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协和医学杂志》2012,3(3):360-360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将于2012年8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办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进展高级医师学习班。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坚持具有协和特色的临床查房制度,奠定了协和神经科在国内综合实力领先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国内神经系统疾病诊治水平,介绍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本届学习班由北京协和医院知名教授及中青年专家学者授课,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学术讲课与查房观摩相结合,具有极高的学术及临床实用价值,欢迎广大神经内科临床医生参加。  相似文献   

2.
为民除痛乃崇高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民除痛乃崇高事业”是韩济生院士为了与我共勉写给我的条幅。我一直视为我工作中的一种鞭策和鼓励。谈点自己我和韩教授均出生在国家危亡的时代。和其他同龄人一样 ,从小以救国救民为己任 ,希望长大以后能为祖国、为人们作些有益的事业。我从在昌黎县城读高小时就立志学医 ,以后在北京汇文中学、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学习 ,195 6年毕业。与疼痛病人结缘做学生时我十分喜欢外科 ,但毕业前服从分配到神经科 ,治疗各种疼痛成了我的主要工作之一。我特别记得 195 6年秋在协和任住院医师时 ,曾为两位将军治疗神经痛并得到表扬。多年后傅从碧…  相似文献   

3.
沈悌 《协和医学杂志》2014,5(1):124-125
<正>1942年,林巧稚大夫将我接生到人世间,似乎听到她告诉我:你要成为协和人。70年后这个愿望实现了,我现在可以说我是协和人。在我心中,协和是医学的最高学府,是中国最好的医院。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协和读书、从医54年所见所闻所感,谈谈对协和人治学、从医、精神风范的感受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今天我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能够代表新一代的协和护理人站在这个讲台上,能够说一些我们年轻一代的心声.刚才聆听了协和老前辈的发言,她们又领着我们回顾了协和骄傲的历史,但是作为协和年轻的一代,我们自豪,是由于沐浴在老一代护理前辈创造的光环里.如何使协和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责任重于泰山,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5.
我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学模式的亲身体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是一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以下简称协和)的本科毕业生,已经工作两年了.工作中我经常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思维方式与其他院校毕业的护士存在着不同,我想这应该受益于协和在近几年教育改革后采用的新型护理教学模式的结果.下面我把自己对这种护理教学模式的亲身感受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护理学院纪念协和护理教育开办85周年研讨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两次来参加护理学院的大型活动,每次活动我都学到很多东西,对我们协和精神、护理学院优良传统有许多体会和感受,所以我想在这里不是总结,而是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7.
为庆祝北京协和医院90华诞,2011年9月16日北京协和医院"第六届病历展"在本院隆重开展,卫生部党组张茅书记、陈啸宏副部长、刘谦副部长、香港医院管理局胡定旭主席为病历展揭幕。病历一直被誉为"协和三宝"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协和的百年老楼里.听罗慰慈教授讲接诊虎年岁尾到京,拜访本刊顾问、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罗慰慈教授。给罗老打电话,当我表示去拜访他,罗老却说:"你看我去找你呢,还是你来我办公室,协和这里很不好找的。  相似文献   

9.
<正>母亲于2006年被诊断为干燥综合征(一种自身免疫病),自此,她便成了北京协和医院(下文简称“协和”)的老病号。而我,因为陪诊,自然也就成了协和的“常客”。多年来,我没有错过她的每一次复诊,我可以在任何一位医生询问她病史的时候都能对答如流,甚至对于协和风湿免疫科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名字我都能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10.
王贺 《协和医学杂志》2011,2(4):325-325
为增进微生物检验与临床交流,应对院内感染和微生物耐药现象,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检验科、感染科、药剂科等多科联合《协和医学杂志》、《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频道微生物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北京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委员会于2011年5月27至29日在北京共同主办了"第三届北京协和微生物与临床论坛暨京、港、台、澳四地临床微生物与感染病学术沙龙"。  相似文献   

11.
《华西医学》2011,(11):1658-1658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的评选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评为精品教材,这4部教材分别是:由周总光、赵玉沛(协和医大)主编的《外科学》、由欧阳钦主编的《临床诊断学(第二版)》、由陈杰(协和医大)、李甘地主编的《病理学》、以及由李小萍主编的《基础护理学(第二版)》。  相似文献   

12.
传承协和精神 放眼护理发展 提升护理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5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不仅在积极准备迎接国家教委对协和医科大学本科的教学评估工作,同时迎来了协和护理教育开办85周年的华诞.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济济一堂,共同回顾协和护理教育的历史,研讨协和护理教育精神,将具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1年3月11日上午,来自云南、广西、湖南、湖北、河北等省和自治区,受卫生部评选表彰的"2010年度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14名代表来北京协和医院参观培训。在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迎仪式后,乡村医生们先后参加了协和医  相似文献   

14.
《协和医学杂志》2011,2(4):298-298
由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牵头的"第一届CSTAR论坛"于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CSTAR是一个全国性研究合作组织,在协和风湿免疫科牵头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SLE的临床诊断和综合治疗研究"课题组的基础上成立。  相似文献   

1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 你走进协和怀揣着梦想, 这里没有宽广的校园, 这里没有四溢的花香, 意外的环境使你感到了惆怅, 狭小的空间又平添了你的迷茫, 你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你担心自己未来没有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误诊为神经科疾病的低磷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并探讨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3年收治的15例以神经科症状为突出表现的低磷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9例,女6例,年龄25-69岁,主要的神经科症状为无力、精神症状、感觉障碍以及"抽搐".误诊的神经科诊断包括癫痫(6例)、癔病性搐搦(4例)、低钙性抽搐(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颅内感染(1例).结论:神经科症状在低磷血症患者中并不少见,临床医师对于低磷血症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注意提高对低磷血症神经科表现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时光荏苒,岁序更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走进2018。我代表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关心并支持《协和医学杂志》的编委、青委、专家学者、读者、作者及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节日祝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创刊7年来,杂志不忘传承与弘扬、交流与进步的办刊初衷,坚持引领学术方向、倡导学术争鸣的办刊宗旨,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4月,我们组建了新一届编委会,搭建了杂志微  相似文献   

18.
邓家栋教授平静地离开了我们,历历往事萦绕脑际…… 1940年我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时开始接触邓家栋教授,当时我曾表示有志于从事血液学工作.他随即介绍我要熟读Whitby的专著.美日宣战,协和关门,大小医生各寻出路.邓老应聘去了教会办的道济医院(今北京第六医院)任内科主任,包括我在内的一些小大夫也跟随前往.  相似文献   

19.
神经科患者约束是一件经常性工作,因脑部病变所致,常可出现兴奋躁动,自杀、伤人,毁物等危险行为,为了防止意外,临床上采取各种肢体约束方式,但在使用过程中已造成患者皮肤破损,甚至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为此,我科2006年自行设计了神经科约束观察表,临床应用2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成立于1921年,历经90余载风雨,科室专业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现已成为全国久负盛名的神经专科。在这里,有一群顶尖医生、学者孜孜不倦地探求着学科的发展与革新;在这里,有着或将拯救无数生命,或将挑战人们对医学想象极限的研究在酝酿、发酵。本次,AME出版社很荣幸地采访到了协和神经科徐蔚海医生,并与这位上得了讲台、下得了临床,科研大胆创新、写得一手好文章,现任ATM杂志副主编的优秀学者,畅谈了文献阅读、转化医学、3D打印以及卒中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