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头发越掉越多,原来浓密的头发渐渐稀疏,逐渐露出头皮;发际线在不知不觉中退后……脱发对有些人就是一场噩梦,除了形象大打折扣,更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其实,只是因掉点头发就给自己带来心理负担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不过,当发现有脱发的征兆时,还是需及时查明原因。掉多少头发才算脱发当我们在洗头或梳头时发现有较多头发脱落,不禁会担心这算不算脱发呀?每个人约有10万根头发,其中85%~90%处于生长期,其他10%~15%处于休止期或退行期,每天都会  相似文献   

2.
王宜 《家庭健康》2011,(10):55-55
头发过多地脱落称为脱发,而过早过多地变白则称为白发。正常头发的生长有周期性。其中生长期3~4年,退行期数周。休止期3~4个月。在休止期头发逐渐脱落后,襁新的毛发所代替,这样就形成了头发的新陈代谢的过程。正常情况下,休止期的脱发每日不超过100根,如果因各科原因超过这个范围即为病理性脱发。引起脱发的原因很多,诸如毛囊破坏、毛发结构异常而易于折断、毛发生长周期紊乱等,常见疾病有脂溢性脱发、各种先天性、遗传性脱发、营养不良、真菌或细菌感染(如黄白癣、毛囊炎)、斑秃、梅毒、红斑狼疮,以及长期X线照射及应用抗肿瘤药物等。  相似文献   

3.
男性脱发是世界性皮肤科问题,男性型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雄性脱友、早秃等。导致脱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基因遗传是导致该病的因素,男性之所以会患上男性型脱发,是因为遗传了某种因子,以致毛囊对某些男性荷尔蒙(二氢睾酮DHT)敏感,令头发容易受刺激而脱落。 与一个人的皮脂性质有关,中性皮肤患病率最低,干性和油性皮肤患病率较高。 心情长期紧张、压力过大也是原因之一。头友的生长,可分为生长期、退化期及休止期,头发处于休止期时是最容易  相似文献   

4.
健康文摘     
正易掉发揉揉头皮头发的生长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三个阶段,春季万物复苏,头发的生长也是最快的,而到了秋季,则出现休止期,毛发开始脱落的现象。百会穴头顶是脱发最严重的地方,可以用拇指指腹按摩头顶百会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头发的营养供应(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四神聪用拇指的指腹在穴位上点按,以左右前后的顺序进行,增加血液循环(四神聪在百会穴前、  相似文献   

5.
营养与头发健美景轩头发有些什么生理特性,应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头发而使其更加健美?对这个问题你一定会很感兴趣。1头发每天都在新陈代谢头发和我们身体上所有的组织一样,是不断新陈代谢的。头发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即成长期和休止期,合起来称为毛周期。成长期就是...  相似文献   

6.
正产后脱发勿惊慌很多准妈妈在孕期都是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可是分娩后不久,头发一把接一把地掉,很是让人郁闷。产后脱发的发生率约为35%~45%,常常发生在产后2~6个月,每个妈妈脱发的轻重程度也会不一样,脱发部位大多在头部前1/3处和前后发际线。额头两侧的脱发会显得明显,有的妈妈的头发整体感觉变得稀疏枯黄,很多妈妈担心这样掉下去迟早"谢顶"。其实产后脱发是暂时的生理现象,大多数的脱发也不需要治疗。激素变化有关系头发的更新速度是受体内雌激素水平变化影响的。怀孕时,孕妈妈体内雌激素水平高,  相似文献   

7.
产后脱发,医学界称为产后静止期脱发(Postpar tum Telogen Effluvium),几乎有一半的产妇会经历明显的脱发,而且脱发发生的时间一般是产后3~5个月,正是婴儿开始认识妈妈的时候。不能以美丽的形象出现在宝宝面前,真叫人郁闷。产后脱发,这是为什么呢?要搞清产后脱发的原因,先得了解头发的生长过程:头发生长的第一阶段叫做生长期(Anagen),这时的毛囊里制造毛发的细胞很活跃,头发不断延长。平均来说,生长期的头发每个月延长1 cm,而大部分人头发的生长期至多能延续6年。这也是大部分人即便是拼命留长发,也最多只能及腰而已的原因。生长期之后便是退化期(Catagen),制造毛发的细胞逐渐死亡,头发便停止生长,这个时期延续数周。最后,毛囊退化萎缩,毛发随之脱落,这就是静止期  相似文献   

8.
尽管脱发不会对健康产生影响,但会给男人带来无法想像的心理负担,不仅影响他倜傥不群的风姿,还会株连他那颗敏感的心,让他想到了韶华的逝去,迟暮的开始。资料显示:世界上大约有五成成年男人受到脱发的困扰,中国城市成年男性脱发的平均发病率约25%。脱发有原因医生们举出N种可能:基因遗传雄性激素分泌过于旺盛等,头顶部就会分泌出过多的油脂,导致逐渐脱发,成为秃顶;还有些因素也可引起脱发,心情长期紧张、压力过大。最常见的是压力大导致的脱发,如"休止期脱发"。秃顶也快乐聪明如果体内雄性激素分泌比  相似文献   

9.
人们总希望自己拥有一头黑亮的秀发增加美感和信心,而感到心情愉快,然而也有不少的人为了脱发而感到苦恼和忧虑。怎样才能称之为“脱发”呢?脱发应该是指由于病理因素造成头发大量的脱落,说明是一种症状或现象。我们知道,毛发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约3年)、退行期(约3周)、休止期(约3月)。各部位的毛发并非同时或按季节的生长或脱落,而是在不同时间分散的脱落和再生,正常人每日可脱落约70—10O根头发,同时也有等量的头发再生,固此这种脱发是正常的,没必要去烦恼或顾虑。 如上所述,脱发表现的是头发大量的脱落,它可以是头发本身的病变。既是皮肤科的一类常见疾病,而且可以与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内脏器官等的疾病、药物因素、多种致病菌的感染,或恶性肿瘤等有关。例如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刚刚坐月子的齐女士每天都处于当妈妈的兴奋之中,可是不久她就遭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打击,她发现自己的头发脱得非常厉害,没多少天下来,头顶竟有些稀疏了。她恐惧极了,赶紧来医院的皮肤科就诊。 告诉齐女士不必过于担心,她所患的是妇女产后常见的一种病——休止期脱发。很多人都不解,为什么产后会脱发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相似文献   

11.
每天梳头洗浴时,看到地面上或是盆中掉落的青丝,你有没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心呢?正常人头皮上有10~15万个毛囊,每根头发的生长期2~4年,进行新陈代谢,经历了生长、退行和休止期后,最后自然脱落。每人一天掉100根头发实属正常,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脱发知多少     
脱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理性脱发,另一种是病理性脱发。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每天脱落100根以内都属于正常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说属于生理性脱发,不算为病。  相似文献   

13.
<正>正常人平均每天脱落约70~100根头发,同时也有等量的头发再生,这样的动态平衡可维持正常的头发数量。当各种原因导致头发生长异常或过度脱落使头发数量明显减少,将会影响人们的形象美观甚至带来心理负担。这里介绍常见的脱发类型: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俗称"秃顶",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该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初期表现为前额两侧头发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部发际向  相似文献   

14.
轻轻松松防脱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小珊 《医药与保健》2005,13(10):35-35
很多人对自己日渐脱落的头发视若无睹,认为那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平均每天掉几十根头发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早春和秋末季节,女性由于荷尔蒙的分泌,生理状况不易保持平衡,一天脱落百根左右头发属正常生理现象.若脱发远远大于此数,就应引起重视了.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除此还含有多种胺基酸及几十种微量元素.若人体缺铁和蛋白质,头发就会变黄及分叉;缺乏植物油、维生素A、蛋白质和碘时,头发会发干、无光泽及容易折断;缺乏维生素B群时会出现脂漏性炎及头发脱落现象。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期脱发原因繁多,先天遗传性、营养失衡性、休止期、全身系统性疾病所致脱发等,枕部环状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形态,认识尚不太一致,倾向于可能是“生理现象”,本文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入秋过后,不少人发觉头发掉得比以前多了。秋季掉发与头发的生长特点有关:头发的生长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三个阶段,毛囊的生长也有一定的年周期性,春季万物复苏,头发的生长也是最快的,而到了秋季,则出现大量毛发开始脱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雄激素性脱发,又称脂溢性脱发,中医称之为"油风",是临床最常见的脱发类型,约占所有脱发疾病的90%,男女都可以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在我国,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发病率约为21.3%,女性为6.0%,目前约有1.4亿患者。这种脱发男性表现为前额两侧头发逐渐减少,发际线呈M形逐渐向头顶延伸,随后出现头顶部毛发减少和  相似文献   

18.
在人的一生中,15~30岁是头发生长最快的时期,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当头发的生长和脱落不能维持平衡时,头发就会日渐稀少,那就是脱发。脱发受人年龄、遗传、饮食、环境、精神、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它有生理性脱发和病理性脱发之分。生理性脱发如新生儿脱发、产后脱发等,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9.
头发脱落本是一种自然规律。一般人的头发有10万根,每天约有70根头发脱落,同时也会有等量的头发长出。但大量脱发就属不正常了。遗传、营养、内分泌、药物、精神等因素均可引起脱发。但最新的一种说法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健康月刊》2005,(1):152-153
脱发.特别是脂溢性脱发.多见于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爱思考的中青年男女。早期出现头油多、头皮痒、头发不断脱落等现象;中期,头发会变得稀疏细软.无光泽且头皮显露;晚期,头皮光滑发亮.仅留发际残发.俗称“太阳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