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7,38(6):543-543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药物新品种和药物生产的新方法,尤其在新药研发中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丰富药物筛选途径传统的新药筛选途径主要是寻找先导化合物-研究构效关系-设计新化合物。在这个过程中,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高级结构研究的成果可以为靶分子提供三维立体结构,为研究构效关系和设计新化合物提供基础。生物学研究中的动态结合、生物大分子与其他分子作用时的构象变化以及一整套的研究方法,可以为药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和方法。建立药物筛选新模型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建立独特的筛选模型是发现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由于抗肿瘤新药不断涌现,肿瘤药物治疗发展迅速。为了确保在临床上继续获得安全、有效的新药,新药由发现到应用,需经过一系列筛选、实验、临床前药理与临床试用等科学过程。临床试验规范(GCP:Good Clinical Practice)是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总结和报告的一种规范,以便向公众保证资料的完整、可靠,保护病人的权益(1)。这一过程亦即是临床试验。为进一步配合做好抗肿瘤新药临床试验工作,本文通过对168例受试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患者选择加入临床试验的主要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抗艾滋病药物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艾滋病的治疗,从广义上讲至少应包括:抗艾滋病毒的化疗;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免疫调节疗法;对混合感染、肿瘤、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并发症的治疗。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抗艾滋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1抗艾滋病药物的现状1.1叠氮胸苷(Zidovudine,AZT)是最早用于临床的抗艾滋病药物,目前仍是首选药。本品化学结构与DNA中的某些结构相似,故能抑制逆转录酶的活性,阻断DNA链延长过程,从而干扰了病毒的增殖[1]。本品极易透过脑血屏障,使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陆大其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0):956-957
现在药物治疗学的发展不仅要求治愈疾病,并且要求防止发生可能或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即要求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首先必须对药物的ADR谱有明确的认识。由于新药临床前研究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对其ADR的了解非常局限,只有通过上市后监测或评价Ⅳ期临床试验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药物的ADR谱;其次,还必须对当前药物ADR的特点有所了解,才能使医药工作者在临床正确使用药品。  相似文献   

5.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关键技术与研究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创新药物研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贯穿于创新药物研发的每一环节。我国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水平在“九五”以前相当落后,本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计划)及江苏省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多项课题的资助下,围绕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近十年的创新攻关研究,解决了生物样品中微量/痕量药物高灵敏度、快速定量分析,体内外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特性快速筛选与评价等11项关键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先导/候选化合物快速筛选体系、创新药物体内外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体系以及中药整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体系,项目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药物代谢动力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与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临床药师的作用得到了应有的发挥,其中临床药物治疗方案的审查就是诸多工作中的一项,这项工作能及时纠正临床一些不正确的用药方案。避免某些重大不良反应的发生以及用药不当给患者带来的伤害,然而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临床药师具有丰富的药物学理论和临床知识,即要有坚实的基础又要跟上快速发展的医药学步伐。审查方法有三种:(1)查房过程中及时纠正;(2)调剂过程中及时纠正;(3)回顾性审查。治疗方案审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大量的药物与临床知识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骆丹丹 《大家健康》2016,(8):168-169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用药依从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P <0.05);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近期开发成功的重要天然药物;简要介绍了目前开发天然药物的三条研究途径;对天然药物的发展趋势就混合成分治疗和复方研发,天然药物新资源的开发与高效、灵敏的活性筛选模型的创建等,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与药物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药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周期长、成功率低。传统药物研发在于发现疾病相关的有效靶点,借助各种技术进行小分子(或大分子)的筛选与设计。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多个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其在新药研发领域能整合大量高通量组学数据、网络药理学数据和图像等高维表型数据,进行有效靶点的筛选和药物设计,节省药物研发成本,缩短药物研发时间。本文探讨了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药物发现过程,旨在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临床中药学的特点是研究的药物可以不经过药理实验就直接用于临床,它的研究步骤是:药物一临床应用一提取分离一药理一扩大临床应用。此方法与西药剐好相反,相比之下,其优点是节省了大量的时问、经费、设备、提高了新药研制的命中率和准确性,避免了大量的盲日性,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了合理的用药配方。中医药已有几千年历史,长期的实践验证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用药经验,每味中药都有自己的性能、用途等记载。采取现代中药学研究新药是一种很可取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代谢物组学是后基因时代出现的一门新兴“组学”学科。它能用反映整体的代谢物图直接认识生理和生化状态,因此能提供区别于其他“组学”而来的大量信息。代谢物组学已经用于评价实验动物模型和外源物产生的一系列代谢过程和作用机制、靶器官的效应、组织损伤。代谢物组学是新药研究开发的必要一部分,其应用涵盖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新药筛选、安全性实验和作用机制研究。因此,在模型识别和确证、药物筛选、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现代中药研究中,同样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抗肿瘤药物国内外市场现状、品种发展及有关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肿瘤药物是临床必需的药物。本文先以较详实数据分析了国内、外抗肿瘤药物的市场与品种发展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个人对国内抗肿瘤药物生产和研究的几点看法,最后详尽介绍了国外近年或即将上市抗肿瘤新药中宜重点关注的一些品种。  相似文献   

13.
杨宇  郑英善  滕悦  崔建华 《吉林医学》2003,24(4):381-382
在目前的疾病治疗中,90%~95%要使用药物或辅助使用药物,临床总体疗效80%要来自于药物的作用,可以说药物在临床疾病的治疗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各种新药大量出现,许多新药的治疗效果、副作用还尚未被人们所全部认识和掌握。因此,许多临床医生开展了临床用药方面的科研及论文撰写。从《吉林医学》杂志来稿方面来看,临床用药方面的文章也逐年增多。如何写好此类文章,总的规则还是要遵循医学论文撰写的一般规律。即:有一定学术水平的有严密实验设计内容的可按论著体载来写;个别的病例观察可按病历报告体载来写。但临…  相似文献   

14.
药物设计与新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药物设计与新药研究彭司勋(中国药材大学药物化学研究室,南京210009)为提供新型药物,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我国医药工业由仿制到创制的转变并开拓国际市场,都应加强新药研究,这是一项相当紧迫的任务。药物设计即药物分子设计,它是新药研究的中心环节,不论直...  相似文献   

15.
药物依赖性试验是评价一个药物可能被滥用潜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药物依赖性的研究与评价方法,并通过我国新药研究现状,分析了申报资料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当前新药申报过程中对药物依赖性研究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科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理论的医学基础学科,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桥梁课程。但是药理学所包括的内容多而散,药物作用千差万别,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性,临床应用更是千变万化,且新药层出不穷。尤其是受生理、生化等基础学科的影响,很多药物作  相似文献   

17.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4):116-116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抗糖尿病新药研究领域获得新突破,通过对数万个样品进行高通量筛选,发现两个小分子化合物在细胞培养和活体动物模型上具有良好的类胰高血糖素样肽-1活性,将改变以往肽类激素需注射给药使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的状况。相关论文发表在2007年1月第1期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18.
冶疗药物监测(TDM)是近20多年来形成的医学分支,是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浓度测定技术紧密结合的结果。其通过各种现代化测试手段,定量分析生物样品(包括血、尿和唾液等)中药物及代谢产物浓度,探索血药浓度安全范围,并应用各种药物动力学方法计算最佳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等,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使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9.
刘蓉  周东  马银燕 《四川医学》2009,30(11):1713-1715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AEDs)引起重型药疹(SDE)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1999年12月~2005年11月收治住院的药疹患者1265例,筛选出由抗癫痫药物(AEDs)引起重型药疹(SDE)患者33例临床资料。结果33例重型药疹(SDE)患者致敏药物为卡马西平(CBZ)占63.64%;重症多形性红斑(SEM)发生率为69.7%;并发药物性肝损害为63.64%。结论引起重型药疹的抗癫痫药物(AEDs)以卡马西平(CBZ)最常见,且以重症多形性红斑(SEM)发生率最高;并发药物性肝损害最常见。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能迅速控制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常见药物、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对179例因药物性肝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引起肝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以各类中药为主,占44.2%,其次为抗生素,共占24.6%;其中抗结核药物占13.4%;潜伏期大多数为1~8周(64.8%),但不少病例(26.8%)用药至发现肝损伤时间〉12周.临床类型主要为胆汁淤积型(57.5%),重型肝炎少见;主要表现有乏力(54.8%)、纳差(61.5%)、黄疸(65.4%).结论引起药物性肝病病因中以中药为主,临床分型主要为胆汁淤积型,详细询问用药史和用药过程中监测肝功能是诊断的关键.应积极建立我国药物性肝病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