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部是医院面向社会、病人,直接为社会人群进行医疗和保健的场所,是医院的窗口,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今年在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推动下,我院门诊部以此为契机,“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实施现代护理管理模式,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在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我院护理工作始终坚持以严抓护理质量管理,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强化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整体护理、中医辨证施护和“三基”护理培训为重点,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护理知识竞赛、技能演练、观摩查房和评先创优等活动为载体,逐步形成了以主管院长总负责、护理部具体负责、各科护士长主抓落实的层次护理管理模式。使医院护理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力促进了医院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的高低,而护理质量又是评价医院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护理工作在多年的全市评比中均名列前茅。现结合多年护理管理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1.加深对护理管理基本点的认识 护理工作要把“质量第一”放到核心位置。要坚持预防为主,掌握主动,防患于未然,变事后管理为事先  相似文献   

4.
人文关怀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见解,把护理连同美和爱融为一体,推动着护理事业向前发展。21世纪赋予了护理崭新的理论与内涵,随着整体化系统护理的护理革命,要求护士改变旧观念、旧习惯,采纳新的适合时代的护理理念,达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浅谈我院护理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将无形的护理文化内涵,物化到有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医院护理服务品质才能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创新。为此,我院护理部做了许多有意的探索和尝试。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的市场化,病人对护理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如何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形象,使医院在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效益已成为我们护理工作中的一个大问题。因此,我院针对这一问题在各科室开展了“人性化”护理服务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各个方面满足病人的身心需要,时时刻刻以病人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护理工作之中,使病人在住院期间体会到人情味。  相似文献   

7.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西医院,97年因区域规划,将本区的一所“二级甲等”中医院合并至我院,医院定性为中西医结合医院。如何办好具有中医特色的医院,如何使西医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中医护理操作技能成为中西医结合的专业人才,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质量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我院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了一定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各种中医护理操作,并能正确应用于临床。现将我院在中医培训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无”病人长期以来是所有医院都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我院从1995年开始,“三无”病人有日趋增多的趋势,为真正解决此类病人的治疗与护理问题,使他们真正进入生命的绿色通道,我院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使医院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使医院声誉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组织在特定的护理环境下,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基本信念、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我院是地处西北边陲少数民族地区的一所具有260张床位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就诊人群中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占50%以上。在突飞猛进的21世纪,倡导及发展护理文化,是民族地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针地我院具体情况,在护理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进行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中医护理人员对“磁性医院”理念内化作用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医院40名中医护理人员进行“磁性医院”理念的内化,通过遵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的形式对“磁性医院”理念进行了更深刻的分析。结果医院实施“磁性医院”理念的内化后,护理人员工作各项指标高于内化前(P<0.05),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管理及满意度与往常相比有所提高,离职率大幅下降,改变了人员短缺现象。结论“磁性医院”理念内化构建的各方面举措内化于心,深化了护士的职业情怀,是稳定护理人才队伍行之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落实三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工作,促进中医护理工作持续发展,我院护理部按照《三级中医骨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中“中医护理”的有关要求层层动员,全员培训,对标准进行解读;梳理条款,对照落实;以《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为指导原则开展护理工作;制定、落实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计划;骨伤科中医特色护理的深化;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工作。工作中充分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全员参与;注重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系统性;以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来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至9月,作为友好省洲医师交流项目的一员,有幸来到了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医疗护理学习,走访了OU大学医院、INTEGRIS Baptist医院、Marcy医院、圣.安东尼医院和脊柱骨科医院五家不同的公立、私立,教学、参团法人和教会医院,其完善的护理管理体制和“以人为本的”的护理服务理念已经渗透到医院的各个角落,值得我们推崇和借鉴。这里就INTEGRIS Baptist医院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建立和发展而存在,加强护理管理工作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各项护理管理措施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扎扎实实搞好“医院管理年”活动。结果:推进了医院护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结论: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开展,对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性化护理在五官科病房的实施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喜英 《光明中医》2008,23(5):682-683
人性化护理是以突出医院文化为主要手段的柔怀服务方式,即在提供护理技术服务中,增加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把“人性化”融入到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强调护理服务符合病人的生活规律和心理需要。人性化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心融为一体,以礼服人、以情感人。我科是眼耳鼻咽喉疾病综合性科室,收治的病人较复杂,年龄上至96岁高龄,下至刚出生一周的婴儿,多以择期手术为主,季节性较强。近年来,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淑卿 《中医正骨》2009,21(3):69-69
骨伤护理的规范化是医院规范化的一部分,我们对2000—2006年我院中医骨伤常见病症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整理出“护理规范”和“功能锻炼规范”,应用于临床,并进行前瞻性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河北中医》2010,32(3):406-406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工作会议上,河北省人民医院被卫生部确定为我省唯一一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是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以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建立责任护士负责制和公开护理服务项目、引入患者知情监督机制为切入点,实行对护理人员统筹调配、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卫生事业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在当前的新医疗局面中,对医院的供应室进行高效科学的护理管理是非常迫切的.文章从分析医院供应室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手,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理念在医院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而从加强医院管理者影响力、重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奖罚分明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医院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关系到病人的治愈和康复。我院于1993年开始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了医疗质量,现介绍如下。l建立建全感染管理组织和网络我院从1990年成立了由业务院长直接领导的医E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相应的职责和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每半年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进行分析总结。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深人开展,1992年医院增设了感染控制科,由一名副主任医师任科主任,编配护理高级、中级、初级和…  相似文献   

2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民所有制医院,以建设具有国内示范水平的现代化医院为目标。我院在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管理期间及后续的顾问时期,在美国护理专家的合作指导下,结合我国国情特点,引进先进的护理教育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巩固和发展(1),经过短短十年的努力,现已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教育方案,使之能更有效地达到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的目的,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