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80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入院ID号尾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肘后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取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优良率、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能够提高手术疗效,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的、屈曲及伸直位均不稳定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Ⅳ型治疗。方法 对2008 年3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 例儿童严重的Gartland 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此类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接受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总体效果良好。随访1~3年,无一例发生骨不连,肘内翻,神经损伤。结论 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本种类型骨折治疗疗效、防止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3年6月治疗的398例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男207例,女191例;年龄1.3~14.0岁,平均7.5岁;伸直尺偏型372例,伸直桡偏型10例,屈曲型16例.桡动脉搏动缺失25例,较对侧减弱40例;正中神经损伤27例,桡神经损伤18例,正中神经和桡神经同时受累12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 h内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和C型臂X线机监测下闭合复位满意后,分别在内、外髁部位穿入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屈肘60°~ 90°位石膏托固定2周,主动功能锻炼,3周去除内固定,开始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结果 360例患者术后达解剖复位,38例复位后有轻度桡偏,肱骨前倾角略减小.桡动脉搏动恢复,术后3~24周(平均6周)神经损伤恢复.286例患者术后获6~ 27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正常,4例出现轻度肘内翻,但无需手术矫形.按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280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 结论 充分麻醉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可有效治疗儿童闭合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58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26例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32例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获得4~20个月(平均12个月)的随访。疗效评定:优49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6.5%。无肘关节强直、骨化性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良好的复位是功能恢复的基础,Ⅰ、Ⅱ型伸直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Ⅲ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和手法复位失败的Ⅱ型骨折均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主动活动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d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通过检索关于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对照研究的4篇文章,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法对肘关节功能、提携角、术后并发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eta分析发现,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在肘关节功能、提携角、术后并发症方面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首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当闭合复位失败或伴有神经、血管损伤时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肘内侧有限切开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4年10月采用该入路及内固定方式治疗的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2例的骨折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2例中有30例获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3~26个月,平均6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2个月。针道感染2例,肘内翻畸形1例,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无异位骨化、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生。肘关节功能按Flynn评价标准评定优良率为90%。结论肘内侧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牢靠、神经损伤风险低、切口隐蔽等优点,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肘部外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对216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肘部外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结果对216例患者随访1~5年(平均2.9年),按Flynn评定标准评定,优169例,良37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95.4%。本组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移位、骨折不愈合、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出现肘内翻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结论肘部外侧入路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功能良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7例,采用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显露内髁及外髁,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 47例均得到随访,时间6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参照Flynn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39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为93.6%。结论经内外侧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手术切开复位内外固定治疗低龄低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肘外侧小切口及肘内侧微切口,克氏针交叉内固定,视具体情况采用可吸收螺钉加压内固定肱骨外髁骨折,并配合AGMA高分子矫形托外固定综合治疗45例肱骨髁上骨折.结果 按Flymn评定标准,总优良率97.8%.结论 对低龄低位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切开内固定合并矫形托外固定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期手法整复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急诊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9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分期整复组52例,急诊手术组27例)。比较两组术中转切开复位的病例数百分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2个月时的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分期整复组和急诊手术组转切开手术的病例数百分比分别为3.85%和3.70%,术后钉道感染数分别为3例和2例,医源性尺神经损伤数分别为2例和1例,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分别为94.23%和92.49%。结论急诊早期手法整复后择期行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与急诊手术相比,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5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后,C臂机监视下先在肱骨髁外侧用2枚克氏针平行或交叉固定,再伸直肘关节到50°,保护尺神经下用1枚克氏针在内侧交叉固定,术后长臂石膏托固定于肘关节伸直70°制动3周。结果 195例均获随访,时间5~35个月。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2例,肘内翻畸形需截骨矫形1例,肘部前侧局限性骨化4例。按Flynn标准评定疗效:优180例,良8例,一般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4%。结论闭合复位内外侧3针交叉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可有效减少医源性尺神经损伤,降低肘内翻畸形发生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而其中髁上骨折占75%。多发于6~7岁的儿童。根据其受力姿势可分为伸展型和屈曲型,其中伸展型占97.7%。临床上广泛使用Gart—land分型。对于Gartland Ⅰ型肱骨髁上骨折,仅需石膏固定即可:而大多数的Gartland Ⅱ型和所有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多需要复位后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皮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以及外固定支架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并获随访的98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资料,其中有限切开复位组(行内侧或外侧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78例,男53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75.9个月 闭合复位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70.7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和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和1年时采用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 结果 有限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52.2±7.0) min]较闭合复位组[(72.8±13.7) min]短;术中透视次数[(3.3±1.0)次]少于闭合复位组[(9.9±1.9)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获12~ 24个月(平均16.3个月)随访,均在术后4周获骨折临床愈合,术后2个月获骨性愈合.按照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术后3个月有限切开复位组优良率[24.4%(19/78)]与闭合复位组[30% (6/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有限切开复位组优良率[100% (78/78)]与闭合复位组[95% (19/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骨折延迟愈合、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和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需再次行髁上截骨术.结论 有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相同,而无法闭合复位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通过有限切开复位获得满意复位,且后者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术后1年患者肘关节功能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行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无神经、血管损伤。平均随访15个月,肘内翻1例,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优30例,良2例。结论闭合复位交叉螺纹针固定术后不需要石膏外固定,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是目前治疗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 Ⅲ型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36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外侧小切口入路显露,手指伸入骨折前方协助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 36例均获得到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均愈合。参照Flynn标准评定肘关节功能:优3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4.4%。结论经外侧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新鲜的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在伤后8h内急诊手术,采用闭合复位,外侧经皮克氏针固定。结果 30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均无血管损伤,7例合并神经损伤经非手术治疗恢复。末次随访时采用Flymn评分对患侧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24例,良5例,可1例。结论 采用急诊闭合复位外侧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5-12诊治的16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9例(闭合复位组),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7例(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结果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闭合复位组,但住院时间长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均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均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钉道感染、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发生,仅闭合复位组1例出现肘内翻畸形。末次随访时,闭合复位组肘关节功能Flynn评分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首选治疗方法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但对于有明显血管神经损伤、闭合复位失败者则需要及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18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16例,屈曲型2例;Gartland型Ⅱ15例,Ⅲ型3例),应用G randfix可吸收螺钉行内固定手术,观察术后伤口恢复、肘关节功能、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及手术部位的炎症异物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18例均获随访,平均8(3~1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异物反应,无骨折不愈合及肘内、外翻畸形,无神经血管迟发性损伤。疗效评价:优15例,良2例,可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将168例获随访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治疗方式进行分组,闭合复位组13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67例,切开复位内固定组88例。对3种治疗方法术后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参照Flynn评定标准:闭合复位内固定组优于闭合复位组(χ2=5.923,P0.01);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于闭合复位组(χ2=4.262,P0.01);闭合复位内固定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4,P0.05)。结论对于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在患儿的预后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不存在优势,在保证骨折复位的前提下治疗应首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次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经过初次复位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进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结果18例获得随访平均15个月,术后均无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经非手术治疗均恢复。末次随访对患侧肘关节功能进行Mayo评分平均96.8分,优16例,良2例。结论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后采用单纯石膏固定稳定性差。采用二次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