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模拟海洋大气加速腐蚀试验和外场暴露试验中的LY12铝合金初期腐蚀形貌、电位和交流阻抗等的测量和分析,研究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下的初期腐蚀行为,并考察加速腐蚀试验结果和外场暴露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铝合金初期腐蚀表面属于吸附型阻抗类型,电位有轻微上升,腐蚀伴随着表面氧化层的开裂。外场暴露腐蚀表面自然氧化层明显龟裂,加速腐蚀表面氧化层开裂不明显。模拟海洋大气加速腐蚀试验和外场暴露试验在腐蚀形貌、电位、交流阻抗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航空铝合金大气腐蚀加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模拟航空铝合金大气腐蚀的周期浸润腐蚀试验和综合环境试验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化学和材料研究技术对户内外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综合环境试验较好地模拟了大气腐蚀过程中材料表面干/湿循环和电化学特点,同时也较好地模拟了铝合金的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加速试验的腐蚀产物主要以非晶态物质的形式存在,也较好地模拟了户外暴露试验的动力学特征.对户内试验的加速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LC4铝合金在模拟污染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干湿周浸循环加速腐蚀试验,用NaHSO3和NaCl分别模拟对大气腐蚀有明显影响的两种大气污染组分SO2和Cl-.利用失重分析、表面形貌观察和腐蚀产物分析,研究了LC4铝合金在模拟污染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和机理.研究发现,在0.02 mol/L NaHSO3和0.02 mol/L NaHSO3+0.006 mol/L NaCl两种加速腐蚀介质中,不论包铝层存在与否,LC4腐蚀失重均与腐蚀时间有线性关系;Cl-在HSO3-存在的情况能够更有效产生点蚀源,破坏LC4表面的氧化膜,加速LC4腐蚀;试样放置的角度对LC4腐蚀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周浸加速腐蚀试验模拟纯锌在热带海洋大气环境的腐蚀行为,通过对比腐蚀形貌、腐蚀产物、腐蚀动力学等定性和定量地评价周浸试验与户外大气暴露腐蚀试验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周浸腐蚀试验后,纯锌的腐蚀形貌、腐蚀产物组成及腐蚀动力学均与实际海洋大气环境暴露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发现采用2%Na Cl溶液模拟万宁大气、5%Na Cl溶液模拟西沙大气兼具模拟性和加速性;采用周浸加速腐蚀试验方法建立纯锌在万宁、西沙两种海洋大气环境下服役的耐蚀寿命预测模型,分别为Twn=95.23t 1.01、Txs=841.60t 0.16。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化学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铝合金大气腐蚀的综合加速试验,并同盐雾试验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降雨/盐雾模式的综合加速试验较好地模拟了大气腐蚀过程中干/湿循环和电化学特点,也较好地模拟了铝合金大气腐蚀的形貌和动力学特征.因此降雨/盐雾模式综合环境试验更好地模拟了铝合金的大气腐蚀.  相似文献   

6.
7A04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盐雾腐蚀试验模拟研究7A04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初期规律,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和扫描Kelvin探针技术,研究7A04铝合金在初期腐蚀过程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Cl-对铝合金腐蚀有显著的加速作用,盐雾试验初期表面出现点蚀坑;随盐雾时间增长,点蚀相互连接并扩展,电化学反应阻抗下降.扫描开尔文探针测试结果表明:随腐蚀的不断进行,金属表面阴极区和阳极区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局部腐蚀的特征,表面电位也随时间逐渐升高,阴极区和阳极区逐渐变得明显,腐蚀反应处于不断加速过程.  相似文献   

7.
海洋大气湿度对LY12铝合金初期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表面带Cl^-的LY12铝合金在模拟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形貌、增重、最大点蚀深度以及腐蚀体系的自腐蚀电位、交流阻抗等变化,分析相对湿度对其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含1mg/dm^2Cl^-的LY12铝合金在大气环境的相对湿度<70%时,几乎不发生腐蚀;在相对湿度>70%时,发生明显点蚀;在相对湿度>90%时,腐蚀较严重.腐蚀增重随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腐蚀增重-时间曲线较好地符合Boltz-man模型.相对湿度为90%左右,倾向于出现最深的蚀坑.LY12铝合金腐蚀形貌的变化几乎不会引起其厚水膜高Cl^-自腐蚀体系的电位改变.其厚水膜高Cl^-自腐蚀体系的Nyquist图是实部收缩的单一容抗弧.  相似文献   

8.
钢的大气暴露腐蚀与室内模拟加速腐蚀的相关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大气暴露试验和实验室的浸渍干燥湿润复合循环试验,结合腐蚀产物的表面分析,研究了4种钢在沈阳地区的大气腐蚀规律和模拟大气腐蚀过程的腐蚀规律.结果表明:在大气暴露试验和室内模拟加速腐蚀试验中,4种钢的腐蚀产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性,腐蚀规律可用ΔW=Ktn公式描述,室内外腐蚀试验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采用001 mol/L NaHSO3+0.001 mol/L NaCl介质为加速剂, 通过干湿复合 循环试验,可模拟钢在沈阳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过程,近似推测户外长期暴露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动态海洋大气环境与静态海洋大气环境对7B04铝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7B04铝合金,分别在远洋船舶移动平台和万宁站海洋平台开展1年户外大气暴露试验,利用腐蚀形貌、腐蚀失重、力学性能表征7B04铝合金在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规律和行为.结果 经过1年的户外大气暴露试验,在动态和静态两种海洋大气环境作用下,7B04铝合金的腐蚀类型均为点蚀,且远洋船舶移动平台7B04铝合金的腐蚀程度更严重.在远洋船舶移动平台开展动态自然环境试验的7B04铝合金腐蚀速率为67.4μm/a,在万宁站海洋平台开展静态自然环境试验的7B04铝合金腐蚀速率为16.6403μm/a,远洋船舶移动平台7B04铝合金的腐蚀速率约为万宁站海洋平台的4倍.远洋船舶移动平台试验7B04铝合金的拉伸强度、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保留率分别为91%、87.5%和54.3%.结论 7B04铝合金在远洋船舶移动平台和万宁站海洋平台的腐蚀类型均为点蚀,远洋船舶移动平台的动态海洋大气腐蚀性强于静态海洋大气,且对7B04铝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主要体现在断后伸长率方面,可显著加速7B04铝合金的腐蚀.  相似文献   

10.
根据锌在户外典型地区大气腐蚀的特点,研究了模拟户外大气环境的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方法,且从腐蚀动力学特征、腐蚀机理、腐蚀产物及试样表观干湿状态四方面探讨了锌在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暴露腐蚀试验结果与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SO2/盐雾复合循环加速腐蚀试验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模拟了锌在典型地区的大气腐蚀行为,通过这种加速腐蚀试验可以针对锌在典型地区大气暴露腐蚀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冯云国  刘广兴 《热加工工艺》2012,41(11):188-190
使用射线、普通超声A波、TOFD、相控阵四种无损检测方法对同一管道焊接接头的未焊透分别做了检测,对于检测结果,从定性、定量、定位上加以了比较和分析,阐述了以上四种方法在检测管道未焊透的应用中,各自的优缺点和互补性,以及TOFD和相控阵做为近些年推出的热门无损检测手段在实践检验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2.
谭继文  舒杰  文妍 《无损检测》2006,28(1):17-19
在机械构件的应变检测中,传统的应变片法由于需接触检测而难以满足检测要求。基于电磁检测原理提出了受扭构件切应变的非接触实时在线定量检测方法,设计了以AT89C52为核心的旋转构件切应变检测系统。介绍该系统的功能、硬件构成、软件设计及其实现。仿真试验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检测准确,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方法分别对含模拟缺陷的蒙皮泡沫夹芯复合材料、蒙皮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层压复合材料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检测,验证了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技术是评价蒙皮泡沫夹芯复合材料、蒙皮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环氧树脂层压复合材料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可靠性无损检测手段,且在复合材料的...  相似文献   

14.
射线检测小径管时,在底片上呈现的黑度差非常大,严重影响缺陷检出结果的可靠性。为此,对Ф42mm×5mm的16MnR钢管进行了射线透照参数的理论分析。通过试验,得出在曝光量不变、管电压变化时,以及管电压不变、曝光量变化时的射线检测对比试验效果。试验证实,管电压或曝光量不足都会引起胶片的曝光不足,导致影像黑度值降低;但是当管电压或曝光量过高时,将引起影像质量的降低,不利于缺陷的检出。只有当曝光量和管电压达到合适值,才能得到良好的细节影像,保证射线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5.
Testing Kits     
《Metal Finishing》2010,108(2):50-51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的特点。结合经验,总结了两种方法所适用的对象与情况。  相似文献   

17.
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红外热波成像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凯  王俊涛  吴东流 《无损检测》2006,28(8):393-398,408
针对红外热波成像检测技术,重点介绍了其理论基础、检测原理、红外探测器、各种不同的主流检测方法及其检测机理和优缺点。综述了国内外红外热波成像检测进展及所取得的最新应用成果,最后给出其技术特点,指出了该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论软件测试     
魏东 《金属世界》2007,(1):54-56
本文论述了软件测试的重要性,简要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过程,以及一些常用的技术手段、测试策略和准则。使读者在认识到软件测试重要性的同时,能够进一步了解应如何正确地选择和有效地运用各种各样的测试方法、技术和工具,来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潘新红 《物理测试》2007,25(6):41-0
 力学测试是钢铁质量检验的最后一道把关,如何提高力学测试及研究水平关系到减少质量异议和提升企业信誉度,因此,有必要从专业的角度借鉴其它先进经验和学习先进检测手段。本章综合力学测试的相关进展,结合笔者工作的相关数据,针对如何提高力学测试及研究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变薄拉深时筒坯内外侧与凸、凹模接触面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其摩擦参量是力学计算和润滑剂选择的重要依据。按文献[1]提出通过变薄拉深力和冲头顶推力确定两个摩擦因子的力学原理,设计出测试系统,其顶推力传感器设计巧妙,有独到之处。采用本测试系统确定的摩擦因子应用于文献[2]变薄拉深力及凹模出口应力计算,与试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