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采用透析法对Sabin株3个型别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收获液进行透析后的病毒回收效果评价。方法高病毒滴度时,对Sabin株Ⅰ、Ⅱ、Ⅲ型病毒收获液分别进行透析,比较每个型别病毒收获液透析前后的病毒感染性滴度回收率,及透析后的甲醛清除率;低病毒滴度时,选取101、100、10-1 CCID_(50)/mL 3个滴度的Sabin株Ⅰ、Ⅱ、Ⅲ型病毒液,分别进行透析,将相同型别及滴度的透析前后样品接种至Hep-2细胞上进行3次传代,比较透析前后细胞病变比率及病毒滴度。结果高病毒滴度时,各型别病毒收获液透析后与透析前相比,样品体积和感染性滴度均未发生较大变化(P0.05),透析后甲醛清除率达99%以上。101 CCID_(50)/mL低病毒滴度时,各型别病毒3次传代均能100%引起细胞病变;100 CCID_(50)/mL低病毒滴度时,Ⅰ、Ⅱ、Ⅲ型病毒第1次传代引起细胞病变比率分别为66%、33%和33%,第2、3次传代均能100%引起细胞病变;10-1 CCID_(50)/mL低病毒滴度时,3个型别病毒3次传代均不能引起细胞病变。所有细胞病变后检测病毒滴度均在6.0 lgCCID_(50)/mL以上。结论 Sabin株3个型别的病毒收获液经透析后,活病毒的回收率较高,基本无损失,透析法可作为该病毒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兔抗柯萨奇病毒A6型(Coxsackie virus A6,CVA6)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特异性。方法将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共表达的CVA6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纯化后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其多克隆抗体;用CVA6-R69-XY-2016、CVA10-R97-XY-2016、CVA16-V217-XY-2016、EV71-V54-XY-2016及CVA6 Gdula毒株分别感染人恶性胚胎横纹肌瘤RD细胞,体外中和试验及ELISA法检测中和抗体和结合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ndirect immunoinfluscent assay,IFA)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制备的兔抗CVA6 VLP多克隆抗体与CVA6-R69-XY-2016及CVA6 Gdula毒株的中和抗体效价均可达1 024,多克隆抗体仅与这2种病毒的结构蛋白VP1、VP2及VP3产生特异性反应,仅在这2种病毒感染的RD细胞中产生明显的绿色荧光;经ELISA分析,其结合效价达1×10~7。结论成功制备了兔抗CVA6 VLP多克隆抗体,其特异性良好,可为CVA6血清型中和试验鉴别、病毒结构蛋白定性定量分析提供抗体试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腮腺炎毒种制备工艺,控制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easles,mumps and rubella combined vaccine,live,MMR)中腮腺炎分型基础滴度和稳定性。方法应用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提高鸡胚活细胞计数精度,确定MOI并按最适MOI制备腮腺炎病毒工作种子批,选取病毒最适收获时间,优化腮腺炎病毒工作种子批制备工艺。采用优化后的毒种连续制备3批次腮腺炎病毒原液,检测原液病毒滴度及由其制备的MMR中腮腺炎病毒分型基础滴度与(37±1)℃1周热稳定性。结果优化后的毒种制备的腮腺炎病毒原液滴度稳定在6.5~7.0 lg CCID_(50)/m L,较优化前提高了0.5~0.7个log。采用优化后腮腺炎病毒原液制备的MMR中的腮腺炎病毒分型基础滴度在5.2~5.8 lg CCID_(50)/m L,热稳定性在4.8~5.5 lg CCID_(50)/m L;80%的MMR中麻腮风各组分病毒比均能达到1∶20∶1。结论优化后的腮腺炎病毒工作种子批制备的MMR中腮腺炎病毒分型基础滴度和稳定性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DNA免疫技术制备特异性麻疹病毒抗血清,用于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以及含麻疹病毒疫苗的检定。方法以含麻疹病毒沪-191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H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GI-F和pGI-H作为免疫原,免疫家兔,制备麻疹病毒抗血清。采用细胞培养法检测抗血清细胞毒性,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抗血清的特异性和中和效价。结果麻疹病毒抗血清细胞毒性小,与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抗血清的ELISA效价大于256 000,中和效价为1∶1 024,4倍稀释后仍能完全中和1×10~5 CCID_(50)/ml麻疹病毒。结论 DNA免疫方法可制备高效价、低细胞毒性的麻疹病毒抗血清,该血清可用于麻疹疫苗毒种及含麻疹疫苗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育Vero细胞森林脑炎疫苗适应毒种。方法将森林脑炎疫苗鼠脑病毒“森张”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适应,并对不同代次收获的病毒液的病毒滴度、免疫原性、稳定性等进行检测。结果“森张”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传代适应后,病毒滴度达8·5LgLD50/ml;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高于1∶20,其它检测项目均符合疫苗生产用毒种的要求。结论Vero细胞适应的“森张”株毒种的初步特性显示可作为制备Vero细胞森林脑炎疫苗用毒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E型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MOMP)多克隆抗体,并在体外检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1a(+)/MOMP,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重组MOMP蛋白,经镍螯合亲和层析胶纯化后,经皮下多点注射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的效价和特异性。在HeLa细胞中培养E血清型Ct,通过卢戈和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中Ct包涵体的形成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制备的MOMP多克隆抗体对Ct天然MOMP的结合特异性。结果 Ct MOMP可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制备的兔抗MOMP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可达1∶256 000,可特异性结合、识别融合及天然的Ct MOMP。结论制备的兔抗Ct MOMP多克隆抗体效价高、特异性强,为后续进一步研究Ct的致病机制及开发新的免疫诊断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制备抗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重组磷蛋白(p24)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为BDV血清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用本课题组前期制备的重组BDVp24蛋白经背腿部多点皮下注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共免疫4次,末次免疫后第7天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抗原亲和纯化法纯化抗血清,ELISA法测定抗血清效价;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制备的抗BDV p24多克隆抗体的纯度为98%,ELISA效价达1∶128 000,该抗体与重组p24蛋白和BDV感染OL细胞表达的p24蛋白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灵敏性和特异性良好的抗BDV p24多克隆抗体,为研发相关的诊断试剂和研究该病毒的感染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bunyavirus,SFTSV)抗原的超速离心纯化方法。方法将SFTSV工作种子库毒种接种至Vero细胞,病毒培养物经灭活及浓缩后制备病毒浓缩液。病毒浓缩液通过20%蔗糖超速离心富集分离,再经60%、50%、40%、30%、20%、10%蔗糖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进一步纯化,将病毒抗原富集的组分进行合并,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病毒抗原富集于组分22~26中,合并后经SDS-PAGE分析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60 000及28 000的糖蛋白(GP)及核蛋白(NP)条带,纯度约90%,浓度为2.58 mg/ml,且可与兔抗SFTSV全病毒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建立了SFTSV的超速离心纯化方法,纯化制备出了高纯度的病毒抗原,为SFTSV灭活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Sf9昆虫细胞宿主蛋白(host cell protein,HCP)含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从Sf9昆虫细胞中提取总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兔抗Sf9细胞总蛋白多克隆抗体,经辛酸-硫酸铵沉淀和CL-4B层析柱纯化后,采用SDS-PAGE分析抗体纯度,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用纯化的多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将HRP酶标记至纯化的抗体上作为酶标抗体,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最适工作条件。确定该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及最低检测限,验证该方法的准确度及精密度。将表达戊型肝炎ORF2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细胞,收获病毒培养上清,制备3批纯化的重组蛋白,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纯化过程中HCP含量的变化,验证其在纯化工艺中的适用性。与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比较,检测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及在制品中的适用性。结果纯化后的兔抗Sf9细胞总蛋白多克隆抗体纯度达90%以上,抗体效价为1∶10 000,可与Sf9细胞蛋白特异性结合。建立的双抗体夹心法ELSA方法最佳抗体包被浓度为20μg/ml,37℃孵育1 h;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200,37℃孵育1 h;TMB室温显色30 min;测定各孔A450值。该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为50~1 600 ng/ml,最低检测为50 ng/ml;不同浓度的Sf9细胞蛋白抗原回收率在87.8%~117%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制备的3批重组蛋白经超滤及层析纯化后,HCP含量均逐渐降低至小于50 ng/ml,纯化工艺可有效去除HCP;与商品化试剂盒比较,该方法更适用于检测戊肝类病毒颗粒样品。结论已成功建立Sf9昆虫细胞残余蛋白含量检测的双抗体夹心法ELSA方法,可用于检测Sf9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纯化的重组蛋白中HCP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生物反应器低血清培养基灌流培养猪瘟病毒,制备猪瘟病毒活疫苗,检测其免疫效价。方法对猪睾丸ST细胞进行低血清培养驯化,待ST细胞适应低血清培养后,接种至生物反应器,当细胞达到接种密度后,感染猪瘟兔化弱毒株(Classical Swine)毒种,培养96 h后,连续收液48 d,收获的病毒液经滤膜过滤后,制备猪瘟病毒活疫苗。将疫苗免疫健康新西兰家兔和28日龄健康仔猪,检测病毒滴度及免疫效价。结果用2%血清培养ST细胞,细胞接毒密度为5×106个/m L,病毒按3%~5%比例接种。利用上述条件培养的猪瘟病毒连续收获20次,病毒滴度均在7 500 RID/m L以上。免疫仔猪后第14天抗体效价达1∶128,未免疫仔猪抗体效价低于1∶16;攻毒后观察16 d,免疫仔猪无任何猪瘟临床表现,保护率100%,而未免疫仔猪在攻毒后第6天开始陆续死亡,死亡率100%。结论用低血清培养ST细胞制备的猪瘟病毒活疫苗具有较高的免疫效价,为猪瘟病毒疫苗生产工艺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制备具有中和活性的抗狂犬病病毒(Rabiesvirus,RV)抗体,并建立检测RV抗原的ELISA法。方法以RV全病毒免疫2只新西兰家兔,制备抗RV多克隆抗体。以R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建立稳定分泌抗R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以小鼠中和试验(MNT)检测抗体的中和活性。以ELISA双抗体夹心法和ELISA竞争法检测RV抗原。结果2只家兔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分别为1∶6.0×103和1∶1.2×104,纯化的兔抗RVIgG中和活性分别为46.3和29.2IU/ml。获得了9株稳定分泌抗RV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属于IgG1或IgG2b亚型,腹水的抗体ELISA效价为1∶1.0×105~1∶1.0×107。单克隆抗体3E5、4C2和4F8具有中和活性,Westernblot分析提示,单克隆抗体4C2是针对RV糖蛋白线性表位的抗体。以单克隆抗体4C2作为捕捉抗体,兔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V抗原。同时建立了另一种ELISA竞争法,加入固定工作浓度的单克隆抗体4C2,与RV病毒液孵育,以ELISA间接法检测RV病毒抗原。结论所获得的狂犬病毒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活性,可在ELISA中用于检测RV抗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包膜糖蛋白GP64胞外区,并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AcMNPV GP64基因全长序列,采用DNAStar软件设计去除GP64基因信号肽和跨膜区的引物,PCR扩增GP64胞外区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1b(+)中,转化大肠埃希菌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His Trap FF crude纯化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 blot分析。将纯化的重组蛋白经背部皮下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染色法检测多克隆抗体对AcMNPV的中和作用。结果重组表达质粒pET-21b(+)-GP64经双酶切及测序证实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2 000,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6.8%,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可与鼠抗AcMNPV GP64蛋白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制备的兔抗GP64蛋白多克隆抗体能与纯化的重组蛋白和杆状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抗体效价高于1∶1 000 000,其可中和100 TCID50/ml的AcMNPV,使AcMNPV无法感染昆虫细胞Sf9,中和效价为1∶8。结论成功原核表达了AcMNPV GP64蛋白胞外区,并制备了对AcMNPV有完全中和能力的多克隆抗体,为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应用研究及杆状病毒毒株的检定等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甲肝病毒YN5D株在人二倍体细胞Walvax-2(W2)上的传代适应性,并确定其在W2细胞上培养的最适条件。方法将甲肝病毒YN5株P23代采用混合吸附的方式接种于T225细胞培养瓶,连续传至30代,检测各代次YN5D株病毒的抗原滴度及感染性滴度;将甲肝病毒YN5D株P29代以不同的MOI接种W2细胞,以最佳MOI接种细胞,确定最佳收毒时间;建立甲肝病毒YN5D株三级种子库,并进行检定。结果甲肝病毒YN5株连续传至30代,抗原滴度及感染性滴度均保持在10 240 EU/mL和7.00 lgCCID_(50)/mL以上;当接毒比例为0.5 MOI时,抗原滴度及感染性滴度均达到最高;当培养至24~28 d时,抗原滴度及感染性滴度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 560 EU/mL和7.24 lgCCID_(50)/mL。三级毒种库各项检定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要求。结论确定了甲肝病毒YN5D株在人二倍体细胞系W2上的传代适应性,并优化了细胞工厂的培养条件,为人二倍体甲肝疫苗临床申报样品的制备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以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为基质的麻疹病毒长-47纯化株毒种库。方法将麻疹病毒长-47纯化株毒种(CEC)主代主种子批适应于2BS细胞,传至第4代和第8代,分别作为主种子批及工作种子批,对毒种进行鉴别试验、无菌试验、支原体检查、外源因子检查和病毒滴度检测,并对主种子批毒种进行猴体神经毒力试验和猴体免疫原性检测。将毒种连续传代,观察各代次病毒的收获时间,并测定病毒滴度,分析毒种的传代稳定性;将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分别置于-20和-70℃保存,不同时间取样,检测病毒滴度,分析毒种保存温度稳定性;选取4个代次毒种(D4、D8、D15、D19)提取病毒核酸,扩增H基因序列,分析H基因在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结果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毒种鉴别试验、无菌试验、支原体及外源因子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病毒滴度分别为5.88和6.00 log CCID50/ml,主种子批毒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麻疹病毒长-47纯化株毒种适应于2BS细胞后,收获病毒时间一般在6~7 d,病毒滴度稳定在5.5~6.5 log CCID50/ml之间。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病毒于-20和-70℃保存10个月,病毒滴度无明显变化。D4~D19代病毒无核苷酸发生改变,与麻疹病毒Chang-47(Gen Bank登录号:EF033071)比对结果显示,D4~D19代病毒核苷酸序列21 nt由G→C,属于同义突变,同源性达99.9%。结论建立了麻疹病毒长-47纯化株(2BS)毒种库,并按照《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进行了全面检定,为制备以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为基质的麻疹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抗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非结构蛋白NS1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并建立针对JEV的抗原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用于疫苗研制中抗原定量及质量控制。方法 原核表达制备重组蛋白JEV-NS1,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和家兔,制备兔多克隆抗体和鼠单克隆抗体。分别以兔多抗作为捕获抗体、HRP-JEns1C1鼠单抗作为检测抗体和鼠单抗JEns1C1作为捕获抗体、酶标兔多抗作为检测抗体,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和检测抗体浓度,建立抗原定量ELISA检测方法。确定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及灵敏度,并对其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和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制备了特异性好、效价高的抗JEV-NS1兔多抗和鼠单抗,以兔多抗作为捕获抗体、HRP-JEns1C1鼠单抗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抗原定量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在检测范围为250.0~4 000.0 ng/mL时,R2不低于0.99;高(2 000.0 ng/mL)、中(1 000.0 ng/mL)、低(500.0 ng/mL)3个浓度样品准确度验证回收率为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生物反应器中用微载体连续灌流培养Vero细胞,制备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方法在50 L体积的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含10 g/L微载体的DMEM培养基,接种Vero细胞,当细胞密度约达5×10~6个/ml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毒种,接毒后72 h开始收获,连续收获17 d,收获的病毒原液经浓缩、灭活、Sepharose 4FF凝胶层析纯化后制备疫苗,检测病毒滴度、抗原含量及残余牛血清白蛋白、DNA、宿主蛋白含量,并接种新西兰家兔,检测疫苗效力。结果确定最佳Vero细胞接种浓度为1×10~5个/ml,病毒最佳MOI为0.015。利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收获的病毒滴度在6.5~8.0 log CCID_(50)/ml,且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规定。结论用生物反应器微载体灌流培养制备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小试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牛血清中牛腹泻病毒(BVDV)的牛肾细胞直接病变检测法。方法将样品接种至牛肾(CK)细胞上,通过观察细胞病变,判定样品是否污染BVDV。结合病毒增殖曲线及不同培养时间的检出率,确定最佳判定时间,并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及应用。结果该方法的最佳判定时间为10d;测定限度为100~240CCID50/ml;样品冻融次数及不同批次的牛血清样品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应用该方法检测134批牛血清样品,BVDV污染率约为7.5%。结论已建立牛血清中牛腹泻病毒牛肾细胞直接病变检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试阶段制备的麻腮风水痘(measles,mumps,rubella and varicella,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的稳定性。方法将检定合格的3批中试阶段制备的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分别置-20℃、2~8℃、室温(25℃)和37℃,定期对其病毒滴度进行检测;在0和18月进行鉴别试验、物理检查、水分检测、无菌检查、异常毒性检查、牛血清白蛋白残留量检测、抗生素残留量检测。结果 -20℃放置18个月,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中麻疹、腮腺炎、风疹及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不低于4.55 lg CCID_(50)/ml、5.05 lg CCID_(50)/ml、3.80 lg CCID_(50)/ml和4.65 lg PFU/ml;2~8℃放置18个月,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中麻疹、腮腺炎、风疹及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不低于4.05 lg CCID_(50)/ml、4.93 lg CCID_(50)/ml、3.80 lg CCID_(50)/ml和4.32 lg PFU/ml;25℃放置6周,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中麻疹、腮腺炎、风疹及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不低于3.80 lg CCID_(50)/ml、4.43 lg CCID_(50)/ml、3.93 lg CCID_(50)/ml和3.87 lg PFU/ml;37℃放置4周,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中麻疹、腮腺炎、风疹及水痘病毒滴度分别不低于3.80 lg CCID_(50)/ml、4.43 lg CCID_(50)/ml、3.93 lg CCID_(50)/ml和3.84 lg PFU/ml。其他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制造及检定规程要求。结论冻干MMRV联合减毒活疫苗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δ变异株S抗原含量的检测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 采用δ变异株重组表达的受体结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RBD)蛋白分别免疫山羊和家兔,制备抗RBD多克隆抗体。以制备的两种抗RBD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和一抗,HRP标记的羊抗兔IgG抗体为酶标抗体,建立用于检测S抗原含量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棋盘滴定法确定包被抗体和一抗,同时优化3种抗体稀释度。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精密性、线性范围及专属性。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SARS-CoV-2 δ株灭活疫苗(Vero细胞)原液及其中间品的S抗原含量。结果 兔抗RBD多克隆抗体及羊抗RBD多克隆抗体的效价分别为1∶32 000和1∶64 000,蛋白浓度分别为2.26和5.41 mg/mL。最佳包被抗体为羊抗RBD多克隆抗体,一抗为兔抗RBD多克隆抗体,包被抗体、一抗及酶标抗体最佳稀释度分别为1∶4 000、1∶8 000和1∶16 000。40、20、10 U/mL3种...  相似文献   

20.
利用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制备高效价抗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免疫家兔制备高效价抗HCV多克隆抗体,为改进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诊断试剂盒提供必要条件。方法HCV多表位复合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家兔,获得高效价抗血清,经硫酸铵沉淀及PrintA/G亲和层析纯化。结果已获得效价大于1∶16000的抗HCV多克隆抗血清,经纯化后达电泳纯。该抗体能与HCVNS3、NS5及C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改进HCV病毒抗原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