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室内空气品质这个空调领域的热门话题,介绍了空调病的由来及其危害,并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室内空气品质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几个因素及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几种途径,本文最后提出了室内空气品质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目标的合理确定是解决当前多组分低浓度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和营造健康舒适室内空气环境的重要前提.针对人体代谢污染和建材饰材散发污染的联合暴露条件,通过暴露实验且针对我国受试人员研究了可感受的室内空气品质的控制目标;其中,空气品质的可接受性和气味强度由受试人员投票得到.研究结果发现,未适应者与适应者对室内空气品质控制目标的要求具有显著差别.为使80%和90%的未适应者达到满意,CO2体积分数要求分别为0.11%和0.06%,TVOC质量浓度要求分别为243μg/m3和76μg/m3,每人所需要的新风量指标分别为6.6L/s和19.5L/s;同时,为使80%和90%的适应者达到满意,CO2体积分数要求分别为0.209%和0.098%,TVOC质量浓度要求分别为583μg/m3和228μg/m3,每人所需新风量指标分别为0.5L/s和14.1L/s.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室内空气品质的现状,提出了几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如控制室内污染源,提高新风效应等,最后指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是一个多学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叙述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阐明了室内空气品质降低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途径,达到提高室内空气的品质,保证人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李伟财 《科技资讯》2008,(32):227-227
对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详细阐述了主观评价的优缺点,客观评价法中常用的达标评价方法、检测评价方法、模糊评价方法和动态模式法等,同时还介绍了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绿色建筑材料指数法、环境暴露评价法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综述了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净化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绿色植物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势,并对室内绿色植物的甄选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日益关注,不仅对室外环境、小区环境有较高要求,而且对室内环境及其舒适性也提出了较高要求.阐述室内空气品质概念的确立过程,分析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闫艳艳 《科技信息》2012,(5):375-376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的定义、产生原因及评价方法,重点阐述了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和污染途径及空气污染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贾昊  王冉 《科技资讯》2013,(5):152-152
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然而也可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伤害,本文以几种常用家电为例,简单介绍了家用电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气品质的灰色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根据灰色关联矩阵提供的丰富信息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比较分析 ,灰色评价方法计算过程简单方便 ,充分利用了获得的信息 ,结果直观可靠 ,是多因子综合评价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房屋装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对三家装修程度不同的居民住宅室内空气中甲醛、氨、TVOC、苯和氡的含量进行了监测,分析了污染物的来源,并依据有关数据对污染物浓度变化进行了预测.通过案例对比分析,提出了预防及缓解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要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对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就必须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特征,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给予了实例验证,为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要确定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对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就必须进行室内空气品质的评价。针对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特征,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给予了实例验证,为室内环境品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关联思想分析了室内污染物影响室内人员主观评价的特点,并计算了室内污染水平与室内空气品质不接受率和室内人员不良症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吸入尘和菌落是影响主观评价的最主要因素,这为建筑室内环境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关注的重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的灰色物元分析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物元分析的基本理论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综合评价.实例分析表明,其评价结果客观可靠,原理简单,算法简捷,评价精度较高,为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提供了一种简单而适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室内空气中酞酸酯类物质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相微萃取(SPME)方法为前处理和分离手段采集室内空气中的酞酸酯类物质,进而在GC/MS上对其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对SPME中使用的极性与非极性纤维萃取头的萃取效果进行对比.确立了该类室内空气中酞酸酯类物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并且比较了不同环境中室内各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相对浓度大小。实验发现.与用传统的有机溶剂吸收空气中的化合物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检测出低浓度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并且简化了实验过程.减少了干扰及有机溶液的使用量.并可以测定出浓度较低的酞酸酯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点源与建筑物窗口布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单个建筑物在自然通风方式下建筑外点源高度与13种建筑物窗口布置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当源位于建筑物前约单倍建筑物高度时,源的高低对室内浓度有影响,源的高度为建筑物高度一半时的室内浓度要普遍高于源在地面时的室内浓度;窗口布置对室内浓度的影响要结合源的高度考虑;窗口布置情况会显著影响建筑物的通风量,在迎风面,特别是上部开窗时,能有效增加通风量.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哈尔滨市不同室内空气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污染,于2011年冬季采集了哈尔滨市12个不同类型的室内空气样品,通过索氏萃取的方式对空气中的PBDEs进行提取,采用GC/M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Σ12PBDEs的平均质量浓度为5.33 pg/m3,其中BDE-47是主要的污染物,其平均质量浓度为2.83 pg/m3,其次是BDE-28(1.85 pg/m3).不同类型的室内空气比较发现,实验室空气中PBDEs的质量浓度最高,家庭空气中PBDEs的质量浓度最低.主成分分析表明,哈尔滨室内空气中PBDEs的来源主要是商用五溴和商用八溴.通过计算空气吸入的PBDEs的暴露分析表明,婴儿的PBDEs暴露量最高,说明婴儿受PBDEs的潜在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9.
In studying indo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air pollutants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primary factor in judging indoor pollution level, while sensory effects accessed by olfactory analysis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In this paper, twenty living rooms in Beijing including newly decorated, 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decoration were sampled once a day for 10 d,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olfactory analysi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we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6 main compounds surpassed the limitation values released by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pollutants with highest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were not the most odor active odorants. Olfactory analysis which measured the odor characters such as odor detection threshold (ODT), odor active value (OAV) and odor quality was a helpful tool to identify possible chemicals which cause indoor smelling issues, and it was necessary to access indoor air qualit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chemical concentrations to give a comprehensive judgment on indoor air qu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