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2 毫秒
1.
温少利 《黑龙江医药》2021,34(1):100-102
目的: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以我中心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38例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为常规组;以同阶段内收治另外38例常规西药治疗上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的胃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低于观察组(81.58%),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恶心呕吐、上腹不适、食欲减退、胃脘痛等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与治疗前相比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胃溃疡患者治疗上,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进行黄芪建中汤治疗,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症状明显改善,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观察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随机分成中西药两组,中药治疗组46例,西药对照组44例,中药治疗组给予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西药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药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组有效率为93.4%;西药对照组有效率为72.7%,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优于西药对照组,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胃溃疡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7例给予雷尼替丁胶囊0.15g,每天2次口服;硫糖铝1.0g,每天4次口服。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芪建中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温服。2组疗程均为28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机随访20例,治疗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5.00%;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15.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而且远期疗效也很好,复发率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虚寒型慢性胃炎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某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76例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者采纳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38例患者采纳针灸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32%),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黄芪建中汤可有效减轻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机体康复,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0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试验组(合奥美拉唑联合黄芪建中丸组),治疗4周。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显著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试验组痊愈30例,显著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的主要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7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比单用奥美拉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与对照组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通过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性胃溃疡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组服用黄芪建中汤,两组近期观察4周为1疗程,观察2疗程;远期观察一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治疗胃溃疡的总有效率为82.76%,后期溃疡复发率31.03%,观察组中的总有效率为93.10%,溃疡复发率24.14%,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疗效好,患者的病症一旦治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和体征积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手足不温、纳呆便溏、乏力、嗳气反酸、胃胀、胃痛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手足不温、纳呆便溏、乏力、嗳气反酸、胃胀、胃痛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复发率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10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按数字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黄芪建中汤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下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更显著(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胃镜下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能够明显改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评分,缓解胃镜下胃黏膜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宋菊 《北方药学》2018,15(2):82-83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经诊断明确为胃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挑选出10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A组采取替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治疗,B组则采取黄芪建中汤+奥美拉唑治疗.治疗后经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与复发情况.结果:①治疗情况:B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优于A组的72%,P<0.05;②复发情况:A组复发率22%与B组2%相比明显要高,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胃溃疡临床治疗中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用药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8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8例采用传统中医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运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68例痊愈46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91.1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79.31%。结论: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感觉和运动神经速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腓总和正中感觉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提高,试验组提高更明显;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效果。方法 5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幽门螺杆菌(Hp)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3.26±0.10)分、复发率8.0%、Hp阳性率12.0%均低于对照组的(10.33±2.30)分、32.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可以显著减轻临床不适症状,增加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可以广泛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黄芪健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和卡拉霉素,治疗组口服黄芪健中汤.两组均以8周为1疗程.结果 8周后复查胃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愈合病例1年后复发率治疗组为5.7%,对照组为17.8%,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健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间诊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60例,按收治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西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黄芪建中汤治疗,两组患者经治疗1月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饥不欲食、胃脘痛和上腹不适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恶心、呕吐、饥不欲食、胃脘痛和上腹不适症状,按评分标准评分,治疗前后其积分经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和胃脘痛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饥不欲食和上腹不适症状积分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疗效较显著,其临床症状的改善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辅助三联治疗方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1例,对照组行三联方案治疗,观察组行黄芪建中汤辅助三联治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Hp根除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转阴37例,占观察组总人数的90.24%,对照组转阴25例,占对照组总人数的60.98%,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23,P=0.00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4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辅助三联治疗方案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7.
邱宏 《北方药学》2015,(9):39-39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黄芪建中汤。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在2016年1月至8月所收诊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80例,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划分成观察组40例,主要使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方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其中存在显效27例,有效10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28/40),存在显效19例,有效9例,经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发现观察组中无患者复发,对照组存在4例(10.00%)患者复发,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黄芪建中汤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溃疡进行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率,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给予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以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以2017年06月-2018年06月内我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入院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奇数组和偶数组)每组4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以"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以"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从治疗有效性、不良问题发生率两个维度出发比较两种治疗手段的优劣,选择最佳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均为100%,但实验组患者的不良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在不良问题发生维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脾胃虚寒证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方面,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及常规西药治疗都能够发挥出极佳的治疗效果,但接受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的患者更不容易出现不良问题,治疗效果更好,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苓和胃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再给予自拟参苓和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HP)清除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愈后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HP清除率为78.57%,对照组HP清除率为7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为8.33%,对照组复发率为15.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均少而轻微,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正常,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和胃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复发率低,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