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常压下,利用分子筛吸附氯化镁乙醇溶液中的水分,研究了氯化镁浓度、温度、时间、分子筛加入量对脱水量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得出结论:(1)分子筛最佳停留时间为6 h;(2)浓度越低,溶液中的最终含水量越小,但浓度越高,吸附量越高;(3)温度升高,吸附速率提高,但升高到一定温度,吸附率不再明显提高,最佳温度为26℃。(4)氯化镁乙醇溶液,每100 g溶液加入120 g分子筛,吸附量最大,吸附率可达76.5%。  相似文献   

2.
卤水——氨法碱式氯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压下用液相反应法制备了碱式氯化镁晶须,研究了氯化镁浓度、氯化镁与氨水的摩尔比、反应温度、陈化温度、陈化时间对碱式氯化镁晶须制备的影响。根据XRD和SEM测试结果,提出了制备碱式氯化镁晶须的最佳工艺条件:(1)氯化镁浓度为3mol/l;(2)氯化镁与氨水的摩尔比为4:1~6:1;(3)最佳反应温度为30℃;(4)氨水的加料速度为10ml/min~20ml/min;(5)最佳陈化温度为50℃~60℃,最佳陈化时间为48h~72h。制备得到了长径比≥100碱式氯化镁晶须。  相似文献   

3.
正问:助剂检测常用的"糖度"是什么概念?答:糖度是表示糖液中固形物浓度的单位,工业上一般用白利度(″BX)表示糖度,指的是100 g糖溶液中,所含固体物质的溶解克数。通常利用糖液的折光性质,用带有蔗糖百分含量刻度的折光仪类的测糖计来测量糖度。如果被检液中含有其他可溶性非蔗糖成分时,其指示值不能表明真正蔗糖的百分含量,称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由于蔗糖水溶液具有旋光性,所以也可利用旋光仪测定其糖度。溶液的浓度也可用密度法来表示,即用密度  相似文献   

4.
乔通通  朱丽霞 《食品科学》2023,44(8):176-183
采用3点选配法确定慕萨莱思重要香气物质5-甲基糠醛(5-methylfurfural,5-MF)、呋喃酮(furanone,DMHF)和3-甲硫基丙醇(3-methylthiopropanol,3-MTP)阈值,并运用S型曲线和σ-τ图分析其二元互作关系,以期为慕萨莱思产品风味控制提供参考。5-MF、DMHF、3-MTP在乙醇体积分数12%模拟葡萄酒中阈值分别为190.000、45.000μg/L和382.000μg/L,在乙醇体积分数12%的慕萨莱思脱香液(7.4~7.9°Brix)中阈值分别为97.580、798.950μg/L和196.533μg/L。经研究发现糖度7.4~7.9°Brix和糖度6.4~7.9°Brix慕萨莱思脱香液(12%乙醇)对3种香气阈值的影响较小,8%、10%、12%、14%乙醇体积分数慕萨莱思脱香液(糖度7.4~7.9°Brix)中3种香气的阈值无明显差异。运用S型曲线和σ-τ图分析在12%乙醇的模拟葡萄酒和12%乙醇的慕萨莱思脱香液(糖度7.4~7.9°Brix)中3种香气的二元混合溶液均呈加成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效回用活性染料染色废水,提出采用光折射率法测试其中的盐浓度。研究单一盐、混合盐溶液中盐度与盐质量浓度间的关系,以及染液质量浓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构建了相应的测试标准曲线,建立了一种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含盐量测试的方法。结果显示,氯化钠、硫酸钠和碳酸钠质量浓度与盐度存在较好的线性拟合关系,拟合度达到0.99以上。在混合盐的溶液中,盐度具有较好的加和性,误差小于5%。染料质量浓度对单一盐或混合盐的盐度测定影响较小,误差在4%以下。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有多种方法测量透明液体浓度,比重法、折射法(最小偏向角法)、超声光栅法等,以上的方法均需建立浓度与密度、折射率、声速及光损量之间的关系测量,从而得出测量浓度的一种表征。该文提出利用全反射原理中,即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超过某一角度θc(临界角)时,折射光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叫做全反射,以NaCl溶液为例,通过测量不同浓度的溶液所引起的全反射现象,进而引起入射光源的高度变化,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浓度-高度”呈线性的负相关,并利用此关系实现对透明液体浓度的测量。研究实验表明,拟合出相关系数R2=0.995 7,拟合效果好,测量精度达99%。  相似文献   

7.
利用提取后添加法定量分析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24种有机磷农药时的基质效应。用基质效应因子法分析了四种果蔬中基质浓度对基质效应的影响,并采用配制不含基质标准工作溶液和含基质标准工作溶液的方法,通过拟合标准曲线,比较斜率,从而评估果蔬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在四种果蔬中基质效应均随着基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具有基质效应的化合物其基质标准曲线基本保持线性,只是与溶剂标准曲线相比斜率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发酵液中γ-聚谷氨酸含量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γ-聚谷氨酸(γ-PGA)溶液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形成混悬液,配制不同浓度的γ-PGA标准品溶液,与CTAB溶液形成反应体系并进行全波长扫描,绘制不同波长下标准曲线,并对CTAB试剂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比较优化。研究结果为:CTAB比浊法最佳检测波长为250nm,CTAB溶液质量浓度为5g/L,反应温度为环境温度,络合时间为3min,回归线性方程y=0.0335x-0.1519,R2=0.9995,发酵液中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6.6%,平均RSD值为2.56%。应用比浊法测定γ-PGA的含量快速、简洁、重现性好,可用于发酵液中γ-PGA浓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刘潇  郭敏 《染整技术》2022,(4):16-18,22
亚甲基蓝常常被作为染料行业的模拟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去除处理的研究.亚甲基蓝溶液的质量浓度是研究过程中必测的参数.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亚甲基蓝溶液吸光度,在测试前先建立亚甲基蓝溶液的标准曲线,然后用标准曲线计算其质量浓度,因此实验对标准曲线做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吸光度和质量浓度在不同范围内遵...  相似文献   

10.
根据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食用植物油酸价测定方法,结合实际测定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对氢氧化钾标准滴定溶液的选用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针对不同酸价的食用植物油,选用适宜浓度的氢氧化钾标准乙醇溶液,其测定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大规格镀锌钢丝表面质量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东 《金属制品》2011,37(4):34-35
分析Φ3.8 mm以上的镀锌钢丝在电磁抹拭高速热镀锌生产过程中出现表面漏锌的原因,采取如下改进措施:(1)采用质量浓度为30~40 g/L,温度为65℃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半成品钢丝浸泡1.5~2 h,以便有效脱脂;(2)收线速度降低为42 m/m in,抹拭电流降低为210 A;(3)铅浴铅温提高到410℃,铅液面提升至250 mm;(4)碱洗时将碱液温度升至80℃,同时增加氢氧化钠的质量浓度至70 g/L;(5)助镀时将氯化铵质量浓度提高至80~100 g/L。通过改进,产品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基本解决了Φ3.8 mm以上镀锌钢丝表面漏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对食用盐中氯化钠、钙和镁、白度等的功能分析,阐明白度是判断食用盐质量的主要指标,《食用盐》标准(GB5461一92)中氯化钠含量不必规定过高,钙和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并提出对《食用盐》标准(GB5461—92)的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13.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是粮食质量检验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精准性。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依据GB/T601—2002《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附录B《标准滴定溶液浓度平均值不确定度的计算》及《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硫酸标准溶液0.1 mol/L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球形多孔硅酸镁,并用于糖汁脱色研究。方法:结合水热合成法和模板法,以氯化镁和硅胶球为前驱体制备多孔硅酸镁,并对其进行XRD、FTIR和SEM表征分析;然后以制备的硅酸镁为吸附剂,以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球形多孔硅酸镁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及pH对甘蔗原糖溶液脱色性能的影响;最后考察了多孔硅酸镁对糖汁色素的吸附过程。结果:表征分析可知制备的多孔硅酸镁为球形多孔硅酸镁。糖汁脱色实验结果表明,在球形多孔硅酸镁用量为0.10 g、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40 min、pH为6.0时,其对糖汁的脱色率为69.8%。经拟合得知,球形多孔硅酸镁对糖汁色素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方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结论:本研究可为发展镁法制糖技术及工艺提供新的方法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苏引1、紫野7和紫野10三个不同基因型紫苏在不同浓度(0,50,100,150,200,250mmol/L)盐胁迫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活力、丙二醛及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种子活力指数等发芽指标均随盐浓度增加而降低。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幼苗培养3周后,随盐浓度增加,幼苗株高、幼苗活力指数、存活率、鲜重、干重和根系活力降低,MDA和可溶性糖增加,POD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三个紫苏品种在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生理变化上均表现出不同的耐盐能力,苏引1耐盐能力最强,紫野7居中,紫野10对盐胁迫最敏感。  相似文献   

16.
使用武宣地区3种红曲米作为发酵剂酿造红曲柿酒,分析其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3种红曲米的细菌多样性,以解析不同细菌群落在红曲柿酒发酵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红曲柿酒总酸和挥发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挥发性酸类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红曲米样品WX-2制成的红曲柿酒挥发性酸类物质含量最高(10.0%)。从3种红曲米样品共检测出19个细菌门,239个细菌属,共有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共有优势菌属为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WX-2样品中优势菌属还有醋菌属(Acetobacter)、小球菌属(Pediococcu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均为产酸菌株。表明红曲米细菌群落结构与红曲柿酒酸类物质的形成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对废食用油进行回收处理。研究了回收过程中各因素对产品油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试验条件为:过滤后的废油50g,在温度为50℃下加入0.2%油重的50℃的热水,反应30min后加入理论碱量100.5%的NaOH溶液,然后加入7.5g活性白土,在10℃下反应30min。在此条件下,回收后油脂的酸值为0.291,折射率为1.4675,过氧化值为2.35。  相似文献   

18.
腐竹在制作过程中颜色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通过测定腐竹制作过程中豆浆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浓度的变化,对腐竹色泽变化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从而找到腐竹护色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揭皮次数的增加,豆浆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浓度上升;氯化钙、氯化镁的添加,连续煮浆的方法护色效果均显著,其中氯化镁浓度为0.375mg/m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一种用折光法检测食品添加剂乳酸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配置标准乳酸浓度梯度, 使用阿贝折射仪测得标准品的折光指数, 绘制出乳酸的标准曲线, 并测量样品的折光指数, 带入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乳酸含量, 并将折光法计算得到的乳酸含量与国标法滴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折光法线性方程为Y=9.2545X?12.3305, 相关系数r2为0.9999。折光法与滴定法的最大偏差为0.51, 折光法检测乳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n=6)。结论 相比滴定法, 折光法取样量少, 操作简单、检测快速, 为乳酸含量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有机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塑化剂被工业生产广泛使用,为了研究其对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致毒效应,设置6个质量浓度梯度,分别测定两种藻的藻细胞密度和光合色素质量浓度。结果表明,DBP对球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均有致毒效应,抑制球等鞭金藻和三角褐指藻的细胞生长,使其细胞密度降低,并对光合色素叶绿素a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抑制作用随DBP质量浓度升高而增大。当DBP质量浓度为5.0 mg/L时对三角褐指藻的毒性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三角褐指藻前2 d几乎停止生长,于第3 d恢复了生长,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当DBP的质量浓度为7.0 mg/L时,三角褐指藻藻细胞几乎全部死亡,不能耐受。当DBP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球等鞭金藻几乎全部死亡;当DBP质量浓度为0.5 mg/L时球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已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球等鞭金藻对于DBP反应较三角褐指藻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