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重离子核反应的高分辨飞行时间望远镜系统,其质量分辨率A/ΔA=86,电荷分辨率Z/ΔZ-48。对25MeV/A^40Ar,时间分辨为286ps,能量分辨为0.78%。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一种飞行时间望远镜,其组成为ScintillatorFoil+PPAC+IC+Si,用25MeV/A40Ar束流在线测量,电荷分辨Z/△Z(FWHM)=46,质量分辨A/△A(FWHM)=67,时间分辨为344ps,能量分辨为0.8%.  相似文献   

3.
赵有雄  沈文庆 《核技术》1995,18(7):395-398
研制了一种飞行时间望远镜,其组成为Scintillator Foil+PPAC+IC+Si,用25MeV/A^40Ar束流在线测量,电荷分辨Z/△Z(FWHM)=46,质量分辨A/△A(FWHM)=67,时间分辨为344ps,能量分辨为0.8%。  相似文献   

4.
利用70AMeV26Mg初级束流及其产生的次级束流,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放射性次级束流线(RIBLL)终端测试了大面积闪烁光纤阵列探测器(LASFA)探测单元的时间分辨和位置分辨能力。利用70AMeV26Mg初级束流测试得到的时间分辨约为128ps,对应的位置分辨约为10mm;利用次级束流测试得到的时间分辨约为158ps,对应的位置分辨约为13mm,具有很好的时间分辨和空间角分辨能力。结合RIBLL的ΔESi探测器,给出了ΔESi-TOF二维谱,并将测试结果与RIBLL的粒子鉴别系统进行详细比较。结果表明,大面积闪烁光纤阵列作为轻带电粒子的飞行时间终止探测器,性能优于RIBLL上采用的时间拾取探测器,可更清楚地鉴别次级束流。  相似文献   

5.
轻重离子焦面探测器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改进后的轻重离子焦面探测器系统(长500mm)已通过束流检验并用于核物理实验中。在串列加速器上,以66MeV^12C束流,测得该系统的位置分辨为1.3mm;△3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约为6%;剩余能量E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约为7%;总能量分辨约为3.4%。另外还进行了粒子鉴别试验。  相似文献   

6.
设计和测试了一套在重离子熔合反应中同时测量蒸发剩余核的质量和电荷的飞行时间谱仪和ΔE-E望远镜双鉴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粒子的鉴别能力,Z分辨率好于25,质量分辨可达45。  相似文献   

7.
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是中国散裂中子源当前在建的谱仪之一,其衍射探测器90°分区采用6LiF/ZnS中子闪烁体探测器作为探测设备。为实现探测器高位置分辨,读出电子学系统采用了一种电容网络复合读出电路和电荷重心法相结合的实现方法,并研制了电子学样机。该样机由电容网络复合读出电路、前置放大板和数字读出板三部分组成,基本功能验证完成后,分别在实验室和中国散裂中子源的20号束线上进行了相关性能参数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电子学的积分非线性≤0.95%,时间分辨约为12 ns;探测器位置分辨为1 mm、探测效率为65%@1.6?,均达到了工程设计指标。该样机的成功研制为能量分辨中子成像谱仪未来顺利开展谱仪实验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蔡薇  钱兴 《核技术》1993,16(10):602-606
设计和测试了一套在重离子熔合反应中同时测量蒸发剩余核的质量和电荷的飞行时间谱仪和△E-E望远镜双鉴别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粒子的鉴别能力,Z分辨率好于25,质量分辨可达45。  相似文献   

9.
本文描述了用于重离子物理实验的一台大体积多参数现代电子脉冲电离室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用a源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的结果。得到典型的能损△E分辨为143keV,典型的位置分辨△x=3mm和△y=3.5mm。用阴极感应电荷的电荷分除法进行x位置读出是该电离室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几种采用△E-E望远镜和飞行时间探测器系统所进行的重离子反应实验的数据的刻度和修正方法,特别是通过形成弹性散射冲高度中心谱对入射窗厚度及其非均匀性的修正方法。这些修正明显提高了对类弹碎片的电荷和质量分辨。  相似文献   

1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测量精度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秦卫仕  田蓉  匡安仁 《同位素》2002,15(2):115-117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清样品进行分析,对其加样精度,测定精度和系统精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血清加样时,手动加样CV>3.4%,自动加样CV<0.7%,P<0.001,试剂加样时,手动加样CV>1.3%,自动加样CV<0.3,P<0.001。(2)测量精度,放免法CV=2.4%,时间分辨法CV=0.8%,P<0.001。(3)系统精度,放法CV=3.6%,时间分辨法CV=1.3%,P<0.001。以上结果提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在加样精度,测定精度和系统精度上都显著优于放射免疫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基于Windows XP环境的VME数据获取系统,对MRPC束流实验中时间触发系统(T0)的光电倍增管(PMT)进行性能测试研究.从精确测试获取的PMT单光电子峰的角度出发,依据电荷谱的能量分辨率、峰谷比值、增益等条件确定PMT合适的工作高压.依据时间和幅度信息的匹配关系,对不同入射光子的数据进行挑选,进而改善测试数据的时间分辨.  相似文献   

13.
n-γ的时间关联测量可提取核材料的质量、增殖因数,其中时间分辨是表征关联精度的1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数字化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对具有n-γ甄别能力的塑料闪烁体EJ299-33A探测器组成的核材料时间关联测量系统的时间分辨进行研究,采用60Co与22Na γ源进行了对比测量,分析了源对本征时间分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离线的条件加载反演,给出时间分辨的等效电子能量阈值依赖关系。通过对252Cf自发裂变时间关联谱的测量和解耦,讨论了时间分辨对不同符合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时间分辨随阈值增加而减少,在阈值为230 keVee时采用60Co测量的结果约为560 ps,可满足核材料快时间符合测量的精度要求,而在相同条件下,由于正电子湮没位置的不确定性和延迟符合的影响,22Na源测量的时间分辨展宽至816 ps;裂变事件时间关联测量中n-n符合受时间分辨的相对影响小于γ-γ符合。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路空气电离室剂量探测器输出信号的特点和测量需求,利用一种多路电荷灵敏积分型前置放大器专用器件(ASIC),实现了1 024路空气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微小电流信号的同步放大、处理和采集。在6 MV(30 MU/min)医用加速器下,进行了实验测试,10 ms积分时间内,电荷量约为0.15 p C,测量灵敏度约为3 n C/Gy。结果表明,利用该种前置放大器构建的测量系统,其量程和积分时间等参数满足测量需要,可在该剂量测量系统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由9路快时间测定通道构成的怀柔EAS阵列方向测定系统的测定原理、设备组成,描述了它的标定和使用方法,讨论了它的时间和方向测定精度。光脉冲模拟测量给出通道的分辨时间不大于1ns,对实际观测事例的统计分析表明,系统对EAS的时间分辨约为3ns。该系统已连续运行约一年,并产生了首批物理结果。  相似文献   

16.
TU - TPC(清华大学时间投影室原型机)电子学系统用于原型机输出信号所携带的电荷和时间信息的测量.系统采用基于FADC数字积分法测量电荷,选用高性能HPTDC芯片进行时间测量,具有电荷/时间分辨率高、噪声低、各通道之间串扰小等优点.首先介绍了TU- TPC电子学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其次,利用专业软件测试了电荷...  相似文献   

17.
为了高性能分辨探测中子与γ射线,搭建了一套基于Cs2LiYCl6:Ce3+(CLYC)探测器和数字示波器的数字化核脉冲采集系统。通过Matlab编程,研究了系统聚类法和K-means聚类法两种n/γ脉冲波形甄别方法,并与传统的电荷比较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两种聚类法均可准确分辨脉冲类别,K-means聚类法在计算时间和内存占用方面更具优势,有利于实时脉冲处理。该研究为研制基于CLYC探测器的n/γ双模式探测谱仪提供了一种有用的脉冲波形甄别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位置灵敏α探测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研制的位置灵敏α探测器由一个ZnS(Ag)荧光屏,4根光纤束和4个光电倍增管组成,它是所研制的快中子飞行时间法检测隐藏爆炸物系统中的一个部件的简经试验模型,此位置灵敏α探测器的分辨率为1.5~1.7ns,位置分辨约3mm×3mm能耐400℃的温度和长时期保持真空。  相似文献   

19.
门控型MCP像增强器具有光选通和图像增强两个作用,与CCD器件耦合组成高灵敏度高速图像记录系统,广泛应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的时空分辨图像诊断。开门时刻和关门时刻叠加在MCP像增强器的光电阴极上的选通电压具有较强的"孔栏"效应,"孔栏"效应时间在ns级时间范围内,在ns级时间分辨图像诊断中对图像轮廓强度分布影响较大。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引起"孔栏"效应的物理过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1],然后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在实验中使用波长为532 nm、脉冲宽度约为300 ps的脉冲激光作为光源,实验测量MCP像增强器的开门/关门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双紧贴MCP像增强器的开门时间和关门时间约为1.8 ns,对于半宽度约为20ns电脉冲信号,MCP曝光开门时间约为30 ns,电脉冲宽度与实际曝光时间具有一定的差异。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为了获得亚ns级以下的时间分辨图像,需要采用单紧贴MCP像增强器或增加导电基体的厚度以牺牲荧光透过率等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ICCD成像系统是将像增强器耦合到CCD上,以获得更高的信号增益、更高的信噪比和更大的动态范围。通过电子快门控制像增强器开启时间实现时间分辨。介绍了时间分辨型ICCD成像系统的组成和研制,给出了系统的性能参数。系统在放大倍数为1的情况下,物面空间分辨率优于5 lp/mm,相机的动态范围为38.7倍,同步精度2 ns,时间分辨为5 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