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在产后缺乳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缺乳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100例,中药口服对照组100例,穴位按摩对照组100例,治疗4 d后观察疗效,4 d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96%,口服中药对照组80%,穴位按摩对照组78%,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中药或穴位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2.
程力  赵超  曾莉  罗窅  席雅芳 《中国药业》2011,20(16):79-80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穴位按摩对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产后缺乳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对照组50例,穴位按摩对照组50例,治疗6 d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组94.00%,口服中药对照组78.00%,穴位按摩对照组76.00%,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中药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案优于单纯应用中药或穴位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采用超声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中药熏洗联合穴位按摩,两组都结合合理的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神经传导速度的平均值明显提高,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波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可观,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采取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且无手术指征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用穴位贴敷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结束后,60例患者中,55例患者的膝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例患者有效,仅有2例患者治疗失败,治疗的疗效达到了96.7%,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60例患者中,只有38例患者的膝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2例患者的膝骨关节功能无明显好转,治疗的疗效只有63.3%,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另外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各项体征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中风并肢体偏瘫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肌力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患者肢体偏瘫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蒋花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304-305
目的观察腹部穴位按摩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本中心治疗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腹部穴位按摩加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对照组:口服培菲康加谷维素,比较两组疗效,有关资料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64.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穴位按摩在干眼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就诊于某院的100例干眼症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进行中医辨证施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的患者定为联合治疗组(45例),将进行穴位按摩治疗的患者定为对照组(55例),治疗一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泪液分泌量(SIT)和泪囊破裂时间(BUT)。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6%VS. 73.33%,P<0.05);治疗后,两组SIT和BUT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SIT和BU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配合穴位按摩按摩穴位治疗干眼症疗效更为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中药泡足和穴位按摩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基于等同的基础治疗之上,观察组给予前列腺素E1、中药泡足和穴位按摩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泡足和穴位按摩治疗,疗程3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和肌电图。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以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两组之间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于基础治疗之上的前列腺素E1、中药泡足和穴位按摩联合治疗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参术益智散联合穴位按摩、捏脊、静脉输入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HIE的疗效。方法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儿科住院HIE患儿58例,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穴位按摩、捏脊、静脉输入营养脑神经药物作为常规疗法,治疗组加用参术益智散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益智散联合穴位按摩、捏脊、静脉输入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HIE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乙型肝炎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将200例住院乙肝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对照组予温水泡足。结果治疗组患者在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精神及困倦程度等临床症状,肝功能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6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足浴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乙肝患者失眠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8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药物治疗,同时给予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穴位按摩。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更有利于急性腰扭伤患者功能恢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鱼腥草穴位注射配合拔火罐治疗上感后咳嗽的疗效和护理要点。方法将68例上感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鱼腥草肺俞穴位注射配合拔火罐治疗,对照组予口服非那根糖浆和复方新诺明。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鱼腥草穴位注射配合拔罐疗法治疗上感后咳嗽,并采取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98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位按摩配合耳穴压丸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108只眼)青少年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计算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患者54只眼,对照组给予耳穴压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明显高于对照组77.8%,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是值得临床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灸穴位联合按摩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艾灸穴位联合按摩的方法,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水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上肢水肿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肘横纹处周径和上臂围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穴位联合按摩可预防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加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52例接受放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穴位按摩加湿润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软膏外涂,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加湿润烧伤膏治疗放射性皮炎具有整体治疗作用,科学、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针刺结合穴位按摩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抽取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针刺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穴位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了临床疗效,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敷脐加穴位按摩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便秘患者75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予饮食指导、排便训练、运动干预、腹部按摩等常规护理。对照组用大黄、番泻叶等缓泻药。观察组采用中药敷脐加穴位按摩。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42.1%)高于对照组(18.9%),复发率(21.2%)低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药敷脐穴位按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疗效好,且操作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前瞻性护理联合穴位和腹部按摩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4例意识清醒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对干预组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前瞻性护理及穴位和腹部环形按摩.观察两组干预前后每周排便次数.结果 干预组每周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瞻性护理联合穴位和腹部按摩作为预防老年冠心病便秘的一种简便、易行、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预防疝气术后便秘的效果。方法疝气术后便秘患者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接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对两组患者的排便性状、排便时间以及排便感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55.2±13.8)h;观察组患者为(35.6±11.4)h,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排便畅快感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疝气术后便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能够减少便秘发生,提升患者排便畅快感,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