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目的】研究呋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 3 种药剂在广西区域控制番茄烟粉虱的效果及其施用 方法,为广西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露地和温室比较呋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 3 种药剂 通过喷雾和灌根施药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在露地番茄试验中,药后 3~21 d 不同处理间烟粉 虱成、若虫虫口密度无显著差异,均低于 0.53 头 / 叶;而药后 42 d,溴氰虫酰胺喷雾处理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为 0.63 头 / 叶,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的 1.41 头 / 叶。药后 28~42 d,不同处理间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呋 虫胺、溴氰虫酰胺、螺虫乙酯喷雾及溴氰虫酰胺 3 倍药量灌根处理烟粉虱若虫虫口密度均低于 0.31 头 / 叶。在大 棚温室内,使用溴氰虫酰胺或螺虫乙酯喷雾后 28、42 d 成虫和若虫的虫口密度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其药后 28 d 若虫虫口密度分别为 0.33、0 头 / 叶,而空白对照若虫虫口密度达 2.85 头 / 叶。【结论】溴氰虫酰胺对烟粉虱种 群有较好且稳定的控制作用,呋虫胺在露地番茄上喷雾处理对烟粉虱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而螺虫乙酯在大棚 温室喷雾处理对番茄烟粉虱防治表现出较好的长效作用。在相同剂量下,溴氰虫酰胺和螺虫乙酯采用喷雾施药对 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比灌根施药效果好;加大溴氰虫酰胺灌根药量可提高其对番茄烟粉虱种群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
蓖麻和苘麻叶片粗提物对大棚番茄烟粉虱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棚番茄上喷施蓖麻叶片粗提物,每8行喷6行留2行不喷作避难所,或在避难所上再喷苘麻叶片粗提物,观察番茄上烟粉虱成虫和卵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喷施蓖麻叶片粗提物后,番茄上烟粉虱成虫和卵的种群数量显著下降,成虫和卵的虫口减退率于处理后第2天达最大值,第3天开始下降;在避难所上增施苘麻叶片粗提物,经蓖麻叶片粗提物处理的番茄上烟粉虱成虫和卵的虫口减退率明显提高,且证实每6行处理设置2行避难所,可获得较好的驱避效果。根据上述分析,蓖麻叶片粗提物对大棚番茄烟粉虱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其有效作用时间为2~3 d。  相似文献   

3.
在日光温室内系统研究不同虫口密度烟粉虱危害对辣椒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粉虱为害对辣椒产量和营养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且随着虫量的增加,影响逐渐加重。叶片上若虫虫口密度为20~30头·cm-2时,叶片和青椒果实中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28.01%和30.99%,结实率下降14.13%,单果重下降8.48%,单株产量下降15.73%,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6.37%、4.64%和3.65%。叶片上若虫虫口密度为50~60头·cm-2时,叶片和青椒果实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39.86%和53.52%,结实率下降29.04%,单株果重下降45.82%,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粗蛋白含量分别下降41.08%、32.51%和6.99%。结果提示,对保护地辣椒上的烟粉虱防治应立足早防。  相似文献   

4.
从3月初至7月中旬调查玻璃温室种植的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番茄品种烟粉虱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春季玻璃温室种植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番茄烟粉虱的发生动态基本相似,从3月初至4月中旬,番茄幼苗期的虫量较低,从4月中旬至5月30日,番茄开花期烟粉虱的数量开始逐步上升,6月后进入番茄挂果期,烟粉虱数量急剧上升,第1次采收前后虫量均维持较高;早春温室烟粉虱的基数较低,在番茄苗期用黄板防治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番茄开花期后尤其挂果期后,黄板的诱捕率明显下降;温室番茄在开花期后,烟粉虱虫量开始增加,田间施用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防治烟粉虱,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14 d防效的分别为73.8%、64.2%,并能维持近20 d虫量不明显增加,说明此阶段利用化学防治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温室番茄进入挂果期后,烟粉虱数量激增,田间打叶对2个品种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并不一致,金陵秀玉的虫口数有所减退,苏粉8号虫口数没有明显减退;在番茄采收期后,田间的烟粉虱数量达到高峰,田间喷施孢子浓度为1×10~7个/mL的玫烟色棒束孢防治烟粉虱,2个品种苏粉8号和金陵秀玉的烟粉虱量均略有下降,7 d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6.8%、29.0%。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烟粉虱在温室番茄植株上的空间分布规律,2018年6至7月对宁夏温室番茄植株上的烟粉虱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聚集度指标法、Iwao法和Taylor法3种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在番茄植株上均为聚集分布;明确了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在不同的虫口数量和允许误差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结果为所需理论抽样数随着虫口数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在温室内盆栽烟草上研究了胡瓜钝绥螨和斯氏钝绥螨对烟草上烟粉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胡瓜钝绥螨和斯氏钝绥螨能有效控制烟粉虱若虫和成虫的数量,以250、500和1 000株-1密度释放斯氏钝绥螨后,烟粉虱若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34%、98.82%和97.96%,防治效果分别为99.65%、99.91%和99.80%;烟粉虱成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50%、92.05%和96.72%,防治效果分别为99.55%、99.85%和100%。以250、500、1 000株-1密度释放斯氏钝绥螨后,烟粉虱若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7.34%、98.82%和97.96%,烟粉虱成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6.50%、92.05%和96.72%,防治效果分别为100%、99.86%和99.82%。综合上述结果,在250、500和1 000株~(-1)的释放密度下,斯氏钝绥螨对烟粉虱若虫或成虫的防治效果略高于胡瓜钝绥螨,但二者间无明显差异。在温室内以250株~(-1)的释放密度释放胡瓜钝绥螨或斯氏钝绥螨就可有效控制烟粉虱种群。  相似文献   

7.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番茄体内抗烟粉虱相关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外源茉莉酸甲酯对番茄抗烟粉虱物质的影响,用不同浓度(10-4、10-5、10-6、10-7 mol·L-1)的茉莉酸甲酯喷施番茄叶片,分析番茄叶片挥发性物质以及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茉莉酸甲酯处理对番茄叶片α-萜品烯含量无明显影响;α-蒎烯、β-水芹烯、β-石竹烯3种物质含量上升,上升幅度与茉莉酸甲酯处理浓度呈正相关;月桂烯含量下降,下降幅度与茉莉酸甲酯处理浓度呈负相关。施用外源茉莉酸甲酯后,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下降,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含量上升,前者含量与茉莉酸甲酯处理浓度呈负相关,而后者呈正相关。这一结果提示外源茉莉酸甲酯处理可提高番茄对烟粉虱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2008年在上海市研究了番茄和黄瓜的种植密度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种群动态的影响和化学防治方法.结果表明,烟粉虱的种群数量在寄主的生育期内持续增长.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在发生高峰期,番茄和黄瓜上烟粉虱成虫及4龄若虫数量比较为:低密度>正常密度>高密度.在药效试验中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 000倍和10%烯啶虫胺水剂2000倍的处理,对防治烟粉虱成虫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1危害特点 粉虱是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其种类主要有白粉虱和烟粉虱两种,其中烟粉虱危害较重。烟粉虱又称棉粉虱、甘薯粉虱,俗称小白蛾。其主要寄主有蔬菜、园林植物、烟草、观赏植物、棉花等,棚室蔬菜以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洋白菜、芹菜、小油菜等为主。烟粉虱繁殖力极强,其虫态历期短、世代重叠、虫量大,即使采取农药防治措施,只要有少量虫口残存,极易在短期恢复虫口种群密度,对作物造成危害。它通过刺吸植物的汁液,使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生长不良,果实着色不正常,虫量大时引起霉污病,叶子、果实上长满黑霉,甚至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兴化市烟粉虱的发生特点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江苏省兴化市烟粉虱属局部发生,发生区域主要局限在冬季有大棚覆盖的蔬菜种植区,发生量以具有越冬虫源的大棚为中心呈递减状,发生期也顺次推迟。烟粉虱在大棚内越冬,6月中旬揭膜后由温室向大田扩散。虫源附近棉田烟粉虱于8月上中旬出现高峰期,10月下旬田间虫口密度开始下降,11月中旬在露地很少能看到烟粉虱成虫。加强越冬虫源控制是烟粉虱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烟粉虱在夏季番茄植株上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烟粉虱各虫态在番茄不同叶位层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烟粉虱各虫态在番茄植株各部位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匀。卵、若虫主要集中分布在番茄的中部,而成虫主要集中分布在番茄的中部偏上。夏季番茄植株上调查烟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适宜叶位(由上往下)分别为第3~4叶、7~8叶和5~7叶,并建立了根据相关叶片上烟粉虱的数量估算整株虫量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几种药剂对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呋虫胺可溶粒剂1 000倍液+22.4%螺虫乙脂悬浮剂1 000倍液桶混药剂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 d成虫和若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8.40%、76.30%。建议在防治番茄烟粉虱时采用呋虫胺和螺虫乙脂两种药剂桶混技术。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TTP200SC、倍内威(溴氰虫酰胺10%OD)三种新型杀虫剂,对番茄地烟粉虱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七个施药处理在药后1 d至7 d药效持续增强,7 d至21 d药效逐渐减弱,药效持续期可达21 d。TTP+螺虫乙酯,每公顷用量为199.5 ml+417 ml时,在药后1 d、3 d、7 d、14 d、21 d,五个时间段都是效果最好的处理,当该处理施药7 d时综合防效达到最好,若虫和成虫虫口防效都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此时烟粉虱若虫虫口防效为93.06%、成虫虫口防效为92.19%。该施药处理对烟粉虱的综合防效及持效期防效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短时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的成虫在不同温度(37℃、39℃、41℃、43℃、45℃)下暴露1 h后比较两种粉虱存活、产卵量、后代存活情况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差异。【结果】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B型烟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9.1%下降到42.6%,温室白粉虱成虫的存活率从95.0%下降到13.5%。两种粉虱雌雄虫在45℃高温暴露1 h后,B型烟粉虱成虫的寿命超过10 d,而温室白粉虱成虫存活的时间不足24 h,存在显著差异。高温暴露对B型烟粉虱成虫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后代的存活率随着暴露温度的升高由70.7%下降到25.1%。温室白粉虱成虫在37~43℃暴露1 h后雌虫产卵量由62.4粒下降到1.5粒,45℃暴露1 h后停止了产卵活动;导致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成虫后代50%和90%个体死亡的温度分别相差1.6℃和4.1℃。【结论】B型烟粉虱成虫的耐热性高于温室白粉虱,高温对B型烟粉虱成虫存活和生殖适应性的影响要小于温室白粉虱,这有利于B型烟粉虱种群在夏季高温季节的发生。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对高温适应性存在差异尤其是高温对两者生殖适应性的影响是导致它们种群季节动态格局和分布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为害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虫口密度下烟粉虱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以人工接种的方法将定量烟粉虱接种至不同生育期番茄植株上。结果表明:随着烟粉虱为害等级的升高,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不同虫口密度为害可使成熟期番茄维生素C含量下降15.07%~54.49%。低虫口密度烟粉虱可刺激番茄果实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但随着虫口密度的升高,为害加重,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最高达33.67%;不同虫口密度下,烟粉虱可使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下降9.83%~62.31%;番茄果实内有机酸含量和糖酸比,均随着为害等级的升高而降低,而胱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等在虫口密度较大时却出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烟粉虱对3种寄主植物的田间和室内趋性,为采用“推-拉”技术防控烟粉虱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苘麻和蓖麻为材料,采用田间调查方法,研究烟粉虱对棉花和苘麻趋性。于室内以罩笼选择法,测定该虫对以上3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结果】2019年棉田烟粉虱成虫于8月中旬进入高峰期,若虫于8月下旬进入盛期。田埂苘麻8月中旬上、中、下3张叶片上成虫数量达到90.5头/株,田间棉花上达到30.9头/株,8月下旬苘麻上若虫量达到31.7头/株,棉花上有虫14.1头/株;棉田烟粉虱对苘麻有明显的趋性,苘麻上的烟粉虱虫量始终与棉花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在8月上中旬,近苘麻的棉花植株上烟粉虱有趋向苘麻的趋势,8月下旬后近苘麻的棉花上烟粉虱虫量也比远离苘麻的棉花上多;有60.6%的烟粉虱趋向于苘麻,棉花上只有27.0%,蓖麻上仅12.4%,苘麻与棉花、蓖麻上的烟粉虱虫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苘麻对烟粉虱引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在(26±1)℃、相对湿度(70±5)%和光照L:D=14:10条件下,探讨了B型烟粉虱对甘蓝、番茄、甜椒的选择性,研究了3种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寄主植物中,B型烟粉虱成虫最喜好番茄,其次为甘蓝。B型烟粉虱在3种蔬菜上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种群均呈明显增长趋势,但B型烟粉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均随寄主植物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在番茄上,若虫的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雌成虫的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高,种群内禀增长率最大,说明番茄比较适合B型烟粉虱的种群发育。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苏淮北地区露地出口蔬菜田烟粉虱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多年系统调查研究发现,江苏省淮北地区露地出口蔬菜田烟粉虱初入侵虫源主要来自温室(大棚)中的越冬蔬菜、花卉,露地出口蔬菜田烟粉虱成虫7月中旬前后始见,10月下旬随着气温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北部菜区发生高峰略早,发生量明显重于南方。越冬条件的改善,越冬虫量丰富是近几年江苏淮北出口蔬菜田烟粉虱暴发危害的重要原因,控制越冬虫源是防治出口蔬菜田烟粉虱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赵文彦 《河北农业》2005,(10):24-24
粉虱俗称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目前河北省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发生的粉虱有二种,一种叫温室白粉虱,一种叫烟粉虱,统称白粉虱。白粉虱是一种多食性小型昆虫,是危害大棚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在保护地主要危害番茄、黄瓜、西葫芦、茄子等,对辣椒、韭菜、芹菜等危害较轻。白粉虱以成虫、若虫群集在寄主叶背面刺吸寄主汁液,使受害叶片褪绿、变黄、白化、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可使植株死亡。白粉虱成虫分泌蜜露,还可诱发煤污病,不仅影响叶子光合作用,还可导致蔬菜品质下降,降低蔬菜商品价值。同时还可传播病毒病。一般受害蔬菜可减产15-30%,严重危害时可绝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发生情况及空间分布特点,为制定烟粉虱的生态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滇池流域范围内的番茄种植区中选取城郊、花卉、河流和山地4种不同类型农业种植环境,采用五点取样法对番茄地烟粉虱种群密度及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系统调查,利用四分位法分析烟粉虱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中的发生情况,运用聚集度指标、Iwao回归模型和Taylor幂法则分析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种群在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的空间分布型,并利用种群聚集均数分析其聚集原因.[结果]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小;河流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种群密度最大,主要发生期的种群密度成虫为32.47头/叶,若虫为49.42头/叶.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烟粉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在烟粉虱的主要发生期,4种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主要分布在番茄地的边缘区域;烟粉虱成虫在番茄植株的上部叶片分布最多,中部叶片次之,下部叶片最少;烟粉虱若虫在番茄植株上总体表现为中部叶片分布最多,下部叶片次之,上部叶片最少.[结论]不同农业种植环境番茄地中烟粉虱种群均呈聚集分布,聚集原因主要由周围环境中作物和非作物生境等综合因素引起.显花植物种植比例较高的花卉农业种植环境类型对烟粉虱的自然调控作用较好,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环境如增加显花植物的种植比例可有效抑制烟粉虱的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