平。方法 选取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5 8例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2 5例 ,健康对照组 4 0例 ,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测甲状腺功能、瘦素水平。结果  (1)甲亢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均升高 ,其中女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1)。 (2 )甲减组与对照组相比 ,瘦素水平女性显著上升(P <0 .0 5 ) ,男性下降。 (3)甲亢组与甲减组相比 ,瘦素水平差异显著 (P <0 .0 5 )。 (4)所有观察组女性瘦素水平较男性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的甲状腺功能障碍中存在变化 ,并与甲状腺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后肝硬化(LC)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68例CHB,41例LC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检测45名正常人血清瘦素水平作为对照组,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B和LC患者,不论男女其血清瘦素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LC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CHB患者(P<0.01);正常对照组和CHB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均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均显著高于男性(P<0.01),LC组男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HB和LC患者,不论肝功能异常程度如何,其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正常人,血清瘦素水平可能与慢性肝病的病情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正常对照组 4 9例 ,高血压组 4 7例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 ,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insulinresance ,IR)。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瘦素与其他各项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leptin血清浓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无论正常对照组还是高血压组男∶女均约为 1∶4。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空腹胰岛素、IR值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其leptin血清水平亦比正常组高 ,但未达统计学意义。直线回归相关分析表明leptin值与BMI(r =0 .4 30 ,P <0 .0 1 )相关 ,校正体重指数和性别后与空腹胰岛素Fins(r=0 .0 34,P >0 .0 5 ) ,IR值 (r =0 .0 5 6 ,P >0 .0 5 )无相关。与其余参数均无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亻并发症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有关 ,但leptin与胰岛素抵抗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肥胖OSAHS患者65例(肥胖OSAHS组)、非肥胖OSAHS患者39例(非肥胖OSAHS组)、单纯肥胖患者13例(肥胖对照组)和健康人22名(正常对照组)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所有对象的血清瘦素水平.结果 肥胖OSAHS组血清瘦素水平(17.85±7.86)ng/L较非肥胖OSAHS组(13.42±6.11)ng/L增高(P<0.01);肥胖OSAHS及非肥胖OSAHS组血清瘦素较肥胖对照组(12.25±4.72)ng/L、正常对照组(7.86±2.02)ng/L增高(P<0.05或0.01).OSAH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F=7.01,P<0.01),肥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较非肥胖者升高(F=17.38,P<0.01),肥胖与OSAHS无交互作用(F=1.44,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微觉醒指数(M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4)呈正相关(r=0.39、0.17、0.24、0.24,P<0.01或0.05). 结论 OSAHS患者、肥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增高,除肥胖因素外,OSAHS本身也是引起瘦素水平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