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菌丝体生物量及发酵液中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含量为指标对白灵菇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碳源是麦芽糖,最适氮源是酵母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200g/L,麦芽糖25g/L,酵母膏3g/L,KH2PO41g/L,MgSO·47H2O1g/L。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8.0,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60r/min,装液量100mL/250mL,接种量0.50cm2菌种块,发酵时间4d。在此条件下,白灵菇菌丝体生物量(0.413g/100mL)及胞外多糖含量(2403.2mg/L)分别是对照(0.177g/100mL和664.533mg/L)的2.3倍和3.6倍。  相似文献   

2.
利用CV1菌株液体发酵生产云芝多糖,分别考察培养基碳源、培养基氮源、碳源浓度、氮源浓度、无机盐对该菌株产云芝多糖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确立了云芝CV1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蔗糖:4%,大豆粉:5%;KH2PO4:0.1%;MgSO4:0.1%;在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温度:26-28℃、发酵周期:65h、培养基初始pH值:自然条件下云芝CV1的胞外粗多糖(EPS)含量可达7.458g/L,菌丝体(Biomass)可达64.619g/L。  相似文献   

3.
正红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正红菇(Russulavinosa)在发酵过程中菌丝体及胞外多糖产量的变化趋势,碳源、氮源、无机盐以及发酵温度、pH值、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正红菇液体深层发酵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为最佳碳源,酵母膏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40g/L,酵母膏9g/L,KH2PO42g/L,MgSO41g/L;最适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8℃ ̄30℃,初始pH值为5.5 ̄6.5,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 ̄60mL,发酵时间为5d。通过优化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胞外多糖产量达到4.96g/L,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2.34g/L。  相似文献   

4.
以提高古尼虫草菌丝体多糖的产量为目的,对古尼虫草液体发酵的营养条件进行优化.以三角瓶摇床培养中胞内多糖产量作为优化指标,对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的种类及添加量进行了筛选.碳源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蔗糖,添加量为4%,此时胞内多糖产量高达147.40mg/100mL;氮源单因素实验结果显示蛋白胨为最佳氮源,添加量为1.0%,此时胞内多糖产量高达102.49mg/100mL.正交实验优化后营养条件为:蔗糖4%,蛋白胨1.0%,KH2PO40.05%,MgSO4·7H20 0.1%,在此条件下,多糖产量可达(181.5±2.3) mg/100mL.  相似文献   

5.
基于黑木耳菌Aas1502液态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胞外多糖产量和菌丝体干重为检测指标,优化黑木耳菌Aas1502胞外多糖液态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碳源和氮源种类及培养基中碳源、氮源、KH_2PO_4和MgSO_4·7H_2O的浓度。利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并通过方差分析最终确定优化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淀粉20g/L、葡萄糖20g/L、蛋白胨4g/L、KH_2PO_4 1.5 g/L、MgSO_4·7H_2O 0.2 g/L,此时胞外多糖产量和菌丝体干重,分别为9.36g/L和12.27 g/L,胞外多糖比优化前提高了1.48倍为后续利用深层发酵提取黑木耳多糖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单因素试验来筛选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的种类,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榛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并研究菌丝体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以蔗糖作为碳源、蛋白胨作为氮源和磷酸二氢钾作为无机盐时,菌丝体多糖含量和生物量最高。榛蘑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优配方为蔗糖添加量33.0 g/L、蛋白胨添加量21.6 g/L、磷酸二氢钾添加量1.7 g/L,在此条件下菌丝体多糖含量达到8.91 g/100 g。热水浸提法得到的菌丝体多糖具有清除DPPH·、ABTS+·、·OH的能力,说明榛蘑菌丝体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胞外多糖培养基条件,对其基本结构及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以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为基础,以长根菇胞外多糖浓度为评价指标,先分别筛选出液体培养基最适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再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实验对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进行优化,在对胞外多糖进行分离和纯化后,利用红外光谱扫描法分析其基本结构,最后通过羟基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和铁离子(Fe3+)还原能力等对其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探究。结果 长根菇液体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可溶性淀粉24 g/L,牛肉粉1.9 g/L,维生素B1 0.03 g/L,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384.72 μg/mL;红外光谱表明:胞外多糖含有主要官能团O-H、C-H、C=O、C-O,同时还存在咇喃多糖;体外抗氧化研究表明:长根菇液体深层发酵胞外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但其抗氧化能力均低于VC,胞外多糖对OH.清除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的IC50分别为1.00、0.68 mg/mL和8.46 mg/mL。结论 液体深层发酵长根菇多糖含量较高, 且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可为长根菇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液体培养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碳、氮源及不同无机盐浓度对黄伞产生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黄伞产生胞外多糖的碳源为蔗糖、麦芽糖、红糖,适宜氮源为麦麸、酵母粉、NH4NO3;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液体培养基为:蔗糖2%、麦麸3%、MgSO40.15%、KH2PO40.25%。  相似文献   

9.
从连云港海域分离海洋细菌,并从中筛选获得一株产抗氧化活性较强的胞外多糖的细菌菌株OST23a。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 分析,将菌株OST23a 鉴定为Bacillus subtilis。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菌株OST23a 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佳碳、氮源和金属离子分别为正己烷、酵母提取物和CaCl2。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菌株OST23a 产胞外多糖培养基的配方为:正己烷1.5%、酵母提取物0.1%、K2HPO4 0.3%、KH2PO4 0.1%、CaCl20.1%。菌株在该培养基产胞外多糖可达到9.06mg/L。  相似文献   

10.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平菇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出适宜平菇菌丝体生长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麸皮2.5%,MgSO40.15%,KH2PO4 0.10%,pH值为自然;适宜平菇胞外多糖产生的最佳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2.5%,麸皮2.5%,MgSO4 0.15%,KH2PO4 0.20%,pH值为自然.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板培养和液体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碳源及其浓度对黄伞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黄伞菌平板培养菌丝的碳源及其浓度为:果糖 2.5%、麦芽糖3.0%、葡萄糖 3.0%、乳糖 3.0%、红糖2.5%、蔗糖2.5%;最适宜黄伞菌液体培养菌丝体的碳源为3.0% 的葡萄糖,最适宜黄伞菌产生胞外多糖的碳源为2.0% 的麦芽糖。  相似文献   

12.
包怡红  刘奇  王薇 《酿酒》2012,39(2):58-62
为提高酿酒酵母产胞外多糖能力,了解酿酒酵母生长情况、代谢产物等特性,进一步扩大微生物多糖来源范围,对酿酒酵母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及各种金属离子对其胞外多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碳源、氮源浓度配比进行了试验,还对发酵条件中pH、装液量、时间、接种量等组合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佳组合:葡萄糖5%、酵母浸粉0.5%、KH2PO40.1%。用此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4.5,装液量为50mL/250mL,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为2d,在此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可达到0.292mg/mL。  相似文献   

13.
以米根霉(Rhizopus oryzae ZW017)发酵产麦角固醇的产量为响应值,对其液体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采用HPLC法检测菌株产麦角固醇含量,在单因素筛选试验基础上,以PDB液体发酵培养为基础条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碳源、氮源及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酵母膏分别为最佳碳、氮源;最佳工艺条件为:PDB基础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3g/L、酵母膏5g/L、发酵培养9.64d,麦角固醇平均产量达5761.83μg/100mL,较优化前提高了247.86%,与构建模型理论预测值(5818.39μg/100mL)相吻合,且100mL液体培养基中麦角固醇产量占菌体细胞干质量(0.36g)的1.60%。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樟芝液态发酵胞外多糖产量,本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对11种氮源和5种碳源进行初选,然后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显著影响胞外多糖产量的因素,最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胞外多糖的产量。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60 g/L、酵母浸粉16 g/L、维生素B1 1 g/L、KH2PO4 0.75 g/L、MgSO4·7H2O 0.77 g/L、初始pH=5.0、装液量120 mL/500 mL、接种量18%、27 ℃、10 d、100 r/min。该条件下胞外多糖产量为1.23 g/L,较优化前提升了71%。优化后多糖产量有大幅提高,可为后续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马勃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马勃发酵液中菌丝生物量为指标研究了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马勃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马勃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结果表明:玉米粉为最佳碳源,黄豆粉为最佳氮源,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黄豆粉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最适合马勃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26℃,pH值6.5,摇瓶装液量为250ml装80ml,摇床转速130r/min,接种量15%。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桑黄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桑黄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结果显示:最佳的碳源是玉米粉,最佳的氮源是黄豆粉,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4%、黄豆粉1.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最适合桑黄菌丝体生长的液体发酵条件是:培养温度26℃,pH值6.5,摇瓶装液量为250ml三角瓶装100ml,摇瓶转速130r/min,接种量15%,发酵时间7天。  相似文献   

17.
冀宏  李智  郑丽雪 《食品科学》2010,31(23):204-209
以菌丝体干质量浓度为考察指标,对白背毛木耳液体深层发酵的培养基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正交试验(L9(34))确定了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在此基础上,基于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 设计试验,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影响白背毛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发酵温度、摇瓶转速和发酵时间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白背毛木耳深层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2.00g/100mL、酵母膏0.20g/100mL、磷酸二氢钾0.25g/100mL、硫酸镁0.15g/100mL,当发酵温度为26℃、转速为182r/min、发酵时间为6.07d(145.7h)时发酵菌丝体干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93g/100mL,较优化前提高了1.24 倍。  相似文献   

18.
巴西革耳Lentinus striguellus深层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巴西革耳Lentinusstriguellus深层培养的适宜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Lentinusstriguellus对单糖、双糖、多糖和糖醇都有一定的利用 ,但葡萄糖等单糖对菌丝生长效果较好 ;酵母粉等蛋白质含量高的氮源对菌丝生长较为有利 ;通过L9(3 4 )正交试验确定了Lentinusstrigullus发酵的最适培养基为 :5 %葡萄糖 ,0 .7%酵母粉 ,0 .2 %KH2 PO4,0 .3 %MgSO4·7H2 O ,0 .0 0 1%VB1 ;一定浓度内 ,Fe2 + 、Ca2 + 对菌丝体生长有促进效果。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 :培养基起始 pH5 .0~ 6.0、培养温度 2 6℃、接种量 10 % ,摇床转速为 2 0 0r/min ,2 5 0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 80mL ,发酵周期为 6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