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脑钠肽(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相应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束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降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清NT-proBNP、H-FABP及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连续负荷量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24、36、48 h的肺动脉楔压(PAWP)、肺动脉压(PA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9%,显著高于对照组(65.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36、48 h的PAWP和PAP降低值逐渐增加,且观察组PAWP和PAP降低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点(P0.05)。两组治疗后24、36、48 h血清hs-CRP、BNP水平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24、36、48 h的血清hs-CRP、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点(P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连续负荷量新活素对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可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hs-CRP,BNP水平,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那普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血液流变学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vs. 73.81%,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低(P0.05),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76%(2/42)、16.67%(7/4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20)、心力衰竭模型组(n=20)、参附注射液治疗组(n=20),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两组采取腹主动脉缩窄法构建心力衰竭模型,给予心力衰竭模型组氯化钠溶液,参附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参附注射液。比较各组大鼠心脏功能、氧化应激、炎症因子、P13K-Akt-mTOR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心力衰竭模型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依次升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依次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心力衰竭模型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依次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依次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心力衰竭模型组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依次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参附注射液治疗组、心力衰竭模型组P13K-Akt-mTOR表达依次下降(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保护心力衰竭大鼠心脏功能,并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1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清B型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334例,按用药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口服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水平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实验组Ⅰ级、Ⅱ级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够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外周血B型脑利钠肽水平,改善其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联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及乳腺外科2016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给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组70例给予TEC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CD_4~+、CD_8~+和CD_4~+/CD_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板计数、CD_4~+、CD_8~+和CD_4~+/CD_8~+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减少,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口腔黏膜炎、呕吐、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均未发生毒性反应致死事件。结论:TEC方案新辅助化疗联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乳腺癌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并且能有效抑制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心功能参数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73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分析CHF患者血清Hcy水平与NT-proBNP、LVEF、LVEDd的相关性,观察不同血清Hcy水平CHF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Hcy、NT-proBNP及LVEDd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Ⅳ级患者血清Hcy、NT-proBNP、LVEDd水平高于Ⅱ级与Ⅲ级,且Ⅲ级高于Ⅱ级(P0.05);Ⅳ级患者LVEF水平低于Ⅱ级与Ⅲ级,且Ⅲ级低于Ⅱ级(P0.05)。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HF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血清NT-proBNP、LVE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清Hcy水平高于25μmol/L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1.43%,血清Hcy水平在15μmol/L-25μmol/L范围内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Hcy、NT-proBNP、LVEDd随心功能恶化程度增加而升高,LVEF随之降低,且Hcy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与血浆脑钠肽(BNP)、和肽素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将我院从2017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100例CHF患者纳入研究。将其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分成Ⅰ级33例,Ⅱ级21例,Ⅲ级25例,Ⅳ级21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相关参数的差异。检测并对比所有患者血浆BNP、和肽素以及hs-CRP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心功能分级Ⅰ~Ⅳ级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逐渐降低趋势,而左房内径(LAD)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CHF患者LVEF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负相关(r=-0.621、-0.534、-0.635,P0.05),而LAD、LVEDD与血浆BNP、和肽素及hs-CRP均呈正相关(r=0.582、0.602、0.511,r=0.547、0.592、0.615,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及血浆BNP、和肽素、hs-CRP用于评估CHF患者心功能均效果显著,且联合检测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实现对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更为精准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心功能危险因素、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n=25,LVEF<30%)、B组(n=25,LVEF 40%~50%)、C组(n=25,LVEF≥50%)三组,另根据随访1年后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n=51)和死亡组(n=29)。比较不同组别临床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组的心率及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1年以上、合并非心血管疾病人数占比、LAD、RAD、Scr、Hcy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死亡组的心率及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1年以上、LAD、RAD、Scr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非心血管疾病、LAD、RAD、Scr、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之间呈正相关(P<0.05);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之间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非心血管疾病、LAD、RAD、Scr、Hcy水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之间均呈正相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前体N末端前脑利钠肽(Pro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细胞黏附分子-1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β内啡肽(Beta endorphin,β-E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32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初始剂量为每次6.25 mg,每天2次,慢慢增加至每次12.5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美托洛尔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每次20 m L,每天1次。均治疗1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End diastolic diameter of left ventricle,LVEDD)、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LVEDD、6MWT、LVEF、LVESD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GDF-15、NT-proBNP、ICAM-1、β-E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GDF-15、NT-proBNP、ICAM-1、β-E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GDF-15、NT-proBNP、ICAM-1、β-E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脑钠肽(BNP)与患者心脏超声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HF患者135例为研究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学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研究组分为Ⅰ级组26例,Ⅱ级组34例,Ⅲ级组42例,IV级组33例。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的血清标志物、炎症因子、心功能超声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NT-proBNP、BNP与炎症因子、心功能超声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BNP、NT-proBN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则低于对照组(P0.05)。BNP、NT-proBNP、IL-6、TNF-α、hs-CRP水平及LVEDD、LVESD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升高,LVEF随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BNP、NT-proBNP与IL-6、TNF-α、hs-CRP、LVEDD、LVESD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NT-proBNP、BNP与CHF患者的心脏超声参数及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考虑将其作为临床诊断CHF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胶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脑钠肽静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14天。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NT-proBNP、胶原、NO、ET-1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治疗前,两组左心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每搏输出量(SV, Stroke volume)、心脏指数(CI, Cardiac index)、心率(HR, heart rate)、血清NT-proBNP、NO、ET-1、胶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CI、NO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NT-proBNP、ET-1、胶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1例低血压,2例头疼,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出现1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联合重组人脑钠肽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重组人脑钠肽静脉治疗,其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胶原、ET-1的水平并升高血清NO的水平、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B型脑钠肽(BNP)、糖类抗原125(CA125)和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CH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状况为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Ⅰ/Ⅱ级51例、NYHAⅢ级39例、NYHAⅣ级30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BNP、CA125和TH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间的关系。结果: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清BNP、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NP、CA125水平随NYHA分级升高而逐渐升高(P0.05)。NYHAⅢ级、NYHAⅣ级患者的血清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T3水平随NYHA分级升高而逐渐降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血清BNP、CA125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而与LVEDD呈正相关(P0.05);血清T3水平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LVEDD呈负相关(P0.05)。结论:CHF患者血清BNP、CA125及T3水平均与心功能存在密切联系,三者联合检测对CHF的临床诊断与病情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脑钠肽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及肾素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80例对照组行硝普钠治疗,80例实验组行重组脑钠肽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脑钠肽(BNP),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实验组TNF-α、hs-CRP、IL-6、BN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活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流动力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实验组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脑钠肽治疗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改善肾素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利钠肽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A组(II级)20例、B组(III级)38例、C组(IV级)32例。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脑力钠肽(BNP)以及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分析血浆BNP与NYHA分级和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以及比较血浆BNP和LVEF在慢性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中的能力。结果:C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而B组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检测发现,C组患者的LA显著高于A组(P0.05),而LVEF、LVEDD及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关系,但与LVEDD、LVESD、LVEF、LA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血浆BNP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呈现出较强的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02,P0.001)。血浆BNP=523.5 pg/mL为中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最佳值。LVEF对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程度无明显能力(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392,P=0.276)。结论:血浆BNP浓度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筛查以及心功能分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型钠尿肽(BNP)、白蛋白(ALB)、胱抑素C(CysC)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23例CHF患者,心脏彩超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心室内径(LVD),实验室检测血清BNP、ALB、CysC水平。按照3年随访后患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35例和存活组88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脏彩超检查联合血清BNP、ALB、CysC对CHF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的LAD、LVD及血清BNP、CysC水平高于存活组患者,而LVEF及血清ALB水平低于存活组患者(P<0.05)。心脏彩超指标LVEF、LAD、LVD及血清BNP、ALB、CysC是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心脏彩超指标LVEF、LAD、LVD联合血清BNP、ALB、CysC检测对CHF患者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857(0.771~0.938),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14(32/35)、0.795(70/88),均明显高于上述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心脏彩超指标LVEF、LAD、LVD和血清BNP、ALB、CysC均为CH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且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及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使上述疾病在临床药物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人脑利钠肽(BNP)作为体内唯一天然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拮抗剂在诊断及治疗心力衰竭等方面均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其在心衰状态下降解快且生物活性明显减弱而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在心力衰竭治疗上补充外源性BNP成为了又一研究热点。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内源性激素,具有扩张血管、排钠利尿、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能够有效的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新近研究表明,rhBNP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将就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