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5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骨折端切新,钢板螺钉内固定以及自体骨植骨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率为100%,愈合时间2.5~12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2个月,随访3~24个月,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肱骨骨折骨不连的主要原因为所受创伤过重、治疗措施不当及功能康复训练不当等.钢板螺钉内固定以及自体骨植骨治疗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肱骨干中端及中下段骨折Ⅰ期植骨内固定术后,骨折愈后效果分析。方法对27例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骨折患者切开复位钢板或髓内针内固定,Ⅰ期植骨,其中男21例,女6例,年龄17~56岁,平均41岁,闭合20例,开放7例。结果27例肱骨干骨折Ⅰ期植骨患者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时间平均为21个月(6~40个月),27例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10~30周),肩关节功能被Neer评定法评价优良率100%。结论对肱骨干中段及中下段横形、短斜形及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Ⅰ期植骨,可大大减少了骨折不愈合的概率,加快了骨折愈合时间,为患者减轻了痛苦。  相似文献   

3.
王远航  王颖 《中国医药》2009,5(12):644-645
目的 通过治疗并随访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分析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探讨肱骨干骨折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25例,手术取出原内固定物,诊断端清理、髓腔再通、自体髂骨植骨及重新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21例,重叠双钢板3例,交锁髓内钉1例).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8%(22例),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2%(23例).结论 肱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为创伤重、术中操作及内植物选择不当、功能锻炼不规范.锁定加压钢板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是治疗肱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远航  王颖 《中国医药》2010,5(1):644-645
目的 通过治疗并随访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分析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探讨肱骨干骨折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25例,手术取出原内固定物,诊断端清理、髓腔再通、自体髂骨植骨及重新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21例,重叠双钢板3例,交锁髓内钉1例).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8%(22例),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2%(23例).结论 肱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为创伤重、术中操作及内植物选择不当、功能锻炼不规范.锁定加压钢板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是治疗肱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海  纪丽君  姜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221-221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16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结果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经二次手术后均达骨性愈合。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加自体骨移植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松  陈春  叶作明  卢正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675-1675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通过对28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进行重新手术内固定植骨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针重新作内固定,均临床愈合.2例Ⅱ期内固定愈合.结论:选择生物力学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2~2007年20例硬化型肱骨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内固定物失效及松动原因,探讨防范措施,规范治疗肱骨干骨折。方法:随访20例于黑龙江省第四医院治疗的硬化性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内固定物取出,加压钢板内固定,髂骨植骨,充足外固定等措施治疗后治愈。结果:1例因外伤致内固定失败,经二次手术治愈,其他经1年随访均愈合。结论:对硬化性肱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内固定失效患者而言,二次坚强内固定,有效植骨,术后辅助适当措施.硬化性肱骨干骨折骨不连手术是较满意的。  相似文献   

8.
王远航  王颖 《中国医药》2010,5(7):644-645
目的 通过治疗并随访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分析骨折不愈合的原因,探讨肱骨干骨折正确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25例,手术取出原内固定物,诊断端清理、髓腔再通、自体髂骨植骨及重新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21例,重叠双钢板3例,交锁髓内钉1例).结果 25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 肩关节功能优良率88%(22例),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2%(23例).结论 肱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为创伤重、术中操作及内植物选择不当、功能锻炼不规范.锁定加压钢板加自体松质骨植骨是治疗肱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PHP)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肱骨近端骨折施行锁定加压钢板加人工骨植骨术,骨折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16例。结果 26例随访3~11个月,平均8.5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6周。根据Neer百分功能评定标准;优11例,良12例,中3例,优良率为87%。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加植骨术,具有固定稳定,确切,血运干扰小,骨折愈合快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钢板结合植骨治疗尺骨干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尺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髂骨植骨进行治疗,采用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髂骨植骨进行治疗,对原固定装置给予拆除,并对骨折端的纤维瘢痕组织和坏死骨及硬化骨给予清理,取髂骨进行植骨,用锁定加压钢板对骨折端给予固定,手术完毕后给予向后旋转15℃-20℃,使用石膏进行固定5~6周。观察该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复查X线骨折均愈合,未有内固定物出现断裂和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使用Anderson的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估,14例患者达优,5例患者达良,1例患者达可,优良率为95%。结论尺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结合髂骨植骨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Ⅰ期植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Ⅰ期植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58例,术后随访(18±1.63)个月,术前术后膝关节功能采用Merchan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52例达Ⅰ期愈合,6例骨折迟缓愈合、不愈合,其中2例钢板术后断裂。Merchan评分标准显示:优40例,良12例,差6例,优良率优良率为89.6%,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Ⅰ期植骨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固定牢靠,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异型钢板加植骨手术与单纯异型钢板手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跟骨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骨折异型钢板+植骨术),对照组25例(单纯骨折异型钢板术),术后随访18个月,就手术后BOlher及Gissane角度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功能等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手术前后BOlher及Gissane角度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功能优于对照组的单纯异型钢板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跟骨粉碎性骨折,是否需植骨应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骨折缺损较大、复位螺钉固定不牢、维持跟骨形态不良时,特别是对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建议行植骨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失误34例原因分析,寻找失误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34例病例中,普通钢板15例;加压钢板18例;角翼钢板1例;所有病例均未进行一期植骨。术后用上肢石膏固定15例,均采用再次手术植骨,加压钢板内固定或髓内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防33例,均获骨性愈合。结论钢板固定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率较高,与内固定使用不当、骨折端对位不良及未进行一期必要的植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患者手术后骨不愈合临床诊治及其疗效。方法对57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再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有36例患者在经过二次手术后Ⅰ期愈合;有1例并发骨髓炎,在4个月后予植骨后Ⅱ期愈合。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准确复位、有效固定、配合自体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例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取髂骨植骨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时间5~48个月。按Neer功能评定,优1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一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7,(6):433-435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Sanders Ⅱ~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接受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36例(39足),所有患者均采取外侧"L"切口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局部塌陷骨缺损较多者取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并对术后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至随访结束时,6例患者已行内固定取出术。随访患者均已完全愈合,其中钢板螺钉松动0例,术后2个月感染1例,行内固定取出术及清创后恢复良好,术后出现左足疼痛者1例,给予内固定取出及关节融合术治疗。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39足中优14足,良20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为87.18%。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合理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严格规范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髓内钉固定后肥大性骨不连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9月~2007年9月,采用附加钢板加植骨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后出现肥大性骨不连的病例16例,从受伤到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时间平均为8个月。钢板放于骨干旁侧偏前或偏后,骨折两端各用2~4枚螺钉固定,骨折间隙较大的行自体髂骨植骨,对骨折间隙较小的,采用同种异体骨。结果16例患者均在术后平均为14周(12~34周)X线显示开始有连续性骨痂通过,22~54周(平均为30.6周)出现骨性愈合。均无伤口感染,无内固定物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邻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附加钢板加植骨术改善骨折端局部不稳定,是治疗股骨、胫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后出现肥大性骨不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三叶形钢板联合三角形髂骨块植骨内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作切开复位,三角形髂骨块植骨联合三叶形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8~18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除一例出现螺丝钉松动,骨折畸形愈合外,其余均能骨性愈合,按CONSTANT FUNCTIONAL SCORE标准评分,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85%。结论三叶形钢板联合三角形髂骨块内固定是治疗老年性肱骨头粉碎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种形状植骨方式加钢板内固定治疗长管状骨骨不连的效果。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12月,28例长管状骨骨不连采用了块状、条状、粒状自体髂骨联合植骨加用有限接触钢板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28例均获骨性愈合和良好功能,无内固定松动、弯曲、断裂。结论多种形式自体髂骨联合植骨有良好骨诱导作用,有限接触或重建钢板可提供坚强内固定,从而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52例,术中应用开口处松质骨植骨,术后严格按照中医损伤三期辨证给予中药内服及外用,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52例随访3个月至2年,平均随访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加自体骨植骨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满意,植骨方便,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