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课育人功能。从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基于案例法加强思政元素融入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探索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实践。深入挖掘妇产科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育人元素,并以案例形式“润物细无声”地结合到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课程思政”的起缘。从此,“课程思政”在高校成了高频词。要求各高校要以育人育才为目标,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要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为此,各高校积极行动,力争门门课程有思政,担当起既要专业育人,又要德育育人的重托。而笔者认为“思政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础,做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教学相长,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发挥协同作用;才能肩负起祖国重任,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以德为先、技能高超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自信教育融入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课程是应然所需,是适应新时代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政工作新形势、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新突破、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视角、形成思政课程改革新思路的需要。基于中医思维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相通,中医药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相融,中医药文化自觉的历史演进与近现代中华优秀文化发展同构相生,可通过构建共同设计、整合课程资源、强化实践育人路径等方式将中医药自信教育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论述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培养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必要性,探讨"三全育人"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进行六个模块课程思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2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将内容分为六个模块爱国主义模块、医德医风模块、安全意识模块、精益求精模块、职业担当模块、言传身教模块,教学结束后对各模块进行相应的评价。结果爱国主义模块、医德医风模块、安全意识模块、言传身教模块满意度相对较高,精益求精模块、职业担当模块满意度略低。结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医学影像检查技术》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同向同行,浅析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现状,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思政教育的可行路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嵌入高校药学专业育人体系,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以“二三课堂”中的劳动教育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药学专业劳动教育融入“二三课堂”的课程体系,是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必要保障。药学专业学生是未来的高端药学工作者,健全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劳动教育全过程育人模式,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6.
“三全育人”的思想体系全方位实现育人的理念和目标,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践方向。当前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易流于形式,制约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与教育效果。首都医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正在逐渐脱离“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的传统观念局囿,实践路径更为广泛,注重增强音乐的审美体验、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开阔的文化视野。这种以“三全育人”的方式培养“完整人”的音乐审美教育理念,需要更为广泛有效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育具有广泛性和针对性。《分析化学》课程思政研究以“三导向”培养模式为主线,从提高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构建思政模块化元素库、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以及育人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出发,可使课程思政目标明确化、实施路径多元化、评价科学化。目标是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营造思政氛围,发挥协同育人效应,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逐步探索一条实现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路径,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实现“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并以点带面,积累专业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学生的视角调查高职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以期为思政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路径。方法 2022年10月以高职医学2019级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星推送调查问卷,研究学生对高校育人体系和课程思政内涵的认知、开展现状的评价及建议。结果 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实施课程及思政内容认识偏颇,认为思政育人应由思政教师在思政课中开展(78.7%),对思政内容的认知也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同时学生对目前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融合程度非常高(44.4%),贴合专业(93.6%),教学效果更好(78.3%)。结论 学校应加强宣传和引导,让学生充分认识课程思政,并整体推进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协同育人,实现合力;加强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构建多举措、多方位的思政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9.
长春中医药大学为做好“三全育人”的体系保障,以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的工作进行探索。对比国外的教育模式,讲述该校关于“三全育人”的思考以及做出的行动。总结“十三五”规划教育所做出的举动,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启动两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激发广大高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试点单位积极试点的同时,众多非试点院校也开展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医学院校因其专业的特殊性,与其他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具有一定差异,教育部试点单位中也囊括了10所医学院校,本文通过归纳分析现阶段各医学院校“三全育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进展,剖析其在体系建设和实践路径上的异同,以期促进医学院校“三全育人”研究的交流融合,推动形成“三全育人”实践应用的共识框架。在体系建设方面,各医学院校的思想认识和管理体系上较为一致,有希望在实践论证后逐步形成可以在医学高等院校中推广应用的管理架构模式。在制度建设方面,由于校情、院情不同,各院校的制度差异较大,制度覆盖范围各有侧重,对各项具体举措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而在具体实践路径方面,虽然“三全育人”理念已经融入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多为研究者的个人探索,在学校和学院层面上还主要集中在教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尚无统一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育部提出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相融合的新教学理念,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能力的特点,合理地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模拟医学教育是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医学专业教育方法,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探究模拟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及其“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设计模拟医学教育“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案,建立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的模拟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探索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符合未来需求的医疗人员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全方位育人而提出的教育理念,该理念不仅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且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口腔医学包含16门专业课程,每门课都有针对医学本科、研究生、住培、专培、高职和中职的一系列教材,基于教材融入思政内容是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近年,课程思政理念在口腔医学各专业授课中均有应用实践,文章将从三个问题包括“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何更好地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以及“如何评价课程思政成效”出发,归纳总结可与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相融合的思政场景和元素,分析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举措,并从成效评价体系中反馈课程思政教育的不足和发展方向。期望能更好地提高课程思政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的融合和贯穿应用,体现出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大思政课”的理念下,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育人格局对课程思政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海市教委开展首批“大思政课”重点试验高校遴选工作,上海杉达学院入选“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文章基于“大思政课”的理念,从多个角度理解其“大”的内涵,构建中医护理学课程思政体系。通过明确课程设置,科学定位课程目标,不断优化课程队伍,构建“与思政小课堂同向同行,与社会大课堂相辅相成,与网络云课堂虚实结合”的中医护理学课程思政大课堂,实现中医护理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医护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改革和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十四亿人民的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医学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医学类研究生年龄和价值观相对成熟、培养模式分散等特点,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打造新媒体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措施,构建了研究生“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和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和目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如盐在水、润物无声”的思政育人理念在研究生护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贵州某大学2021级护理学专业46名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以护理学研究方法课程为载体,挖掘其中的思政育人点,通过讲述中国故事,运用典型案例、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和教学设计,采用自行设计的课程思政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课程思政呈现方式多种多样,研究生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100.0%(46/46)的研究生赞成专业课程结合思政教育。在所有课程思政教学方式中,研究生更喜爱典型案例、讲述中国故事、翻转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1.3%(42/46)的研究生表示会把思政教育内化于行,91.3%(42/46)的研究生认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对于个人生活、思想、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结论 护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方案有效地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促进了“教授知识”与“思政育人”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促进护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精神成人”,为研究生“思政育人”教育模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建设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在讲授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融入与专业课程知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高校大学生进行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文章结合实验诊断学中“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单元课程专业知识内容,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巴斯德发现微生物、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噬菌体抗菌成传奇、临床背后的“幕后英雄”-检验人员、黄祯祥创新病毒的体外培养技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等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一步挖掘案例中研究者的科学素养、医者仁心风范及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医学生的思政教育颇为重要。通过讨论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史教学团队的思政教育教学实践,分析“案例-专题-实践”相结合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内容和效果,认为该体系将“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为医学类院校的人文课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实例。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的育人的方向,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育人先育德,教师理应把立德树人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做到育人育才有机结合,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注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提炼和融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塑造,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以《口腔生物学》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新型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与理念,课堂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提炼和融入的措施和方法。通过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既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圆满实现了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教育之一,尤其是在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是培养一名德才兼备卫生工作者的重要方式。《中医外科学》是临床特色课程,本文以《中医外科学》疮疡篇章为例,依托刘明教授多年教学经验,从疮疡病的疾病特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教学难点等方面,挖掘《中医外科学》疮疡篇章的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融合,最终形成中医外科学独特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和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构建全课程育人环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以医学人文为切入点,总结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将思政教育融入PBL教学的实践,并提出将思政教育常态化融入PBL的构建,旨在提高育人成效,并为其他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