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瘦西湖     
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到扬州瘦西湖去玩。当我们来到一座拱形桥上时,妈妈告诉我这座桥叫“大虹桥”,这时我不禁想起清朝诗人王渔洋的一首诗:“虹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依香人影太匆匆。”一种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过了大虹桥就到了瘦西湖。进入瘦西湖,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派秀丽的景象,湖水干净清澈,小鸟在柳树枝头唱歌,知了在不停地叫唤着,仿佛在对我们说:“欢迎你们到瘦西湖!”我们信步在瘦西湖的长堤上,突然迎面而来一阵扑鼻的清香,我赶紧往前跑,只见路的两旁有大片的盆栽荷花和池栽荷花,荷叶层出不穷,荷花竞相绽放,…  相似文献   

2.
扬州人说:“不作水上游,不算到扬州。”游扬州一定要乘画舫,当年乾隆帝六下江南,六到扬州。地方官和盐商为了接驾,不惜万金在旧水道上开出一条新河,让皇帝可以从他的行宫天宁寺门前的御码头,乘画舫直达平山堂脚下,并集天下能工巧匠,沿瘦西湖两岸建起了一座座美丽别致的园林,从御码头直到大明寺,呈现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相似文献   

3.
换房子     
七月里,我在海滨度假。海边的傍晚迷人极了,我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踏着细碎的浪花,不时弯腰拣起带花纹的石子、洁白的贝壳。“咦?”我的目光被什么吸引住了——离我两米远的沙滩上,一个蓝色的瓶盖在动。不是被风吹动,不是被浪花推动……是它自己在歪  相似文献   

4.
扬州瘦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中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文化景观的杰出代表,是盛清时期中国园林建筑的重要典范。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都有关注,但大都集中于对瘦西湖文化现象、社会习俗、诗文雅集、乾隆南巡等大文化事件等方面的解析;直接以瘦西湖景观为切入点,对其文化景观的基调、特性尚未有过研究。以瘦西湖整体景观架构为独特视角,以熙春台向北至蜀冈的山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将会对瘦西湖的建筑、山水等景观要素以及诗会、雅集等文化特性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读。  相似文献   

5.
扬州,中国古运河畔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瘦西湖碧披荡漾,文昌阁古色古香。古城的秀色儒风,吸引着一位来自安徒生故乡的女士——易伯克·卜尔达娜,中文名字叫易德波。这位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北欧亚洲学院的汉学研究员,在漫长的研究生涯中出版了研究专著《扬州评话探讨》和《中国说唱文学》,把中国说唱文学的一个地方品种研究得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6.
肖复兴 《社区》2009,(17):36-37
扬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40多年前,我读中学,看到了诗人闻捷写的《史可法墓》的短诗,很为诗和诗中所讴歌的史可法感佩,对扬州充满想象。后来,读到清经史学家全祖望那篇著轵的《梅花岭记》.看到他记述的史可法壮烈殉国的场面:大兵如林而至之际,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死前,他留下遗言:“我死当葬梅花岭下。”少年的心.被一腔壮怀激烈所燃烧.对扬州更是无比向往。扬州,在我的心里,是史可法的扬州。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红楼梦学会与扬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0月10~12日在扬州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日本、韩国、荷兰和我国内地、台湾、香港的130多位专家学者会聚瘦西湖畔,深入研讨了红学诸多课题和成果。这是国际红学界的一大盛会,  相似文献   

8.
一走进扬州,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散发着一种浓浓的书香气息,漫步在复杂而清幽的巷弄里,沧桑的历史仿佛从远古里走来,我陶醉了。 走进扬州电信局,我再一次为之惊讶,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优美的庭院,这里是扬州改革开放的窗口,处处焕发出青春的魅力,我强烈感觉到扬州发展的脉搏。 提起电信这两年的变化,扬州人有一个突出的感觉:架子小了,形象好了,品牌亮了。 感觉的背后凸现出前行的足迹:如今,扬州电信交换机总容量已达126万门,电话用户达95万户,多媒体上网用户达到12万户,2000年电信营业收入达7亿多元,同比增长13.86%,增…  相似文献   

9.
磨山诡道     
《阅读与作文》2008,(6):20-22
一道“白光”折断700棵大树 1999年6月22日19点35分,夜幕即将降临,武汉东湖磨山风景区正逐渐进入夜晚的宁静,湖面上游弋着几条赶着归家的渔船。正在这时,平静的湖面上突然升起了一团大雾,并且迅速向磨山上移动,所到之处,狂风大作,水桶粗的大树被拦腰斩断,仅仅过了几分钟,  相似文献   

10.
赶海     
大海退潮了,我和妹妹一起去赶海。 沙滩上游人如织,有的坐在沙滩上欣赏烟波浩淼的大海;有的三五成群追赶着浪花,有的在水洼里捉小鱼小虾。  相似文献   

11.
雨中即景     
每逢假期,总是独自呆在家里,厌倦了那无聊日子。我终于有幸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太阳公公火辣辣的热情,我感到无比畅快!可这夏季,说变就变,这不,一会就乌云密布,雷公公大声吼叫着,喊耳背的雨婆婆快出来凉快凉快。看来,这场雨就要到了!我加快脚步,来到河边一个可以避雨的长廊。随着“轰隆隆”一声巨响,“哗啦啦”雨婆婆终于出来了。顿时,平静的湖面上荡漾起了一圈圈小圆晕,渐渐,渐渐,雨愈下愈大,湖面上的雨花你挨我,我挨你,玩起了吹泡泡游戏,风姑娘调皮地抚过湖面,掀起自己美丽的裙角,悠然地打两个转儿,“咯咯”笑着一…  相似文献   

12.
五月的维扬,春色宜人,琼花怒放。中国中外关系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26日至29日在瘦西湖畔的扬州师范学院隆重举行。这次大会由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和扬州师范学院历史系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的4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有著名的学界老前辈、年逾八十的南开大学教授吴廷谬先生,复旦大学教授姚楠先生等。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夏应元研究员、师院历史系主任周新国  相似文献   

13.
扬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与运河的交汇处,设广陵区、邗江区、郊区3个区,辖宝应、高邮、江都、仪征4县市。总面积6638平方公里,总人口447万人。其中市区面积148平方公里,人口 72万人。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隋唐、明清时,是东南第一大都会、全国水陆交通枢纽、盐铁集散之地、富甲全国的商业中心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埠。市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盆景享有盛名。有国家重点名胜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何园、个园、汉墓、史公祠等140多处。历史上人文荟萃,文化昌明,…  相似文献   

14.
扬州瘦西湖,原是由蜀岗东峰、中峰之间的微波峡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涧水曲折流入运河的一段自然水道,旧称"炮山河",又叫"保障湖"。自唐朝以来,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疏浚治理,建造园林,逐渐形成风景秀丽的游览区。它位于扬州的西郊,称它"西湖",一方面是为了区别于那原由赤岸湖、黄叶湖和雷塘等构成的"北湖",一方面也  相似文献   

15.
今天(2005年9月12日),我们十分高兴地迎来了参加2005海外江苏之友扬州行活动的各位新老朋友,大家相聚在一起,畅叙友情乡情,共图创业发展。借此机会,我把美丽而又充满活力的扬州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进一步熟悉扬州,关注扬州,投资扬州。  相似文献   

16.
在众多花草文学意象中,扬州琼花作为一个被集中书写的对象肇始于宋代。配合着历史的变迁,琼花经由宋代文人持续的诠释与书写,文化内涵渐次增加,文学意象日益饱满。尽管琼花物种已随宋代扬州而逝,但琼花意象却变成代表着一种品格、一个城市、一段时间的文化符号,永远留在历史当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比较法对扬州传统民歌与扬州新民歌从题材、音乐形态以及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扬州传统民歌与扬州新民歌因同源而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同时分析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改善,扬州传统民歌与扬州新民歌又存在着各自独特的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8.
易明 《北京纪事》2013,(5):94-96
先说点儿在地理上离北京比较远的事——360公里垃圾环绕青海湖。30年前,我路过青海湖,那是一个十分荒凉、人迹罕至的地方,可是又有天堂一样的美丽。有文章这样形容:油菜花黄,牧草丰盛,牛羊成群,火红的朝阳浮出湖面,鸟群从空中飞过,在金黄的湖面留下片片剪影。青海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内陆湖、咸水湖,湖的四周被巍巍高山环抱,有大小河流近30条,是国家5A级自然风景区。  相似文献   

19.
初夏的夜晚,漫步在海滩之上,习习海风拂动着浪花,如果你不够细心,可能都不会发现浪花之中有点点蓝光闪烁,直到遇见这些荧光连片出现。此时,如果你踏着浪花走过水面,就会发现下足之处蓝光泛起,就好似漫步在星河之上。  相似文献   

20.
扬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苏北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52年,它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五所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座落在历史古城扬州的瘦西湖畔。 1952年苏北师专建校时,合并了南通中学代办的文史专修科、扬州中学代办的数理专修科、丹阳艺术师范学校代办的艺术专修科、苏北师资学校的教育专修科,设置了中文、历史、数学、理化、教育、艺术等六个专修科。当时,一面在市区临时租赁民房招生上课,一面在郊区的废墟上兴建校舍。待新校舍逐步落成,始从市区陆续迁徙到郊区。是年11月10日,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此后便以这一天定为建校纪念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