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4%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建立24只SD大鼠ANP模型(A组),用ELISA法测定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清FKN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和肺组织FKN mRNA的表达;观察胰腺和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24只健康大鼠对照(C组)。结果与C组比较,A组3、6和12 h后血清FKN水平、肺和胰腺组织FKN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A组胰腺病理检查显示典型ANP改变。结论 FKN可能在ANP发病过程及与ANP相关的急性肺损伤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抵抗素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其合并肺损伤防治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AMY)、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湿/干重比值、胰腺/体质量比值、胰腺和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胰腺组织中抵抗素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抵抗素mRNA的水平.结果 罗格列酮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血清AMY、抵抗素、TNF-α、IL-1B和CRP水平较SAP组均明显下降(均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升高(均P<0.01),预防组和治疗组之间相比较有所变化,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罗格列酮预防和治疗组胰腺/体质量比、胰腺病理评分、肺组织MPO含量和肺的病理评分较SAP组均明显降低(均P<0.01);对照组、SAP组、预防组和治疗组大鼠的胰腺组织抵抗素mRNA相对表达量(RQ值)较SAP组明显降低(均P<0.01),而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但预防组与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格列酮对SAP及合并肺损伤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在急性胰腺炎(AP)相关性肺损伤中的作用,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3、6、12 h组和NAC干预3、6、12 h组.采用4%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NAC组在诱导ANP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NAC 500 mg/kg.检测血淀粉酶、肺泡灌洗液/血清伊文氏兰比值、髓过氧化酶(MPO),观察肺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逆转录-PCR检测肺组织中MCP-1与MIP-2 mRNA的表达.结果 ANP各组血淀粉酶明显升高,肺MPO、泡灌洗液/血清伊文氏兰比值随肺损伤的加重而升高.SO组肺组织MCP-1 mRNA、MIP-2 mRNA表达阴性或弱阳性;ANP各组肺组织中均有MCP-1 mRNA与MIP-2mRNA表达上调,并随ANP病变的加重表达逐渐增强.MCP-1与MIP-2 mRNA的表达与胰腺的病理损伤成正相关.经NAC干预后,趋化因子MCP-1 mRNA与MIP-2 mRNA的表达下调,白细胞浸润减少,肺血管通透性下降,肺组织损伤得到改善(P<0.05或P<0.01).结论 趋化因子MCP-1、MIP-2参与AP相关性肺损伤.NAC通过下调趋化因子MCP-1与MIP-2的表达使AP相关性肺损伤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郭海峰  岳辉  李铁灵 《安徽医药》2014,(6):1034-1037
目的探究p38MAPK抑制剂对重症胰腺炎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三组,A组为假手术组,B组为重症胰腺炎模型组,C组为重症胰腺炎模型加p38MAPK抑制剂组;检测三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切片、肺组织湿干重比、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p38MAPK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B组大鼠与A组大鼠相比,其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肺组织湿干重比、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肺组织p38MAPK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C组大鼠与B组大鼠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 p38MAPK抑制剂能减少TNF-α的释放,降低炎症反应,为临床上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肺损伤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川芎嗪对胰腺炎肺损伤的干预效应。方法SD大鼠192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胰腺炎组(P)、川芎嗪治疗组(T)。大鼠胰腺被膜下均匀注射5%牛磺胆酸钠4ml·kg-1,制作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C组胰腺被膜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T组经股静脉注射0.6%川芎嗪10ml·kg-1。每组中8只SD大鼠采用放射性生物微球技术,在制模后0.5、2.0、6.0、12.0h分别测定肺的血流量,另8只用于胰腺、肺的病理评分,以肺组织的过氧化酶(MPO)活性、肺湿/干重比作为衡量肺损伤的指标。结果P、C组相比,各时相肺脏的血流量均明显降低(P<0.05);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加重,时间越长,损害越重,其程度与血流量相关;肺干/湿明显加重,组织MPO活性明显增加(P<0.05或P<0.01)。T、P组相比,各时相肺的血流量较P组均明显降低(P<0.01);各时相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肺干/湿无明显变化(P>0.05),组织MPO活性明显下降(P<0.05)。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肺组织血流量与肺湿/干重比率、肺组织MPO活性、肺组织损伤程度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肺组织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川芎嗪可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胰腺及肺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健康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24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8组,每组30只,即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不同时间点组(SAP 1 h、3 h、6 h、9 h、12 h、18 h、24 h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淀粉酶、肺组织湿/干重比、肺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肺通透性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大鼠肺损伤组织评分、肺组织湿干重比以及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升高,各时间点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通透性指数随时间延续呈逐渐降低趋势,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MPO水平与肺损伤评分存在正相关(r=0.946,P<0.01),肺湿干重比与肺损伤评分呈正相关(r=0.879,P<0.01),肺通透性指数与肺损伤评分存在负相关(r=-0.859,P<0.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肺损伤的损伤程度随SAP病程延长而逐渐增加,肺组织MPO水平持续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重组β-防御素2(rβD-2)预处理对肺部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rβD-2重组质粒(A)组、空白载体质粒(B)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组和生理盐水对照(D)组.72h后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和rβD-2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rβD-2mRNA表达,HE染色进行肺损伤病理评估.结果 与D组相比,A、B、C组大鼠肺组织rβD-2 mRNA的表达量及血清IL-1β、MPO和rβD-2蛋白明显升高(P<0.05).A组肺组织rβD-2 mRNA表达量以及血清IL-1β、MPO蛋白水平较B、C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rβD-2对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大鼠肺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杀菌作用及提高IL-1β和MPO的水平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实验模型,观察实验模型中大鼠肺组织上钠氢交换体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方法:40只(250~350g)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均分成空白对照组(C组)、脂多糖2h组(L-2h组)、脂多糖4h组(L-4h组)和脂多糖6h组(L-6h组)。监测各组大鼠基本生命体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计算急性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的浓度;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钠氢交换体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结构正常,肺泡腔无渗出物;脂多糖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肺泡间隔增厚,肺泡腔内可见较多的炎性细胞,肺泡腔内有血性渗出液。和空白对照组比较,脂多糖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的浓度均依次明显增高(FTP=31.67、FTNF-α=275.33、FMIP-2=239.26,均P<0.05);肺组织急性损伤评分、湿/干重比、髓过氧化物酶活性、钠氢交换体1的免疫组化表达水平、钠...  相似文献   

9.
蔡笃雄  陈卫昌  曾仕平  汤净 《江苏医药》2012,38(17):1992-1995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O组)、ANP组及罗格列酮处理(R)组。采用经十二指肠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诱导大鼠ANP模型,于模型制作前30min腹腔内注射罗格列酮(10mg/kg)进行预处理。各组于术后3、6、12h分批处死动物,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浆淀粉酶(AMY)、TNF-α、IL-6水平,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变化以及胰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mRNA、热休克蛋白-70(HSP-70)mRNA。结果 ANP组AMY、TNF-α、IL-6、胰腺组织MPO、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较SO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R组上述各检测指标均较ANP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R组各时点胰腺PPARγmRNA及HSP-70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或P<0.01),胰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罗格列酮可能是激活PPARγ后通过诱导胰腺HSP-70的表达,抑制胰腺NF-κB的活化,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改善ANP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肺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NF-α的变化及褪黑素(MT)的干预效果。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组(ANP组)和MT干预组(MT组),每组12只。应用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钠的方法诱导ANP模型,MT组于诱导模型前30min皮下注射MT。术后4h和24h分批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n=6),用RT—PCR检测肺组织MIF、TNF-αmRNA的表达情况,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脏MIF蛋白表达情况,并行胰腺及肺脏的病理检查。结果:ANP组4、24h肺组织MIF、TNF-αmRNA表达较SO组明显升高(P〈0.05),肺脏及胰腺病理损伤较严重;MT组较ANP组肺组织MIF、TNF-αmRNA表达下降(P〈0.05),病理损伤减轻;MIF主要表达于肺脏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结论:MIF可能参与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发生,MT可减弱其肺内表达及胰腺炎相关肺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P物质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源性胰腺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大鼠回肠组织中P物质的表达, 初步探讨P物质在ANP肠源性胰腺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NP组,每组24只.对照组开腹后只翻动胰腺, ANP组大鼠胰胆管恒速逆行注射5%牛黄胆酸钠, 制成ANP大鼠模型.两组大鼠均于8、16h处死取标本,检测P物质在回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组织学定位,测定肠黏膜通透性(99m Tc-DTPA排泄率),并分别行胰腺组织和小肠内容物细菌培养.结果 ANP组大鼠肠粘膜病理学评分以及胰腺组织细菌培养阳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物质表达于大量浸润的炎症细胞、淋巴细胞表面.结论 ANP时大鼠回肠组织中P物质表达升高; P物质可能与多种细胞共同作用, 加重ANP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丁酸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作SAP动物模型,3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SAP组及丁酸钠(NaB)治疗组,检测胰腺湿/干重比值、胰腺及肺脏病理改变、肺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NaB治疗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下降;NaB治疗组胰腺及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NaB治疗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SAP组。结论 NaB可以有效诱导SAP大鼠肺组织细胞发生凋亡,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保护机制.方法 实验时油酸组(OA)及参麦组(SM)采用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1 ml/kg),建立大鼠ALT模型,对照组(NS)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SM组在注射油酸后注射参麦注射液2 ml/只,按时相观察和采集标本.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及细胞粘附因子-1(ICAM-1)的改变,检测动脉血氧变化、肺组织湿干重比率(W/D)等指标.结果 与NS组比较,OA组大鼠出现明显的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P<0.05),W/D值显著升高(P<0.01),肺损伤明显加重,I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且随着时间的延伸,ICAM-1的表达逐渐升高.与相应的OA组比较,SM组低氧血症改善(P<0.05),W/D值显著下降(P<0.05),肺损伤减轻,ICAM-1的表达减少.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减轻肺损伤,降低肺组织ICAM-1的表达,对早期防治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 (aquaporin1,AQP1) mRNA在七氟烷后处理中对兔肺组织的作用.方法 选择新西兰大白兔12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只:Ⅰ组为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S组为七氟烷后处理组.所有实验动物于阻断左肺门前(T1)、阻断左肺门60 min(T2)、实验结束时(T3)3个时间点分别检测肺组织AQP1 mRNA表达及病理改变,实验结束时检测肺湿/干重比.结果 两组肺组织AQP1 mRNA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T3时点,S组AQP1mRNA表达高于Ⅰ组,肺湿/干重比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后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AQP1 mRNA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创伤性休克(TS)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组)、模型(TS)组和ACTH组,每组12只。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计算肺湿干重比(W/D);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并做病理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TS组与ACTH组肺组织匀浆MDA及血清TNF-α水平、肺组织W/D及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匀浆SOD及GSH活性均降低(P<0.01)。与TS组比较,ACTH组血清TNF-α及肺组织匀浆MDA水平、肺组织W/D及损伤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SOD及GSH活性均升高(P<0.01)。结论 ACTH预处理可减轻TS大鼠急性肺损伤,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产生及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丹参对大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丹参对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急性肺损伤模型组及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每组各20只.分别于1周后电镜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肺湿/干重比(W/D)观察肺脏水通透性的变化,并且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LDH)等肺损伤指标.结果 丹参注射液治疗组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肺湿/干重比均优于急性肺损伤模型组,且不同程度降低BALF中中性粒细胞含量及总蛋白和乳酸脱氢酶.结论 丹参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组)、脂多糖组(L组)、脂多糖+地塞米松组(LD组).各组大鼠于造模后4h麻醉处死,行动脉血气分析,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L组比较,LD组大鼠肺组织湿/千质量比明显降低,AQP1 mRNA表达水平升高,动脉血气改善.结论 地塞米松对早期脓毒症大鼠ALI有保护作用,该作用与上调肺AQP1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蛋白-78(ENA-78)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生长抑素对ENA-7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3.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备SAP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 3 h、6h、12h组和生长抑素(SST)干预3h、6h、12h组.检测血清淀粉酶、胰腺髓过氧化物酶(MPO),光镜下观察胰腺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胰腺组织中ENA-78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NA-78的水平.结果:与SO组相比,SAP组大鼠胰腺组织ENA-78 mRNA表达显著上调,并随SAP的加重ENA-78 mRNA表达逐渐增加(P<0.05或P<0.01);SAP各组大鼠血清中ENA-78水平明显高于SO组,并随SAP的加重逐渐增高(P<0.01);胰腺组织ENA-78 mRNA的水平与胰腺的病理损伤呈正相关(r=0.888,P<0.01);而经生长抑素干预后,SAP大鼠胰腺组织ENA 78 mRNA和血清ENA-78的水平明显下调.结论:ENA-78可能在SAP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生长抑素可能通过抑制趋化因子ENA-78表达从而缓解SAP.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肽转运载体(PEPT)2 mRNA在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LPS 0.5mg·kg-12,4和8h组。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蛋白含量和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半定量RT-PCR检测肺组织PEPT2 mRNA表达。结果气管内给予LPS 0.5mg·kg-1,大鼠肺组织呈现典型的炎症病理变化,如肺泡充血、出血、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和透明膜形成等。LPS 2,4和8h组大鼠肺湿/干重比(4.72±0.18,5.06±0.17和5.12±0.1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4.12±0.15和4.14±0.11)。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1.26±0.12)和(1.25±0.07)U·g-1湿组织〕相比,LPS2,4和8h组大鼠肺MPO活性〔(1.96±0.15),(2.23±0.10)和(2.34±0.12)U·g-1湿组织〕明显增高。LPS 2,4和8h组大鼠BALF中蛋白含量〔(36.6±2.9),(86.9±3.5)和(92.2±2.7)m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29.3±1.3)和(29.4±2.7)mg·L-1〕。LPS各组大鼠肺组织PEPT2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PEPT2 mRNA在LPS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高氧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95%氧浓度+GM-CSF 9 μg/kg(A)组、GM-CSF9 μg/kg(B)组、95%氧浓度+生理盐水(C)组和生理盐水(D)组.7d后计算肺湿质量与干质量比(W/D),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RT-PCR检测肺组织中MCP-1 mRNA表达,HE染色进行肺损伤病理评分.结果 与C、D组相比,A、B组肺损伤评分及W/D、BALF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MCP-1及IL-8水平、MCP-1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除MCP-1水平及其mRNA表达外,A组上述各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M-CSF对高氧暴露引起的新生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损伤部位炎症反应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