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原二朗坪群中解体出来的石界河群主要为一套泥砂质沉积建造。根据矿物世代关系及矿物共生组合,可划分出绿泥石-黑云母带、石榴石带、十字石-红柱石带和红柱石-堇青石带四个变质带,其变质作用属低压相系,变质过程中温压演化趋势和变质作用PTt轨迹综合研究表明石界河群因秦岭群向北逆冲而被掩埋,在深部发生热松弛而升温,之后又因构造隆起和侵蚀,压力明显下降,但温度则继续保持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烟台北部芝罘群主要变质岩类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系及构造岩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群变形、变质作用及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芝罘群曾经历1期韧性变形作用和4期变质作用(古元古代高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早期低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晚期高绿片岩相及新元古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烟台北部芝罘群主要变质岩类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系及构造岩等特征的基础上 ,对该群变形、变质作用及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芝罘群曾经历 1期韧性变形作用和 4期变质作用 (古元古代高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早期低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晚期高绿片岩相及新元古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烟台北部芝罘群主要变质岩类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变质相系及构造岩等特征的基础上,对该群变形、变质作用及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芝罘群曾经历1期韧性变形作用和4期变质作用(古元古代高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早期低角闪岩相、中元古代晚期高绿片岩相及新元古代低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丹凤群中,部分斜长角闪岩含有由阳起石内核和镁普通角闪石外环组成的环带角闪石。外环形成于主变质期,而内核是早期变质矿物的残余。早期变质作用属低压相系的斜长石-阳起石相环境,发生在丹凤群形成之初;而主期变质发生在加里东晚期的中压相系的角闪岩相。大约在海西—印支期后又出现了伴随韧性剪切作用的退变质现象。早期变质和主期变质作用可能分别与秦岭造山带的裂谷作用和裂谷闭合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
二郎坪群主体为一套变质火山岩,夹有少量的变泥砂岩和大理岩。普遍发生了绿片岩相一角闪岩相的变质作用。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物世代关系表明存在两期矿物共生组合,早期以阳起石+斜长石为代表,晚期以蓝绿色角门石+斜长石为代表。温压测量结果表明,从早期到晚期变质反应的PT条件由低温低压向较高温高压演化。利用角闪石环带确定的PT轨迹为逆时针方向。  相似文献   

7.
辽河群是出露于辽宁省东部的独具特色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赋存丰富的矿产资源。变质岩系遭受了中浅变质作用,经历了三幕变形,它们同是吕梁造山作用的组成部分。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于1 900 Ma 使辽河群固结硬化为结晶基底。辽河群有三幕变形,但对应的热事件仅有一期。研究表明,变质矿物的结晶时间与变质带密切相关,就一种变质矿物而言,于不同的变质带中不仅首次晶出的时间不同,并且结晶结束的时间也不同,即表明不同的变质带具有不同的PTt 轨迹。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变质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和变质作用,认为浙江陈蔡群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属火山—沉积型,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其原岩建造包含了两个大的火山—沉积旋回,即从基性火山岩开始到泥砂质碎屑至碳酸盐岩沉积。指出孔兹岩系的原岩建造形成于古岛弧环境,经受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其早期变质发生于晋宁期,加里东期出现迭加变质,包括从低角闪岩相到高角闪岩相阶段的两期变质,均属中压相系区域动力热流变质。  相似文献   

9.
甘肃陇山地区葫芦河群变质玄武岩及大地构造环境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河群变质玄武岩以其高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和低MgO、Cr和Ni含量有别于现代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玄武岩,在FeO-MgO-Al_2O_3和Ti/100-Zr-Y×3判别图上,均落在大陆玄武岩区。在剖面上,与变质玄武岩整合接触的巨厚的变砂岩和大量出现的火山角砾岩和集块岩是浅海环境的标志;密集的辉绿岩墙群是拉张性大地构造环境的特征。因此,本文认为葫芦河群变质玄武岩原岩形成于陆内裂陷海盆环境。  相似文献   

10.
辽西高级变质区系指太古界底部小塔子沟组分布地区。北侧以赤峰—开原断裂与内蒙—兴安地槽相隔,南侧以承德—北票断裂与辽西台陷相分,是内蒙地轴的组成部分。小塔子沟组于早太古代末(2800Ma)遭受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程度为麻粒岩相。老地块的南、北两侧边缘,由于受到断裂的多次活动影响,使之发生退变质作用,愈趋近断裂则退变质作用愈强,从而形成了递变的退变质带。退变质作用的研究表明,小塔子沟组的进变质已达到麻粒岩相,上覆地层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变质程度仅达到绿片岩相。辽西上、下太古界的界限可能就在小塔子沟组和大营子组之间。小塔子沟组相当于河北的迁西相,变质年龄为2800Ma,大营子组和瓦子峪组与河北的单塔子群对比,变质年龄为2500Ma。  相似文献   

11.
石界河群小寨组主要为砂、泥质碎屑沉积,按岩性可分为四个组合,下部黑云母石英片岩与变质杂砂岩组合及变质副砾岩与变质杂砂岩组合为浊流及碎屑流沉积,上部的变质砾岩与变质含砾砂岩组合及变质杂砂岩、千枚岩组合为扇三角洲沉积。综合上述沉积相组合,提出小寨组并非大洋或深海盆地,而应为靠近陆源地的断陷盆地中的碎屑沉积。  相似文献   

12.
信阳群龟山组横贯北秦岭南缘及桐柏山—大别山,西延入陕西,为地质结构上的关键层位,部分地段为重要赋矿层位,因其为一套罕见化石的碎屑岩,故对其地质时代看法颇异。近年我队在西峡八庙矿区工作时,在岩石薄片中见有多门类化石碎屑,并作了报道。作者在报道的基础上,吸收前人和近年某些有关信阳群和刘岭组(群)的工作成果,就龟山组的层位、层序及时代进行探讨,并与邻区、邻省的相关层位进行对比:认为含动物化石碎屑的龟山组(周进沟组)与陕西省的牛耳川组及桐柏山—大别山北坡的大部分龟山组及二郎坪群和部分苏家河群的时代大体相当,其时代归属暂置早奥陶世—早泥盆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河南宜阳罗圈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结合华北地台西南缘罗圈组发育和分布概况,论述了其成因和成因类型,提出了罗圈组时代的归属,认为罗圈组应是大陆高原冰川活动产物。其时代应属早震旦世晚期,大体相当于南沱组。  相似文献   

14.
寒武系底部硅质岩向粘土岩过渡地带 ,或两者的互层以及蚀变粘土岩是多种元素富集成矿的有利岩层。稳定的沉积环境奠定了成矿的基础 ,后期构造运动促成了矿体的成型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嵩箕地区登封群变质杂岩,原岩为一套造山带和岛弧的中基性、少部分为酸性的火山岩组合。其中郭家窑组为基性,常窑组、石牌河组逐渐向酸性火山岩过渡,石梯沟组属正常沉积岩系列。该群微量元素丰度值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普遍偏低,其中Rb、Sr、Ba、F、Li等元素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6.
对豫西小秦岭太华群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华群具明显的两分性特征,下亚群属下部基底岩系,原岩为拉斑玄武岩及TTG岩系;上亚群属上部基底岩系,具孔达岩系特征的一套沉积变质岩。根据生物地层学、岩石地层学、构造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提出了小秦岭地区的太华群上下亚群是不同地质时期、不同构造环境下的产物,下亚群时代为晚太古代,上亚群时代为古元古代,故太华群应予以解体.或给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河南卢氏狮子坪地区的秦岭群中出露一套变质地层,其组成特点与各地已知的秦岭群明显不同,主要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岩、透辉斜长变粒岩和含石墨大理岩。在构造迭置关系上这套变质地层位于秦岭群条带状长英质片麻岩层和云母片岩层之上,原始接触关系已不明朗,内部也难以逐层恢复层序,但内部三部分的迭置关系是明确的。作者提出这套变质地层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填图单位,进而建立岩组,并认为这可能是一套迭置于秦岭群之上的较新地层,但曾与秦岭群一道遭受了变质变形改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蓝田红门寺地区丹凤群的变形特征,提出至少经历过三期主要构造变形及混合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布在贺兰山脉北端的贺兰山群变质杂岩是一套变质程度已达角闪麻粒岩相的孔兹岩系。以往的研究者均认为它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中太古代。本文利用变质岩中矿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同变质花岗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及变质岩和花岗岩中锆石~(207)Pb/~(206)Pb年龄值结合地质事实,证明这套变质岩的主期变质作用发生在早元古代。  相似文献   

20.
鲁山太华群作为华北地台南缘基底的一部分,自太古代以来经历了强烈而复杂的多期迭加变形,它包括S_1片麻理的形成以及其后的四期主要迭加褶皱变形。大型迭加褶皱的干扰图形比较清晰,这与世界上一些典型的高级片麻岩区的变形演化特征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