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应用基于随机-模糊概率模型的可靠性设计理论与方法,从控制扁平绕带式容器静强度在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模糊可靠度范围的角度,对其试验压力系数和安全系数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基于模糊可靠度分析的抗拉安全系数应不小于2.30;屈服安全系数应不小于1.45;扁平绕带式容器试验压力系数,在气压试验时应不小于1.08但不大于1.18,液压试验时应不小于1.08但不大于1.33.  相似文献   

2.
扁平绕带式容器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对压力试验时扁平绕带式容器初始静强度的可靠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屈服强度在气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s1为91.924%~98.610%,在液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s2为75.80%~85.99%.初始爆破强度在气压试验时的模糊可靠度Rb1为99.7445%~99.999 999 992 23%,在液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b2为98.442%~99.999 994 0%.  相似文献   

3.
应用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分析按中国标准设计的三种结构钢制内压容器初始屈服与爆破强度在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的可靠度系数范围,建立了安全系数、试验压力系数与许用可靠度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屈服、爆破和断裂等三种失效准则,从等可靠度观点,确定了四种结构容器在压力试验和正常操作时的许用可靠度,得到基于许用可靠度的安全系数与试验压力系数.  相似文献   

4.
扁平绕带式容器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可靠性设计方法,对压力试验时扁平绕带式容器初始静强度的可靠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屈服强度在气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s1,为91.924%~98.610%,在液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s2为75.80%~85.99%.初始爆破强度在气压试验时的模糊可靠度Rb1为99.7445%~99.99999999223%,在液压试验时的可靠度Rb2为98.442%~99.9999940%.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钢制薄壁外压球形封头临界失稳强度进行分析.基于临界失稳强度随机-载荷随机模型,以按我国标准设计与制造的钢制薄壁外压容器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其临界失稳强度的可靠度.研究表明:1)薄壁外压球形封头临界失稳强度的实测值与理论预测值之比,是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2)薄壁外压球形封头临界失稳强度的可靠度在保持外压差的外压试验时不小于0.933 81但不大于0.999 999 951 7,薄壁外压圆筒的可靠度不小于0.999 999 986 7但不大于0.999 999 998 217.3)薄壁外压球形封头临界失稳强度的可靠度在正常操作时不小于0.933 54但不大于0.999 999 951,薄壁外压圆筒的可靠度不小于0.999 999 997 72但不大于0.999 999 995 53.  相似文献   

6.
新型绕带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型绕带式压力容器的爆破压力、钢带缠绕顷角、内筒合适厚度和受力特点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该型容器的设计宜采用爆破失效准则,焊缝系数可取1.0,爆破安全系数可取2.5,钢带缠绕倾角可取15°~30°,内筒厚度应不小于容器总壁厚的1/6。  相似文献   

7.
新型薄内筒扁平绕带式高压容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压容器在化工、石油、原子能、以及其它工业中广为应用。由于通常高压容器筒体长、直径大、器壁厚,使用时要求安全可靠,制造相当困难。本文介绍一种结构合理、制造简便、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安全的“新型薄内筒扁平绕带式高压容器”。目前已有3000多台直径为φ450~φ1000毫米、压力为150~320公斤/厘米~2的这种新型绕带式高压容器在我国成功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绕带式压力容器采用适应性随机搜索法的优化设计(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了扁平绕带式压力容器以内筒最大漏检缺陷不扩展为适宜应力状态和合成状态下钢带等剪切应力缠绕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适应性随机搜索法计算容器绕层的内外半径和钢带缠绕参数,既能适当减薄壁厚,又能改善受力状态,达到经济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水泥土挡土墙周围的渗流场,研究了墙侧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压力系数沿高程并非常数,且受到墙侧土层分布及其相对透水性、墙基土的透水性和下卧不透水层埋深等因素的严重影响.总体来说,考虑渗流时墙后的侧压力总小于不考虑渗流时的相应值,且当墙前的被动土压力系数较小时,考虑渗流时该侧的侧压力则大于不考虑渗流时的相应值,因此,这种情况有利于挡土墙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薄壁容器抗压能力,保证薄壁容器的安全运行,提出了一种压力与表面温度的非侵入式测量方法.基于Rayleigh波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的应力、温度有关这一原理,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建立了Rayleigh波传播时间与容器表面温度、容器压力之间的实用模型.基于这一模型,通过测量Rayleigh波沿容器壁面轴向和切向固定距离上的传播时间可以同时测量容器的表面温度和内部压力.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温度测量方法响应速度快,且对被测表面温度场影响小;测量压力时不需要在容器上开孔,实现了无损测量,提高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探索了一种在用压力容器耐压试验的新途径.论述了利用某些在用压力容器出入口连接管线达到一定高度差可产生的静压强进行水压试验的作业方法、特点和注意事项,巧妙解决了某类容器不易进行水压试验的难题,有效降低了压力容器的检修难度和费用.并用两个成功的实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低-常压两步外延生长技术。用扩展电阻法测量了外延层的杂质分布。结果表明,低一常压两步外延对减小自掺杂和保证外延层质量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库仑理论的平面滑裂面假设,考虑滑裂面上填土黏聚力及填土与挡土墙墙背接触面上的黏着力,推导出了黏性土或无黏性土的土压力关于破裂面倾角的计算表达式,并在经典朗肯和库仑土压力条件下,将公式退化对比,表明此方法涵盖了经典朗肯和库仑土压力理论.运用计算机程序绘制了土压力关于滑裂面倾角的函数图,可以容易地确定土压力的极限值,并求得相应的滑裂面倾角.通过算例比较各类土压力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应用范围广,精度可靠,易于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使条并卷联合机的棉卷成型良好,对3种棉卷加压机构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表明,传统加压机构存在"爬行现象"的缺陷,齿轮齿条式加压机构及气缸式加压机构消除了"爬行现象",机件动作准确,加压稳定,但气缸式加压机构对气体的压力及其变化规律的要求较高.对齿轮齿条式加压机构进行了力学分析,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得出了保持棉卷成型良好的压力曲线及方程,将压力方程输入可编程控制器PLC,可对条并卷联合机的棉卷加压进行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实现,着重分析了传感器获取温度和压力的算法,以及射频通信模块的数据形式、硬件设置和软件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工业机器人在压脚压紧力作用下由于结构变形所引起的压脚沿工件表面滑移的问题,提出压脚约束下的机器人刚度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机器人变形进行预测和补偿,以提高机器人制孔的定位精度. 基于改进的Denavit-Hartenberg方法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机器人末端平移变形与压脚压紧力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建立压脚约束下的机器人刚度模型,通过基于L-M算法的关节刚度辨识实验获得机器人6个关节刚度的具体数值;应用该刚度模型预测一定压脚压紧力作用下不同孔位的机器人末端平移变形,并对理论孔位信息进行离线补偿. 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上述方法补偿机器人滑移变形后,机器人制孔的平均位置误差由原先的0.22 mm降低到0.05 mm,满足机器人自动化制孔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运载火箭构件抗压强度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及改善测试精度,设计了一个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压力加载系统,提出了一种主、轴阀双控制器协调控制系统结构,解决了该系统在具体实现中的特殊非线性问题。同时为提高压力控制精度和大偏差下的系统快速平稳归零,针对其中的主阀控系统引入了粗精双模态控制,并详细讨论了实现过程中的切换问题。仿真证明: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特性,能够完成0.1-5.0MPa的水压自动加载,压力加载分辨率为0.05MPa,控制精度可达到0.5%F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