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健脾为基础的中药复方胃肠安对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癌细胞SGC-7901,裸小鼠66只,其中41只制作原位移植瘤模型,另25只制作皮下移植瘤模型.两种模型的裸小鼠分别随机分为3组:胃肠安组,5-F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胃肠安组予以含生药0.12 g/ml的胃肠安煎剂0.5 ml灌胃,1次/d;5-FU组以5-FU 50 mg/kg行腹腔化疗,1次/周;生理盐水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0.5 ml/d灌胃.原位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64天处死;皮下移植瘤裸小鼠于造模后第41天处死.观察各组的抑瘤率,原位移植瘤各组肿瘤的转移情况,皮下移植瘤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抑瘤率分别为40.82%和37.92%;皮下移植瘤模型中两组的抑瘤率则分别为48.70%和60.10%.原位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裸小鼠胃周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肝门淋巴结转移、横膈转移和腹膜转移比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3组的总转移率分别为30.77%、28.57%和71.43%(P <0.05).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胃肠安组和5-FU组的PCNA总阳性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胃肠安组和5-FU组瘤重、总转移率和PCNA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胃肠安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5-FU组(P<0.05).结论:健脾中药复方胃肠安具有抑制人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胃肠安对胃癌细胞的体内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实现,对其抑制转移的机制尚需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添加人工基质胶,对原代肝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进而建立肝癌组织人源性异种移植(PDX)小鼠模型。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科共5份肝癌组织,经清洗、冻存、复苏等处理,添加人工基质胶,进行为期50~80 d的体外培养;免疫缺陷小鼠肾包膜下接种建立肝癌组织人源性异种移植模型;建模小鼠饲养80~120 d后,取移植瘤进行病理学检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甲胎蛋白(AFP)和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表达情况,每张玻片取3个视野统计阳性细胞,计算阳性率。结果 5例PDX模型中成功2例,建模成功率为40%。其中001号建模小鼠移植侧肾脏萎缩、质地变硬,移植瘤生长,肾脏周围附着大量附属物;004号建模小鼠腹腔大量腹水,且移植侧肾脏可见黄色肝癌病灶。病理HE染色可见移植瘤组织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增多,失去正常的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AFP和GPC3,均呈阳性表达,平均阳性率分别为88%、93%;表明移植瘤组织均保留了原代肝癌组织特性及相应蛋白表达。结论经长期体外培养的原代肝癌组织成功构建人源性异种移植小鼠模型,实现PDX模型构建技术的突破,为进一步的肝癌药物筛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人氟安对人肝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建立人肝癌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55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S 0.1ml组(NS),阳性对照5-FU200mg/kg组(5-FU),中人氟安100mg/kg组(FIL)、中人氟安200mg/kg组(FIM)和中人氟安300mg/kg组(FIH),各组均为肿瘤局部给药。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d内多次测量肿瘤大小,绘制肿瘤生长曲线图;给药后15d处死小鼠剥离肿瘤称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小鼠实验前后的生长情况及体重变化;收集血样本查血常规。结果:FIH组小鼠用药1周内全部死亡,故未纳入统计结果分析,NS组、5-FU组、FIL组、FIM组平均肿瘤体积分别为:(842.78±100.15)、(408.25±40.68)、(313.12±18.53)、(171.74±10.09)mm3,FIM组抑瘤率73.5%,与NS组抑瘤率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5-FU组抑瘤率4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L组抑瘤率52.4%,与5-FU组抑瘤率46.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IM组与FIL组抑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体重及小鼠体重增加两项指标,不同剂量实验组与NS组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实验组与5-FU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N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剂量实验组之间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计数三项指标两两比较中,不同剂量实验组与NS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5-F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和N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实验组之间分别进行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人氟安瘤内植入对人肝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明显,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全身毒性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扶正抑瘤方(FYG)与5-FU联用对凋亡相关因子及5-FU靶酶TS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H22肝癌ICR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分模型组、5-FU组、FYG组、5-FU+FYG 4组,连续给药FYG(3.6 g/kg·d)和5-FU(10 mg/kg·d)5 d,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青蒿醇提物对H22肝癌小鼠的体内押瘤作用.方法:取H22肝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腋皮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5-FU)及青蒿醇提物125 mg/(kg·d)组、500 mg/(kg·d)组,5-FU组肌肉注射给药,其余各组灌胃给药.连续给药8 d后,剖瘤称取质量,计算抑瘤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的小鼠对于食管鳞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瘤(ESCC PDX)成瘤率的影响,为ESCC的临床个体化治疗建立更优势的临床前动物模型。方法 收集22例ESCC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利用B-NDG®(NSG)鼠和BALB/c裸鼠来建立ESCC PDX模型。通过观察移植瘤成瘤情况,测量移植瘤体积,绘制生长曲线图,计算成瘤率和成瘤时间,HE染色、免疫组化及基因组测序等实验,比较移植瘤组织与原患者肿瘤组织的一致性。结果 22例标本的PDX模型移植结束,发现NSG小鼠ESCC肿瘤发生率(50%,11/22)高于BALB/c裸鼠(18.18%,4/22)(P=0.027)。NSG小鼠的平均肿瘤成瘤时间为75.95 d短于BALB/c小鼠的91.67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NSG小鼠和BALB/c小鼠异种移植模型中,肿瘤均能保持病人ESCC肿瘤组织的形态学特征。基因分析结果显示,与BALB/c裸鼠相比,NSG小鼠肿瘤与亲代患者肿瘤样本间的基因相似度更高(P<0.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NSG小鼠和BALB/c裸鼠ESCC皮下移植瘤模型,并发现NSG小鼠对于模型成功的建立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联合低剂量5-氟尿嘧啶(5-FU)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皮下移植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裸鼠皮下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剂量5-FU组(10mg/kg·d-1 5-FU)及联合组(10 mg/kg·d-1 5-FU+6 g/kg·d-1白花蛇舌草).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检测肿瘤体积和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瘤组织VEGF和TGF-β的表达. 结果 较对照组而言,低剂量5-FU组和联合组抑瘤率明显升高,VEGF和TGF-β的表达强度明显减弱,以联合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白花蛇舌草能够增强低剂量5-FU对肿瘤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TGF-β的抑制作用,具有增强低剂量5-FU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联合5-氟尿嘧啶(5-FU)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1只BALB/c雄性小鼠作为种鼠,生成原位瘤体,80只BALB/c雄性小鼠采用移植种鼠瘤体的方法建立CT26.WT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将8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25 mg/kg)、黄芪莪术高剂量组(12 g/kg)、黄芪莪术中剂量组(6 g/kg)、黄芪莪术低剂量组(3 g/kg)、联合高剂量组(12 g/kg+25 mg/kg)、联合中剂量组(6 g/kg+25 mg/kg)、联合低剂量组(3 g/kg+25 mg/kg),每组10只,连续给药3周。处死小鼠取肿瘤组织,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肿瘤组织、淋巴组织和肝脏组织中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的抑瘤率均升高(P<0.01)。与5-FU组比较,黄芪莪术高、中、低剂量组,联合高、中、低剂量组抑瘤率均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有效成份莪术油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干预作用,探讨其抗肿瘤的分子机制。方法复制30只小鼠HepA肝癌模型,用莪术油进行小鼠肝癌体内抑制实验,观察莪术油、5-FU、生理盐水对各组瘤体大小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别间抑癌基因PTEN和肿瘤增殖抗原Ki67蛋白的表达,比较各实验组的变化,观察莪术油对肝癌模型的抑瘤疗效。结果莪术油治疗组小鼠皮下肿瘤重量、Ki67蛋白标记指数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TEN蛋白标记指数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并且其抑瘤率达51.85%,与5-FU组相比,3种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莪术油对小鼠肝癌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莪术油上调抑癌基因PTEN蛋白的表达,抑制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体肿瘤疫苗对人肝癌PBL-SCID嵌合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SCID小鼠20只腹腔内注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2x106/mL)0.5 mL,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肝癌HepG2细胞(1×107/mL)0.2mL.当皮下移植瘤体积长至100mm3时,随机分4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60Co照射的HepG2细胞组;Ⅲ组,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组;Ⅳ组,60Co照射的转染GM-CSF基因的HepG2细胞组即自体肿瘤疫茼组,每组5只.结果:自体肿瘤疫苗组6周存活率(100%)高于生理盐水组(60%)和单纯60Co照射的HopC2细胞组(40%);自体肿瘤疫苗腹腔注射抑制皮下移植瘤生长,其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9%;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人淋巴细胞分布于小鼠移植瘤组织中.病理切片见移植瘤细胞变性和死亡.结论:HA纳米载体转GM-CSF基因制备的自体肿瘤疫苗具有抑制人肝癌PBL-SCID嵌合模型的皮下移植瘤生长作用,并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结肠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PDX)模型并研究其在化疗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新鲜的人结肠癌手术标本移植于BAIB/c裸小鼠皮下建立结肠癌PDX模型,稳定传至第3代;将PDX模型肿瘤组织与人肿瘤组织H&E染色,比较其组织形态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扶正化积方(FZHJF)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FZHJF低、中、高剂量组(4.55、13.65、40.95 g/kg)和5-氟尿嘧啶组(0.2 mL/10 g),连续给药12 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同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FZHJF剂量组的瘤重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FZHJF的抑瘤率随剂量升高而增加,高剂量组的抑瘤率(49.02%)接近5-FU组(51.51%);肿瘤外观图显示FZHJF从低剂量至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均小于模型对照组。FZHJF各剂量组的脾脏指数与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与5-FU组(P<0.05)。结论 FZHJF对H22肝癌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和免疫增强作用,为今后临床研究提供了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肺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裸鼠模型,检测原代肺癌组织标本和第三代(F3)PDX模型组织标本内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和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差异性。方法取临床肺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12例,裸鼠皮下移植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原代患者肿瘤组织与移植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与否;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原代组织和F3代组织标本内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显微镜观察。结果成功建立传至第三代的PDX模型5例,4例肺鳞癌,1例肺腺癌。PDX模型和患者原代肿瘤具有相同的组织学特点和排列结构;p63在肺鳞癌患者及其PDX模型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率为84.3%和96%,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肺腺癌中呈阴性表达。Napsin A在肺腺癌患者及其PDX F3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和72.4%,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TF-1在肺腺癌患者及其PDX F3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85%,两者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Napsin A和TTF-1在肺鳞癌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本实验室所建立的肺癌PDX模型基本保留了部分原代肿瘤的组织学特性,为临床前药效的个性化筛选评估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研发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接种法制备小鼠移植性肝癌(H22肝癌细胞株)模型,随机将96只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枸杞多糖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组、环磷酰胺(20 mg/kg)组。观察枸杞多糖对荷瘤小鼠死亡率、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及肿瘤细胞密度、核分裂像、肿瘤坏死程度及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的影响。结果 20、10、5 mg/kg的枸杞多糖能明显降低移植性肝癌小鼠的死亡率(P<0.05),减小肿瘤细胞的体积和质量(P<0.05),抑瘤率分别为42.23%、25.10%和9.16%;同时20、10 mg/kg的枸杞多糖能不同程度地降低肿瘤细胞密度(P<0.05),减少肿瘤细胞的核分裂像计数(P<0.05),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程度、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P<0.05)。结论 枸杞多糖对小鼠移植性肝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应用药敏试验筛选化疗药物对多次传代的荷瘤鼠进行化疗,了解其疗效及耐药基因的表达.方法 用MTT法检测小鼠胃癌细胞对6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对荷瘤鼠进行化疗,观察化疗后移植瘤的体积、抑瘤率,检测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结果 用MTT法筛选最敏感的化疗药5-FU对第一代荷瘤小鼠进行化疗,其抑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MDR1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筛选的最不敏感的阿霉素化疗组抑瘤率低,MDR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再对已行化疗的胃癌细胞筛选最敏感药物为顺铂,最不敏感药物为丝裂霉素.对第2代荷瘤小鼠进行化疗,发现顺铂组抑瘤率高,但MDR1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丝裂霉素组抑瘤率低,MDR1表达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继而用5-FU和阿霉素对第2代荷瘤小鼠进行化疗,抑瘤率低,MDR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根据药敏试验和耐药基因来实施科学的、药物适配的个体化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参麦注射液协同奥沙利铂抗结肠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奥沙利铂对结肠癌LOVO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探究参麦注射液与奥沙利铂合用增效减毒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裸鼠LOVO细胞移植瘤体内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组(n=8)、奥沙利铂组(8 mg/kg,n=8)、联合治疗组(奥沙利铂8 mg/kg;参麦注射液10 mg/g,n=8)及参麦组(参麦注射液10 mg/g,n=8),通过腹腔注射途径给药,自给药之日起每隔1日记录肿瘤体积并绘制生长曲线。给药14 d后观察奥沙利铂对移植瘤体抑瘤率的影响:处死小鼠后留取血样;摘取脾组织称质量以计算脾指数;摘取肿瘤组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结果]参麦注射液与奥沙利铂联合用药抑瘤率为49%,联合用药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显著且对荷瘤鼠血液及肝肾无明显毒性;联合用药组可显著降低b-FGF的表达,并降低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论]参麦注射液能减轻奥沙利铂对小鼠免疫器官与肝功能的影响,并增强奥沙利铂抗结肠恶性肿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FGF介导的血管生成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胰腺癌PDX 模型,评估临床化疗药物治疗效果,筛选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 将新鲜的胰腺癌手术标本移植裸鼠皮下,建立PDX 模型并稳定传代;利用STR 基因分型检测PDX 模型肿瘤组织的溯源性;选择临床使用的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伊立替康三种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并测量肿瘤体积;利用TGD 值数学模型方法,辅以血浆CA19 -9 检测评估三种化疗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PDX 模型肿瘤组织样本的溯源性为99.99%,与原发瘤保持一致;与对照组相比,伊立替康组和吉西他滨组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c =0.001),且吉西他滨抑瘤效果更为明显;伊立替康的药物毒性作用最小,吉西他滨次之?结论 成功建立胰腺癌PDX 模型并稳定传代,通过TGD 值数学模型法筛选,发现吉西他滨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为显著,推荐其作为该胰腺癌个体化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肠复康胶囊对人结肠癌Lo Vo细胞裸鼠模型血管生成、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对Hedgehog-Gli1信号通路的干预及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裸小鼠结肠癌原位种植转移模型,将荷瘤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种植后第1周开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组)、5-FU(5-FU组)、肠复康胶囊低剂量及高剂量(肠复康胶囊低剂量组、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5-FU与肠复康胶囊联合应用(肠复康胶囊+5-FU组),每天1次,共用4周。种植后第5周末处死动物,测量原位肿瘤瘤体质量、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结肠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li1、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5-FU组、肠复康胶囊低剂量组、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肠复康胶囊+5-FU组抑瘤率分别为34.96%、27.97%、52.44%、58.74%,平均瘤体质量分别为(0.93±0.27)g、(1.03±0.29)g、(0.68±0.28)g、(0.59±0.22)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复康胶囊低剂量组、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肠复康胶囊+5-FU组小鼠MVD分别为(5.33±2.1)、(2.3±1.5)、(0.66±0.5),明显低于模型组与5-FU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区域淋巴结转移率达100.00%,腹膜转移率达91.66%,肝转移率75.00%,肺转移率为58.33%。而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及肠复康胶囊+5-FU组各脏器转移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5-FU组及肠复康胶囊高剂量组Gli1蛋白表达分别(0.660±0.155)、(0.632±0.147),VEGF蛋白表达分别为(1.011±0.481)、(0.981±0.509),与模型组相比,Gli1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复康胶囊对结肠癌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Hedgehog-Gli1信号通路激活,下调VEGF表达而发挥抗肿瘤血管形成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照射联合复合多糖对荷肝癌小鼠肿瘤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荷肝癌小鼠皮下种植瘤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NS组、低能量激光照射组、复合多糖组、低能量激光照射联合复合多糖组及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对照组给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给复合多糖、5-FU灌胃,用低能量激光照射脾区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0d后将小鼠处死.取肿瘤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低能量激光照射联合复合多糖可以使肿瘤细胞停止于G1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并显著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论:低能量激光照射联合复合多糖能够调控肿瘤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荷肝癌小鼠肿瘤的生长 .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四物汤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的研究,阐明其对乙醇损伤肝脏的影响,为四物汤临床防治酒精性肝病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选择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四物汤低、中、高剂量(0.91、1.82、3.64 g/kg/d)组,每组12只,用50%乙醇灌胃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同时用四物汤进行干预。实验6周后,对各组小鼠的体质量、肝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病理学改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四物汤各剂量组小鼠与模型组相比其体重增长量均显著增加(P<0.05),肝指数明显降低(P<0.05),血清ALT、AST和TG含量(P<0.05)均显著降低。四物汤从低到高剂量组的肝脏外观从粗糙逐渐变光滑,颜色逐渐加深。病理结果也显示肝脏脂肪变随着剂量从低到高呈递减的程度,而高剂量组小鼠的脂肪变改善效果最显著。结论四物汤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