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WLAN的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监控系统由现场设备、嵌入式WEB服务器、无线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组成。嵌入式WEB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主要由嵌入式微处理器MPC825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MPEG-4视音频编码模块、云台控制模块、无线网卡、大容量硬盘等组成。监控中心的用户无需使用专用软件,通过浏览器便可直接观看Web服务器上的摄像机图像和报警信息,并可根据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视频请求以及对摄像机的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2.
智能监控系统由现场设备、嵌入式WEB服务器、无线传输网络和监控中心组成。嵌入式WEB服务器是系统的核心,主要由嵌入式微处理器MPC8250、无线数据传输模块、MPEG-4视音频编码模块、云台控制模块、无线网卡、大容量硬盘等组成。监控中心的用户无需使用专用软件,通过浏览器便可直接观看Web服务器上的摄像机图像和报警信息,并可根据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视频请求以及对摄像机的控制信号。  相似文献   

3.
王红春 《微机发展》2010,(5):250-252,F0003
光纤通道音视频协议(FC-AV)定义了视频信息在光纤通道FC网络传输方法,为视频设备之间互连提供一种接口标准,代表航电系统视频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光纤通道音视频协议的基本原理,基于FPGA实现视频信息采集、容器系统的组织、FC数据帧的组织封装以及显示容器系统显示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一套硬件接口模块,构建一个视频传输网络,验证了基于光纤通道传输图像信息方法,解决图像信息远距离的难题,为航空电子应用光纤通道传输图像信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基于StrongARM的视频采集与处理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一个基于StrongARM的视频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将采集到的连续视频图像数据以MJPEG的方式进行压缩处理,然后由StrongARM进行打包处理,生成UDP包,向网络发送。视频服务器可以通过网络(局域网或广域网)获取视频采集器发送的图像数据,并对图像数据进行显示、存储、回放等管理,同时视频服务器也可以通过网络控制视频采集器上的摄像机及云台。该系统为实现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对监控数据的数字化管理以及视频网络传输等提供了解决方案,它以最新的MJPEG压缩方式使视频数据的管理更加方便可靠,并且使用Intel公司的StrongARMSA-1110高性能微处理器芯片作为处理平台,使得该系统具有安装方便、配置灵活、便于携带等突出优点,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基于FC的航电数字视频传输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春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5):250-252,F0003
光纤通道音视频协议(FC-AV)定义了视频信息在光纤通道FC网络传输方法,为视频设备之间互连提供一种接口标准,代表航电系统视频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深入研究光纤通道音视频协议的基本原理,基于FPGA实现视频信息采集、容器系统的组织、FC数据帧的组织封装以及显示容器系统显示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一套硬件接口模块,构建一个视频传输网络,验证了基于光纤通道传输图像信息方法,解决图像信息远距离的难题,为航空电子应用光纤通道传输图像信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径妤 《信息与电脑》2022,(24):140-142
为降低网络图像在传输中占用的带宽,设计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技术的网络图像智能压缩系统。该系统由传输接口、处理器、设备接口、通信总线以及信号处理器等硬件设备构成。引进DSP技术,使用传感器与摄像机,采集前端网络图像,利用图像在传输中反馈的信号,转换处理网络图像空间维度。提取前端输出的总线同步信号,控制网络图像的数字化信号,将其编写入先入先出队列(First Input First Output,FIFO)程序。利用前一信号的相关特性,预测下一信号的空间表现形式,并与实测值的差错量同步编码,从而实现网络图像在空间中的压缩与编码传输。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压缩网络图像,保证图像在共享与传输中的高效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实时视频服务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支持视频实时采集、编码和传输的网络实时视频服务器。服务器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采用H.263视频编码技术和RTP/RTCP传输协议。给出了服务器软件的总体结构以及图像采集、格式转换、H.263编码和RTP协议传输4个功能模块的实现,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带宽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3G网络有限带宽下高分辨率数据图像传输的质量,设计并实现一种图像分辨率达到VGA格式(640×480)、帧率达到20帧左右每秒、MPEG-4实时编解码的视频远程采集技术。结合3G无线数据传输、图像处理及P2P穿透技术,通过远程控制采集端,将视频数据以点对点方式传输到视频远程采集客户端和服务器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实时采集18帧/s以上视频图像时,丢包率控制在3%以下,视频图像显示清晰,画面损坏较少。  相似文献   

9.
网络视频服务器集视频采集、实时压缩、网络传输等功能于一体,应用领域广泛。介绍了一种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实现方案,采用MPC860T作为主CPU,实现对音视频编解码芯片AT2042及视频采集芯片TVP5150的控制,并实现了数字视频信号的网络传输功能。给出了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软、硬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OLED显示系统,分析了显示驱动芯片的工作原理。在PC机上生成图像数据流,该数据流经RS-232串口或USB接口传输到与单片机外接的数据存储器,单片机控制读取存储器中的数据,在OLED显示屏上实现各种全彩色字符、静态图像和视频动态图像显示。  相似文献   

11.
Sky high     
Branson  Richard 《ITNOW》1996,38(5):2
  相似文献   

12.
《微型机与应用》2014,(19):38-42
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级Buck的LED驱动器升级版——双端正激变换器,对此变换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做出试验样机,测出其实验波形。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变换器相较于其他LED驱动电源具有高功率因数、高效率、高可靠性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14.
同步降压稳压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源,行业越来越趋向于追求高能效、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设计方案.功率MOSFET广泛用于降压稳压器中,它们消耗大部分的损耗功率,通常决定了稳压器的整体能效.本文从动态性能、能效设计等角度出发,介绍了如何快速设计出高效可靠的同步降压稳压器, 详细介绍了电容、电感、控制FET及同步FET的参数选择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及设计实例.最后介绍了在线设计工具Power Supply WebDesigner,避免了在处理和优化MOSFET功耗时较为繁琐的计算,简化了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5.
一种高可靠性高速可编程异步FIFO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款国产FPGA芯片的研发,提出了一种具有高可靠性、高速及可编程性的异步FIFO电路结构。通过增加近空满示警阈值和近空满状态位的方式用以提高异步FIFO的可编程性,同时内部通过使用格雷码指针进行比较的结构用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空满判断标准,使系统速度和逻辑利用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基于UMC 28 nm标准CMOS工艺,采用全定制方法进行电路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异步FIFO在1 V的标准电压下,最高工作频率为666.6 MHz,平均功耗为7.1 mW。  相似文献   

16.
Tani  Hiroshi  Uesaraie  Yuki  Lu  Reguo  Koganezawa  Shinji  Tagawa  Norio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2020,26(11):3331-3337
Microsystem Technologies - A hybrid lubricant film was prepared from the perfluoropolyether (PFPE) lubricant (Moresco DDOH), with a single end group, and a PFPE film obtained by depositing the...  相似文献   

17.
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系统架构是涉及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多方面知识综合的研究课题,本文论述了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系统架构发展现状、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案,并重点介绍了数据库集群技术和WEB缓存技术,最后论述了网络负载均衡技术以及高并发高负载网站系统架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19.
光纤光栅高温高压传感器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广泛应用,高温、高压、强电磁干扰等工业环境是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介绍了油气井下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使用的光纤光栅高温传感器、高压传感器。阐述了现有的一些典型的技术方案、传感器结构设计等。分析了其特性,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Global models (GM) have proven a key tool for modeling low temperature plasmas for materials processing due to simplicity and speed. However, a GM requires specification of the electron energy distribution function (EEDF). The assumption of a Maxwellian EEDF leads to inaccurate power absorption and reaction rate coefficients and results in errors in plasma parameter prediction in high power microwave (HPM) driven discharges. In this work, a GM was developed with a pressure-independent enhanced EEDF and enhanced power absorption model to improve fidelity for modeling HPM breakdown, and extended to two decades in applied frequency. The GM is applied to HPM breakdown in air at high pressure and over a wide frequency range, and results compared well with PIC-MCC simulations as well as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