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槐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槐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耳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是以液体静置培养9d的菌丝体,0.6mol/L蔗糖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在体积质量比2%溶壁酶、1%纤维素酶和1%蜗牛酶作用下,25℃酶解3h,制备率达2.75×106个/mL;再生最佳条件是液体静置培养12d的菌丝体,0.6mol/L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溶壁酶作用下,35℃酶解2h,再生率为12.7%.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渗稳剂种类、酶种类和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菌龄等因素对黄伞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菌龄为7d,2%溶壁酶处理2.5h,酶解温度25℃,0.6mol/L KCl为制备时的渗稳剂及0.6mol/L甘露醇为再生时的渗稳剂,其原生质体的产率为2.16×10^7个/mL,再生率为0.52%.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γ 亚麻酸,研究了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方法 利用液体振荡培养法,对酶解系统、渗透压稳定剂、菌丝培养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小克银汉霉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等进行了实验。结果 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到5.3×106个/mL,原生质体的再生率达到1.85%。结论 ①用2%的蜗牛酶酶解28℃培养24h的菌丝,以0.7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前以0 3%β 巯基乙醇处理30min,便可制备大量的小克银汉原生质体;②用含0.8mol/LKCl的高渗双层培养基包埋制备的原生质体,可得到较高的原生质体再生率。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学》2017,(7):1079-1082
为进一步改善绣球菌栽培特性、提高栽培产量,对绣球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以绣球菌原生质体再生量为指标,对等渗剂、酶反应温度、pH和反应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采用2%的溶壁酶溶解绣球菌菌丝细胞壁,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以0.6 mol/L蔗糖为等渗剂,在30℃、pH值6.0环境下反应3 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再生量为11 850个/mL.  相似文献   

5.
对荨麻青霉原生质体的高效制备以及再生方法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荨麻青霉较为适合的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的组合:菌龄为28 ℃恒温下培养20~22 h,DTT预处理0.5 h,以7 mg/mL的纤维素酶,7 mg/mL蜗牛酶,5 mg/mL溶菌酶为混合酶,0.6 mol/L的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28 ℃恒温酶解3.5 h,PDA高渗双层培养基再生.该组合制备原生质体形成量达到1.59×107~1.89×107/mL,其再生率达到16.24%~19.25%.  相似文献   

6.
6株谷氨酸产生菌以甘氨酸、青霉素和溶菌酶不同组合处理,对其原生质体形成进行了比较,在最佳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率可达95~100%。B9-15 菌株细胞形态特殊,表面呈凹陷状,仅在含1.5~2.0%甘氨酸的高渗培养液中就能形成原生质体,在加有壁制剂的丁二酸钠高渗培养基上,所试菌株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从10.5%~61.8%,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米曲霉F16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菌龄、酶液组成、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渗透压稳定剂、培养基成分等因素对米曲霉F16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最佳条件是:菌龄15h,酶液为0.75%纤维素酶、0.75%蜗牛酶、0.5%溶菌酶的混合酶液,酶解时间2.5h,温度为28℃,最适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为含有0.6mol/LNaCl的PDA培养基。  相似文献   

8.
王公坤 《科技资讯》2013,(10):123-123
本文研究了不同菌龄、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酶浓度等对产黄青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率与再生率的影响,确定了有利制备率与再生率提高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9.
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农作物,研究其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优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甘露醇浓度、酶解时间、离心速度和不同苗龄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青稞原生质体制备进行优化.结果 表明:最优条件为以培养7d的青稞幼叶为材料,3%纤维素酶+1%果胶酶+0.5 mol/L甘露醇+0.1% MES+1 mmol/L CaCl2...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渗溶液组成及浓度、酶的组成与质量分数、预处理方法、温度和pH等因素对雨生红球藻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细胞数约为106·mL-1的对数生长期细胞,于50 mmol·L-1EDTA和25 mmol·L-1 DTT缓冲液,30℃下恒温处理1h,再于质量分数2.0%蜗牛酶和质量分数1.0%纤维素酶,温...  相似文献   

11.
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金色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具体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 .发酵培养基中采用蔗糖浓度 12 %、甘氨酸浓度 0 .5 %、酶解条件采用菌龄为 48h的菌丝、溶菌酶浓度 6mg/mL、酶解时间为 1h制备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制备率可高达 6 0 %以上 .  相似文献   

12.
保鲜剂在平菇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柠檬酸、无水亚硫酸钠、氯化钠、比久四种保鲜剂以及不同保鲜方式对平菇的保鲜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使用 2 5 0 mg·L-1无水亚硫酸钠溶液处理平菇 ,放置在内置吸水剂的密封保鲜袋中贮藏 ,保鲜效果理想 ,保鲜时间为 8d,外观品质保持良好 ,失重率为 4.8% ,水渍、软化、褐变较慢  相似文献   

13.
2种捕食线虫真菌大量原生质体的快速制备与再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培养基、菌龄、溶壁酶、配制酶液的缓冲溶液和酶解条件等重要因素对2种捕食线虫真菌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采用优化后的制备条件,用较低质量浓度的酶液(5mg/mL纤维素酶,5mg/mL蜗牛酶),在短时间内(5h)蠕虫节丛孢(Arthrobotrys vermicola)原生质体得率可达0.5×107~1.0×107mL-1,球状单顶孢(Monacrosporium sphaeroides)原生质体得率为0.8×107~1.5×107mL-1.原生质体的再生除了受到原生质体制备方法的影响,还与再生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渗透压稳定剂及其浓度有很大关系.另外还对原生质体的释放和再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黑脉羊肚菌的培养条件和原生质体的制备.结果表明,洋葱液体培养基适合黑脉羊肚菌生长.培养3d的黑脉羊肚菌菌丝体在30℃下,用4%溶壁酶酶解2 5h,原生质体数目为2 53×106个/mL.  相似文献   

15.
林肯链霉菌生长在0.5%甘氨酸的S培养基中,能较好地被溶菌酶破壁形成原生质体。原生质体能在RB培养基上再生,但不能在R_2培养基上再生,这和已报道过的其他链霉菌不同。78-11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5.7%,S-3菌株的再生频率约为20.5%。PEG(聚乙二醇)1000对诱导融合的效果较好,重组频率最高可达10~(-2)。重组子和亲本在培养特性、孢子形态方面无特殊差异,但经C_O~(60)诱变后重组子的正变率超过亲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同时具备固氮、解磷、抑病等活性的多功能菌株,本文对褐球固氮菌A41和荧光假单胞菌P32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菌龄、酶解温度、酶浓度、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确定了褐球固氮菌A41和假单胞菌P32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固氮菌A41最佳制备条件为菌龄20h、酶解温度37℃、酶浓度3mg/mL、酶解时间45min;假单胞菌P32最佳制备条件为菌龄20h、酶解温度37℃、酶浓度2mg/mL、酶解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7.
应用正交实验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进行正交实验,探讨各因子对铜绿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影响水平,得到铜绿假单胞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优条件:酶解时间 0. 5h,酶浓度 2mg/L,菌龄为 15h 此时原生质体形成率为 80. 5%,再生率为 20. 6%  相似文献   

18.
木质素降解菌L1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自然界筛选出一株降解木质素高的白腐真菌 L1,对其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进行了研究。在 OS培养基中生长的菌丝体 ,原生质体数量较高。在液体培养条件下 ,于 OS培养基中培养 60 h的菌丝体 ,用 0 .3% β-巯基乙醇与酶液同时处理菌丝体 ,采用 p H5 .0的混合酶 (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的最佳浓度比为 5∶ 4∶ 1 ) ;在 30℃酶解 4h;用 0 .4mol/L NH4Cl,1 0 mmol/L Mg SO4作渗透压稳定剂时 ,原生质体数量达到 4.32× 1 0 5个 /mg。 OS双层再生培养基最适于原生质体再生  相似文献   

19.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producing fungus UV40-19 protoplasts werediscussed in the experiment.Totally 42 strains displayed hygromycin resistance.Six strains were found tobe positive mutants when screened on plate containing 90/ig/mL hygromycin.One hereditarily stablestrain UN0.5-6 was obtained,which raised the taxol yield from(376.38 ± 8.41)μg/L to(493.12 ± 11.36)μg/L.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regeneration and mutagenesis of the taxol producingfungus UV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