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5月~2005年3月我科脑电图室对97例不合作的怀疑癫痫小儿行脑电图检查,随即给予水合氯醛口服和灌肠的两种给药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水合氯醛灌肠途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安全性高,小儿合作性好,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水合氯醛两种不同给药途径对婴幼儿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需行心脏彩超、CT及MRI等检查的婴幼儿(6个月~2岁),随机分为口服组、灌肠组,每组60例,使用Ramsay镇静评分标准评价给药后的镇静效果,比较发生胃肠道反应及镇静失败的例数。结果灌肠组给药后(30 min内)达到Ramsay镇静评分5分并能实施相关检查的人数及平均所需时间均优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灌肠组的胃肠道反应发生例数及镇静失败例数均少于口服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灌肠给药途径镇静效果优于口服给药途径,能使婴幼儿顺利完成各种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不同浓度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用于婴幼儿镇静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婴幼儿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260例行镇静治疗的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观察组用5%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照组用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比较两组镇静有效率及开始镇静的起效时间.结果 镇静有效率观察组98.46%、对照组88.50%,两组比较,x2=10.63,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在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中的镇静效果。方法以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前的402例婴幼儿为改善前组,实施护理专案改善实施后的521例婴幼儿为改善后组,成立护理专案改善小组,应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分析,分别从肠道状态、灌肠深度及手法、健康教育等方面制订并实施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标准化方案。结果干预后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效果明显提高,漏液率由干预前的54.98%降到干预后的14.97%下,辅助检查一次成功率由干预前的77.11%提升到干预后的94.63%。结论护理专案改善后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使漏液率下降,镇静效果和辅助检查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结合睡眠干预在婴幼儿检查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80例无法有效配合治疗的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结合睡眠干预,观察两组婴幼儿保留灌肠后进入睡眠起效时间、睡眠维持时间及灌肠液的外溢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幼儿睡眠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睡眠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溢次数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结合睡眠干预保证了药物起效及维持时间,减少了药液外溢的损失,用于婴幼儿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功能检查前10%的水合氯醛不同时间点给药方法对不同年龄患儿的催眠效果,讨论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需做肺功能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选择患儿入睡前10~30min应用水合氯醛进行催眠,对照组选择按常规执行医嘱时间或按预约的时间应用水合氯醛,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入睡的时间、程度,是否完成肺功能检查。结果实验组应用水合氯醛后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1389,P〈0.01);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应用水合氯醛灌肠后入睡时间及镇静效果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3.1752,3.9635,2.8501,4.8888;P〈0.01)。结论小儿肺功能检查应用水合氯醛灌肠催眠应根据睡眠周期进行个体化给药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婴幼儿磁共振检查前不同时间用水合氯醛液灌肠的制动效果。方法按入院日单双号将117例患儿分两组,对照组患儿在清醒状态下灌肠,观察组患儿在快入睡时灌肠,比较两组用药后镇静起效时间及制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灌肠后镇静起效时间快、制动效果好。结论婴幼儿磁共振检查前,在快入睡时用水合氯醛液灌肠制动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水合氯醛2种口服方法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水合氯醛2种口服方法在不同年龄段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将650例行肺功能检查的婴幼儿按6个月以下、7个月~2.5岁、2.6~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在检查前给予10%水合氯醛常用量(O.5ml/kg)口服,熟睡后进行肺功能检查。对照纽采用常规口服法,即由护士指导家长用小药杯盛药给患儿喂服。观察组采用改良口服法,即由护士用小调羹盛药后压住舌头或用注射器抽取药液后取下针头从患儿嘴角注入喂药。观察2种口服方法的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镇静效果高于对照组。6个月以下患儿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个月。2.5岁患儿2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6~3岁患儿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前口服水合氯醛时,年龄越小,镇静效果越好;6个月以下患儿采用常规口服法即可达到满意效果,而7个月以上患儿采用改良口服法可提高镇静效果,减轻胃肠道不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苯巴比妥与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156例需要镇静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苯巴比妥组78例和水合氯醛组78例,分别给予苯巴比妥注射或水合氯醛口服,分析镇静效果与镇静起效时间.结果 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苯巴比妥(χ2=4.48,P<0.05),水合氯醛镇静起效时间优于苯巴比妥(χ2=5.37,P<0.01).结论 水合氯醛口服镇静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镇静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镇静肛管灌肠和头皮针胶管灌肠对患儿的镇静效果。方法:将120例应用水合氯醛的患儿随机分为镇静肛管灌肠组和头皮针胶管灌肠组各60例。结果:镇静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哭闹、黏膜损伤发生率镇静肛管灌肠组低于头皮针胶管灌肠组(P<0.05)。结论:镇静肛管灌肠优于头皮针胶管灌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苯巴比妥与水合氯醛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156例需要镇静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苯巴比妥组78例和水合氯醛组78例,分别给予苯巴比妥注射或水合氯醛口服,分析镇静效果与镇静起效时间.结果 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苯巴比妥(χ2=4.48,P<0.05),水合氯醛镇静起效时间优于苯巴比妥(χ2=5.37,P<0.01).结论 水合氯醛口服镇静效果确切可靠,操作简单、方便,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镇静药.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水合氯醛口服和直肠内给药的镇静效果.方法 收集比较水合氯醛口服和直肠内给药镇静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对纳入的10篇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分析直肠内给药有效率高于口服给药.口服给药患儿有9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直肠内给药有57例出现排便反应.结论 水合氯醛直肠内给药的镇静效果优于口服给药.儿科应用水合氯醛镇静时特别注意用药安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患儿行水合氯醛灌肠后不同肛管留置时间的镇静效果。方法将240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肛管留置0min组、肛管留置5min组、肛管留置10min组、肛管留置15min组各60例,在实施10%水合氯醛灌肠后分别立即拔除肛管及留置肛管5min、10min、15min。结果肛管留置15min组有灌肠液外溢例数较其他3组少(P0.05);肛管留置10min组和肛管留置15min组镇静有效率明显高于肛管留置0min组和肛管留置5min组(P0.05)。结论患儿水合氯醛灌肠后肛管留置15min有助于提高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98年 11月~ 2 0 0 3年 3月我院对 77例不合作的脑外伤小儿随机给予水合氯醛口服和灌肠的 2种给药方式 ,进行临床护理观察 ,认为水合氯醛灌肠途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途径 ,安全性高 ,小儿合作性好 ,现将观察结果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观察对象。本组 77例脑外伤小儿病例中 ,男 4 2例 ,女35例 ,年龄 3个月~ 5岁。全组病例均为医生确定开出医嘱需行CT检查者。2 .方法。 (1)口服组。本院制剂室提供的 10 %水合氯醛口服液 ,按 5 0~ 80mg kg体重计算 ,最大量不超过 2g ,遵医嘱于CT扫描前口服。为减少药物浪费 ,口服前加水稀释 1倍 ,口服…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法与停顿法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辅助检查的患儿,按入院先后分为常规灌肠法(对照组)、停顿灌肠法(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灌肠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起效及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停顿式灌肠法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效果优于常规法灌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施体位改变联合肛管插入深度的改进在婴幼儿水合氯醛灌肠中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医院门诊就诊且需作辅助检查的患儿104例,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俯卧位联合增加肛管插入深度行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对照组按传统保留灌肠法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平均入睡时间、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药物制动效果、Ramsay镇静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镇静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灌肠后平均入睡时间少于对照组、插管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灌肠后药物制动效果及Ramsay评分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俯卧位联合增加肛管插入深度的改进行婴幼儿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法,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效果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8.
水合氯醛两种给药途径在婴儿听力检查中制动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娣 《护理研究》2005,19(7):1357-1358
耳科医生对婴儿进行各项听力检查时,必须保持安静。但大部分婴儿难以做到,常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制动。以往对小儿制动均采取水合氯醛灌肠法,但婴儿制动效果不如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对此,2004年9月-2005年2月,我科对125例婴儿随机给予水合氯醛灌肠法和口服法镇静制动的对比观察,认为婴儿应用水合氯醛制动宜选用口服途径给药。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先天性心脏病小儿采用改良口服水合氯醛方法行心脏彩超检查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专科收治的经心脏彩超检查确诊的先心病小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水合氯醛方法进行镇静处理,观察组给予改良后口服水合氯醛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婴幼儿CT检查的制动方法,提高CT诊断质量。方法 对2002年l~12月间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1个月~3岁的2598例患儿采用10%的水合氯醛口服或灌肠.待达到睡眠状态时进行CT扫描。并从给药方式、平均睡眠维持时间、睡眠效果及CT片质量等4方面综合评价制动效果。结果 口服法l934例中,412例产生呕吐.322例给药2次,21例给药3次。98例睡眠效果差;灌肠法664例中.仅14例因腹泻而睡眠效果差,其它效果均佳。结论 10%水合氯醛是一种帮助婴幼儿完成CT检查的较佳方法,其中灌肠法较口服法更为安全,睡眠起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