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对山西省阳城县1987年的婴儿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阳城县1987年的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9.59‰、17.85‰。全部死婴中有60.85%是新生儿。婴儿患病后的就诊单位以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为主。婴儿死亡主要发生于家中。其主要死因依次为;肺炎,新生儿窒息,其它新生儿疾病,早产,先天畸形,先心病,意外死亡,婴儿腹泻。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1982年普通婴儿死亡率为29.00‰,校正婴儿死亡率为27.51‰,新生儿死亡率为19.33%。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为主要死因。婴儿死亡漏报率达52.78%。  相似文献   

3.
对益阳市1990~1992年儿童全死因资料分析表明,1990~1992年益阳市新生儿、婴儿、幼儿死亡率分别为16.51‰、13.15‰、1.72‰。市区分别为15.24‰、12.92‰、0.98‰;郊区分别为18.35‰、14.75‰、2.15‰。婴儿占幼儿死亡的51.22%,新生儿占婴儿死亡的44.31%。婴幼儿死亡的前3位分类死因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事故;前3位的疾病为肺炎、新生儿窒息、早产。趋势分析提示新生儿疾病呈下降趋势,意外事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春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死因顺位,探讨降低儿童死亡的干预对策。方法:对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期新生儿死亡率3.3‰,新生儿死亡率4.05‰,婴儿死亡率5.95‰,1~4岁儿童死亡率0.3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94‰;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几乎是城市的2倍。新生儿死因顺位的前3位依次为: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死因顺位的前3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和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其他先天异常;0~4岁儿童死因顺位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和肺炎。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住院分娩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1996年萧山市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6.23‰、10.02‰和15.36‰,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的65.2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数的62.22%。5岁以下儿童前四位死因为意外事故,新生儿疾病,先天畸形和呼吸道疾病。新生儿前四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肺炎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1997~1999年连云港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结果显示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1997年的21.43‰、25.36‰,降至1999年的14.28‰及17.47‰。婴儿前3位死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肺炎,1~4岁儿童前3位死因是溺水、其他意外、意外中毒。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2,6%,意外死亡占1~4岁儿童死亡的73.58%因此,减少新生儿死亡及意外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应结合死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省12个县1989年4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回顾抽样调查。结果为婴儿死亡率61.80‰,新生儿死亡率为45.3‰,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3.26%。婴儿死亡的病因顺位依次为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畸形、意外死亡等。不同年龄死因顺位有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加强围产保健,防止早产和产科意外,减少畸形儿出生率,加强小儿肺炎和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加强安全教育,防止意外死亡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彭修道  韦茂国 《海南医学》1994,5(3):182-186
本文报告海南省199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抽样调查结果。死亡970人,婴儿死亡占80.8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66.84%。5岁以下儿童、婴儿、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51.08‰、42.78‰、29.86‰。城市与农村有显著性差异,农村之间也有差异。新生儿疾病占43.20%、呼吸系统疾病占17.42%、感染性疾病占52.37%。主要死因是新生儿破伤风、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与低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武鸣县1983~1984年婴儿死亡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婴儿死亡率为46.30‰,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新生儿占婴儿死亡总数的71.38%.婴儿主要死因是早产、肺炎和窒息.提示要降低婴儿死亡率重点是抓好围产期和新生儿保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准确掌握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情况,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全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按照《青海省5岁以下儿童监测方案》要求,以妇幼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及9个项目县共10个监测点2002~2006年出生的活产数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5年间婴儿死亡率为30.1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3.67%。,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为63.98%、89.13%,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1~4岁儿童死因顺位为肺炎、意外及中毒、腹泻。结论青海省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较2002年婴儿死亡略有上升,因此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防治,减少新生儿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报告盐城市郊区所辖范围内婴儿死亡资料分析,1990-1993年4年中,活产儿总数为52452例,婴儿死亡1290例,死亡率为24.59‰,其中新生儿死亡686例,死亡率为13.08‰,占婴儿死亡总数55.18%;婴儿及新生儿前5位死因均为窒息,肺炎,早产,先天畸形及败血症,占死亡总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在183.52万人群中,对1989—1990年五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9.1‰,婴儿死亡率为36.4‰,新生儿死亡率为22.8‰,1—4岁儿童死亡率为4.0‰。性比分别为1.3:1,1.3:1,1.5:1和1.2:1。五岁以下儿童前五位死因是肺炎(22.9%)、新生儿窒息(19.3%)、溺水(13.1%)、早产(9.7%)和重症腹泻(4.9%)。婴儿前五位死因是肺炎(27.2%)、新生儿窒息(26.1%)、早产(13.3%)、重症腹泻(4.8%)和先天畸形(2.8%)。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掌握玉溪市1998—2004年婴儿死亡监测情况。方法:对玉溪市1998—2004年婴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年来玉溪市婴儿死亡率下降显著,1998年为29.20‰,2004年15.05‰(P〈0.01)。肺炎在1998—2003年为第1位死因,出生窒息为第2位死因,早产和低出生体重为第3位死因;2004年前3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结论:降低婴儿死亡率,关键要降低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死亡率,肺炎干预应多角度介入,重点突破,同时要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能力及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分析1991~2000年吴江市879名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的变化结果,吴江市婴儿死亡率1991~1995年为1550‰.1996~2000年为9.81‰,下降了36.71%。婴儿前5位死因1991~1995年间主要是:肺炎、窒息、早产、先心、先天异常;1996~2000年间主要是:先天异常、先心、早产、窒息、肺炎。前5年与后5年婴儿的死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认为应结合死因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合肥市1990年~1992年新生儿,婴儿,幼儿死因资料分析,得出合肥市婴幼儿三年平均死亡率为3.15‰,其中婴儿死亡率为16.45‰,与我国一般城市水平接近,并且存在新生儿,婴儿死亡构成年龄越小死亡百分比越高的规律。在新生儿,婴儿,幼儿不同年龄段前几位主要死因不同,新生儿第1位死因为产伤窒息,顺次为早产,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并提出如何降低婴幼儿死亡率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彭红专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02-102,107
目的 了解近三年来桂林市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以2006年1 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桂林市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为基本资料,计算新生 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结果 2008年的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死亡 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别为3.47‰、6.70‰、1.60‰、8.87‰,较2006年(5.43‰、7.98‰、2.89‰和9. 58‰)分别下降了19.6%、12.8%、7.1%。前5位死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其 他先天异常及出生窒息。结论 降低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应加强孕产妇、围产期 保健,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淑芸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913-3915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原因,为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海安县2008年—2011年130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28‰,新生儿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婴儿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和出生窒息并列第三;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3位顺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肺炎。结论威胁我县5岁下儿童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和肺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宜春市1981—1988年婴儿死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市在整个八十年代其婴儿死亡率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年平均为30‰左右),男高于女,农村显著地高于城市,且有随月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八年婴儿死因中,肺炎居第一位,死亡率高达14.04‰:捂、压死居第二位,死亡率为5.31‰,早产居第三位,死亡率为3.5‰;新生儿前四位死因依次是:新生儿肺炎、产幼及窒息、早产。以上提示该市的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是农村,加强前几位主要死因的预防工作,对降低该市婴儿死亡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6-1998年宁夏泾源县婴儿死亡210例,婴儿死亡率40.9‰,死因主要为肺炎(30.5%),和窒息(23.3%)婴儿死亡中以新生儿死亡为主,死亡130例,死亡率为25.34‰,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61.9%。新生儿死亡以早期(7天内)死亡为主,死亡102例,占新生儿死亡的78.06%,死因第一位是窒息(47.06%)。  相似文献   

20.
刘红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8):164-164
目的:根据甘肃省1996~2005年婴儿死亡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婴儿死亡率的变化及其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为确定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与对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甘肃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利用全省16个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1996~2005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中婴儿死亡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来全省婴儿死亡率下降明显,但农村婴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婴儿前3位死因顺位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其中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死亡率下降明显,而出生窒息死亡率没有明显下降。婴儿死亡构成中,新生儿占77.32%,其中早期新生儿占85.40%。神经管畸形、其他先天异常等出生缺陷死因构成有所增加。结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应加强围产期、新生儿期保健,强化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和能力的提高,减少和降低出生窒息的发生和死亡: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