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确定岩体在不同压力作用下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岔管部位岩体专门作了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本文通过对试验成果的比较,得出了高压压水过程中岩体透水率值和P-Q曲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压压水试验的裂隙岩体非线性渗流参数解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渗压条件下裂隙岩体的渗透特性是高压引水隧洞近场渗流场分析与工程防渗设计的重要参数,一般通过现场钻孔高压压水试验获得。针对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流量-压力曲线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基于Forchheimer方程的裂隙岩体非线性渗流参数(渗透系数k和非线性系数b)解析模型。该解析模型中的渗透系数解析表达式与现行钻孔压水试验规程推荐公式一致,不仅形式简洁,而且物理意义明确,是现行规程推荐公式在非线性流条件下的拓展,可作为高压压水试验条件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修订的重要依据。对海南省琼中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岔管区钻孔高压压水试验成果的分析表明:Forchheimer方程很好地表征了高压压水试验过程中流量-压力曲线的非线性特征,本文提出的解析模型为高渗压条件下裂隙岩体非线性渗流参数的合理取值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克服了现行钻孔压水试验规程对高渗压条件下裂隙岩体渗透性难以正确表征的局限和由此带来的工程防渗设计风险。  相似文献   

3.
抽水蓄能电站压力管道、高水头承压洞室等工程由于其水头较高,岩体所承受的压力比较集中,常规压水试验不能准确反映水头压力作用下岩体的渗透等特性,需要进行高压压水试验。笔者在概述了钻孔高压压水试验中设备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陕西镇安和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践,探讨了钻孔高压压水试验中膨胀介质、止水栓塞等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修水县马坳镇境内的东津水库为例,概述水库工程岩体及裂隙发育,透水性强等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指出,其岩体渗透系数的计算无法采用现行规范所推荐的方法,进而进行了钻孔水压试验非稳定渗流场拟合分析,得出了较为合理的坝肩岩体渗透系数反演结果;基于此,对水库坝肩岩体钻孔压水试验过程展开分析,得出不同钻孔深度下钻孔水位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线,依托不同孔深压水试验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孔深试验非稳定渗流场分析和岩体渗透系数的计算。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较为吻合,且所提出的坝肩岩体渗透系数拟合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压条件下岩体渗透系数取值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裂隙岩体在高水压条件下的渗透性可以通过高压压水试验获得。高水压状态下裂隙岩体中水流形态及渗流本构律对岩体渗透系数起决定性的影响。针对高水压状态下岩体中渗流形态为紊流和非达西流的实际情况,以高压压水试验中压水孔内的水压力和流量以及渗压孔内的孔隙压力等参量为基础,推导了单孔三段压水法和单孔单段压水法的裂隙岩体渗透系数计算公式。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成果深入分析了不同渗流形态下的岩体渗透系数的差异性。研究成果表明,裂隙岩体水流形态对岩体渗透系数定量取值结果影响较大,同时高水压条件下水力劈裂产生也将导致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取值的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渗透系数随围压变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改进的常规三轴仪压力室作为柔性壁式渗透仪,进行了渗透系数最低有效围压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低有效围压情况下,试样侧壁必须涂凡士林才能保证试验精度;柔性壁式渗透仪试验的最低有效围压大致为3 kPa.为了研究水泥土渗透系数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利用该渗透仪对取自长江某段干堤应急加固工程的防渗墙水泥土进行有压条件下的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围压较低时,水泥土渗透系数较大,随着围压的增大,渗透系数迅速减小.渗透系数随围压的变化关系可以用幂函数表示.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荒沟抽水蓄能电站输水隧洞在高压水头作用下的渗透特性及其在高压渗透状态下岩体张开、拉裂的临界压力等,以ZK181钻孔第七段第一、第二循环试验为例,进行试验结果分析,为设计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碾压混凝土现场压水试验的的环节对压水试验有影响,根据现场压水试验中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施工期碾压混凝土常在非饱和状态下压水,压水段附近的混凝土处于非饱和状态,压水时水流沿钻孔径向外渗,为饱和圈逐渐扩大的非恒定过程,推导了混凝土在饱和状态下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真实地反映了碾压混凝土的渗透特性,初步制定了碾压混凝土防渗效果的评定标准,根据试验结果对江垭大坝防渗交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单组裂隙压水试验的一个非稳定渗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稳定渗流资料在常规压水试验中往往被忽略,也缺少成熟的分析方法,但可以提供裂隙渗流和变形特征的重要信息。借助于地下水动力学概念,考虑裂隙水流的连续性、应变渗透耦合效应、隙间串流、裂隙水贮存量变化等裂隙行为特征,建立了单组裂隙压水试验的非稳定渗流控制方程。在假设参数恒定的情况下,得到简化模型的解析解,并用于分析某花岗岩压水试验中的流量动态曲线,求出了裂隙导水系数、贮水系数和隙间串流参数。模型解释了常规压水试验中单位吸水量、参考渗透系数和实际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钢筋混凝土高压岔管区断层岩体高压压水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岔管区断层带空间几何特性,研究了陡倾角断层岩体高压压水试验方法.通过对高压压水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得到了断层岩体渗透稳定的渗控设计参数,了解了钢筋混凝土高压岔管区断层岩体的渗透稳定性,并验证了高压压水试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压水试验与钻孔取芯是评定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综合方法。对戈兰滩水电站碾压混凝土压水试验成果与芯样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容重等性能及抗渗、抗冻等耐久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设计技术指标对比后知戈兰滩电站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洞库水幕系统密封效果,进行了水幕系统效率试验,通过水幕孔在不同水动力状态下的压力变化情况判断其效率值的高低,进而在低效率岩体区域增加水幕孔来改善岩体连通性和渗透性,提升水幕效率值。讨论了水幕系统水平水幕孔效率试验中关键参数临界压力值的求解方法,并以烟台某地下洞库水平水幕孔效率试验为例,应用该方法求解的临界压力值对水幕效率进行判断。试验结果证明,该临界压力值的求解方法有一定可行性,能够准确判断需要补孔的区域,进而显著提升该区域的水幕系统效率值;岩体渗透性与水幕效率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满足洞室密封要求的岩体的渗透系数在10-7~10<sup>-5 m/s 范围内;文中临界压力值的求取是在一定假设基础之上完成,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详细论述了加蓬国大布巴哈水电站引水隧洞水力劈裂试验的原理、试验设备、试验过程,并对最终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引水隧洞在高压水头作用下裂隙张开的可能性及张开后岩体裂隙渗透特性,从而指导引水隧洞衬砌设计,优化钢衬段长度。  相似文献   

14.
小湾水电站最大水头251m,机组转速150r/min,为我国目前在建水电站单机700MW水头和转速最高的水轮发电机组。蜗壳水压试验压力43.5bar,采用保压混凝土浇筑工艺方法,保压压力为17.4~18.6bar。目前,已完成6台机蜗壳水压试验,5台机蜗壳保压混凝土浇筑(4号机保压混凝土浇筑正在进行中)。文章总结了蜗壳水压试验、保压混凝土浇筑以及变形监测的工作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渗透压及围压对岩体蠕变特性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巴东组二段粉砂质泥岩进行了不同围压和渗透压下的三轴蠕变实验。根据试验结果,在分析粉砂质泥岩蠕变特性曲线的基础上,探讨了围压和渗透压对岩体蠕变特性的影响过程和机理。最后,采用等时应力-应变曲线法和稳态蠕变速率法求得了粉砂质泥岩在不同围压和渗透压下的蠕变长期强度。结果表明:①粉砂质泥岩瞬时弹性模量随着偏应力等级的增加而减小;②孔隙水压在蠕变初期能够减小轴向应变,但在蠕变后期由于其有利于裂纹扩展而增大了轴向应变;③渗透压缩短了岩石蠕变破坏的时间,使蠕变破坏呈现出一定的脆性特点;④渗透压的存在有利于岩石裂隙的扩展和贯通,因而降低了岩石蠕变的长期强度,但是围压的存在增大了蠕变长期强度。研究成果为深入认识和了解三峡库区粉砂质泥岩的流变力学特性提供了重要的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高压压水试验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其在压力隧洞衬砌设计方案中运用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具体的工程设计实例和理论分析.实践成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解决压力隧洞衬砌设计类型问题,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深埋隧洞围岩在高水压力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水力劈裂,尤其是断层及其影响带岩体。某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岔管区断层及影响带岩体灌浆前后的试验结果表明,灌浆后岩体的水力劈裂压力明显增加,但仍有17%试段岩体的水力劈裂压力值小于或等于引水水道内的静水压力。充水试验结果表明岩体没有发生水力劈裂,其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不能依据压力增加的绝对值来判断岩体是否发生劈裂,应根据压力增加的相对大小来判断;二是尽管水道内的水压力很高,但水道内的水流通过钢筋混凝土渗漏到围岩灌浆圈时,会损失一部分水头,实际的水压力比水道内的静水压力要低;三是与岩体的二次劈裂压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泥水盾构施工是利用压力泥浆支护开挖面稳定,泥浆在渗透过程中在地层中产生的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影响泥浆对地层的支护能力,分析泥膜形成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对提高开挖面的稳定有重要意义。在一个能够测量地层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泥浆渗透装置中,用三种高渗透性地层和五种泥浆展开渗透实验,研究开挖面处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挖面处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存在三种模式,而且泥浆有效粒径和地层代表粒径的比值是影响开挖面处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深部岩体多处于复杂应力场和渗流场中,研究围压和渗透压作用下黏土岩特性对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的设计开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塔木素黏土岩围压加卸载渗透率演化试验及不同围压和渗透压下全应力-应变渗透率试验,分析了其渗透和强度特性.综合考虑围压和渗透压对黏土岩强度的影响,引入围压强化系数和渗透压弱化系数,并结合不同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