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古文中的火灾史料霍如华江中的《哀盐船文》公元1770年12月198.扬州府仪征县沙没州分船发生大大,烧毁船只130余艘,烧死船民1400余人。清代著名学者、重要骈文家江中“迫于其所不忍”,在事故发生后不久,命笔为文写了传诵一时的《哀盐船文》.名“哀盐...  相似文献   

2.
汪中的《发盐船文》公元1770年12月19日,扬州市仪征沙没州盐船发生大火,烧毁船’q130余艘,烧死船民1400余N。清代著名学者、重要骄文家汪中“迫于其所不忍”,在事故发生不久,命笔为文写下了传诵一时的《哀盐船文》,名为“哀公船”,实际上是痛悼遇难的船民。据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3.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积淀丰厚。唐代扬州富甲天下,有“扬一益二”之称。由于地处长江运河交汇的地理要冲,明清时期扬州成为两淮盐业和南北漕运的中心市井辐辏,商旅群集,是全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相似文献   

4.
扬州,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2500年的建城史,历史积淀丰厚。唐代,扬州富甲天下,有“扬一益二”之称。由于地处长江运河交汇的地理要冲,明清时期扬州成为两淮盐业和南北漕运的中心,市井辐辏,商旅群集,是全国最繁华的都市之一。腰缠万贯的盐商纷至沓来,在扬州这块风水宝地上建房筑园,所以,扬州旧城至今仍遗存许多恢弘的盐商旧宅院。  相似文献   

5.
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曾经在江河之上,峡谷之间建造了无数的桥梁,这些桥梁不仅使天堑变通途,而且为祖国的山山水水增添了无限的秀色。文献中记载较早的桥,是西周周文王为了迎亲,用船在渭水上搭的浮桥,从此,我国大地上就有了数不清、形态各异的桥。唐代扬州不仅是个淮左名都,并且是个威尼斯式的水城。从唐代诗人歌咏扬州的诗句,罗隐《炀帝陵》的“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连连。”姚合《扬州春词》的“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张乔《寄维扬故人》的“月明记得相寻处,城锁东风十五桥。”张祜的《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桥上看神仙。”中大体可以看出扬  相似文献   

6.
皖南的杨林江发源自浙江天目山区,江上舟揖相接,航运繁忙。明清以来,江上多次发生原因不明的火灾,且主要发生在冬季水浅时节,往往是渔民或船民在船上点火、吸烟袋或烧灶做饭引起。好端端的就燃起大火,最严重的一次是清光绪16年(1891年)杨林江中段发生的大火。那天晚上,寒风凛冽,江边一渔船上的张姓老渔夫用大石点火做饭,忽然,发出文燃爆响,大火烧起来,一烧几里长,成了一片恐怖的火海!江上停泊的几十艘船被焚毁,渔民船民多已弃船流水逃生。有十余人被烧死烧饬,都是不善泅水的妇孺老人。当时的巡抚阿林宝感到很奇怪:自古水…  相似文献   

7.
韦金笙 《园林》2004,(7):42-43
扬州园林始于西汉构筑“钓台”,成于隋代离宫别苑“长阜苑”,盛于清代康乾盛世,曾称誉“扬州园林甲天下”。早在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中原,开邗沟通江淮,于蜀冈上修筑邗城(即今扬州)。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在邗沟的基础上,又开凿通济渠(运河),从此扬州成为运河水运枢纽。唐代商贾如织,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有“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之说。宋  相似文献   

8.
衙署建筑是中国古代城市中重要的功能建筑,也是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单元。该文以明清扬州的衙署建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明清扬州的城市发展背景作了介绍,明清时扬州是一座以盐业经济为主的运河沿岸和长江下游的商业贸易都会型的大城市。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形态学、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史学的方法,采取查阅历史文献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手段,一方面从城市的角度探讨了明清扬州衙署建筑的空间分布和城市影响;另一方面,对江都县署、盐运司署等具体的建筑实例作了深入的空间布局的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明清扬州衙署建筑布局上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扬州汪氏小苑修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汪氏小苑与盐商汪氏小苑是清末徽商汪竹铭购之。汪家祖籍安徽旌德,高祖开设了布庄,汪氏家族跻身旌德八大家之列。太平天国时期,因战乱,祖父汪竹铭携家逃难,来到了当时盐商云集的繁华之都扬州,与儿子汪泰阶、汪泰鳞在扬州左卫街开设“乙和祥”盐号(现扬州市广陵路中百一店),后家业日趋兴旺。清末,汪家购置了地官第14号住宅,其后对该处进行了两次大的修建。小苑建成后,独树一帜的庭院风格在扬州曾一度引起轰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六月间,本人有机会随“中日友好之船”到日本参观访问,船行六千公里,绕日本列岛一周,停泊港口十个,参观了大中小城市二十余个,还有若干町村。现根据个人所看到、听到及收集到的资料,就城市规划及城市建设方面的问题整理成此文,以  相似文献   

11.
扬州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扬州有着一部悠久的兴衰史,在历史上汉代、隋唐、清代康熙、乾隆年间是扬州三个兴盛时期。“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形象深刻地说明了当时扬州十分繁华,是人们向往之地。今天扬州进入了第四个新的兴盛时期。现代扬州人面对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值得骄傲,更值得深思,要使古城扬州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让国人与世界人民更加向往扬州。  相似文献   

12.
扬州园林始于汉唐,成于宋明,盛于清。清代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清·康熙、乾隆二帝先后六次南巡,驻跸扬州。扬州的官僚、盐商为迎合帝王宸游,赋工属役,增荣饰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自贡市是中国传统工矿业城市,它因盐业而兴、因盐业而立市,城市中至今仍处处可见盐业发展的历史遗存,列入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的盐业遗产项目就达37项。自贡井盐的制盐技术十分独特,钻井工艺更是现代油井和天然气井的雏形,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盐业的生产布局构成了自贡城市的肌理脉络,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世界遗产为视野,探讨了自贡盐业的历史地理背景、盐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国内外盐业遗产的类项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贡盐业遗产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4.
扬州三名花     
说起扬州,人们都道扬州的菜肴美,扬州的园林迷人,扬州的“三把刀”有名;殊不知,扬州的花卉也非同凡响,其名花:琼花、芍药、艺菊,可谓天下“三绝”。扬州琼花自古有名,历史上有隋炀帝看琼花的故事。相传,汉代扬州有一道姑在扬州后土祠以玉埋地,顷刻间地上长出一棵奇树,树上开出无数洁白如玉的花朵,香飘百里,此花便是名扬千古的扬州琼花。至隋代,隋炀帝为一睹此花芳姿,开凿了京杭大运河,于是琼花的身价一增再增,素有“天下无双”之誉。宋韩琦曾有:“维扬一枝花,四海无同类,年年后土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80年后,我国寺院火灾事故发生的次数不断上升,造成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宗教历史文化和大量无价之宝的丧失,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1990年青海海南州石藏寺“1·25”火灾,烧毁无价之宝60余件并造成其他直接经济损失313万余元;1992年江苏扬州旌忠寺“9·19”火灾,烧毁170余件十分珍贵的文物和其他财物94万余元;1994年甘肃玛曲参智合寺“2·14”特大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7万余元;1994年具有800多年历史的甘肃卓尼县禅定寺发生“11·5”特大火灾,烧毁3件价值连城的佛家珍宝并造成其他经济损失278.9万余元。如果你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古寺院落后的消防状况是导致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消防状况的落后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一、盐业古镇的保护及其意义 盐业古镇的形成与发展,是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结晶,是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富有特色的经济活动的背景下形成的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然而,由于海岸东迁,明清以后淮盐生产日黜,以盐业为主的古镇日渐衰落,加之对其的破坏、现代文明的冲击、旧城镇的改造等原因,苏北盐业古镇的毁坏严重,对这些盐业古镇的合理保护与开发已是刻不容缓。保护开发这些古镇的意义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7.
宝应纵棹园     
吴文治 《园林》2014,(4):82-85
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老城区中心有一座并不太为人知的古典园林——纵棹园。宝应县所在的扬州地区位于中国南北之间,曾为繁华之都。在“南商北官”齐聚的双重作用下,扬州在建筑上“是北方‘官式’建筑与江南民间建筑两者之间的一种介体。”建筑如斯,园林亦如此。纵棹园融合南北的特征,正是扬州建筑、园林这种“介体”风格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扬州园林,首屈一指的恐怕就是个园了,它是系康、乾盛世之后的一座私家名园,也是与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相并列,共称为中国四大名园。根据《个园记》的记载,个园前身为两淮盐业总商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的遗址上扩建改造而成。个园所在不是扬州名园荟萃的瘦西湖、平山堂一带,而是坐落于扬州古城东北隅,著名的历史街区东关街附近。这里本就是扬州城中文化兴盛,文人聚集之处,名园、艺人、社团层出不  相似文献   

19.
潘莹  杨萍  施瑛 《南方建筑》2008,(9):50-57
自宋代以来,盐业就是广东滨海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盐业生产带动了滨海地区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产生了与传统农业景观截然不同的产业景观和居住地景观,也促进了运销线路沿线的城镇发展。以广东稔平半岛大洲盐场的盐业景观为研究对象,跨学科运用区域环境史、盐业产业史、地理学等学科与风景园林学相结合,剖析了广东滨海盐业景观的自然基底特征,并从生产、运销、居住三方面着手,通过“体系—子系统—功能单元—要素”四大层级搭建起了盐业景观体系,归纳总结了广东稔平半岛滨海盐业景观特征和其产生的内在机制与动因。为深入了解广东滨海盐业景观以及推动盐业聚落产业振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扬州,无论是淮左名都、江河之城、滨江之城,皆表明与水结下不解之缘。昔日水曾托起扬州这座“经济之都”、文化名城,未来水乃是托起实力扬州、文化扬州、生态扬州的不息源泉。扬州这座缘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曾有过商通四海、富甲天下的兴盛,也有过兵火涂炭、腥风血雨的劫难。在其漫漫演变的岁月中积淀了深厚的水文化底蕴。如今建设文化扬州,应重视对水文化挖掘、整理和包装,并弘扬其融合性、开放性、坚韧性的文化精髓,以凸现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质。1扬州水文化追想水是扬州城市的依托,水也是扬州文化的特征,这是囿于扬州特殊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