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综合呼吸训练,观察其患者术后肺部功能的预后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112例,并根据术前肺功能、血气分析结果选择无呼吸系统基础病病例按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在予以常规的护理的同时,围手术期给予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分别在手术后第5天抽血查血气分析、第10天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以增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患者的呼吸功能,可以有效地促进围手术期的食管癌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对食管癌围手术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呼吸功能训练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6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规范的围术期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训练依从性及肺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训练总依从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FEV1、FVC水平均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强化规范的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增强患者呼吸功能训练依从性,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纳入食管癌患者进行综合呼吸训练,观察其对患者术后肺部功能的预后效果及影响.方法:研究对象纳80例于2011年6月至2017年5月在该院心胸血管外科进行开胸手术的食管癌患者,设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进行常规的术后护理为对照组患者,术后第五天抽血查血气分析,术后第十天进行肺功能检查;治疗组在予以患者常规的术后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结果:在发病率上比较,治疗组5%低于对照组20%,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可以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患者的呼吸功能,可以有效地促进围手术期的食管癌病人呼吸功能的恢复,对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及胆囊切除术的7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及呼吸功能训练.对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肺功能、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FEV1、FEV1/FEV较术前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FEV1、FEV1/FEV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术后SaO2、PaO2较术前下降,PaCO2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SaO2、PaO2、PaCO2较对照组均有改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是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呼吸功能的重要方法,并有助于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结核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科行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增加呼吸功能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人工阻力呼吸、咳嗽方法.对2组血气分析情况及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血气分析比较差异显著(P<0.05),肺部并发症也显著减少(x2=0.031,P<0.05).结论 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或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胸膜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高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按照是否并发胸膜炎分为并发胸膜炎组(n=36)及非并发胸膜炎组(n=29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并发胸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胸膜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术前肺功能、手术时间、过量吸烟、术前合并COPD、手术切口数量、肺结核病史、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术后其他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胸膜炎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手术时间越长、肺功能障碍、手术切口数量多、术中出血量多、过量吸烟、术后其他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胸膜炎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前评估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降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胸膜炎发生率,对于高危患者需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7.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部手术后肺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不同呼吸功能训练方式对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100例肺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腹式呼吸、缩唇呼吸训练及有效咳嗽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呼吸功能训练法.观察两组患者呼吸频率、指脉氧饱和度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训练第4天和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122例,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于围手术期行传统的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于围手术期通过增加呼吸负荷的方法进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Ⅲ亲细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后呼吸次数明显低于时照纽(只d∞5),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f如.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尸如.05o结论围手术期行负荷腹式呼吸功能锻炼能有效改善高龄食管癌患者的肺功能,降低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胸部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190例胸部手术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97例,术前进行缩唇腹式呼吸、人工阻力呼吸和登楼梯运动,术后继续进行缩唇腹式呼吸、人工阻力呼吸,同时给予综合胸部物理疗法;对照组93例,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前1天的脉搏氧饱和度(SPO2)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术前1天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无1肺部并发症,而对照组术后并发肺不张7例、肺感染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胸部手术病人应重视呼吸功能的训练以及综合胸部物理疗法的应用,可有效促进气体交换,明显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呼吸功能锻炼及呼吸道管理对食管癌三野手术患者术后咳嗽咳痰效果的影响,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100例行食管癌三野根治手术的患者,入院第1天开始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该组为观察组。选择100例未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锻炼前后是否掌握咳嗽咳痰的技巧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的效果比较(P〈0.05),肺炎的发生率与需纤支镜介入吸痰治疗的例数比较两组差异显著(P〈0.05)。肺部并发症较前几年未进行有系统呼吸功能训练时有明显减少。结论呼吸功能锻炼能提高术后排痰的效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开胸手术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训练对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护士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并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例数,应用抗菌药物、化痰药天数,吸氧天数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胸外科收治的30例65岁以上的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主要通过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术前呼吸功能训练与指导、术后呼吸道护理、疼痛管理等对患者进行呼吸道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呼吸道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一般资料。结果:两组术后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7 d疼痛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肺癌术后患者,积极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患者带管时间、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将综合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食管癌围手术期的作用。方法:选取实施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联合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术后的恢复指标,另外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术后24 h的疼痛数字评分(NR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联合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综合优质护理服务,可减少术后的疼痛,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并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围手术期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护理防控策略。方法:回顾分析390例行胃癌切除术的患者,其中发生肺部并发症58例,设为观察组,其余3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比较两组年龄、合并症、NRS营养评分、放化疗史、开放手术、全胃切除、联合器官切除、使用喉镜插管、术中安置胃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两组患者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术毕进行气管导管吸痰、切口浸润麻醉、家属或护士协助排痰、鼓励患者术后6~24 h在床上活动或早期下床、进行咳嗽训练、术后口腔护理、术后雾化治疗和术后使用镇痛泵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与患者自身状况、放化疗史、手术状况及术后体位、咳嗽训练、口腔护理、雾化治疗及适当伤口镇痛方案密切相关,对于围手术期患者应加强对原发疾病、呼吸道、术后体位等护理,降低其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张春红 《吉林医学》2014,(12):2674-2674
目的:探讨分析食管癌患者切除术后预防并发肺部感染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4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运用普通护理干预,研究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预防并发肺部感染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食管癌患者切除术后预防并发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食管癌切患者切除术后预防并发肺部感染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获得较好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新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食管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胃排空障碍、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切口感染、乳糜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126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对照组60例行开胸肺叶切除。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中转开胸及二次手术病例。其中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良恶性疾病围手术期康复优势明显,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改善开胸术后患者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呼吸训练器行呼吸训练。结果:术后实验组肺功能恢复迅速,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呼吸训练器能有效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呼吸功能锻炼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咳痰能力及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于术前和术后均采用常规咳嗽及呼吸功能锻炼,而实验组则对患者进行腹式深呼吸、缩唇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等呼吸功能锻炼指导。结果:实验组在术后咳痰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肺部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提高胸外科患者术后咳痰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126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呼吸功能训练组(71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手术后接受了呼吸功能各项指标评估.结果:呼吸功能训练组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肺部感染例数、术后呼吸指数和二次插管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各项呼吸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