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脑康是根据活血化瘀治则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风通络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康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给予高浓度脑康的大鼠其血液粘度明显改善,实验证明对红细胞比积(PVC)、纤维蛋白原(PFC)和血沉几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
脑康对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康是根据活血化瘀治则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风通络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康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给予高浓度脑康的大鼠其血液粘度明显改善,实验证明对红细胞比积(PVC)、纤维蛋白原(PFC)和血沉几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验证“正虚挟瘀”是中医衰老的重要原因/机制的可靠性及合理性,我们观察了补肾健脾化瘀方对老年小鼠免疫功能、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老年小鼠连续四周灌服中药后,检测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IL-1、脾淋巴细胞产生的IL-2、红细胞清除自由基酶(SOD、CAT、GSH-Px)的活性以及肝脑的LPO含量。结果:老年小鼠IL-1、IL-2的产生以及SOD、CAT、GSH-Px的酶活性均明显低于青年小鼠,而肝脑产生的过氧化脂质(LPO)明显增加。给药后,上述指标均可明显得到改善。结论:老年机体确为“虚”和“瘀”并存,进一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实验依据;同时也说明IL-2的产生能力降低除与T细胞本身有关外,还与巨噬细胞、自由基代谢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活血化瘀中药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VEC)的作用 ,进一步为探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机理 ,提供新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注射肾上腺素 ,并附加冰浴的方法 ,复制血管内皮损伤的血瘀模型 ,检测血循环内皮细胞 (CEC)数和血液流变学 ,并观察灌服大鼠水蛭或丹参及其复方 5d或 10d后的变化。结果 :该血瘀模型 ,具有高度重复性的CEC数增加 ,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压积增加相并行。服中药的各组 ,CEC数明显减少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结论 :该血瘀模型有明显的血管内皮损伤 ,水蛭、丹参及其复方均有保护VEC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利水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等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伤科跌打片对照组和活血化瘀利水药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对除空白组外的其余组大鼠制备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连续治疗7d后处死动物,快速心脏取血,检测并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伤科跌打片对照组、活血化瘀利水药物(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均有明显治疗作用,在降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及血小板黏附率方面活血化瘀利水药物组优于伤科跌打片对照组,且疗效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结论:活血化瘀利水方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血液的高浓、黏、聚、凝状态,达到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止痛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颈动脉斑块数量及积分、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TXB2、6-K-PGF1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及积分改善情况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结论:活血化瘀利水中药复方能有效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病情,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复方血竭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实验研究复方血竭胶囊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加冷刺激形成急性血瘀大鼠模型。结果:复方血竭胶囊高、中、低剂量及复方丹参片能使急性“血瘀”大鼠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有明显的降低。结论:复方血竭胶囊能改善急性血瘀大鼠的粘、浓、凝、聚等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具有活血化瘀作用,有利于防止血栓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具有益肾补气、活血化瘀作用中药复方对脑血流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中药复方由人参、当归、三七、水蛭、红花、黄芪、川芎、丹参、淫羊藿、枸杞子、熟地、山茱萸、益智仁、何首乌组成。给正常纯种 SD 大鼠灌饲中药每天1次,共3天,然后测定脑血流量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中药均能增加大鼠脑血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验用中药能增加 SD 大鼠脑血流量,这一作用与方中多种活血化瘀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具有补肾益气、活血通络功效的中药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对脑缺血性大鼠模型的体重、神经症状、被动性条件反射、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自由基代谢、脑梗塞面积的指标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Right Middle Cerebral Arter Occlusion,R-MCAO)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6月龄)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对照组、复方仙灵脾大、中、小剂量组。结果:复方仙灵脾注射液能明显改善MCAO大鼠经常学症状,显著延长被动性条件反射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降低全血粘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使血浆SOD升高,MDA下降,缩小脑梗塞面积等。结论:复方仙灵脾注射液在改善血液流变性,增加脑血流量的同时,又能清除自由基,改善脑功能,减轻急笥脑梗时缺血损伤。用于治疗局灶性服缺血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孟莉  焦富英  向绍杰  乔敏  秦文艳  李淼 《中成药》2011,33(3):407-410
目的:研究脑栓通颗粒(赤芍、川芎、黄芪、三七、鸡血藤等)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用肾上腺素制造小鼠急性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脑栓通颗粒对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用冰水中游泳和sc注射肾上腺素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采用电刺激法造成大鼠血栓,观察对形成血栓的阻塞率及血栓重量的影响.结果:脑栓通颗粒能加快血流速度,改善血流状态,缓解小鼠的微循环障碍;能降低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液流变性;能降低形成血栓的阻塞率,显著降低血栓湿重.结论:脑栓通颗粒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及血液流变性,能抑制血栓形成,故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复方富硒魔芋对大鼠衰老模型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脂血症是老年常见病症 ,也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老年疾病的重要原因。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表明中药魔芋具有降血脂作用 ,但富硒魔芋及其复方降脂作用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旨在探讨富硒魔芋精粉及其复方对老年前期过食肥甘厚味大鼠模型血脂的影响 ,从而为进一步临床运用提供依据。1 临床资料1.1 动物选择 :选择 2 2月龄健康 Wistar老年前期大鼠 60只 ,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五组。另选 3月龄 Wistar健康青年大鼠 12只 ,作青年正常对照组。1.2 造模方法 :老年动物每组 12只 ,第 1组喂养普通鼠料 ,以作空白对照 ;第 2~ 5组为造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灸延缓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建立自然衰老大鼠模型,分为老年时照组、维生素 E 组及艾灸组,观察大鼠血清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脂质(LPO)含量。结果:老年大鼠组血清和脑组织 SOD 活性明显低于青年大鼠组,LPO 含量明显高于青年大鼠组。艾灸组灸涌泉穴后,与老年对照组比较,其血清和脑组织 SOD 活性明显升高(45.30±6.17、35.03±3.67u/ml,P<0.01;2399±316、2005±206u/g 脑组织湿重,P<0.01); LPO 含量明显降低(3.30±0.55、4.40±0.51μmol/L,P<0.01;341±69、446±44nmol/g 脑组织湿重,P<0.01)。维生素 E 组大鼠与老年对照组大鼠比较,其血清和脑组织 SOD 活性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艾灸涌泉穴能增强 SOD 活性,提高老年大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改善老年大鼠自由基代谢失调的状况,从而阻止自由基损害机体,保护脑功能,延缓脑衰老,推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侯氏黑散对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抗氧化酶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探讨侯氏黑散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永久性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观察侯氏黑散对模型大鼠红细胞变形性、聚集性、血液黏度及缺血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侯氏黑散能明显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降低全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并降低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升高缺血脑组织GSH-PX、SOD、CAT活性并显著降低MDA含量.结论:侯氏黑散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改善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自由基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复方脂复康防治大鼠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会茹  邹杰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43-1044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脂复康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并探讨该组方防治脂肪肝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W istar大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10只、模型组10只、中药复方脂复康组10只、东宝肝泰组10只。用高脂饲料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并同时灌服相应剂量的药物,每日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测定大鼠体重、肝指数、血脂和肝功能,并做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①与模型组比较,中药复方脂复康组脂肪肝大鼠体重、肝指数、血清TG、TC、ALT、AST,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均优于东宝肝泰组。结论:中药复方脂复康对大鼠脂肪肝防治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构变化。正常体重也可发生脂肪肝,并非只有肥胖者才发生脂肪肝。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04-107
目的:评估丹参产地对复方丹参活血化瘀药效的影响及与法定指标性成分含量的关系,探索药理学方法作为一种复方丹参片质量表征方式的可能性。方法:按现行中国药典方法制备含不同产地丹参的复方丹参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IIA的含量;灌胃给予上述样品,考察其对鹿角菜胶致小鼠鼠尾血栓、大鼠动-静脉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实验性血瘀大鼠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含四川丹参的复方丹参样品的丹酚酸B含量最高,含陕西丹参者含量最低;含河南丹参者丹参酮IIA含量最高,含山东丹参者含量最低。含四川丹参的样品在前述实验中,均表现明显药效,可显著抑制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性,但与其他三种受试样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含河南、陕西、山东丹参的样品则仅显示可抑制小鼠鼠尾血栓形成,而对急性血瘀大鼠动-静脉血栓及血液流变性无明显影响。结论:丹酚酸B、丹参酮IIA含量与复方丹参方活血化瘀药效尚无明确的量效关系,提示对于药效成分复杂或不确定的中成药,仅通过少数指标性成分难以很好控制药品质量,有必要根据新的研究进展对质控成分进行增补或修改,而药理学方法的引入可为其提供有价值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复方冰红软胶囊活血化瘀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冰红软胶囊活血化瘀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用动物血瘀模型观察复方冰红软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性、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黏附率的影响;打击造成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观察复方冰红软胶囊对大鼠软组织损伤程度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复方冰红软胶囊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血瘀症状及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损伤程度。结论:复方冰红软胶囊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九龙虫对自然衰老大鼠心脏和肝脏自由基的影响。方法:18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九龙虫高、中、低剂量组,4月龄大鼠为青年对照组。给药42天后,生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脏和肝脏组织SOD、GSH-PX活力及MDA含量。结果:与青年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心脏和肝脏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力明显下降,九龙虫各剂量组均能提高大鼠心脏和肝脏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九龙虫抗衰老作用可能与提高心脏和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血液流变学和坐骨神经传导速度为药效学指标,评价和筛选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中药复方。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1组、复方2组、复方3组,并另设正常对照组。观察不同中药复方对并发DPN的大鼠体重、血糖、血液流变学、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影响。结果治疗8周后,糖尿病大鼠体重、血糖、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加快,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三组中药复方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中药复方均对DPN均有一定防治作用,但以益气活血通络的中药复方最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对老年前期人群衰老的影响及寻求中医药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较长期的疲劳和紧张应激手段作用于老年前期大鼠,中药治疗组在刺激的同时灌喂五参方煎剂,观察动物血自由基浓度、肝脏 LPO 含量、心肌和脑组织脂褐素含量以及血红细胞 SOD 含量。结果:与同龄空白对照组比较,造模组大鼠血中自由基浓度、肝组织 LPO含量明显升高,心、脑组织脂褐素含量显著增加,红细胞 SOD 含量降低(P<0.05,P<0.01),而中药五参方可明显减轻上述损伤性变化。结论:长期疲劳和紧张应激可加重自由基损伤从而加速衰老,而五参方可通过减轻自由基损伤而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强心复脉颗粒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强心复脉颗粒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冷浴方法复制大鼠血瘀模型。强心复脉颗粒灌胃后腹主动脉取血,进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结果强心复脉组与对照组相比,低切率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强心复脉颗粒能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指标,降低低切率下的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且较复方丹参片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