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用于子宫内膜癌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目的 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治疗的作用。方法 分析行清扫术者104例,分别比较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淋巴结行清扫术与非清扫术的5个生存率。结果 临床Ⅰ期子宫膜癌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4.4%。深肌层浸润及低分化癌(G3)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升高,分别为37.3%及37.8%。临床Ⅰ、Ⅱ期患者盆深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9%及74.2%,差异有  相似文献   

2.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对淋巴转移情况作出较好的预测。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为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淋巴清扫术提供依据。前哨淋巴结可采用淋巴绘图方法识别,观察其分布。这一新技术包括肿瘤的“超分期”、多步分层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使淋巴转移的检测更为准确,阳性率更高。前哨淋巴结预测淋巴转移的准确性和切除疗效还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3.
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但发生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约10%~15%,说明盆腔淋巴结清扫不仅对大部分患者无益,反而有并发淋巴囊肿、淋巴水肿等风险。前哨淋巴结是指最早接受肿瘤淋巴引流的淋巴结,也是最早发生转移的淋巴结,前哨淋巴结组织学检查阴性预示其他淋巴结无转移。因此检测前哨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可避免对患者实施过度治疗。为研究联合应用异硫蓝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识别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可行性。对24例I期宫颈癌患者和1例IIa期患者术前1d在宫颈4个象限肿瘤周围分别注射99m锝标记的白蛋白,然…  相似文献   

4.
盆腔淋巴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相关因素及盆腔淋巴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198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行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 90例 ,淋巴结取样活检术患者 12例 ,分析这 10 2例患者淋巴转移与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随机选取同期未行淋巴清扫术的 90例患者作为对照与行淋巴清扫术的 90例患者进行比较 ,寿命表法计算两者的生存率。结果  10 2例患者中 ,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附件浸润、远处转移者 ,盆腔淋巴转移的发生率升高 ,分别为 46%、42 %、44%、52 %、75%、10 0 %。盆腔淋巴转移患者的 5年累计生存率 (3 7% )低于无淋巴转移者 (89% ,P <0 0 1)。 90例行盆腔淋巴清扫术患者与对照者的 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 78%和 72 % ,两者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盆腔淋巴清扫术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低分化、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阳性、附件浸润、远处转移是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 ,有盆腔淋巴转移的患者预后差 ,但盆腔淋巴清扫术并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子宫颈癌根治术中的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识别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探索子宫颈癌根治术中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识别的方法及其可行性,评价前哨淋巴结预测盆腔淋巴结有无肿瘤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染料法对20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为Ib期3例、Ⅱa期12例、Ⅱb期5例)在根治术中于宫颈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中分4点(3、6、9、12点处)注入美蓝或专利蓝溶液4ml,识别和定位蓝染的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然后再按常规行盆腔淋巴清扫术,所有淋巴结一起送病理检查。结果 20例宫颈癌患者中淋巴管有蓝色染料摄取者18例,共有蓝染淋巴结33枚,其中左侧15枚,右侧18枚,前哨淋巴结识别成功14例,识别率为78%(14/18)。共有6例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33%(6/18)。成功识别前哨淋巴结的14例中,淋巴结转移5例,其中前哨淋巴结和盆腔淋巴结均转移者2例,仅有前哨淋巴结转移者3例,准确性为100%,假阴性率为0。结论 宫颈癌根治术中淋巴显影和前哨淋巴结识别技术是可行的,但识别率尚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对淋巴转移情况作出较好的预测.前哨淋巴结活检是为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宫颈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淋巴清扫术提供依据.前哨淋巴结可采用淋巴绘图方法识别,观察其分布.这一新技术包括肿瘤的"超分期"、多步分层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使淋巴转移的检测更为准确,阳性率更高.前哨淋巴结预测淋巴转移的准确性和切除疗效还有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子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选择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43例宫颈癌患者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盆腔淋巴结清扫依次剔除双侧髂总、髂外、腹股沟深、髂内及闭孔5组淋巴结,根据病理结果明确转移淋巴结的分布,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盆腔淋巴结转移35例,占24,5%。其中闭孔淋巴结转移29例,占82.9%,转移率为20.3%(29/143)。35例中仅有1组淋巴结转移的22例(62、9%),其中18例为闭孔淋巴结转移。闭孔淋巴结阴性而其他淋巴结阳性者仅6例(17.1%)。髂淋巴结转移12例,占34.3%,转移率为8.4%(12/143)。闭孔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其他组之和(P〈0.01)。右侧淋巴结转移率为20.3%(29/143),高于左侧的11.2%(16/143),P〈0.05。ⅡB期、肿瘤浸润宫颈间质深度〉1/2、肿瘤病灶〉4cm者淋巴结转移率高,而患者年龄、肿瘤病理分级及组织类型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闭孔淋巴结是宫颈癌最早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其次是髂淋巴结。是否可以仅对有盆腔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或仅对闭孔及髂淋巴结进行选择性切除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1986年9月至1994年5月,应用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的104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在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意义.104例中,51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3例(25.5%)淋巴结阳性。子宫深肌层浸润、腺鳞癌、乳头状浆液性癌、G3肿瘤的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1.4%、75.0%、66.6%与53.8%,说明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其密切相关.38例临床Ⅰ期中,11例因淋巴结阳性而上升为Ⅲ期.因此,系统地整块切除盆腔淋巴结,对于宫内膜癌正确分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前哨淋巴结检测对预测早期子宫颈癌淋巴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评价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SLN)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临床分期Ⅰa-Ⅱa期)患者28例,于术前约18h,分别于宫颈10点及2点处黏膜下注射37MBq(0.4ml)的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的右旋糖酐(^99mTc—DX),即刻行淋巴核素显像。次日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手术标本随即行γ探测仪体外探测识别SLN,解剖出SLN后单独送检,病理检查结果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进行比较。结果 28例患者中27例(96%)识别出SLN。手术标本共取得814枚淋巴结,其中123枚为SLN。SLN集中分布于盆腔的髂内、外血管周围及闭孔区。6例(21%)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共11枚转移淋巴结均为SLN,无假阴性情况出现。结论 SLN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预测性,临床应用价值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子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宫颈癌的首选术式,但相当一部分没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也接受了不必要的、损伤大的盆腔淋巴清扫术。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这种新兴技术的开展,可以预测早期宫颈癌病人盆腔淋巴结受侵状态,依此决定手术方式,避免非必须的淋巴清扫,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淋巴结转移与否是判断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的依据。早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因无盆腔淋巴结转移而不能从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受益。若通过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来准确评估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状态,则可以用SLN活检技术替代系统淋巴结清扫术减少手术并发症。虽然目前由于各种原因该项技术未能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纳米炭(carbon nanoparticle,CNP)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新的契机。CNP具有淋巴系统趋向性和吸附抗癌药物等特点,能在淋巴管、淋巴结高密度且长时间聚集,有利于指导恶性肿瘤的淋巴结清除及淋巴化疗。综述运用CNP混悬液在术前标记早期宫颈癌SLN的可行性,使SLN活检技术替代系统淋巴结清扫术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个体化治疗,通常手术治疗包括不同程度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而盆腔淋巴结的切除常会引起术后淋巴回流障碍发生。患者的生存率随着肿瘤治疗方式的完善及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临床医生更应着眼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术后淋巴回流障碍是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工作中应注重预防,围术期的预防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围术期淋巴回流障碍的预防进展。  相似文献   

13.
Ⅰ,Ⅱ期子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及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Ⅰ、Ⅱ期子宫颈癌转移淋巴结的治疗方法。方法:84例全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8例腹主动脉旁转移者也行系统性淋巴清扫。84例中,采用输尿管外侧游离法者45例,采用Wertheim-Meigs法者39例。40例术前行淋巴造影和染色。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结果:随访5年以上者77例,存活率为71.4%。1个淋巴结转移者存活率为85.7%,2个以上转移者为63.3%;淋巴造影者存活率为80.0%,无淋巴造影者为62.2%。行输尿管外侧游离法者主韧带淋巴结复发率为2.2%,行Wertheim-Meigs法为17.9%;腹主动脉区转移者存活率为52.9%。结论:输尿管外侧游离法切除主韧带及其淋巴结、术前淋巴造影和染色以及腹主动脉区淋巴清扫,均可减少转移淋巴结残留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晚期EC的预后较差,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早期EC是否行淋巴结清扫仍有争议,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前哨淋巴结活检等术前、术中评估淋巴结是否转移,拟定淋巴结清扫方式及范围。淋巴结转移即为晚期EC,治疗方式采取放疗、化疗及激素等综合治疗模式。淋巴结清扫术对EC的预后、分期和术后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EC患者手术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决定是否需行淋巴结清扫及清扫范围。现就EC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治疗现状及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结转移是宫颈癌肿瘤细胞转移的最早特征,宫颈癌患者局部淋巴结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并决定着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然而对患者盆腔所有淋巴结进行评估是一件十分繁杂的事情,前哨淋巴结(SLN)能反映整个盆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其研究使大多数早期宫颈癌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目前常用的淋巴结识别方法有染料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及联合法。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法(如:免疫组化法、连续切片法、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及淋巴结HPV检测法等)能提高SLN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腹腔镜下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849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淋巴漏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46例(5.42%)患者术后发生淋巴漏,其中42例为淡黄色引流液,4例为乳糜样引流液,引流量为300~1150ml/d。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术中出血量与淋巴漏发生有关。46例患者经限制饮食或禁食、静脉营养及引流等保守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淋巴漏的临床症状依据发生位置不同而表现各异。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数及术中出血量是淋巴漏发生的危险因素。保守治疗及充分引流可获得满意效果;术中轻柔操作、提高手术技巧及术后预防性禁食可预防淋巴漏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外阴癌是一种罕见的妇科肿瘤,占女性生殖道原发性恶性肿瘤的5%。外阴癌的治疗强调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预后与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对于有局部转移风险的外阴癌患者,根治性外阴切除术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IFL)是治疗的标准方式。传统开放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近几年不断有学者提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改良式,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技术及内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VEIL),其中改良式的效果不确定,SLNB和VEIL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其安全性有待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外阴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区域淋巴结的转移。临床体检或影像学检查无法可靠地判断腹股沟或(和)盆腔淋巴结有无受累,更不能诊断镜下微转移。因此,临床上治疗外阴癌通常同时进行腹股沟淋巴结的系统清扫切除和外阴病灶的广泛切除。然而,早期外阴癌仅20%~30%的患者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至少有70%是不必要行腹股沟淋巴结系统切除的。而与腹股沟清扫术有关的局部并发症,如伤口感染、愈合不良以及下肢淋巴水肿等,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寻找一种排除或确定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方法,以使患者免于不必要的淋巴清扫手术,成为多年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间接淋巴造影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磁共振(MR)间接淋巴系统造影诊断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Ⅰa2~Ⅱa期的宫颈癌患者21例,检查前未行盆腔手术或放疗,在双足趾蹼间或外阴大小阴唇皮内或宫颈间质注射欧乃影造影剂,行MR间接淋巴造影,观察前哨淋巴结、盆腔淋巴管引流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均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结果 21例成功行MR间接淋巴造影的宫颈癌患者中,能清晰观察到淋巴结形态及淋巴管走行。淋巴造影阳性患者4例,术后病理淋巴结为阳性,1例造影示右腹股沟深淋巴结转移,术后病理为右髂内淋巴结转移;阴性17例,16例术后病理淋巴结检查结果阴性,1例假阴性的病理示左闭孔淋巴结有1/1转移。结论对宫颈癌患者行MR间接淋巴造影可有效显示盆腔引流区域淋巴管、淋巴结的解剖形态,评价前哨淋巴结状态及诊断宫颈癌淋巴是否转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淋巴水肿(lower-limb lymphedema,LLL)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长期性及难治愈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保留旋髂淋巴结、术中不关闭后腹膜,以及严格掌握术后辅助放疗的指证等措施,均能明显减少LLL的发生。LLL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方法,包括综合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