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淮堤施工Ⅳ标战线长度17.5km,为历年多次加固而成,属砂基砂堤,堤基中有强透水层与外河相通,每年汛期,堤脚翻砂鼓水严重。由于该段堤基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单纯一种施工工艺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为此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研究,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消除了堤防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湖南段)位于长江中游的下荆江、城螺及界牌河段的右岸,全长142.65km,1998年高洪水位时,堤身堤基产生散浸75处,影响范围近100km,砂基管涌48处,广泛分布在55.6km范围内,险情十分严重。在干堤加固堤身、堤基渗控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分别采取水平、垂直防渗处理,其中有两段计3.753km堤段采取了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的处理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湖南段)位于长江中游的下荆江、城螺及界牌河段的右岸,全长142.65km,1998年高洪水位时,堤身堤基产生散浸75处,影响范围近100 km,砂基管涌48处,广泛分布在55.6 km范围内,险情十分严重。在干堤加固堤身、堤基渗控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分别采取水平、垂直防渗处理,其中有两段计3.753 km堤段采取了深层搅拌水泥土防渗墙的处理方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1 工程概况哈尔滨市城区堤防消险加固截渗工程Ⅳ标段总长度 590.752 m;截渗墙深25 m,高喷截渗墙总面积14 768.8m2。该段堤防堤身土料为多年加高培厚形成,筑堤土料不均匀;堤基为砂性透水地基;渗透性强。1998年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期间,该段堤防曾发生重大险情;堤后渗水严重。为确保哈尔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汛后经哈尔  相似文献   

5.
朱红 《治淮》2011,(4):44-45
一、工程概况工程位于安徽省阜南县氵蒙洼淮堤陡河沿段(桩号H10+770~H11+550),于2006年1月开始施工,同年4月完工。该险段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有:(1)堤身险情及隐患。主要表现为散浸、塌陷、跌窝、顺流冲刷等。(2)堤基  相似文献   

6.
张文扩  李义军  张锋 《治淮》2004,(7):50-51
一、工程简介 淮北大堤.蚌郊段加固工程水泥土截渗墙工程位于淮河左岸的安徽省蚌埠市郊区.工程共分黑牛嘴(桩号9 276~9 906)、山香寺(桩号13 200~14 100)和小蚌埠排涝站出水口三个区段.该地段堤身堤基均为粉质沙土,地质条件较差,每遇较大洪水,带有管涌、渗漏等险情发生,威胁堤防安全.本次工程设计水泥土截渗墙总长1650m,面积为21150m2.  相似文献   

7.
徐炳圣 《治淮》2023,(2):50-51
<正>我国一般堤防数量庞大、标准不高,堤防存在险情隐患、穿堤建筑物部分为圬工结构、堤顶结合为县乡公路、堤坡杂树荆条密布、白蚁出没、管护设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一般堤防安全隐患直接影响沿岸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一般堤防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提出安全隐患消除加固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一、堤身险情隐患处置堤身险情隐患主要为堤身断面不足、堤脚内外沟塘多、堤坡堤脚散浸渗漏及翻砂鼓水等。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长江干堤防渗工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市长江干堤一些堤段堤质不良,堤基较差,遇大洪水时渗漏管涌险情严重,1998年汛期发生各类险情上千处,堤身堤基渗控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险情资料、地质条件、渗控计算分析、施工条件等,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对武惠堤、汉阳沿河堤、汉口沿河堤等共63km的堤段采用垂直防渗墙(薄墙厚30cm)方案,可有效消除陷患,保证大堤安全,施工方法可行,造价合理。  相似文献   

9.
黄扬一  彭良余等 《人民长江》2002,33(7):11-12,22
阳新长江干堤属长江中下游Ⅱ级堤防,位于长法南岸的黄石市阳新县境内,阳新长江干堤的险工险段主要有4段渗透破坏,2段崩岸,堤身填筑土密实程度不一,抗渗能力差的堤身就会产生散浸等险情,堤基透水层埋深较小时透破坏发生点离堤较近,反之较远。计算表明堤基管涌危险距离最大不过131m,故应重点处理距堤150m以内的渗透破坏险情。崩岸河流侧蚀与浪蚀作用共同影响,且有向上游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0.
垂直铺塑截渗是一项新工艺,新技术,在我省牛尾岗堤草坝段除险加固工程中首次引进。牛尾岗堤是淮河中游瓦埠湖蓄洪区圈堤,牛尾岗草坝段0+000~1 502堤段地基弱透水层顶面高程在17.30m左右,强透水层(细砂)顶面高程16.8-15.9m,两侧堤基弱透水覆盖层厚度权0.6-1.9m,由于上世纪70年代堤防加固时在两侧近堤脚取土,形成近堤脚100-224m宽的深塘,塘底高程15.20m-16.00m,部分弱透渗水层挖穿,堤脚两侧沿强透水层表成通道,严重削弱了堤防抗洪能力。能实施垂直铺塑截渗工程后,管涌,翻砂彭水等现象全部消失,通过目测及观测设备提供的数据分析,证实其防渗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1.
淮北大堤兰桥洼堤段堤基浅层为砂壤土相对透水层,且有古河床分布,历年汛期水位上滩情况下内堤脚即渗水严重,为防汛重点防守堤段.在淮北大堤加固工程中,设计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截渗墙时该段堤基进行截渗加固.截渗工程于2007年汛前施工完成,汛期就遭遇了2007年洪水考验,堤基渗漏得到了有效控制,截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青山热电厂岱家湖灰堤,全长3100m,堤身主要由当地土料和粉煤灰组成,填筑时未经分层碾压密实,含水量高。堤基主要为淤泥质土,亦未经处理,围堤贮存后,堤身出现各种险情。虽经过几次处理,仍有1380m提段出现裂缝、漏灰、滑坡、塌陷等险情。故决定重新进行加固处理,即堤身铺复合土工膜、堤在设置板桩灌注墙的截渗措施,并整修好外坡的排水系统,工程竣工后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位于松花江中游,堤防工程由城区堤防和郊区堤防两部分组成。从1987年开始除险加固,由于受当时各方面条件限制,堤防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建设项目不够齐全,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1998年发生超标准大洪水时,暴露出堤顶高程不够,堤后散浸、脱坡、管涌、穿堤建筑物周围渗水等险情。为确保1999年应急度汛,松辽委对哈尔滨应急度汛防洪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九八”洪水之后,哈尔滨市水利局积极组织对水毁工程修复,在全市掀起了防洪工程建设的热潮。根据省计委投资计划现已完成城区堤防截渗6 777.735延长 m,清淤2.6 km,护坡10.…  相似文献   

14.
沭河堤防截渗工程位于临沭县境内.是沂沭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的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大官庄枢纽工程的综合效益.大官庄枢纽设计蓄水位55.Om,附近地面高程低于55.0m,堤基地层为透水层.为减少因渗漏而造成的河道两侧浸没危害.对大官庄枢纽以上至南古桥以下沭河左右岸堤身、堤基采取截渗措  相似文献   

15.
阳新长江干堤属长江中下游Ⅱ级堤防 ,位于长江南岸的黄石市阳新县境内 ,阳新长江干堤的险工险段主要有 4段渗透破坏、2段崩岸。堤身填筑土密实程度不一 ,抗渗能力差的堤身就会产生散浸等险情。堤基透水层埋深较小时渗透破坏发生点离堤较近 ,反之较远。计算表明堤基管涌危险距离最大不过 1 31m ,故应重点处理距堤 1 50m以内的渗透破坏险情。崩岸受河流侧蚀与浪蚀作用共同影响 ,且有向上游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6.
姚平昌  张锋  陈森 《治淮》2012,(9):30-32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沂河发源于沂蒙山沂源县西部,向南流经山东省沂源、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和郯城八县(区)以及江苏省徐州市的邳州市和新沂市,至新沂苗圩入骆马湖.河道全长333km,控制流域面积11820km2.沂河大堤堤防工程级别为2级,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根据勘察资料,部分堤段填筑土料为细砂,简称砂堤段.堤防高4.0~5.0m,堤身表层为1.0~2.5m左右的黄色、黄褐色粘性素填土或中细砂(渗透系数为A×10-4cm/s),下部为砂质素填土,堤基土质为含砂礓壤土,厚度大于2.0m,为相对不透水层.依据砂堤渗流稳定计算成果,需要对沂河(江苏段)砂堤实施多头小直径截渗墙防渗加固处理,加固堤防长28.66km.设计要求水泥土搅拌桩28d后渗透系数(K)小于A×10-6cm/s(1<A <10),渗透破坏比降大于200.  相似文献   

17.
冯松  杨松  申晓波 《治淮》2009,(6):39-40
南四湖湖西大堤加固2006年度应急工程姚楼河-大沙河段在一期加固中进行了堤身粘土灌浆,但地质钻探资料结果表明,堤基的①层裂隙粘土、①-1层砂壤土和③层壤土均为透水性较强的土层,渗透系数为10^-2-10^-3级。所以后续工程对姚楼河~大沙河段堤基又进行截渗处理。  相似文献   

18.
论防汛险情分析及采取的消险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防风浪险性的抢护、临水截堵、背水导渗、翻砂鼓水抢护以及穿堤建筑物渗漏的抢护技术的适应范围与效果。  相似文献   

19.
《治淮》2020,(4)
正一、工程概况安徽省阜南县管理濛洼堤防淮堤50.5km,由于在1951~1953年修筑濛洼圈堤时堤基经过老河口、老沟口较多,清基不彻底,致使淮堤等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管涌等险情。经过多年对淮堤等除险加固工程的实施,出险几率基本消除,现在淮堤的防洪标准已达到20年一遇。现就斜墙铺塑工程在淮堤堤基渗水处理的应用进行探讨。二、土工膜工程施工方法1.土工膜铺设工程量  相似文献   

20.
于世发  王云耸 《治淮》2010,(5):38-40
一、工程概况 漾洼蓄洪区位于安徽省阜南县境内淮河干流洪河口以下至颍上县南照集之间,于1951~1953年建成,南临淮河,北临漾河分洪道,由淮河左堤、漾河分洪道右堤以及王家坝进洪闸、曹台子退水闸构成,圈堤长94.3km,其中淮堤长50.5km,漾堤长43.8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