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重建角膜上皮组织,为眼表重建提供良好的移植材料及方法。方法 以去除上皮细胞的羊膜基底膜为载体,分别种植兔角膜缘组织块及原代培养扩增的角膜缘上皮细胞,体外培养重建角膜上皮层,并进行形态、组织学、超微结构观察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 角膜缘上皮细胞在羊膜上粘附生长并增殖,体外培养10天左右即形成3~4层上皮细胞,复合角膜上皮组织由羊膜基底膜和复层上皮细胞组成,细胞表达特异性角蛋白CK3,与生理状态下的角膜上皮组织相近。结论 以羊膜为载体培养角膜缘上皮细胞可体外重建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组织,作为眼表重建移植材料良好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组织工程化角膜组织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 ,角膜组织的体外培养和重建有了突破性进展。从种子细胞来源的选择到各种载体的应用 ,重建的三维角膜模型及上皮层在结构及功能上都极近似于人体角膜 ,并应用于基础及临床角膜移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严重的眼表疾病的治疗一直是眼科临床上的难题,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为眼表重建带来了希望。角膜缘干细胞作为角膜上皮组织更新和再生的源泉,在体外选择近似生理条件下培养可生长增殖,获取足量种子细胞;选择促进角膜上皮细胞生长并具有良好组织相容性的载体来种植种子细胞,从而体外构建成复合角膜上皮移植片重建眼表,目前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上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为眼表重提供了较理想的方法,存在着许多优势,但目前属于初步研究阶段,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应用三维胶原凝胶培养法进行角膜重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胶原凝胶为底物,可共同培养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上皮层通过空气-液体交界面培养,基质层及内皮层通过浸泡培养,重建三维结构的角膜组织模型。培养重建的角膜模型与生理条件的角膜组织结构相近,可应用于多种角膜组织的基础研究以及角膜移植术。还可以研究重建角膜模型在活体内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5.
应用三维培养技术体外重建角膜组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Chen J  Zhang S  Guo L  Zheng H  Lin J  Zheng J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4):244-247,T001
目的 探讨三维培养技术体外重建角膜组织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原代培养人角膜上皮、基质及内皮细胞、通过胶原凝胶三维培养系统,体外重建角膜结构,应用裂隙灯检测人工角膜的透明度,采用常规病理组织学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在三维培养系统中生长的特性。结果 重建的角膜组织为良好的三层结构;角膜上皮细胞形成复层结构;内皮细胞形成单层结构,且排列规则;角膜基质细胞呈散在分布。电镜观察、细胞在Ⅰ型胶原中存活并合成胶原纤维。结论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能够体外重建结构较规则,透明度较高的角膜组织。  相似文献   

6.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不断发展,实现了组织工程化的角膜上皮、内皮及角膜基质的重建,针对角膜不同层次的疾病,利用组织工程的进步治疗角膜疾病,进行角膜移植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重建眼表面治疗完全性角膜上皮干细胞缺乏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6例(6眼)单眼全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患者,包括碱烧伤3例、爆炸伤2例、热烧伤1例.采用去上皮羊膜组织作为载体,体外扩增患者自体健眼角膜上皮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然后进行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重建眼表面.术前及术后检查指标包括裸眼视力、裂隙灯显微镜、超声生物显微镜、泪液分泌试验.结果 患者自体来源的角膜上皮干细胞在去上皮羊膜上培养3周后均可形成直径15 mm的复层上皮片.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均成功移植于所有受体眼表面.移植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角膜上皮完整光滑,角膜瘢痕及纤维血管翳明显减轻,6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 患者自体来源的角膜上皮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移植可以成功重建全角膜缘干细胞缺乏患者的眼表面,为这类患者的复明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方面的研究获得一定进展,主要是探讨维持角膜种子细胞的活性及正常形态和性质的方法,并通过适当的载体进行移植,研究重建与正常角膜具有相同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的组织工程角膜,并最终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组织工程角膜种子细胞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组织工程口腔粘膜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将获得的少量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后,接种到天然或合成的支架材料上生长繁殖,而得到的口腔粘膜细胞一支架复合物。将此复合物植入体内,种植的细胞继续增殖,形成新的口腔粘膜组织,可达到重建或修复缺失的功能。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应用组织工程口腔粘膜进行眼表重建逐步展现出其广阔的前景,具有如下优势:①仅需取少量自体组织,可摆脱免疫排斥的干扰;②相对于角膜缘干细胞来源丰富且取材容易;③尤其当双侧角膜缘干细胞完全丧失,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无法进行时,利用组织工程口腔粘膜进行眼表移植意义重大。本文将对组织工程口腔粘膜的构建及其眼表移植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体外培养重建角膜组织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体外重建角膜组织的三维培养技术。方法:原代培养角膜上皮,基质和内皮细胞,利用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钠,I型胶原蛋白和微孔材料,建立三维培养系统,体外重建角膜组织结构,观察非醛交联,醛交联和微孔材料等三类人工角膜的透明度,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测细胞在三维培养系统中生长状态。结果:非醛交联类重建人工角膜质地较软,透明度较低,光镜可见纤维结构,醛交联类重建人工角膜质地较韧,透明性较高,光镜可见均质结构,非吸收微孔材料类细胞长人较少,较难体外重建人工角膜,结论:利用生物工程技术能够体外重建人工角膜,非醛交联类结构较规则,醛交联类透明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赵晓玉  吕岚  韩斌  蔺琪  张旭  邱波 《眼科研究》2007,25(8):568-573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自体组织工程口腔黏膜上皮重建兔角膜上皮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兔角膜缘干细胞缺陷模型32只,实验组Ⅰ~Ⅲ以自体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为种子细胞制作组织工程上皮,移植到实验组模型兔角膜表面,分别观察2周、1个月、3个月,对照组移植空白载体膜,观察3个月。术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以角膜新生血管、混浊度及上皮染色评分评价移植效果。用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印迹细胞技术评价角膜上皮重建的可能性。结果模型兔角膜混浊,有大量新生血管和杯状细胞。实验组移植后角膜透明,印迹细胞检查PAS(-)。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角膜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63表达阳性,角膜上皮的组织特点及角蛋白的表达与正常角膜上皮相似。结论组织工程口腔黏膜上皮在角膜基质微环境的诱导下可分化为角膜样上皮细胞,有重建角膜上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眼科组织工程学发展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组织工程学在眼科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如角膜、结膜、泪腺及视网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存在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尚待解决.组织工程角膜上皮和结膜在临床眼表重建治疗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伞角膜组织工程研究一直未进入临床阶段,其中角膜内皮细胞永生化可能是组织工程全角膜的构建工作中最关键的难题.由于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其组织工程学研究成果有限,前景也可能不如人工视网膜.在此,对近年来眼科上述领域中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应用情况进行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9,45:285-288)  相似文献   

13.
角膜缘组织移植治疗重度眼前段化学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角膜缘移植治疗眼前段化学伤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方法:14例(16眼)眼前段化学伤分别施行自体或同种异体角膜缘移植。结果:术后2周,12眼角膜上皮形成,4眼发生排斥反应,随访12-18月,13眼眼表稳定,视力提高。结论:角膜缘组织移植可恢复角膜干细胞功能,重建健康眼表。  相似文献   

14.
组织工程化的角膜组织重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角膜是组成眼球外壁的透明纤维膜,具有防御和屈光等多种主要功能。角膜组织有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及内皮层5层结构,其中前、后弹力层为无细胞成分的均质结构。角膜是构成眼球的第一道屏障,完成90%以上的屈光功能。对视觉形成极其重要,同时角膜病患病率高、致盲性强、治疗困难。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盲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全层角膜组织改变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体扳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各层组织的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对板层角膜移植术后3月~3年,角膜植片稳定的患者共17例17眼,进行扫描检查,记录与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共焦显微镜上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稳定角膜的上皮细胞、基底层细胞、前弹力层,它们同正常角膜的相应细胞在图像上没有显著差别。但植片与植床的基质细胞在共焦显微镜图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稳定角膜植片的基质细胞,细胞核较小呈中等反光,排列较植床的基质细胞紊乱。而角膜植床的基质细胞,细胞核较大也呈中等反光,排列较植片的基质细胞稍整齐,结论1、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的病理改变。2、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可成功的重建眼表。3、活体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稳定角膜上有自体角膜基质细胞与异体的角膜基质细胞同时共存,角膜内发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4、角膜板层间的不平滑与植片基质细胞结构紊乱可能是导致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不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体外重建组织工程人角膜内皮(TE-HCE)在角膜内皮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以非转染人角膜内皮细胞(HCE细胞)为种子细胞,以去上皮层修饰羊膜为载体支架体外重建的TE-HCE,经CM-DiI标记后对撕除内皮层和后弹力层(DM)的新西兰兔进行了兔穿透性角膜内皮移植。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移植眼角膜的透明度。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种子细胞荧光标记。用茜素红染色和冰冻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种子细胞的形态、细胞连接的形成情况、细胞单层的完整性及其与DM结合的紧密程度。用透射电镜方法鉴定种子细胞、DM和角膜的超微结构。结果:TE-HCE可使新西兰兔角膜保持透明39d以上。角膜内皮层移植区的细胞均带有CM-DiI荧光标记。绝大多数种子细胞为六角形,细胞间连接紧密,重建出了完整的角膜内皮层,且内皮层与DM结合紧密。种子细胞重建出了连续的角膜内皮层,种子细胞、DM和角膜的形态结构与正常对照眼的几乎相同。结论:移植后的TE-HCE在种子细胞形态、连续单层状态、细胞连接形成及超微结构上均与对照兔眼的角膜内皮类似,使移植新西兰兔角膜长期保持透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氯化钠(NaC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胰蛋白酶与分散酶(Dispase)-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X-100)两种角膜组织脱细胞方法的效果,探讨以脱细胞角膜基质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的方法,分别用NaCl-SDS-胰蛋白酶和Dispase-Triton-X-100处理兔角膜组织,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经两种方法处理后的角膜基质特性和脱细胞效果.以兔角膜缘上皮细胞为种子细胞,Dispase-Triton-X-100处理的猪角膜前弹力层与基质为支架,体外重建兔角膜上皮细胞层,并进行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过的兔角膜基质大体形态相似,灰白色不透明,水肿明显,质地柔软.组织病理学和超微形态学观察显示两种方法处理的兔角膜基质胶原排列规整,NaCl-SDS-胰蛋白酶处理的角膜组织残留了部分基质细胞碎片,而Dispase-Triton-X-100处理的角膜组织未见基质细胞碎片.兔角膜缘上皮组织块接种于脱细胞猪角膜前弹力层与基质上,24 h角膜上皮细胞开始游出,3~4 d融合呈片状,7~8 d形成单细胞层.组织工程化角膜上皮细胞表达CK3.结论 Dispase-Triton-X-100处理方法的角膜组织脱细胞效果良好.以脱细胞猪角膜前弹力层与基质为支架.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兔角膜上皮组织.  相似文献   

18.
传统角膜移植术存在着供体来源缺乏、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虽然很多地方已建立了眼库,但供体来源依然有限.因此,构造一种类似正常角膜结构的组织工程角膜、扩大角膜移植供体来源、满足患者需求成为治疗严重眼表疾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角膜上皮细胞的组织工程构建中采用的种子细胞进行归类,并介绍相关的重建方法及分析各种种子细胞在角膜上皮细胞组织工程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9.
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疗角膜盲最有效的方法,但角膜供体材料不足及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限制了角膜移植的临床应用.构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正常生物学功能的组织工程角膜替代物是解决当前角膜供体不足最为有效的方法.近些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细胞培养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组织工程角膜在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及组织的三维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部分组织工程产品及技术也已经应用于临床.人们有望通过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出具有良好机械强度、透光性及生物相容性的组织工程角膜,真正解决临床上角膜供体缺乏及移植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羊膜、脱细胞猪角膜基质、胶原、丝素蛋白及壳聚糖等是目前较常用的支架材料.组织工程角膜较常用的种子细胞主要有永生化和原代培养的角膜细胞、胚胎干细胞及成体多能干细胞.本文就组织工程角膜的支架材料、种子细胞及三维构建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羊膜在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组织工程(Tissue Engineering,TE)技术重建组织,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组织器官移植手术供体材料缺乏和术后免疫排斥反应二大关键问题。此项技术已经在构建软骨、骨、皮肤、粘膜、角膜、肌腱、心脏瓣膜、神经、血管、气管、小肠甚至人造肝和人造胰等组织的研究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和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