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浇楼板与框架梁一起浇注,两者共同工作能力强.本文主要针对在梁端截面有效受拉翼缘宽度范围内,与框架梁跨度同向的楼板配筋对框架梁端正截面抗震承载力的影响做进一步探讨,为框架结构设计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索小永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380-383
钢管支撑架适合不同类型构件支模,但其轴心受压承载力具有特殊性。文中从多角度建模进行分析,找出其合适的分析模型,研究其屈曲承载力。 相似文献
3.
构造因素对高支模稳定承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有关高支模的国家规范尚未正式颁布,在高支模的设计和施工方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高支模施工坍塌事故时有发生。根据文献[1]的试验结论,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讨论了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的各构造因素:步距、剪刀撑、扫地杆等的设置方式对架体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根据对计算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高支模体系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以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同时也为建立高大模板支架空间结构体系安全控制理论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等级公路粘性土高路基的稳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沪宁高速公路南京、镇江段纵向开裂高路基的勘察结果,运用 G S P普遍条分法结合静态数学规划的方法,对裂缝段粘性土高路基的强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用于指导裂缝段路基的加固处理,为今后粘性土路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为了确定砂土地基中倾斜荷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抗拔承载力,利用极限包络线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基于25组模型试验得到水平、竖向以及倾斜荷载作用下吸力式沉箱基础的极限承载力,结合假定得到的水平、竖向极限承载力系数,回归分析得出:水平和竖向极限承载力系数与荷载作用点位置Z/L服从幂函数关系;随着荷载作用点位置的逐渐增大,水平承载力系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竖向承载力系数逐渐增大;归一化竖向极限承载力与归一化水平极限承载力之间服从二次抛物线关系,通过求平方根的形式即可得到倾斜荷载作用下沉箱基础的极限抗拔承载力。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新型双箱型空腹圆弧钢拱的平面内稳定特性,采用理论推导与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平面内弹性屈曲及弹塑性稳定承载力,分析剪力对拱截面破坏模式的影响,并建立了平面内稳定承载力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拱截面的剪力分布情况,研究了双箱型空腹圆弧钢拱截面整体剪切变形及弦腹杆剪切变形对平面内弹性屈曲的影响;推导出了考虑双剪切变形影响时,双箱型空腹圆弧钢拱的纯压弹性屈曲荷载公式。然后,参考轴心受压柱设计原理,引入稳定系数及正则化长细比,绘制了纯压状态下的稳定曲线。最后,分析了在几种常见荷载工况下,双箱型空腹圆弧钢拱整体破坏模式的稳定承载力设计公式。本文分析的拱结构新颖,所提弹性屈曲荷载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十分吻合,同时采用轴力与弯矩的二项式验算了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研究结果可供日后科研和实际工程设计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火灾高温导致钢材弹性模量减小,单层网壳结构在火灾下更容易发生整体失稳现象,为了获得火灾下K8型单层网壳弹塑性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单层网壳结构火灾高温下有限元计算的原理,对K8型单层网壳结构在整体不均匀温度场和局部高温两种典型火灾升温情形下的弹塑性稳定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分析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常温下K8型单层网壳火灾下弹塑性稳定承载力的计算表达式,得到了火灾下弹塑性稳定承载力的具体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弹性支撑刚度对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形梁稳定性能的影响,开展了集中荷载作用下3根带有不同弹性支撑刚度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翼缘工字形梁的稳定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梁的位移及应变的变化规律,获得梁的失稳形式和稳定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整个加载破坏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3根试验梁均发生整体弯扭屈曲失稳。随着弹性支撑刚度增加,梁稳定承载力增大,验证了设置弹性支撑可有效地提高该梁的稳定承载力。在试验基础上,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梁进行非线性屈曲分析,将获得的稳定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均小于5%,从而验证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最后,研究了混凝土强度、上翼缘含钢率和腹板高厚比等参数对该类梁稳定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增大上翼缘钢管含钢率和减小腹板高厚比均可明显提高该类梁的稳定承载力,而增强混凝土强度对梁的稳定承载力提高较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线弹性地基反力法,提出水平荷载作用下阶梯形变截面桩内力及变形解析算法,该算法假定相同土层的地基反力模量为常数. 根据桩身的变截面特性以及桩周土体的分层情况将桩身进行分段,建立各段的微分控制方程. 考虑到桩顶、桩端边界条件以及相邻桩段间的协调变形条件,推导出符合桩段挠曲变形特征的迭代关系,得到任意边界条件下的桩身内力及变形算法. 通过将该算法的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以及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分析桩身长径比、变径位置、桩径比对桩身内力及变形分布的影响规律. 减小长径比,将变径位置向桩底下移,均可以使得桩顶最大水平位移减小,最大弯矩增大,减小下部桩径有利于减小桩身弯矩峰值,更有效地协调桩身变形. 相似文献
12.
河漫滩地层是冲积洪积作用形成的,地层构造比较复杂。土质不均匀,有透镜体、尖灭、软粘土夹层,地下水位高。在这样的场地上,大面积新填土,碾压后修建建筑物,还是很少见的。本文根据室内试验,现场观测和工程实践的结果,论证了在河漫滩上填土地基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并阐述了如何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张季如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1993,(3)
本文是文献[1]的深入研究和发展。文中给出可反映群桩间距影响的砂土地基破坏模式理论判据和承载力系数N_q、N_r的计算式,可考虑桩端为楔形或非光滑的更一般情形。最后根据本文理论编制了可用于IBM-PC微机的计算和绘图软件,绘制了承载力系数与桩距、桩底楔角和基土内摩擦角等关系曲线。利用这些曲线能较方便确定群桩桩端土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岩石力学特性的岩土锚杆基础受力性能与承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进一步讨论分析了错杆基础受力性能,采用弹性力学的方法,在简化和假定模型基础上,经过椎管演给出了保证岩体稳定前提下,锚杆基础承载力公式,并利用公式通过算例进行分析比较,可供设计参考,并有待通过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高强铝合金压弯构件稳定性能及其承载力,对29根箱型截面与L型截面6082-T6型高强铝合金构件进行偏心受压稳定承载力试验,获得其失稳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及变形性能.在有限元模型获得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初始缺陷幅值、截面尺寸、正则化长细比、偏心方向及偏心率等参数对构件的稳定承载力影响及其规律.利用试验及有限元稳定承载力影响参数分析结果,对中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和欧洲规范Eurocode9中的相关计算方法进行验证与结果对比,并对中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中L型截面压弯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补充.结果表明:本文有限元模型可以精确地预测铝合金偏压构件的稳定承载与变形性能;中国《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和欧洲规范计算公式可以用于6082-T6铝合金箱型和L型截面构件压弯构件稳定承载力计算,但都相对保守. 相似文献
16.
为使施工过程中能够针对关键因素进行重点严格控制,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和工程实践,对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对各因素进行系统层次归纳,建立了高大模板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10位专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各因素两两比较评分的结果,构造相应的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在得到每一层次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比例后,对各层次进行综合计算,对计算出的相对权重大小进行总排序;最后将10位专家总排序结果进行转换计算,得到各因素对高大模板扣件式支撑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7.
阮晓波;孙树林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2013,20(9)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against bearing capacity failure, 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of reinforced soil walls was determined by using pseudo-dynamic method, and calculated by considering different parameters, such as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ismic acceleration coefficients, ratio of reinforcement length to wall height, back fill friction angle, foundation soil friction angle, soil-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 and surcharge. The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at the seismic safety factor increases by 24-fold when the foundation soil friction angle varies from 25° to 45°, and increases by 2-fold when the soil-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 varies from 0 to 30°. That is to say, the bigger values the foundation soil and/or soil-reinforcement interface friction angles have, the safer the reinforced soil walls become in the seismic design. The result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from pseudo-static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higher value of the safety factor by the present work. 相似文献
18.
针对挤扩多级支盘桩相对于普通等截面直孔灌注桩具有较高承载力和较低沉降量的特性,采用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方法,对浙江湖州市某工程同一场地中的挤扩多支盘桩与普通等截面直孔灌注桩进行极限承载力的对比试验研究。工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工程地质条件下挤扩多支盘桩与普通直孔灌注桩相比,其极限抗压承栽力和极限抗拔承载力都较大提高,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抗压承载力提高达75.3%以上,而混凝土的用量却少41.9%;单方极限抗拔承载力提高118.9%以上,而挤扩多支盘桩的混凝土用量比等少44.1%以上,且沉降曲线较缓,因此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该工程试验对这种新型桩的承载理论研究和类似工程实践具有客观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工字型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腹板局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字型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在复合应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工字型组合梁腹板在复合应力作用下的局部稳定性计算模型,建立了相应的临界屈曲应力计算公式;基于组合梁腹板的稳定性特点和偏心受压与剪切作用下的相关方程,计算了工字型组合梁腹板在复合应力状态下的弹性屈曲因数,采用势能驻值原理分析得出了连续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稳定的临界应力,提出了弹性受力阶段腹板不设横向加劲肋的高厚比限值。计算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有广泛的适用性,且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放宽对高厚比的限制,为工字型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的合理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提供理论方法和依据,提出了基于构件极限承载比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不同荷载组合作用下的大跨度桥梁结构的极限能力分析,以及结构极限状态下的受力和构件本身的极限承载状态,定义了构件极限承载比、极限承载比均匀度和基准极限承载比等特征参数。进而根据构件极限承载比与基准极限承载比确定结构中的高承载构件,并对高承载构件进行内力监测方案设计。最后,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六种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找出结构中的高承载构件及破坏路径,进而提出了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内力监测设计初步方案。结果表明:基于构件极限承载比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内力监测方案设计,为桥梁结构内力监测设计提供定量化评价基准;通过基于构件极限承载比的结构内力监测所选取的监测构件与结构的真实破坏过程一致,可以减少低承载构件的监测,对于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内力监测的构件可以从原方案178 个测试构件减少至59 个测试构件,减少了低承载的监测构件,降低了监测费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