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验证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钛合金肋骨假体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分布,探讨个性化肋骨假体在修复胸壁多发肋骨缺损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胸部CT三维重建数据构建骨性胸廓模型,模拟截骨修复过程,设计出肋骨假体的三维数据并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采用钛合金粉末打印出与缺损肋骨完全匹配的假体,进行强度测试;最后进行手术植入完成胸壁缺损的修复.结果:假体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显示,肋骨假体等效应力分布均匀.3D打印钛合金肋骨假体的屈服强度为(950±14) MPa,极限强度为(1 005±26)MPa.假体植入重建术精确复原了胸廓的几何形态及解剖外形,随访期间植入物与周围骨性结构固定牢靠,与周围组织相容性良好,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能够制作出高精度个性化钛合金肋骨假体,材料性能满足临床植入物的标准,个性化肋骨假体对胸壁重建塑形效果好,手术操作简便,此方法是肋骨缺损修复的可靠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
张海林  周晓 《肿瘤预防与治疗》2021,34(12):1109-1116
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临床辅助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整形外科领域。本文总结了3D 打印技术在肿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流程 技术要求、应用范围 并结合团队白身临床应用基础 对国内外研室进展进行绕述,同时提出生物 3D打印技术在肿瘤整形外科中的研究思路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可降解软组织材料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可降解填充材料,对2016年3月6日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例左侧乳腺浸润性癌(4.0 cm×3.0 cm)患者实施保留乳房手术一期乳房重建。术前应用乳腺MRI平扫加增强扫描采集乳腺影像数据,并用计算机模拟手术后的组织缺损,精确设计填充物大小。将数据导入西安交通大学自主研发的打印系统之后,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聚己内酯打印乳房缺损填充物。乳房缺损填充物在术前充分消毒,于乳腺包块切除术后植入乳房缺损处。术后每月评估安全指标(填充物引发的感染和免疫排异反应)、美容效果、组织相容性以及预后情况。 结果乳房重建后患者未发现有感染、血肿等安全问题,伤口恢复良好。术后9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患者乳房美容效果良好;MRI检查显示,填充物与自体组织嵌合,相容性好;功能成像提示,填充物周围血供丰富,有软组织包绕填充物,且有肉芽组织逐渐向填充物内生长。此外,截至2017年12月未出现复发、转移。 结论3D打印可降解软组织材料可能为保留乳房手术患者乳房重建提供新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乳腺外科精确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2例女性患者均是经查体、B超检查发现右侧乳腺有占位性病变,疑为恶性,要求手术切除。行多排CT胸部平扫、乳腺3.0TMR平扫+增强检查获得CT和MRI的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立体模拟建模,而后打印,据此精准定位后手术。结果 3D重建模型能清晰地显示乳腺解剖结构、肿瘤所在的三维空间及周围血供。精准定位后完整切除肿瘤,最大限度地保全腺体组织,手术时间大为减少。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乳腺肿瘤的手术治疗,能够清晰显示出解剖结构,辨识肿瘤毗邻血管,避免遗漏病灶,更有效地辅助术前规划,对提升乳腺复杂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手术速度,提高手术精确性有益,在乳腺外科精确手术治疗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6.
1975年,Taylor首次将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用于胫骨重建,1989年Hidalgo等[1]首先将血管化的腓骨肌皮瓣应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开创了腓骨肌皮瓣的颌面部缺损临床应用.目前,腓骨瓣已被广泛用于四肢和颌面部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在鼻咽癌腔内后装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rT1期复发鼻咽癌及1例T2期残留鼻咽癌患者进行定位CT扫描,传输至3D图像处理软件获得鼻咽腔几何轮廓参数,并设计管道走位使其靠近肿瘤区(rGTV)。按设计参数,使用3D打印机制造出个体化腔内施源器。用类似后鼻孔填塞技术将施源器置入鼻咽腔内。在施源器预设的管道中,插入后装施源管及假源,再次行定位CT并传入3D后装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设计优化治疗计划,完成首次治疗后取出施源器。再次治疗前复查定位CT并观察假源位置是否准确。结果 施源器置入鼻咽腔后能与鼻咽壁完全贴合,并且自行固定无须额外的固定措施。治疗中多次复查CT并与计划CT比较假源位置误差≤1mm,患者治疗全程无明显不适。优化后三维治疗方案100%剂量曲线包全rGTV,脑干、脊髓最大剂量<30%。复发患者给予处方剂量40Gy分8次4周完成,残留患者12Gy分2次1周完成。2例患者后装治疗后3个月复查肿瘤均全消。结论 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体化鼻咽腔内施源器具有自行固定、位置准确、重复性好、患者耐受良好的优点,近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3D打印个体化施源器在鼻咽癌腔内后装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1例rT1期复发鼻咽癌及1例T2期残留鼻咽癌患者进行定位CT扫描,传输至3D图像处理软件获得鼻咽腔几何轮廓参数,并设计管道走位使其靠近肿瘤区(rGTV)。按设计参数,使用3D打印机制造出个体化腔内施源器。用类似后鼻孔填塞技术将施源器置入鼻咽腔内。在施源器预设的管道中,插入后装施源管及假源,再次行定位CT并传入3D后装计划系统。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设计优化治疗计划,完成首次治疗后取出施源器。再次治疗前复查定位CT并观察假源位置是否准确。结果 施源器置入鼻咽腔后能与鼻咽壁完全贴合,并且自行固定无须额外的固定措施。治疗中多次复查CT并与计划CT比较假源位置误差≤1mm,患者治疗全程无明显不适。优化后三维治疗方案100%剂量曲线包全rGTV,脑干、脊髓最大剂量<30%。复发患者给予处方剂量40Gy分8次4周完成,残留患者12Gy分2次1周完成。2例患者后装治疗后3个月复查肿瘤均全消。结论 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个体化鼻咽腔内施源器具有自行固定、位置准确、重复性好、患者耐受良好的优点,近期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3D打印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个性化定制假体在肩胛骨肿瘤切除重建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例肩胛骨肿瘤切除重建患者,其中我院4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例,男2例,女3例;左侧3例,右侧2例;年龄16~64岁,平均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一种经阴道3D打印后装腔内联合插植治疗个体化模板设计方法,比较该方法和徒手插植方法的剂量学和操作安全性差异。方法 研究选取40例行192Ir高剂量率腔内联合插植后装治疗计划。实验组为20例使用经阴道3D后装个体化模板设计方法,用基于CT影像的预计划方法设计插植针路径,用3D打印技术创建个体化模板实体和插植针路径,最后在CT引导下置入模板。对照组选取20例腔内联合徒手插植治疗计划,徒手插植方法不做预计划并且插植针方向由操作医生经验决定。结果 两组计划HR-CTV的分次D90相近,实验组正常组织D2cm3的剂量有较显著改善,且肿瘤靶区内高剂量区体积和剂量适形性指数均有改善。实验组共使用273次插植针,脱靶次数为1次,未出现插植针刺穿正常组织事件。对照组共使用203次插植针,脱靶次数4次,且观察到3次刺穿正常组织事件。结论 3D打印后装腔内联合插植治疗个体化模板方法对比徒手插植方法有剂量学优势,并且操作更安全,实际治疗可达到预计划剂量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造成的骨缺损在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如何对复杂的骨缺损进行有效的功能修复仍存在诸多挑战。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3D打印技术在口腔头颈肿瘤外科中的发展与应用,肿瘤切除术后颌骨缺损的修复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不仅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而且使手术方案设计变得更加精确。3D打印手术导板的使用则将肿瘤术后骨缺损修复的过程细化、量化,从而提高手术修复效率。本文结合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近5年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采用该技术修复骨缺损的相关经验以及国内外最新文献,讨论CAD/CAM结合3D打印技术在颌骨肿瘤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并展示代表性病例。  相似文献   

12.
3D打印技术是依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提供数据,采用折叠式制造工序实现逐层打印的打印技术.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患者更多神经血管是手术的关键,3D打印技术可以提供清晰的解剖结构和病变范围,为前列腺癌根治术中保留神经血管血管束提供个体化有形画面,提高手术精准度.文章就3D打印技术在前列腺癌诊疗中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医学领域普遍使用3D打印技术,此技术集多项前沿技术如材料技术、信息采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开创了崭新的数字化医学领域[1-3].骨科引进该技术,便于在骨科术前做好设计与模拟,设计个性化植入物,基本实现个性化定制.目前,临床开展长骨大段骨功能重建与修复的方法较多,但均难以将关节功能重建,即使重建也可能存在关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总结3D打印技术在脊柱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应用3D打印植入物进行治疗的脊柱肿瘤患者26例,其中应用3D打印植入物治疗患者13例纳入观察组,应用常规植入物(钛笼)治疗患者13例纳入对照组。在脊柱肿瘤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加强3D打印模型的指导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0.68±0.9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47±1.12)d(t=4.965,P=0.028)。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评分(2.76±1.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0.59)分(t=7.624,P=0.01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9.57±0.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0.55)分(t=5.346,P=0.023)。2组术后6个月均未见复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5.38%,低于对照组的30.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3,P=0.478)。结论通过对脊柱肿瘤患者加强3D打印模型的术前宣教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术后疼痛及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3D打印技术在蝶骨嵴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2016年9月至2016年12月经头颅MRI及螺旋CT扫描发现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5例,利用颅脑螺旋CT增强扫描的DICOM图像,针对颅骨、血管及肿瘤,分别进行数据信息的提取和重建,并在同一坐标系下实现装配融合,建立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再经3D打印技术制作出3D实体模型,于术前、术中参考。  结果  成功重建5例患者的蝶骨嵴脑膜瘤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并制作出实体解剖模型,模型清晰显示颅骨、肿瘤及其与毗邻血管的位置关系,将其应用于术前规划与术中参考,5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  结论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蝶骨嵴脑膜瘤三维复合虚拟模型及其实体解剖模型在优化手术预案、提高肿瘤切除率、减少手术损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胸骨是胸廓最重要的骨性结构,但胸骨肿瘤的病人大多涉及到要切除胸骨,因此胸骨肿瘤患者行胸骨切除术后用于胸廓重建移植物的吻合度和技术可行性一直是胸外科的难题。传统的材料在胸廓重建中也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但传统材料在形状、功能、吻合度等方面都表现出它的局限性,并且术后患者的恢复较差,肺功能受到影响,在外观上也有影响。直至3D打印技术走入人们的视野,为胸骨及肋骨切除后胸廓重建提供了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虚拟复位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5月间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诊治的60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后颌面部穿通性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折叠前臂皮瓣修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中应用3D打印激光工作鞘连接膀胱镜联合钬激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3D打印制作的激光工作鞘匹配F21膀胱镜联合钬激光整块切除手术组(激光工作鞘组)52例,经尿道电切手术组(电切镜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病检合格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随访复发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其中电切镜组4例患者因生理性尿道狭小,电切镜无法置入改行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工作鞘组的病检合格率高于电切镜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低于电切镜组。结论:3D打印激光工作鞘连接F21膀胱镜联合钬激光行膀胱肿瘤整块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3D打印辅助技术对短瘤颈复杂腹主动脉瘤(AA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短瘤颈复杂AAA患者60例,根据是否采用3D辅助打印技术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常规干预组(n=32)、3D打印组(n=28);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腹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3D打印干预组在常规干预组的基础之上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检查。比较两组术前预测、术中测量得到的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与正常腹主动脉夹角(a角)、瘤颈与腹主动脉中轴夹角(b角)之间的差异;记录并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患者真腔最大直径、假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瘤颈最大直径、瘤腔最大直径、瘤体最大直径的术前评估结果与术中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常规干预组a角、b角术前评估与术中测量结果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真腔直径扩大、假腔直径以及瘤体直径缩小,且3D打印组变化更加显著(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辅助腹主动脉CTA可精准还原重建图像,对短瘤颈AAA患者术前评估、手术方案的抉择以及手术效果具有积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输尿管移行上皮癌术后放疗后复发转移的治疗在临床上较为棘手, 125I粒子植入可以利用其剂量精准、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势在其治疗中发挥作用。方法应用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针对盆腔及肺内转移病灶进行治疗。结果经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后, 三部位转移病灶均得到控制。结论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在输尿管移行上皮癌复发/转移病灶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