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砂烫怀牛膝与炒制怀牛膝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砂烫法与炒制法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对怀牛膝中有效成分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为探讨怀牛膝的最佳炮制方法及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怀牛膝5种不同炮制品中的齐墩果酸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齐墩果酸的含量:酒烫品>盐烫品>酒灸品>盐灸品>生品、砂烫品比炒制品有明显提高。结论:砂烫法炮制怀牛膝较传统的炒制法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枳实生品、醋炙品及麸炒品等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进行分析,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枳实3种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枳实挥发油的53个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柠檬烯,含量最高的生品达到64%,含量最低的麸炒品也有33.0%。枳实挥发油成分生品为26种,醋炙品为37种,麸炒品为48种,枳实经不同程度加热炮制后,柠檬烯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挥发油的品种数量有不同程度地增加。结论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不同,化学成分数目也不相同;但含有部分相同的化学成分。同时,此方法适用于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为进一步对枳实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总皂苷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续断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续断中总皂苷和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续断生品及炮制品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结果:与续断生品相比较,各炮制品的总皂苷含量略有增加;但炮制后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增加显著.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均能影响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变化,证明了传统炮制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瑞香狼毒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系统预试法,包括理化和薄层色谱(TLC)鉴别,检测瑞香狼毒生品和炮制品中化学成分的异同。结果(1)瑞香狼毒生品和炮制品中均含有糖类、苷类、酚类、鞣质类、有机酸类、皂苷类、黄酮类、甾体、三萜类、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可能含有挥发油、油脂类成分。水提液中酚类、鞣质类和皂苷类成分有差异。(2)水提液中,奶制品的黄酮类成分含量较低;乙醇提取液中,生品和三种炮制品的黄酮类成分基本相同。(3)水提取液中,醋制品的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含量较高;乙醇提取液中,奶制品的香豆素内酯类成分含量较低。(4)水提取液中,生品的萜类成分含量较高;乙醇提取液中,生品和奶制品的萜类成分含量较高。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白芍生品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显色,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9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结果白芍生品及其各种不同炮制品中多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白芍白芍生品炒白芍;总糖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酒白芍炒白芍白芍生品。结论白芍生品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及总糖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的炮制工艺对白芍糖类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荷叶炮制金丝桃苷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荷叶炮制前后金丝桃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荷叶生品、煅炭品和炒炭品中金丝桃苷含量。结果:荷叶各炮制品中金丝桃苷含量:生品为2.161%,煅炭品为0.231%,炒炭品为0.262%。结论:荷叶经煅炭和炒炭后金丝桃苷含量显著降低,加热炮制对荷叶中金丝桃苷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关黄柏季铵碱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TM(钻石)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0.02 mol.L-1磷酸二氢钠)(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345 nm,参比波长500 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盐酸小檗碱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高低顺序依次为:酒炙品>生品>盐炙品>炒炭品,其中生品与盐炙品差异不明显,炒炭品中仅检出少量。结论:在关黄柏不同炮制品中,随着炮制程度的加大,炒炭品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大幅下降,而酒炙品中两者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箭叶淫羊藿生品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工的三种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并作比较。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总黄酮含量的高低表现为 :生品 >炮制品 ;6 0℃温度条件下加工的炮制品 >按药典法在炒黄火力 (掌握在 14 0℃ )温度条件下加工的炮制品。结论 :加热等因素能使炮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降低 ;但加工温度若保持 6 0℃恒温 ,则既可获得炮制品不同于生品的特殊功效 ,又能保留较高的总黄酮含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黄芪中糖类及氨基酸类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黄芪、炒黄芪、酒黄芪、盐黄芪炮制品进行糖类和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总氨基酸的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生黄芪>炒黄芪>酒黄芪>盐黄芪,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和脯氨酸为各个炮制品中的主要氨基酸含量成分;(2)水溶性糖在不同炮制品中含量为生黄芪>酒黄芪>盐黄芪>炒黄芪,多糖含量酒黄芪>盐黄芪>炒黄芪>生黄芪。结论:中药黄芪中的氨基酸及糖类在不同的炮制品中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各个炮制品中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是含量差异性较大,酒黄芪中多糖类成分含量增加明显,水溶性糖类炮制后含量则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炮制方法对温莪术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的影响,为优选温莪术的炮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炮制方法制得温莪术药材的各炮制品,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并比较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结果]温莪术的不同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在1.09%~1.38%(g/g)之间。[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会影响温莪术中莪术醇的含量,各炮制品中莪术醇含量高低依次为:生品〉醋炒品〉莪术片〉醋煮品〉酒制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马钱子不同炮制品中马钱子碱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马钱子不同炮制品马钱子碱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Alltima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三乙胺系统,流速为1.0 m L·min~(-1),最长吸收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结果:按照马钱子炮制品中马钱子碱含量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分别为油炸品、砂烫品、醋煮品、樟帮尿泡品、醋煮砂炒品、醋浸品、醋浸砂炒品。按照不同产地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含量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分别为越南、广西、印度、云南、缅甸、四川、湖北、海南。结论:中药马钱子中马钱子碱含量与产地和炮制方法密切相关,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七的民间常用剂型生三七粉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Th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初步探索三七防治哮喘的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BALB/c雌性小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生三七粉低、中、高剂量组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腹腔注射及雾化激发法构建哮喘模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h亚群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17(IL-17)的变化。结果 (1)药物干预组哮喘症状有所减轻,肺组织炎细胞浸润减轻。(2)生三七粉可以升高哮喘小鼠血清中IFN-γ的浓度,生三七粉中剂量组与哮喘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生三七粉可以明显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IL-4的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哮喘模型组比较,生三七粉各剂量组均有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IL-17浓度的作用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生三七粉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细支气管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有减轻作用,可减少气道上皮黏液分泌,改善气道炎症状态。(2)生三七粉防治哮喘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上调哮喘小鼠IFN-γ的分泌,抑制IL-4的分泌,进而促进Th0向Th1分化,抑制Th0向Th2分化,恢复Th1/Th2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完善三七止血胶囊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止血胶囊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色谱柱:色谱柱:C18Alltima 250×4.6 mm,5μL;流动相:以流动相A:乙腈,流动相B:水,采用梯度洗脱方式测定,检测波长:203nm;流速:1.0mL/min。结果:测定10批样品,三七皂苷的平均含量为3.04 mg/粒,三七皂苷R1线性范围为0.1008~0.9072μg,相关线性系数:R=0.9999,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为0.4160~3.7440μg,相关线性系数:R=0.9999,人参皂苷Rb1线性范围为0.4136~3.7224μg。相关线性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94.41%,RSD:0.74%(n=5)。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有效的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来我院就诊的84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综合治疗方法、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共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及体征、肝肾功能及各项肝纤维化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更好的改善了腹胀、腹水及肝区痛等临床症状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8周后,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效果较为满意,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评价三七总皂苷注射剂缓解老年人痹证疼痛的疗效以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情况。方法:随机分为基础治疗对照组和三七叶总皂苷注射液治疗组各30例,对入选病例进行治疗前后疼痛和生活质量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及止痛起效时间。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程度显著降低。治疗组止痛起效明显快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两组SF-36生活量表在身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上分数均有显著改善;三七叶总皂苷组在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分方面也有显著改善,基础治疗组也也有改善。但效果不及治疗组明显。结论:三七叶总皂苷组不仅止痛疗效明显,还能明显改善痹病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脑卒中发病率的70%,是引起我国居民寿命降低的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病理机制复杂,以往的神经保护方法仅限于单一的机制,此类药物不能充分抑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杂的病理生理级联反应。来源于天然产物的药物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能够同时作用于疾病的不同靶点,因此使用中药抗缺血性脑卒中仍然是目前的研发重点。中药三七的药用历史悠久,源于五加科人参属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在防治脑血管疾病中有着“金不换”的赞誉,其皂苷类成分包括二醇型人参皂苷、三醇型人参皂苷及特殊类型皂苷。三七皂苷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确切,在抑制钙超载、抗氧化应激、抗炎、抗焦亡、抗凋亡、修复血脑屏障、促进血管新生以及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均有相关作用。同时, 三七皂苷在与黄芪甲苷、栀子苷、丹参多酚酸及冰片的联合应用中表现出协同增效的作用,三七皂苷在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方面显示出潜在应用价值和巨大的药用开发前景。因此,现对三七皂苷中所含皂苷类化学成分、三七皂苷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作用以及三七皂苷联合用药抗缺血性脑卒中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PNS(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组和联苯双酯(BP,150 mg/kg)组。给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受试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溶媒,每天1次,连续10 d。第10天经腹腔注射0.1%四氯化碳(CCl4,10 ml/kg)诱发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比色法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羟脯氨酸(Hyp)、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取固定部位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蛋白(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三七总皂苷(200 mg/kg,400 mg/kg)不仅可减轻肝组织损伤程度,降低ALT、AST、MDA和Hyp含量,升高SOD、GSH的水平,还可抑制肝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论:PNS对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压提取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加压提取与加热回流提取三七皂苷物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方法 选取压力、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药材粒径5个工艺参数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化法,寻找最佳优化工艺参数,测定未加样品溶液(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溶液、加入样品溶液后加DPPH溶液、DPPH溶液与样品溶液混合后的吸光度及抑菌活性,并与加热回流法进行比较.结果 加压提取最佳优化工艺参数为:压力0.8 MPa、温度120℃、料液比1:20、时间15 min、乙醇浓度80%、药料粒径80目;与加热回流提取法相比,加压提取法提取时间[(15.12±3.14)min比(312.25±85.41)min]显著降低(P<0.01),三七总皂苷加压提取率[(73.14±8.65)%比(52.32±6.54)%]显著升高(P<0.05),两种方法清除率[(91.82±9.86)%比(91.20±10.21)%]、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为:大肠杆菌:(16.56±3.14)rmm比(18.12±4.21)mm;金黄色葡萄球菌:(15.02±4.2)mm比(16.15±5.23)mm;枯草杆菌:(16.25±3.47)mm比(17.21±4.26)mm;四联球菌:(15.26±3.62)mm比(17.12±35.2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优化工艺参数的前提下,加压提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三七皂苷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缩短提取时间,而且对皂苷类成分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钙离子含量的影响 .[方法 ]通过直接注入并保留药物的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脏局部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肝细胞线粒体与胞浆中的钙离子含量 ,同步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组织学改变 .[结果 ]用三七总皂甙处理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在再灌注早期虽有波动 ,但无显著性意义 ;再灌注 90min ,三七总皂甙处理组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钙离子含量 (6 30± 0 71μg/g)明显低于对照组 (8 73± 2 0 3μg/g) ,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胞浆中钙离子含量在三七总皂甙组与对照组均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对照组到再灌注 90min时钙离子含量 (14 2 6± 2 6 9μg/g)显著升高 ,而相比之下三七总皂甙组钙离子含量的增加相对比较平稳 ,且各时间组均略低于对照组 ,但未见显著性差异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三七总皂甙组的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的改变较对照组轻 .[结论 ]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与胞浆中的钙离子含量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 ,以胞浆中的变化为甚 ,而超微结构的损伤则以线粒体为主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线粒体钙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对胞浆明显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脏短期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  相似文献   

20.
三七皂甙的检测与分析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三七皂甙检测和分析的一些具体方法、具体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建立三七皂甙指纹图谱的基准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