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河鲀肉质细嫩,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加工利用价值极高。但是,目前国内河鲀加工利用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产品附加值低。伴随养殖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加工量的日益提高,大量加工副产物资源被堆积填埋,是目前河鲀产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为促进河鲀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该文系统总结河鲀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河鲀鱼的营养价值,介绍国内外河鲀鱼的加工技术,同时分析河鲀加工下脚料(鱼皮、鱼肝和精巢)的综合加工与高值化开发利用现状,旨在为提升河鲀的利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鲍鱼加工产业的日益扩大,大量鲍鱼副产物有待开发应用,为有效提高鲍鱼的经济效益,文章以鲍内脏多糖提取物为实验对象,研究鲍鱼内脏多糖对小鼠机体免疫力以及毒理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鲍鱼内脏多糖实验组小鼠体重、脏体比、迟发性超敏反应、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抗体细胞生成数、血清溶血素、骨髓微核率和精子畸变的生理指标与对照小鼠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且毒理试验表明鲍鱼内脏多糖对小鼠不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本研究为鲍鱼副产物的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了初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干鲍加工工艺发展,提高干鲍质量,该文以营养丰富、具有重要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鲜活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在质地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测定值评价基础上,对其冷冻干燥处理条件(盐渍浓度、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盐渍浓度、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对鲍鱼的质构均有影响,确定加热温度60℃、盐渍浓度7.5%、加热时间15 min为最佳干燥工艺;干制的鲍鱼复水后组织构造与鲜活鲍鱼相比,纤维束变粗、纤维间隙变小、胶原纤维减少、部分纤维断裂以及纤维排列方式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鲍鱼是一种单壳软体动物,属于海洋贝类的一种。鲍鱼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所需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良好来源。鲍鱼所含有的活性物质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抗凝血、调节糖脂代谢等保健作用。然而,对鲍鱼所含的活性物质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阶段,在药用和保健食品上的应用仍未被完全开发。此外,由于鲜活鲍鱼的不易贮藏和运输,深加工包括干燥、冷冻等成为开发鲍鱼加工产品以及延长货架期的主要手段。而不同加工方式对鲍鱼的营养活性成分以及肌肉结构等具有不同的影响,这又会反向影响着鲍鱼加工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本文主要阐述了鲍鱼的营养价值、功能活性及其功效的作用机制以及鲍鱼的加工现状,以期为鲍鱼的深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并对鲍鱼在食品工业上的创新应用进行了全面展望。  相似文献   

5.
苹果梨资源充裕,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该文阐述苹果梨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效,归纳总结苹果梨主要加工产品的工艺流程,并重点综述苹果梨的物理加工技术和生物加工技术(酶处理、微生物发酵),同时对苹果梨研究和产品开发作出展望,旨在为解决苹果梨资源开发及加工工艺问题开辟思路,为推动苹果梨的精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6.
金鲳鱼加工技术与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金鲳鱼是一种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鱼片及鱼糜制品深加工的优质原料。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金鲳鱼为代表的海洋养殖鱼类深受青睐。但目前我国的金鲳鱼加工利用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为促进我国金鲳鱼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本文分别从金鲳鱼肉的营养价值、冷冻加工、鱼糜制品、保鲜技术、超高压加工和副产物(内脏蛋白酶、鱼油和胶原蛋白)综合利用等方面综述了金鲳鱼的加工利用技术研究现状。为实现金鲳鱼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提供参考,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促进金鲳鱼产业的高效、绿色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鲍鱼出产国,鲍鱼作为传统的海产“八珍”之一,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于鲍鱼及其制品的加工利用研究,简要阐述各制品加工单元操作,并简略分析各加工方式优缺点。随后,介绍了即食鲍鱼和鲍鱼预制品等新型鲍鱼制品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常见鲍鱼制品的加工局限性,但新型鲍鱼制品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此外,综述了基于鲍鱼蛋白、鲍鱼多糖等鲍鱼活性成分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目前研究多集中在活性成分的功效验证上,相关的市场化规模化制品仍有较大的空缺。本文通过对鲍鱼及其制品加工利用研究进展的系统性介绍,旨在为鲍鱼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鲍鱼加工副产物外套膜制备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的生物活性肽,为鲍鱼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新思路.采用从凡纳滨对虾消化腺中制备的丝氨酸蛋白酶,酶解皱纹盘鲍外套膜蛋白,以酶解物ACE抑制活性为评价指标优化条件.酶解液通过3 kDa超滤膜后,...  相似文献   

9.
消费市场与养殖环节的双重需求使鲍鱼保活运输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简要介绍鲍鱼保活运输的机理与方法,综述目前鲍鱼保活运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0.
鲍鱼深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鲍鱼属性及加工的必要性,概述了干鲍、罐头鲍鱼、冷冻鲍鱼、鲍鱼调味品以及鲍鱼营养保健品等五种鲍鱼制品的深加工技术,并对其加工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酱油渣是酱油酿造中产生的残渣,产量巨大,其处理问题是酱油酿造工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酱油渣营养丰富,具有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但是由于其中盐分含量高、水分含量高、油脂含量高,对酱油渣开发利用之前需先进行降盐、脱水、脱脂、脱酸等加工处理。该文总结了酱油渣综合利用的加工技术,以期为酱油渣资源的全组分利用和高值化利用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河鲀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营养价值高。近年来,河鲀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为了加快实现河鲀资源的全方面高值化综合利用,本文从营养成分、加工现状和保鲜技术三个方面对河鲀进行研究,详细综述了河鲀中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成分的组成,对国内外河鲀食品开发和活性物质提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河鲀保鲜过程中常用的物理保鲜技术、生物保鲜技术以及超高压、电解水、臭氧水等新型保鲜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保鲜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河鲀未来保鲜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延长河鲀的货架期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
竹材废料液化及其产物在聚氨酯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竹类资源丰富,但竹材利用率不高,竹材加工备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液化是实现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对竹废料进行常压溶剂催化液化可得到富含活性羟基的液态分子,作为高分子新型材料的基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生物质的液化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利用竹材废料的液化产物,制备聚氨酯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价值,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我国竹材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不同处理的鲍鱼主要特征风味成因,及时掌握鲍鱼品质变化情况。运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解冻鲍鱼烘烤加工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工前后鲍鱼的挥发性成分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挥发性物质有醇、醛、含氮含硫化合物、酮、烃、酸、酯、芳香族等,其中解冻鲍鱼检出39种,烘烤鲍鱼检出51种。解冻鲍鱼呈清鲜味,略带腥味,醇、醛类化合物是其主要风味物质,其中苯甲醛(20.83%)、1-辛烯-3-醇(18.35%)、甲氧基-苯基-肟(13.25%)为最主要特征风味物质。而烘烤鲍鱼风味发生明显变化,鲜鲍鱼固有的清鲜味逐渐消失,烤肉的香味显著增强,醇类,含氮含硫和酯类化合物是其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来源,其中丁二醇(42.64%)、甲基吡嗪(12.41%)为其最重要特征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5.
2022年,全中国鲍鱼产量为22.82万t,其中福建鲍鱼产量最高,达到18.15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79.54%。鲍鱼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和所有的必需氨基酸,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鲍鱼产品的品质特性不仅与不同的加工方式有关,而且与其蛋白质的性质密切相关。因此,本文综述了鲍鱼营养价值、加工制品、蛋白质性质、品质特性的研究进展;阐明了不同加工方式下鲍鱼蛋白质和产品品质特性之间的联系,主要包括蛋白质结构、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破坏、肌原纤维蛋白的变性、结缔组织溶解等方面,进而改变了鲍鱼肌肉质构特性、蛋白质消化率、结构轮廓等特性,旨在为高品质鲍鱼制品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花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加工后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对其进行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可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价值。对花生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进行综述,以期为高值利用花生加工副产物资源,不断开发花生精深加工系列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棕榈藤材的制备和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藤材制备的采收、油浴、漂白等初加工工艺和藤材制品生产的精加工工艺进行了系统论述,分析了国内外藤材工业的发展现状和目前藤材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藤材的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地开发利用藤材,提高藤材利用率和藤制品价值.  相似文献   

18.
鲍鱼浸入式快速冷冻理论及实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计算流体力学(CFD)可准确预测鲍鱼冷冻过程中的传热传质变化,鲍鱼冷冻过程中内部温度变化和冷冻所需时间的预测对品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鲍鱼为研究对象,研究鲍鱼的浸入式快速冷冻,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建立鲍鱼的三维非稳态数值计算模型,选用冻结计算模式,建立鲍鱼热物性的多项式计算方法,提高鲍鱼冷冻过程的计算精度,利用CFD计算获得鲍鱼冷冻过程的温度分布状态,获得鲍鱼质量与冷冻时间的关系,并开展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鲍鱼的数值计算结果是可信的,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鲍鱼快速冷冻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与冷冻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