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癌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经活检病理证实的40例宫颈癌患者行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并在重建处理后呈现多平面图像。结果:40例患者病症分期均超过Ⅱ期,宫颈肿块直径均超过4cm。Ⅱa期9例,CT检出8例,其中高估为Ⅱb期2例;Ⅱb期11例,CT检出11例,其中低估为Ⅱa期3例;Ⅲb期11例、Ⅳb期9例,CT全部检出,分期诊断均正确。Ⅱa期患者肿瘤入侵阴道上2/3;Ⅱb期患者肿瘤入侵子宫旁组织,显示结节影或者不规则条索影,距盆壁肌肉3mm以上;Ⅲb期患者肿瘤入侵子宫旁组织,伴有淋巴结转移现象;Ⅳb期患者肿瘤入侵膀胱直肠,伴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现象。结论:在宫颈癌诊断中应用16排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可以对宫颈肿块生长及入侵情况予以显示,对临床分期与诊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分析多排螺旋CT对宫颈癌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比较临床分期及多排螺旋CT表现.结果:鳞癌32例、腺癌18例、腺鳞癌10例.临床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Ⅰa期4例、Ⅰb期8例、Ⅱa期16例、Ⅱb期18例、Ⅲa期8例、Ⅲb期6例.结论:16排螺旋CT对宫颈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对淋巴结内部密度以及大小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对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评价,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加深对宫颈癌多层螺旋CT表现的认识,探讨宫颈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要点、分期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病理活检证实的宫颈癌多层螺旋CT表现及放疗后改变。结果:其中鳞癌49例、腺癌7例。Ib~Ⅱa期患者29例,行子宫全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Ⅱb期患者21例,行介入局部动脉化疗后,再行手术根治;Ⅲ期~Ⅳ期患者6例,未手术、行放疗加化疗。结论:多层螺旋CT能显示宫颈和宫体的动脉期及静脉期强化时相,改善血管强化效果,利于癌肿血供情况的观察和显示癌肿的实际范围;获得连续的薄层图像;能从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显示宫颈形态改变,辨别宫旁结构,阴道受侵及盆腔淋巴结、盆壁转移征象,对宫颈癌的分期准确,了解术后有无复发及放疗效果。但对部分Ia期病例无法显示宫颈癌确实部位,早期宫颈癌仍需结合病理组织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应用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的临床意义,提高临床诊断宫颈癌及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对2008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12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FIGO分期判断,其中I期23例,Ⅱ期61例,III期25例,IV期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局部检查,根据CT分级标准进行分级,比较病理分期与CT分期结果,得出16层螺旋CT检查子宫颈癌的分期准确率.结果 本组112例患者经CT检查后分期为I期22例,高估1例;Ⅱ期59例,高估2例,低估4例;III期24例,高估1例;IV期3例,全部检出.I期CT检查准确率为95.7%,Ⅱ期CT检查准确率为96.7%,III期CT检查准确率为96.0%,IV期CT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 16层螺旋CT在宫颈癌临床分期中检查准确率较高,尤其对于晚期宫颈癌分期准确率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宫颈癌CT灌注成像分期与FIGO分期及病理分期的比较。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UItra 16排多层螺旋CT扫描仪对我院14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增强扫描,图像传输至PACE系统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得到冠状位、矢状位、斜冠状位图像,比较CT分期、FIGO分期及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148例宫颈癌患者CT分期诊断Ⅰa期27例、Ⅰb期41例、Ⅱa期28例、Ⅱb期18例、Ⅲa期6例,分期正确120例,占81.08%,其中7例CT、FIGO分期显示无病变,漏诊率4.73%,后经术后脱落细胞学检出,CT诊断过低分期8例,占5.41%,过高分期20例,占13.51%,FIGO分期过低分期31例,过高分期28例,诊断准确率60.14%。结论 CT灌注成像分期准确率高于FIGO分期,并可提供更多的病理信息,可作为FIGO分期后的纠错检查措施,CT对术前分期、手术方案选择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艳东 《基层医学论坛》2014,(23):3115-3116
目的 探讨MRI成像在宫颈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2014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37例,术前3 d~15 d行MRI检查,由多名诊断医师进行分期,并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MRI术前分期有较高的准确性,本组Ⅰb期15例,Ⅱa期10例,Ⅱb期8例,Ⅲ期3例,Ⅳ期1例;分期正确33例,准确率89.1%,结论 MRI对术前宫颈癌临床分期、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旁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术前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1):40-4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诊断肾细胞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行64排螺旋CT检查,并与手术确诊的临床分期进行对比。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肾细胞癌Ⅰ期30例,Ⅱ期28例,Ⅲ期56例,Ⅳ期6例,与临床分期对比,110例诊断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1.67%;其中Ⅰ期诊断准确率为93.75%,Ⅱ期诊断准确率为92.59%,Ⅲ期诊断准确率为91.07%,Ⅳ期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术前64排螺旋CT有利于明确临床分期,了解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程度,对临床确定的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讨论盆腔MRI检查对宫颈癌分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41例宫颈癌患者,在临床分期后采用盆腔MRI检查,所有患者均于检查后行手术治疗,将两种分期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盆腔MRI检查宫颈癌分期的价值.结果 病理Ⅰb 7例,MRI分期Ⅰb 7例,符合率100%,临床分期诊断为Ⅰb 4例,Ⅱa 3例,符合率57.14%;Ⅱa病理分期22例,MRI分期Ⅱa 20例,Ⅱb 2例,符合率为90.91%,临床Ⅱa 17例,Ⅱb 5例,符合率为77.27%,Ⅱb病理分期9例,MRI分期Ⅱb 8例,Ⅱa 1例,符合率为88.89%,Ⅲb、Ⅳa分别为2例与1例,符合率100%;MRI分期符合率大大高于临床分期,两种分期方法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MRI检查宫颈癌分期及阴道受累、宫旁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宫颈癌治疗前对病变范围评估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对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及分期的价值。方法 2009年—2014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59例,术前行MRI检查,由多名诊断医师进行分期,并将MRI诊断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本组术前MRI分期:Ⅰa期11例,Ⅰb期13例,Ⅱ期9例,Ⅲa期8例,Ⅲb期8例,Ⅲc期6例,Ⅳa期3例,Ⅳb期1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54例,准确率约91.5%。结论 MRI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宫旁受累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术前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术前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0.
王银国  李燕梅  彭李青 《河北医学》2011,17(12):1584-1586
目的:探讨CT扫描在子宫颈癌的诊断及肿瘤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有完整盆腔CT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CT扫描结果中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对肿瘤分期的价值,并将CT成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96例患者中鳞癌84例,腺癌10例,腺鳞癌2例,临床病理分期:Ⅰa期8例,Ⅰb1期23例,Ⅰb2期21例,Ⅱa期19例,Ⅱb期16例,Ⅲ-Ⅳ期9例。②CT扫描肿瘤分期:扫描不能检出Ⅰa期宫颈癌;Ⅰb1期检出率为38例,低估6例;Ⅱa期22例,高估3例;Ⅱb期20例,高估4例;Ⅲ-Ⅳ期14例,高估5例。③CT表现:不能检测Ⅰa期宫颈癌;对于≥Ⅰb期肿瘤通过CT扫描可以检出,其中发现等密度病灶52例(54.2%),低密度不均匀病灶40例(43.8%),伴有低密度结节38例(39.6%),高密度不均匀结节4例(4.2%),转移淋巴结可以表现为肿大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中心低密度可有坏死。结论:CT扫描对于肿瘤分期≥Ⅰb期的宫颈癌有诊断意义,可以作为治疗前肿瘤分期的重要检查方法,但对于Ⅰa期宫颈癌,则不能通过CT扫描检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巨块型子宫颈癌和Ⅱ,Ⅲ期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观察巨块型ⅠB2期,Ⅱb择期和Ⅲ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38例,术前采用Seldinger技术子宫动脉插管灌注化疗,化疗后施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根治性放疗。结果: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治疗ⅠB2期,Ⅱb期和Ⅲ期子宫颈癌有效率为65.78%。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缩小局部肿瘤、改善宫旁情况。明显减少ⅠB2期宫颈癌患者术中出血;明显降低了Ⅱb期和部分Ⅲ期子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提高了手术可切除率,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肾癌的术前诊断与分期上的应用价值及CT对肾癌术前分期的失误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肾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将其影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 CT与手术病理分期符合率:I期87.5%;II期85.0%;Ⅲa期50.0%;IIIb期83.3%;Ⅲe期87.5%;Ⅳa期75.0%;Ⅳb期100.0%.淋巴结转移83.0%,静脉受侵75.0%.结论 螺旋CT为肾癌术前诊断与分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征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比较宫颈癌MRI分期与妇科检查分期的准确性,为宫颈癌分期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6例宫颈癌患者做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在手术前进行MRI进行检查及妇科检查,并根据结果进行MRI分期及妇科检查分期,比较MRI分期及妇科检查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MRI表现分期为Ⅰb期8例,Ⅱa期9例,Ⅱb期4例,Ⅲa期5例,手术后病理分期与MRI分期一致的例数22例,准确率22/26(84.62%)。4例分期错误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Ⅰb期,病理显示Ⅱa期,分期过低,有2例患者显示Ⅱb期,病理显示Ⅰb,分期过高。妇科检查分期为Ⅰb期5例,Ⅱa期4例,Ⅱb期8例,Ⅲa期9例,手术后病理分期与妇科检查分期一致的例数为16例,分期准确率为12/26(46.14%),MRI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妇科检查分期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87,P<0.05)。结论 MRI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性都明显高于妇科检查分期,对宫颈癌分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应用过程中可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癌患者48例,男34例,女14例,均行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将肿瘤CT征象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检查对膀胱癌的总准确率为76.79%。对于膀胱壁内癌灶(≤T2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79.49%,对于膀胱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率为70.59%。结论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膀胱癌术前常规和主要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CT、MRI及超声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其术前CT、MRI及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分期与术后病理检查分期结果差异。结果 110例宫颈癌患者中,病理分期显示Ⅰa期3例,Ⅰb期37例,Ⅱa期27例,Ⅱb期19例,Ⅲa期13例,Ⅲb期7例,Ⅳa期2例,Ⅳb期2例。CT、MRI、超声分别分期诊断准确98例(89.09%)、106例(96.36%)和95例(86.36%);CT及超声分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分期诊断准确率则明显高于CT及超声(P0.05)。结论 CT、MRI及超声三种影像学检查对宫颈癌分期诊断均有较高价值,而MRI对分期诊断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术前临床T分期的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机对32例膀胱癌患者进行CT扫捕,使用ADW4.1工作站用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由放射线科两位主治医师用双盲法阅片,对SC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国际统一的TNM分期标准对膀胱癌进行术前临床T分期,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SC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膀胱癌术前分期的总准确率为94.3%。对于膀胱壁内癌灶(≤T2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90.5%,对于膀胱癌侵犯壁外结构的癌灶(≥T3期)分期准确率为100%。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术前临床T分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的MRI影像表现与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 对82例子宫颈癌患者均行MRI检查.在MRI上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信号特点、浸润范围、累及宫旁组织器官和淋巴结肿大等情况,根据MRI的影像表现进行分期.结果 82例患者中,Ⅰ期32例,其中Ⅰa期5例,Ⅰb期27例;Ⅱ期38例,其中Ⅱa期22例,Ⅱb期16例;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CT诊断要点、分期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增强扫描的宫颈癌25例,其中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9例经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结果:25例宫颈癌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3岁。其中鳞癌23例,腺癌2例,I期-IIa期的16例患者均行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Ⅱb期-Ⅳ期9例未手术行放疗结合化疗。随访两年,其中14例局部复发,5例伴远处转移。结论:CT增强扫描是宫颈癌重要检查手段,能准确显示宫颈软组织形态学改变,了解宫旁结构、阴道受侵,能观察盆腔内扩散和淋巴道转移征象。并能确定分期,了解有无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胃癌患者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合图像重建,进行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9例患者中T分期总的准确率为69.2%,N分期的准确率为47.2%,M分期的准确率为92.3%。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较好地进行术前TNM分期,有效地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99-101
目的探讨CT联合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别观察CT、MRI及二者联合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本组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Ⅱb期15例,Ⅲa期4例,Ⅲb期10例,Ⅲc期13例,Ⅳ期8例。CT+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率分别显著高于CT、MRI单独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联合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