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经颅磁刺激(TMS)研究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肌强直增强现象相关的运动诱发电位(MEP)幅度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研究对象为偏侧(右侧)肢体运动障碍为主的早期PD患者(PD组)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与对侧肢体静止状态下比较,对侧肢体用力握拳时两组拇短展肌MEP波幅均增大,且其增幅随着握拳力量增大而增大.TMS阈强度刺激,在20%、40%、60%左手最大握力(MVC)握拳时PD组对侧肢体用力握拳时MEP幅度/静止状态下MEP幅度(AMPa/AM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PD患者肌强直增强现象可能与相应运动皮层兴奋性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张兴洁  余革  余守章 《广东医学》2007,28(3):391-393
目的 探讨丙泊酚注射速度对拇短展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影响.方法 22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n=11),患者给予丙泊酚2 mg\kg经内踝大隐静脉注射,15 s匀速注射完毕,其速率为0. 133 mg/(kg·s);B组(n=11),丙泊酚剂量同A组,静脉30 s匀速注射完毕,其速率为0.067 mg/(kg·s).以经颈部单个超强磁刺激诱发拇短展肌(MEP),记录两组丙泊酚静脉注射前后患者从清醒到入睡再到回复清醒全过程拇短展肌的MEP,比较两组MEP波幅与潜伏期的基础值、最低值、恢复值及MEP达到最低值时的时程、回复清醒时的时程.结果 丙泊酚给药前两组MEP波幅的基础值相同(P=0.878);丙泊酚给药后两组MEP波幅均呈现一个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最低值均比给药前的基础值降低(PA=0.002,PB=0.004);回复清醒时两组MEP波幅的恢复值仍比给药前基础值低(PA=O.004,PB=O.017);两组MEP波幅达到最低值的时程与回复清醒时程相似(P>0.05).实验全程两组MEP的潜伏期均无变化(P>0.05).结论 丙泊酚2 mg/kg以不同的速率单次静脉注射,对颈部磁刺激诱发的拇短展肌MEP具有相同的抑制作用,患者均能快速回复清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皮层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5月~2011年4月在我院临床拟诊脊髓损伤的53例患者,经颅对皮层运动区行电刺激多导联描记肢体肌的MEP,测定MEP的潜伏期和波幅。结果 53例患者中有35例脊髓MEP异常,其中颈段MEP异常20例,胸、腰段MEP异常15例,其余18例患者脊髓MEP正常。颈段脊髓损伤患者拇短展肌和胫前肌M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MEP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胫前肌MEP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MEP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35例中31例(88.57%)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其中28例(90.03%)患者在MEP提示节段发现脊髓病变。结论经颅皮层电刺激MEP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脊髓损伤定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部磁刺激丙泊酚麻醉患者拇收肌运动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颈部磁刺激的方法,观察单剂量丙泊酚对拇收肌(AP)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效应。方法10例ASA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予丙泊酚2 mg/kg单剂量静脉注射。磁刺激器置于第七颈椎(C7)水平对颈神经根实施超强单次磁刺激,诱发拇收肌的MEP反应。在丙泊酚诱导至恢复清醒期内连续测定拇收肌的MEP波幅和潜伏期。记录注药前MEP基础值,注药后最大抑制值和清醒时恢复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静脉注射丙泊酚后拇收肌MEP的波幅明显抑制(P<0.01),MEP最大抑制值比基础值减少了15%。从静脉注射丙泊酚到MEP最大抑制的时程为(242±50)s。各测定点MEP潜伏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剂量丙泊酚(2 mg/kg)对磁刺激诱发AP的MEP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不同呼气末浓度七氟醚对不同肌肉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s)监测的影响,为临床进行MEPs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择期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例,年龄23~62岁,ASAⅠ~Ⅱ级。采用经颅电刺激技术记录MEPs。上肢选择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伸指总肌、拇短展肌和小指展肌;下肢选择股直肌、胫前肌、腓肠肌和拇展肌作为记录肌肉。分别于清醒和七氟醚呼气末浓度0.5、0.75、1.0和1.3 MAC时,记录和比较不同肌肉MEPs的波幅和潜伏期差异。结果 ①在清醒及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5 MAC时,上肢及下肢肌肉中分别以拇短展肌、拇展肌记录的MEPs波幅最大(P<0.05),0.75和1.0 MAC时,拇短展肌、伸指总肌和小指展肌MEPs波幅无显著差异;②清醒及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5、0.75和1.0 MAC时,拇短展肌和拇展肌记录MEPs的成功率均为100%;1.3 MAC时分别为95%(19/20例)和90%(18/20例);③清醒和七氟醚不同呼气末浓度时,拇短展肌和拇展肌MEPs波幅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潜伏期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拇短展肌和拇展肌可作为记录MEPs理想的部位,临床可根据监测需要选取。在0.5~1.0 MAC七氟醚呼气末浓度时可获得较稳定的MEPs。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Friedreich共济失调患者大脑皮质运动区和非运动区(视区)的兴奋性以及神经生理学数据与临床参数之间的联系。7例患者(3例男性,4例女性)和10例健康对照者(5例男性,5例女性)纳入本研究。通过8字线圈法检测右侧拇短展肌的启动热点,并记录该点的运动阈值(M T)。通过将有焦点的线圈放置在枕部皮质作为低强度的磁刺激以引起光幻视感的方法测量光幻视阈值(PT)。与对照者相比,患者的平均PT(P<0.03)、M T(P<0.001)值显著增高。除1例患者外,其余患者均无光幻视感(对照组为42%vs50%),而且,100%强度TM S未诱发静息状态下的皮质运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后应用诱发电位对脊髓运动传导功能进行判断的价值和疗效.方法 采用Mag-2磁刺激仪对90例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进行MEP检查,分别记录双侧拇短展肌和胫骨前肌,同时检测F波和M波,计算中枢传导时间.应用Keypoint肌电图仪进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作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不同的经颅磁刺激(TM S)参数探讨睡眠剥夺对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患者(JM E)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方法:10例JM E患者和10例经受部分睡眠剥夺的正常受试者。从鱼际(TE)肌记录运动阈值(M T)、运动诱发电位幅度(M EP)和静息期(SP)参数。采用成对磁刺激对短潜伏期皮质内抑制(SICI)和短潜伏期皮质内兴奋(SICF)进行研究。在睡眠剥夺前后对患者实施TM S,同时进行EEG检测。结果:JM E患者睡眠剥夺后,SICI显著降低,SICF显著提高,后者与阵发性活动的增加相关,并可观察到M T显著降低。正常受试者睡眠剥夺后的TM S参数无显…  相似文献   

9.
28例存在严重上肢瘫痪的亚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其受累半球还出现运动皮质兴奋性降低(运动阈值增高、M EP幅度减小和兴奋点数量减少)和皮质脊髓系统传导速度降低。同时,患者两侧(受损和未受损)大脑半球运动皮质拇短展肌(APB)区的拓扑结构并无明显差异。经过一段时期的康  相似文献   

10.
对患者对侧周围神经和大脑皮质进行介入性配对联合刺激(IPA S),随着输入刺激同时到达刺激区,患者初级运动皮质(M1)的兴奋性有所增强。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巴胺是否参与帕金森病(PD)患者M1区的联合长期增强样效应。对18例右利手PD患者和11例年龄相匹配的右利手健康受试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