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论述地下开采爆力运搬理论及其在某铜矿中的应用,对于缓倾斜及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苦不采用高成本的底盘漏斗采矿法,就存在安全性差或出矿效果差等问题,采用爆力运搬的采矿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爆力运搬在某铜矿圆柱切矿法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保证安全,而且采矿直接成本比电耙山矿的底盘漏斗采矿法降低57.4%。  相似文献   

2.
针对川口钨矿杨林坳矿区难采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经优选采用爆力运搬阶段矿房采矿法,成功地解决了该矿区占总工业储量60%以上(质量分数)的倾斜、中厚、多层、低品位难采矿体的开采方法,也迷其它矿山同类型矿体开采提供了科学技术依据和工艺经验。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同水平主应力条件下巷道锚固支护围岩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综合研究方法,研究表明: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巷道轴向夹角在0°~30°时,巷道锚固区围岩应力缓和,当夹角大于30°时,随着夹角增大,最大水平主应力向顶底板转移,顶、底板高应力区范围和应力集中程度显著增大。锚杆自由段轴力相等,锚固段轴力呈负指数衰减,整体分布曲线呈"乀"字状。顶部锚杆轴力与夹角呈正相关,夹角在0°~30°、70°~90°范围顶板锚杆轴力增大趋势平缓,夹角在30°~60°范围增大趋势显著;帮部锚杆轴力与夹角呈负相关。随着最大水平主应力与巷道轴线夹角的增大,巷道断面锚杆轴力分布曲线依次向"凹"、"口"、"凸"状演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室内拉拔试验的物理模型,利用FLAC3D建立变径木锚杆拉拔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变径木锚杆锚固系统的荷载传递规律、界面剪应力分布和传递规律、浆体土体应力场和位移场,并通过数值试验研究锚孔直径、锚杆直径和锚固长度对锚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试验结果与室内拉拔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证明数值模拟木锚杆拉拔过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木锚杆浆体界面剪应力沿锚固段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锚固段顶端和末端的0.1 m范围内,末端界面剪应力呈增大的趋势与其变径的结构特征有关,其变径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木锚杆的抗拔力;变径木锚杆同时具有拉力型和压力型锚杆的特征,径向具有剪胀作用;锚固影响因素中锚孔直径、锚固长度对木锚杆抗拔力影响显著,而锚杆直径对其影响相对较小;提出了木锚杆极限抗拔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利用锚杆无损检测技术对3个矿区不同服务期的回采巷道锚杆进行轴力检测,获得了锚杆轴力的变化特征以及锚杆受力的统计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矿区回采巷道锚杆受力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巷道掘进期,锚杆轴力迅速增大,在距离巷道掘进面一定距离后增加幅度逐渐减缓;当巷道变形进入稳定期后,锚杆的轴力呈增加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在工作面回采期,锚杆轴力普遍较大,且随工作面的推进,锚杆轴力变化显著,最大受力超过10t.锚杆的轴力变化与巷道围岩中的应力调整是相对应的,锚杆的受力状态和变化趋势可反映巷道围岩的变形和稳定状态,不同时期锚杆受力演化规律可为锚杆支护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工程锚杆中施工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及检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12根工程试验锚杆及50根PVC管模型锚杆的测试,以达到以下4个目的:锚杆随龄期、注浆孔大小、锚杆杆体直径的波形及波速变化情况;锚杆中存在1个、2个、3个缺陷时的波形特征;缺陷处于不同位置时的波形特征;建立模型库。  相似文献   

7.
特殊岩层顶板煤巷锚杆支护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九龙矿152下07工作面回风巷顶板岩芯结构特殊性,确定了锚杆支护参数并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巷道经历了回采动压的影响而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剥落掉块病害是石窟普遍存在的病害类型,当前主要采用粘贴或粘贴加小锚杆锚固技术进行治理,但对小锚杆的锚固特性、抗拔能力、与其相适宜的钻孔直径等问题研究成果甚少。本项目提出采用微型木锚杆技术治理石窟剥落掉块病害,其典型特征是在直径小于20mm的微型钻孔中,以松木锚杆为芯材、以环氧树脂-粉煤灰浆液进行灌浆锚固;主要研究木锚杆直径对极限抗拔力的影响、木锚杆直径不变时钻孔直径大小对极限抗拔力的影响等。试验结果表明:木锚杆极限抗拔力随木锚杆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但不成正比例增加关系;对确定直径的微型木锚杆,存在最佳钻孔直径的现象。工程实用时建议采用直径10mm的木锚杆,相应的钻孔直径设定为14~16mm。  相似文献   

9.
基于LS-DYNA有限元软件对V型刻槽预控破片战斗部成型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利用量纲分析的方法,得到了V形槽的预控破片战斗部有效破片数量、平均速度和速度衰减计算方程。结果表明:V型槽预控破片战斗部可以形成大量的有效破片,初始速度大于1700m/s,具有良好的毁伤特性。该模型计算结果对比爆坑试验与测速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所得结果为预控破片战斗部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巴鲁巴铜矿是一座已开采42年的地下老矿山,由于矿山剩余资源大部分是缓倾斜薄矿体,导致开采难度非常大。从经济合理性、社会效益和技术可行性三方面对缓薄矿体开采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缓薄矿体的各种开采手段,考虑赞比亚地下矿山现有技术水平,筛选出三种比较适合的采矿方法。然后从经济因素、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效率、安全环境及适用程度等方面,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上述各种采矿方法进行方案优选,最终确定了一种适合巴鲁巴矿缓薄矿体的采矿方法。生产实践表明,改进的爆力运搬空场法,不仅提高了出矿品位,减少了采切工程量,而且保障了矿山正常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土质边坡临界坡度理论.通过坡面流拖曳力法、坡面流量法和坡面流挟砂力法对临界坡度进行了详细地分析计算,得出了坡面冲刷临界坡度范围,并由此分析得出目前公路边坡冲刷问题严重的一个原因就是由静力稳定性设计方法计算得到的安全坡度与临界坡度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串珠状溶洞对桩基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桩基穿越两层溶洞且置于下伏溶洞之上时,不同溶洞顶板厚径比下桩基荷载-沉降特征,竖向极限承载力变化规律,桩身轴力、桩侧阻力及分项荷载变化规律,与下伏无溶洞时进行对比,提出合理顶板厚径比取值方法。结果表明:桩基穿越溶洞后,下伏溶洞顶板厚径比对其竖向承载特性影响较大,与下伏无溶洞相比,厚径比由0.5增大到3.0时,桩基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度由57.4%降至4.0%,厚径比大于2.5后,竖向极限承载力影响度小于5.0%;厚径比增大时,桩基所穿越的溶洞范围内桩身轴力几乎不衰减,上、中层溶洞顶板范围内桩身轴力衰减速度减慢,传递至溶洞顶的荷载较大;在溶洞内桩侧阻力几乎不发挥,随厚径比增大,在上层和中层溶洞顶板范围内桩侧阻力减小;厚径比增加时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占比分别呈逐渐减小和增大的趋势,逐渐向摩擦端承桩转化,厚径比大于2后,与下伏无溶洞时相比,桩侧阻力减幅小于10%。建议串珠状溶洞区的桩基穿越两层溶洞且置于下伏溶洞之上时,顶板厚径比大于2.5即可忽略下伏溶洞对桩基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可根据桩基承载需求确定合理的顶板厚度。  相似文献   

13.
控顶切底房柱采矿法采用浅孔切顶、切底、上向平行孔回采中层矿石,改进切顶房柱法的部分工艺,省去下盘脉外底部结构,回采作业在中层矿石“悬臂梁”的保护下进行,适合于矿石稳固但下盘围岩松散破碎的缓倾斜矿体的开采。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 After useful mineral body has been mined and dragged out, mining goaf is formed and country rocks would probably lose original equivalence. When span of the goaf is long enough, even if the roof is hard and intact, the rock around the goaf would move towards the mining openings, and this movement would pass on to the adjoining rock mass until it reaches the surface and ground displacement can be observed. In other words, underground mining may cause ground cracks and surface…  相似文献   

15.
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评价(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对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给与客观评价 ,建立了针对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三个评价项目监理工作的评价要素 ,给出了利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因素集、评语集及权重集 ,使用该方法既可以得到监理单位某一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门窗工程、装饰工程、屋面工程这三个评价项目的综合评价结果 ,又为“监理单位工作质量监控评价系统”的二级综合评价提供了评价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巷采用锚杆支护时采取的几项措施 ,提出高突地区煤巷锚杆支护在采取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时 ,不宜单独采用超前排放钻孔防突措施 ,宜采用掘进工作面预抽或边掘边抽与超前排放钻孔相结合的防突措施 ,且钻场要错口开设 ,钻场处的锚杆支护参数要做适当调整 ,对突出点附近的巷帮也要做妥善处理 .  相似文献   

17.
Gateways at faces of great mining heights are mostly driven along the roof of coal seams. For gateway height restrictions, a 1-3 m floor coal is retained, leaving a triangular floor coal at the face ends, causing a loss of coal. In order to improve coal recovery rates and to ensure efficiency of equipment at coal mining faces, we investigated suitable retention methods and recovery technology of floor coal at face ends. The upper floor coal can directly be recovered by a shearer with floor dinting. The lower floor coal is recovered by shearer with floor dinting after advanced floor dinting and retaining a step for protecting coal sides in a haulage gateway. Field practice shows that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coal recovery rates at fully mechanized working faces with great mining heights.  相似文献   

18.
新型体育场挑篷结构的性能及工程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体育场挑篷结构的特点和要求,将张弦梁原理运用到悬臂结构,进而构造出一种新型体育场挑篷结构.该挑篷结构利用悬臂型张弦梁并设置后拉索,避免了柱子承受巨大的弯矩;通过设置内环梁,取消内排柱和抗风拉索,达到了无观瞻影响的目的.结合实例,通过对结构传力途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表明,该挑篷结构的构件以承受轴力为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而可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此外还给出了几个典型节点的详图.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证明,该种挑篷结构受力合理、构造简单,是一种优良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取水头部竖井石方爆破开挖过程中,施工环境复杂、开挖工作量大及爆破控制要求高等特点,对施工顺序、施工工艺、爆区分层、爆破参数、爆孔布置、装药结构、装药方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论证爆破安全性.采取按台阶高度分层分段多作业面同时开挖的施工方案,施工中采用深孔微差爆破技术.施工结果表明,设计方案效果佳、安全性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深部复合顶板巷道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应力下软弱复合顶板的持续塑性变形破坏,是深矿井巷道支护与维护的难点之一.分析了车集煤矿2405工作面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的围岩结构和岩性特征,构建了该类巷道复合顶板的力学模型,导出了该模型的力学变形方程.对巷道顶板变形破坏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当巷道顶板岩层所受轴向压力大于岩梁达到屈服时的临界压力0.8倍时,巷道变形(下沉)明显增大,严重时产生冒顶.提出了同类巷道掘进过程中围岩控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