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使短波发射机前端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的幅度稳定,需要对射频输出之前的音频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处理。介绍了AGC的原理和分类,以及数字AGC的重要技术指标参数等,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的浮点同步数字AGC算法,给出了此算法在短波发射机中使用的详细流程图。通过仿真实验和具体项目中的应用情况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郑雷  张学成  张帅 《电子科技》2010,23(2):107-108
液压AGC控制系统是精轧控制中重要部分。液压AGC的实现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精轧机功能间相互协调,相互传递补偿信号。文中结合理论介绍了精轧液压系统控制思想的实现。对于轧钢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振乾 《导航》2010,46(2):64-66
详细论述了数字AGC技术的设计思路及软、硬件实现方法,分为有信号时的数字AGC及无信号时的噪音AGC两部分。描述了数字AGC技术在新设备上的应用情况,最后评价了该项技术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AGC是无线通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使用专用电路而非DSP芯片来设计一个数字基带部分的AGC,以及AGC重要参数如何选择。此AGC已经通过了TSMC(台基电)0.18μm COMS工艺的综合与布局布线,并用于北京市嵌入式重点实验室802.11无线局域网芯片ELAB2451和ELAB2551中。  相似文献   

5.
彭卫东  左继章 《微电子学》2004,34(4):486-488
接收机中,常用包络检波方式的前置AGC电路控制中频增益。但是,在宽带短波直扩通信系统中,普通前置AGC电路控制速度慢,且容易误控制。为了克服其缺陷,提出了一种双路AGC控制方式,替代原来的自动增益控制方式,使之适合高速数据传输。文章给出了双AGC控制的原理框图。实验结果表明,双AGC控制在短波扩频通信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基于一种典型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环路的模型,采用对数表示方式,简化了AGC环路的静态微动方程和动态运动方程。用数学模型动态表示出AGC环路输出信号和增益控制信号的变化过程,定量定性分析了AGC环路的稳定时间。仿真结果及实际应用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魏海刚  王雷  王涛涛 《现代导航》2019,10(3):204-208
自动增益控制(AGC)系统广泛应用于通信和雷达接收机,接收机动态范围 60dB 或者更大时,需要选用大动态范围的 AGC 系统来保证或者扩大该指标。本文介绍了 AGC 系统的组成,给出了一种通信设备中使用大动态范围的数字 AGC 的设计流程和组成,并给出了基于 FPGA 技术的具体实现方法,通过对接收数据的采样和处理,可以看出该方法可实时有效实现大动态范围增益调整。  相似文献   

8.
AGC在几乎所有电子电路领域都有很重要的应用,尤其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对提高网络运行过程中电平的稳定性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传输链路上的电缆放大器及光传输设备等环节均可采用不同的AGC方式来控制被传输信号的电平。本将对常用的几种AGC方式进行比较,并具体分析各种方式在太原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双环AGC控制电路设计思路,并对设计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从单环到双环AGC设计,通过搭建两级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叠加控制量之和,从而增大控制范围,实现大动态范围信号处理能力。基于双环AGC电路的实例应用,分析双环AGC电路起控参数的设计思路和影响。另外,提出参数设计既要考虑因为射频AGC起控太早而恶化接收通道的噪声系数,又要避免射频AGC起控太晚造成接收通道饱和或是互调指标恶化的遵循原则。  相似文献   

10.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是接收机的重要控制电路之一。具体分析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AGC的分类方式。利用可变增益放大器AD8367和其他模拟电路以及外部检波方式,设计了思维简洁、电路控制速度快的峰值型AGC电路。详细解释了芯片版图、增益控制与电压关系以及基于AD8367的闭环AGC电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D8367的两级AGC控制电路频率达到70 MHz,动态范围80 dB等预期指标,可以方便地调整所需要的输出电平值,确保接收机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1.
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是单脉冲雷达实现精确目标跟踪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的AGC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单脉冲雷达接收机增益控制的数字AGC设计方案,并利用高速A/D、D/A芯片、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等集成器件设计了单脉冲雷达接收机的数字增益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H型钢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相应的产品尺寸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以莱钢H型钢生产线精轧控制系统为原型,介绍了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AGC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影响H型钢产品尺寸的主要因素。着重分析了精轧控制系统中静态AGC厚度控制系统与动态AGC厚度控制系统的区别和实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陈锐  孙卓  王文博 《数据通信》2011,(3):14-16,20
根据OFDMA系统功率分配不固定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A系统前导序列功率的新型AGC算法。该AGC算法分为两个阶段,并根据前导功率值大小采用不同的步进值进行调整;利matlab平台对其性能在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进行了仿真并在picoChip公司的picoArray平台实现了该AGC算法。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1):111-114
在高速突发通信中,自动增益控制(AGC)模块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有效降低开销,提高系统利用率,AGC必须能够在一个突发时隙内快速收敛。提出了一种L波段的模数混合AGC,它通过帧结构中的重复训练序列来实现对模拟数控衰减器的控制,从而将接收信号电平快速调整到解调需要的最佳电平上。实测结果表明该AGC工作频段高,动态范围大,且能够在11μs内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15.
彭卫东  左继章 《微电子学》2003,33(3):266-268
接收机中常用包络检波方式的前置AGC电路控制中频增益,但在宽带短波立扩通信系统中,普通前置AGC电路控制速度侵入容易误控制。为了克服其缺陷,采用四级级联的真对数放大器替代原有的可变增益中频放大单元,使之适于高速数据传输。对该电路进行了仿真测试,给出了原理框图及测试结果。实验证明,真对数放大器作为AGC单元在短波扩频通信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AGC模块,较好的实现了接收机的AGC控制,使AGC的设计更加简单化、小型化。可靠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QAM解调器自动增益控制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亮  罗新民  王泉 《电视技术》2003,(12):63-65
提出了一种针对数字电视DVB—C系统QAM解调器自动增益控制模块的设计方案,该设计通过前端AGC模块控制高频头和中频放大器增益。补偿信号衰减,通过解调器内部数字AGC精确调整信号电平。  相似文献   

18.
该文提出一种新的数字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该电路将传统的两级级连负反馈AGC电路中后级AGC电路的反馈控制改为前馈控制,前后两级AGC电路共用一套功率检波器和环路滤波器,前级AGC电路的增益控制误差能够在后级AGC电路中得到修正,故新的AGC电路的总增益控制误差仅取决于后级AGC电路的增益控制误差。计算机仿真和硬件电路测试结果均表明,与传统的AGC电路相比,该文提出的新AGC电路能够提高增益控制精度,降低AGC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9.
雷达数字AGC技术的工程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数字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工程实现方法.数字AGC技术具有调节方便,反馈速度快,精度高等特点,本文分析了数字AGC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惰性AGC、灵敏度时间控制等常用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在雷达信号处理模块中的数字实现的方法以及相应的结构框图,根据实践经验讨论了数字AGC技术工程化设计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途经,提供了一个数字AGC调整的通用流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洋 《电子测试》2020,(4):21-22,97
数字AGC(自动增益控制)是数字中频接收中的重要辅助电路。数字中频接收机中设置AGC的目的,在于使接收机的增益随着信号的强弱进行调整,或者保持接收机的输出恒定在一定范围。通过利用数字AGC技术。采用Matlab/Simulink基于模型的设计方法,算法设计和仿真使用基于Simulink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型库DSPBuilder,通过硬件在回路仿真,在FPGA中实现数字AGC,下载验证结果与仿真结果到达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