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市居民血脂水平,为筛查血脂异常人群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1 250名18~75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血脂检测资料分析。检测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总胆固醇(TC),并按年龄组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结果:本组血脂异常者共有245例,所占比例为19.6%。血清TG、HDL-C、LDL-C、TC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宣传和开展对健康人群血糖水平、血压、血脂的积极监测,对血脂升高者适当给予药品治疗以降低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的发病率,从而更加健康科学地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青壮年脂肪肝与血脂之间的关系。方法对72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并测定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分析脂肪肝的发病率与血脂关系。结果脂肪肝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的发生与TG的升高有明显关系,与TC的升高无明显关系。结论 TG升高与脂肪肝的发病关系密切,纠正血脂异常对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绍兴市部分人群血脂水平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绍兴市居住人群血脂水平现状。方法 根据 2 0 0 3年 186 5例血脂调查资料 ,按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做血脂分类分析。结果 本组人群中各年龄组总胆固醇 (TC)及三酰甘油 (TG)有明显差别 ,5 0岁以上高TC者超过 4 0 %。高TC明显多于高TG。男性中约有 2 0 %、女性中只有 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结论 中老年人血脂异常明显增加 ,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4.
寿万红  安梦莹 《新疆中医药》2010,28(4):98-98,F0003
目的:分析研究327例体检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方法:对32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结果:体检人群中高血压占15.6%,高血糖占25.07%,高尿酸占21.4l%,超重占47.4%,肥胖占22.63%,血脂异常者中,TC升高占41.59%,TG升高占45.26%,LDL-C升高占52.6%,HDL-C降低者占41.28%。在血脂异常者中,以LDL-C升高者所占百分率最高。结论:正常健康体检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病率普遍升高,对其进行定期健康调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对1230名随机体检者进行中医辨证后,按证型、年龄段、性别分组,观察各组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分析各证对血脂的影响。结果五脏证中肝证、脾证、肾证与血脂关系密切;阴虚证、血虚证、水湿证对血脂有影响。心证、肾证、热证、气滞证、气虚证、阳虚证与血脂异常有明显联系。结论血脂异常可能在心证、脾证、肾证、水湿证、热证、气滞证、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发生较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2010年3月我单位就诊的68例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观察组68例糖尿病患者和对照组6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比较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观察组42例男性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增高者32例占47.1%;26例女性糖尿病患者中血脂增高者有11例,占16.2%。对照组中有4例血脂增高,占6.2%。结论: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异常是由于胰岛素紊乱引起,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血脂的检测,改善血脂对于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4218例体检人群血脂、血糖检测结果方法2008年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年龄18~82岁,共4218例,检测血脂和空腹血糖.结果4218例体检人群血清测定中,TC≥6.22mmol者596例,占14.13%;TG≥1.70mmol者737例,占17.47%;LDL-C≥4.14 mmol/L者797例,占18.90%; HDL-C≤1.04mmol/L者614例,占14.56%;GLU≥6.1mmol/L者213例,占5.05%.各年龄组中,血脂随增龄而偏高,特别在31~60岁组为明显.血糖偏高多在40岁以后,60岁以上老年人血糖偏高者增多.结论 4218例体检人群血脂异常、血脂边缘异常和空腹血糖偏高的患病率高,随增龄而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输血患者的健康水平,特别为筛查血脂异常人群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从抽取1250名输血患者进行血脂检测资料分析,检测五项指标: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血脂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本组血脂异常者共有200例,所占比例为16.0%。血清TG、HDL-C、LDL-C、TC、HBA1c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步上升趋势。结论:输血患者五项指标检测指标总体比较健康,但是要加强血脂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健康体检人群血脂与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接收的健康体检者100例,测量其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等,完成血脂指标检测,通过动脉硬化仪对其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完成检测,完成单因素分析后,分析患者血脂同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结果: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为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相关性。结论:血脂异常与动脉硬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临床诊疗工作中当注重血脂检查,并落实血脂异常者的临床治疗,防止动脉硬化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HAART后血脂变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对281例艾滋病接受HAART患者,采用BE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同时对检测指标达到血脂异常标准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使用蛋白酶抑制剂血脂异常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在各自组合方案中血脂异常发病率。在接受HAART艾滋病患者中血脂变化以TGs升高多见(82%),中医辨证分型以脾虚痰阻或痰浊瘀阻为主(78%)。结论:对艾滋病患者除进行HAART常规治疗外,相关血脂变化也应重视,中医辨证治疗应以健脾祛痰为主,兼以化瘀降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统计健康体检者血生化分析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者1 000例,对其血生化水平进行检测、记录、分析,了解健康人群的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1 000例健康体检者中,143例血糖异常(占14.3%),67例尿酸异常(占6.7%),527例血脂异常(占52.7%),148例肝功能异常(占14.8%),115例肾功能异常(占11.5%);与女性人群相比,男性血糖、尿酸、血脂、肝肾功能异常率较高;50~59岁的健康体检者的血脂异常最为明显,血糖异常发生率、尿酸异常发生率、肾功能异常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结论:部分健康体检者存在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异常,医院应做好体检者的健康指导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以期提高我国人群生活质量,延长人均寿命。  相似文献   

12.
问:我最近体检发现血脂高,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到200mg/dl。我现在吃了降脂药,请问血脂应该降到多少?陕西读者赵女士答: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早发冠心病家族史、45岁以上男性及55岁以上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40mg/dl等,如果有这些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130mg/dl;如果没有这些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160mg/dl。北京同仁医院心脏中心王吉云博士血脂应降到多少  相似文献   

13.
<正>血脂是人体血浆中各种脂类的总称,血脂异常是指人体血浆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一类病证[1],是临床上常见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2],又可称为高脂血症。研究表明,我国不同地区的人群血脂异常患病率虽不同,但总体患病率较高,可达10%以上,并呈明显增长趋势。血脂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肾损害等疾病  相似文献   

14.
血脂灵治疗血脂异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灵片对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血脂异常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口服血脂灵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疗程8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并观察降脂及临床症候变化,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6.67%,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血脂灵与他汀类药物一样,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血脂异常长期、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与性别之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和血脂的关系与特点,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血脂最新动态,为临床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4 923例居民中962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方法,分析高血压患者不同年龄、不同血压级别脂代谢状况及高血脂的相关因素。结果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随年龄增长总体趋势为先升后降,男性高峰为51~60岁,女性高峰在61~70岁,男女性别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各年龄组男性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低于女性。③全部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④高血压患者较正常血压者血脂较高,且随血压升高血脂有上升趋势。⑤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组糖代谢异常及肥胖所占比例更高。结论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长血脂有先增高后下降趋势,男性血脂高峰多在60岁以前,女性多在60岁以后,高峰水平女性较男性约晚10 a;随血压升高血脂也有上升趋势;血脂异常者发生糖代谢异常及肥胖比例更高。  相似文献   

16.
血脂异常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或血浆的总胆固醇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对于老年人来说,其生理机能减退,因而血脂的异常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要注意血脂的变化,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并降低其死亡率,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近年来,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灵活运用中药方剂及针灸疗法,对血脂异常进行研究,临床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实验研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5种类型高血脂症的关系。方法检测门诊正常体检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按结果分为TG增高组、TC增高组、TG+TC增高组、TC+LDL-C增高组、TG+TC+LDL-C增高组5种类型,设立血脂正常对照组,同时血脂增高各组分别设立>60岁与<60岁组,每组各取30例标本,分别测定hs-CRP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血脂正常对照组相比,5种类型高血脂症hs-CRP均明显升高。各组>60岁与<60岁者hs-CRP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s-CRP与高血脂症结果呈正相关,联合检测hs-CRP与血脂可充分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指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通络活血类中药对降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血脂的疗效。方法:对伴有血脂异常的3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给予舒肝解郁通络汤口服,局部注射激素口服维生素。观察治疗1个月,对治疗前后的视力、视野、眼底及血脂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在视力、视野的改善方面有效率为96.7%,在血脂方面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都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提示:本方剂可以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对伴有血脂异常的患者还有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农民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与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体质量指数等的关系。方法对健康农民检查心电图、身高、体质量、血压、空腹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谷丙转氨酶,分为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组及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者447例(16.43%),男248例(9.11%),女199例(7.31%),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1)。ST段或T波改变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45岁以上者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者多于45岁之前。结论性别、年龄、血压、血脂、血糖均与心电图ST段或T波改变密切相关。农民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郑州市体检人群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情况,为当地心血管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的就诊数据,分析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分布情况,及其与心血管家族史的关系,以分析郑州市体检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现状。结果:血压异常检出率为19.8%,总胆固醇异常检出率为29.9%,甘油三酯异常检出率为29.9%,高密度脂蛋白异常检出率为13.8%,低密度脂蛋白异常检出率为28.6%,空腹血糖异常检出率为10.2%。经统计学分析显示,与无心血管家族史人群相比,有心血管家族史的体检人群中血压、血脂异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人群中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情况偏高,尤其在有心血管家族史的人群中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