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确定非均匀传输线网络时域灵敏度的伴随网络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模量分析、特征值灵敏度和数值逆拉普拉斯变换技术,提出采用伴随网络法计算含有耦合均匀与非均匀传输线网络的时域灵敏度。通过求解原网络方程和伴随方程,可一次计算出任意输出对网络元件以及传输线电气参数的灵敏度,与扰动法相比效率更高。通过仿真实例与采用扰动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和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灵敏度是衡量物理仪表输出对所测量参数变化敏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灵敏度的研究可加深对仪表内部的网络构造和电路原理的理解,特别是电学仪表更要注重灵敏度的提高。本中通过灵敏度分析实例,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和问题解答,最终说明增量网络法的矩阵形式分析电路灵敏度时,需要掌握电路原理的本质、求解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分析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差分放大器伴随网络法的灵敏度分析。特勒根伴随网络法大大加快了目标函数的求导速度和精度,从而解决了电路优化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确定无源网络函数及其灵敏度全符号表达式的拓扑方法,该方法是以图论为基础,利用连通图中树与K-树树支导纳乘积之和,方法简捷有效,工作量减缩。另外,给出了具体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5.
配电网低压动态无功补偿降损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妍红  刘明波  陈荃 《电网技术》2006,30(19):80-85
利用迭代法根据补偿后的网络构造了一个与补偿后网络拓扑结构和负荷均相同的虚拟补偿前网络,解决了补偿前后网络由于时段不同、负荷不同所致网络不一致的问题,为动态无功补偿效果的评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法。该虚拟补偿前网络法在理论上具有严密性,以江门供电局10kV黄布线为例,将虚拟补偿前网络法和基于配电变压器电量的等值电阻法相结合,进行降损效果计算,证明了该虚拟补偿前网络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高压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电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基于串联谐振原理的高压电抗器局部放电测量基本试验电路.首先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给定频率段(30~300 Hz)的高压电抗器阻抗的特性,通过工频条件下的试验值与计算值做比较,证明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其结果为谐振电容和补偿电容参数值的选择提供依据;然后,建立了试验电路的灵敏度分析模型,利用伴随网络法进行了灵敏度的计算,以灵敏度为依据对高压滤波器的参数进行了设计;最后,运用给定的方法给出了实例验证,它为高压电抗器做局部放电试验的电路设计以及参数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含二次项型非均匀传输线网络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科罗达等效方法可将二次项型无损耗非均匀线用无损耗均匀线及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等效电路表示。该文利用伴随网络法和基于科罗达等效的等效电路,提出了二次项型无损耗非均匀线的频域灵敏度分析方法,采用类似拉氏反变换的方法获得了无损耗非均匀线的时域灵敏度公式:以无损耗非均匀线的灵敏度公式为基础,通过集中处理非均匀线的损耗,推导出了二次项型有损耗非均匀线的频域和时域灵敏度公式,为解决求解含这类非均匀线网络的灵敏度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8.
离子色谱是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该法以离子交换和电导、光度、原子吸收等分析方法为基础,可用于电厂化学和环保水质分析与监测。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具有简单、快速、选择性好、灵敏度高、能同时测定多组分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从数值仿真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的电价灵敏度分析模型。该模型首先根据统计学习理论,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价仿真模型,并对电价影响因素进行小扰动模拟,然后根据智能仿真结果计算电价灵敏度。该模型将支持向量机的黑箱建模技术与灵敏度分析有机结合,所建电价灵敏度模型具有原理简单、适用性较强等特点。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谐波起动电机转子温度场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惟荫  许实章 《中小型电机》1994,21(1):20-22,50
采用控制容积法对谐波起动昌机起动时转子温度场进行分析计算,根据方程守恒性的特点,推导了在正交坐标系中的计算格式,并采用多重网络法求解方程。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灵活,可以减少计算时间,适用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两种网络灵敏度分析的新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微分改进算法(DDMA),这种方法通过对直接微分改进算法的严格数学推导从而实现同时计算一个或者多个电路变量关于参数的灵敏度.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电路的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另一种不同于以往传统计算的灵敏度分析方法,它直接采用电路的层次结构来解决网络方程的问题并进行严格的数学推...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算法和最小节点电压法的配电网络重构方法。首先将整个配电网当成一个赋权图,在潮流计算的基础上,利用最短路径法为每个负荷分别寻找供电路径,然后在形成的树状网络中利用最小节点电压法进行支路交换操作细致优化网络,从而得到满足目标函数的网络拓扑。实例表明该方法对所寻网络没有特殊要求,不依赖于网络初始结构,易于解决复杂结构网络的寻优问题,重构速度较快、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和网络分割算法以均衡负荷为目标的配电网优化方法。将配电网优化问题表示为以负荷均衡指标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针对配电网运行的结构特点对配电网拓扑结构模型进行了简化,然后再通过遗传算法对已分割的网络开关进行优化。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能够有效解决配电网负荷均衡化的问题,计算速度快,并且收敛性好。  相似文献   

14.
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精确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配电网合环冲击电流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闭区间求解目标函数最大值的数学计算方法。首先,将配电网合环电路的物理模型转化为满足工程要求的数学模型;其次,针对数学模型在自变量的闭区间内找出函数的所有极值点;最后,通过极值点得到函数值域,值域的绝对值中最大值即为冲击电流最大值。所提算法结合拓扑搜索方法,实现合环回路中所有支路冲击电流的精确计算,对实际配电网的合环操作具有更加精确的指导作用。最后,在所开发的配电网合环分析平台上进行编程实现,并通过算例证明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朱正国 《广东电力》2008,21(1):27-30,74
针对查找变电站接地网电气连接故障点或腐蚀段所用方法存在盲目、工作量大、速度慢等问题,通过对接地网故障诊断的理论分析,采用灵敏度分析法建立了故障诊断方程,将能量最低原理及优化技术引入地网故障诊断方程的求解中,解决了欠定方程的求解问题,并编制了相应的诊断计算软件。通过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及实用性,其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结果与预先假定的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规模日益庞大、运行调整更加频繁,对分析计算实时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图数据库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源于互联网海量数据并行处理的新型数据库,其数据模型可直观表达电网拓扑结构并易实现并行化遍历查询。首先,从数据模型和数据查询等方面介绍了图数据库的特点,分析了将其应用于大规模电力系统分析计算的潜在优势;其次,面向完整性、一致性以及高效性等准则,提出了基于图数据库并遵循CIM/E标准的电网数据模型设计方法,研发了数据模型装载工具。最后,在电网图数据库模型基础上,实现了一种并行化的电力网络拓扑分析算法。对实际大规模省级电网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显著提高拓扑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17.
陈绩  吕飞鹏  黄姝雅 《电网技术》2006,30(21):94-98
复杂环网保护配合关系中所有有向简单回路的确定是求解最小断点集的关键步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理论确定复杂环网有向简单回路的新方法,引入层间隔回路判断原则,通过搜索简化后的网络节点邻接矩阵,同时利用保护配合关系的对称性,无需回溯便可快速确定全网所有有向简单回路。该方法形成的网络矩阵规模较小,计算流程简单直观。算例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为计算12/3相双绕组异步发电机多达上百的相间端部漏感,在两线圈间端部漏感的求取和绕组与线圈连接关系确定方面采用了新的分析方法,此方法具有简单通用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之优点。通过引入气隙电流和镜像电流,以Biot-Savart定律为基础,把线圈端部各大段分成若干小段,用数值方法计算两线圈间端部电感。仿照图论结合回路电流法分析电路网络的过程,列写了表示线圈支路电流与一相绕组回路电流间的关联矩阵,用规范统一的编程方法计算各相绕组间的端部漏感并给出了几个漏感参数值。最后还对文中方法和其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图论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基于图论提出了将网络分层和网络等值法相结合的复杂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对复杂配电网进行分层处理,从最末层向上逐层等值,将复杂的配电网络等值成简单的辐射型网络,利用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具体实现时,把配电网络看作有向图,用图的邻接矩阵实现网络拓扑,用图的插入和删除操作修改邻接矩阵,达到即时修改网络拓扑和计算可靠性指标的目的。算例结果昆明电网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情况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