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与未来     
人群的聚居使得精彩的剧情经常在灵活的空间里上演。设计优良的建筑和公共空间鼓励社会包容性,并为用户平添乐趣。好的建筑要创造"有容乃大"的社会环境。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探究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否为城市注入了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环境设计》2013,(Z1):144-145
人群的聚居使得精彩的剧情经常在灵活的空间里上演。设计优良的建筑和公共空间鼓励社会包容性,并为用户平添乐趣。好的建筑要创造"有容乃大"的社会环境。衡量城市生活质量的标准之一是探究公共空间的设计是否为城市注入了无限活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集观演、休息、娱乐、健身、餐饮、文化等于一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舞台.只有观察、分析这个"舞台"上不同人群的不同活动,才能做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山形栖居     
正一树建筑,由陈曦创立于美国纽约/中国深圳。事务所专注于中小规模公共与艺术建筑项目,尊重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人群的设计需求,力求为当代城市创造出独具创意与精神内涵的空间作品。命名"一树",我们们相信每一个或微小或宏大的空间里都蕴藏着世界的奥秘,与生活的光荣。我们希望精心种下每一树安静而茁壮的空间,让生活与故事在其中繁茂生长。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发生器”,在其物质表象下是活动人群社会关系特征的反映,呈现出如类聚、排斥甚至冲突等特征,其形成和重塑过程也是空间生产的社会过程。基于社会属性的视角,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从公平原则出发来完善其规划布局,注重城市公共空间类型的多样化以服务不同的社会人群,应注重公共空间的认知性来提升场所的特色和记忆,以增强社区归属感,并且应发挥法定规划特别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制度作用。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保障是促进城市社会生活更为健康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生活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物质空间设计为载体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设计维度问题,从建筑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开放性设计两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相似文献   

7.
该设计为一个兼具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建构.该建构选择轻质的瓦楞纸板为材料,通过纸板的折叠塑造单体形态,利用丁卯等节点构件连接成一个长拱形.设计者把该设计置于城市环境中,组建城市新景观,意在改善人们每天都要面对和体验的城市公共空间,设法改变现今城市中毫无生气、缺乏景观的城市消极空间.该设计既扩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又使公共空间变得更具视觉吸引力.该设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设计者希望通过它传达出自己作为一个建筑学子对城市空间的思考,即利用自己的双手,主动地、积极地改变城市人共同的家园——公共空间,使之不再是冰冷的、无人情味的"灰色地带",而变成人人爱护、爱护人人的城市乐园,让城市人的生活更添一抹亮色,更享一寸阳光.借上海世博的话来讲,"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设计者也希望,在城市更美好的过程中,建筑,能够尽上最大的一份力!  相似文献   

8.
姚存卓 《城市规划》2021,45(6):30-37,62
后现代主义都市里,抽象地讨论公共生活的"公共性"已经很难适应人群的生活状态,有必要加入日常生活因子,从而形成对公共生活"公共性"的完整认识.将日常生活理论引入后,可构成四个日常公共生活图式:匠人劳动、日常公共消费、日常公共交往、日常政治.加入网络社会的时代维度,能够形成研究当代日常公共生活的较为明晰的理论框架,并选取上海若干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初步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4)
<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文化空间则是一座城市充满无限蕴藉的留白,正是"空间"的设计使得建筑更有意义。在成都这个兼具商业感与人文精神的城市,以IFS国际金融中心地标所指引的城市新未来为参照,言几又IFS旗舰店用4000多平米的天地,以"未来"设计主题呼应品牌,传达生活可能的精神,以"造梦空间"呼应城市新公共生活的可能。于时间里,每个人都在走向未来的旅程中。从"诗巷"到"星空",再到"造梦空间",设计师主要扮演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文化空间则是一座城市充满无限蕴藉的留白,正是"空间"的设计使得建筑更有意义。在成都这个兼具商业感与人文精神的城市,以IFS国际金融中心地标所指引的城市新未来为参照,言几又IFS旗舰店用4000多平米的天地,以"未来"设计主题呼应品牌,传达生活可能的精神,以"造梦空间"呼应城市新公共生活的可能。于时间里,每个人都在走向未来的旅程中。从"诗巷"到"星空",再到"造梦空间",设计师主要扮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