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016~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方法 对2016~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汇总, 分析各季度监督抽检完成情况及抽检发现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结果 2016~2017年全国共完成3863983批次食品样品的监督抽检, 其中检验项目合格的样品3773847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7.7%, 检出不合格样品90136批次。监督抽检样品涉及33个食品类别, 其中粮、油、肉、蛋、乳、食用农产品等大宗食品的合格率普遍较高, 婴幼儿配方食品合格率为99.4%, 但淀粉及淀粉制品、蔬菜制品、餐饮食品和酒类的合格率偏低。抽检发现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 且微生物污染问题在每年的第3季度更为严重。结论 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  相似文献   

2.
<正>17日从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近期针对粮食及其加工品、食用油、酒类、调味品、肉制品等25类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截至5月底共抽检2234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231批次,不合格样品发现率为10.34%。记者了解到,此次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产品微生物超标。涉及部分调味品、肉制品、水产制品,不合格项目主要是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指示性指标超标。二是部分产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涉及部分酒类、蔬菜及其制品、肉制品、焙烤食品、粮食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18日,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还存在6大主要风险,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最多,占抽检发现不合格样品的33.6%。不可否认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规添加,是诱发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不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大都与添加剂滥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一环。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19年发布的《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2019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2019年食品安全抽检任务计划涵盖34个食品大类、150个食品品种、259个食品细类,共抽检133.96万批次。国家以及各省市监督抽检报告结果显示,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微生物含量超过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唐山市当前食品安全的整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2020年唐山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监督抽检情况以及受检食品的安全问题。结果 2018—2020三年全市共完成各类监督抽检120 744批次,发现食品质量不合格样品3 046批次,不合格样品发现率为2.52%。从监督抽检检出的不合格样品中发现,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微生物污染。在监督抽样的33个产品大类中,餐饮具抽检不合格率为25.61%,问题较为突出,不合格原因可能为餐具没有经过彻底消毒或消毒后保洁不当。结论 监督抽检为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为有效监管提供了线索,明确了重点监管食品及源头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6.
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是我国抽检食品不合格的重要原因,食用此类不合格食品有一定的健康风险.针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管理,进而做好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抽检420批次保健食品,其中抽检项目合格的样品405批次,不合格样品15批次。监督抽检的15批次不合格样品情况主要包括:一是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不合格的有6批次样品,标称生产企业分别是:山东东阿东方阿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东阿古胶阿胶系列产品有限公司、陕西诺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2018~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2018~2019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进行汇总, 分析监督抽检整体完成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结果 2018~2019年共抽检样品8092655批次, 不合格率2.3%。抽检样品共覆盖35个食品类别, 2018年仅涉及34个食品类别, 2019年增加了食盐这个类别的抽检。检出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类别有蔬菜制品、餐饮食品、方便食品等, 这3个食品类别在2018、2019两年不合格率基本高于5.0%(除2019年方便食品为4.2%)。结论 2018~2019年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抽检过程中发现在问题主要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指标不合格问题、微生物污染问题等, 这3个问题类别样品占不合格样品总和的70.0%以上, 但问题分布情况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国2016-2019年糕点的食品安全形势, 及时发现3类糕点中的食品安全隐患, 并提出监管建议。方法 汇总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糕点制品的国家安全监督抽检结果, 对其整体和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从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 全国共抽检糕点13.2万批次, 检出不合格样品4522批次, 总体合格率为96.57%。按照抽检区域进行分类, 其中华南地区的总体合格率最低, 仅95.32%; 按照食品细类进行分类, 其中糕点的合格率为96.08%, 月饼和粽子的合格率分别为97.64%和99.31%。不合格原因主要包括食品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和铝的残留量)、微生物(主要是菌落总数)、品质指标(主要是过氧化值和酸价)和真菌毒素的超标。结论 我国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糕点中的问题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为主, 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微生物污染和脂肪氧化问题也是糕点中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7月7日发布消息,2015年2月至5月,食药监总局抽检5类食品463批次样品,抽检项目合格的样品444批次,不合格样品19批次(约占抽检总数4.1%)。其中,抽检粮食及其制品22批次,不合格样品1批次。不合格样品为标称上海潮乡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勒比海盗披萨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汇总研究了2021年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从食品类别、不合格项目、抽样地、包装类型、时间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查找食品安全风险,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抽检的73918批次食品中检出不合格样品1417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8.08%。抽检覆盖32个食品类别,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冷冻饮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方便食品等10个类别合格率低于总体合格率。主要风险指标为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合格、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累计占不合格项次总数的88.08%。四季度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前三季度。散装食品的不合格率高于预包装食品。2021年河南省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良好,但一些品种、指标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建议对高风险品种和项目指标、问题多发的企业加强监管,强化源头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15年第三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在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监督抽检中,共抽检551家企业的1 056批次样品,合格1 039批次,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为98.39%。本次抽检的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主要包括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芝麻油、葵花籽油、稻米油、油茶籽油、橄榄油、核桃油、棉籽油、调和油等,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品质指标等13个指标。不合格样品主要集中在芝麻油、花生油、菜籽油、核桃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油品,不合格指标主要  相似文献   

13.
<正>1.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两次集中抽检乳制品全部合格2019年1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抽检信息显示,被抽检的112家企业305个批次乳制品全部合格。本次抽检的乳制品主要是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共抽检乳制品样品305批次,覆盖27个生产省份的112家(生产)企业。其中:抽检灭菌乳154批次、抽检调制乳102批次、抽检发酵乳49批次。抽检依据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26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告,包括江西瑞贝聪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装铁锌钙配方营养奶米粉等12批次婴幼儿辅助食品被检出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问题。2015年7月至9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婴幼儿辅助食品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共抽检40家生产企业的81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2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0批次,涉及6家企业,包括南昌市文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5.
<正>7日,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其官网通报2014年下半年糕点食品省级抽检结果,共抽检全省417家企业生产的糕点467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数为20批次,样品不合格率为4.3%。据了解,此次20家糕点食品质量抽检不合格企业名单,主要涉及福州、厦门、漳州、泉州等食品企业,而闽南地区共有10家,占了半数之多。厦门企业生产的问题食品包括:厦门市上正港食品有限公司的榴莲味馅饼(5kg/袋,生产时间:  相似文献   

16.
对2016—2020年速冻食品的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和7家速冻食品生产企业2018—2020年被抽检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了速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及发现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结果表明,2016—2020年全国共完成速冻食品监督抽检208 039批次,合格率均在99.2%以上,速冻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抽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及过氧化值超标等。提出监管部门应统筹制定抽检方案,与生产经营企业、承检机构各尽其责,共同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健康资讯     
《美食》2016,(8)
正1食药监总局通告7批次食品不合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7月发布消息称,食药监总局近期组织抽检水产制品、食糖、调味品、酒类等食品618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11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根据食药监总局通告,不合格产品有:1.深圳岁宝百货有限公司景田店销售的标称你口四洲(汕头)有限公司生产的四洲紫菜(原味)。2.喵在岛旗舰店在天猫(网站)销售的标称青岛大道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外合资)烟台优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辣鳗鱼丝。  相似文献   

18.
汇总2018—2020年榆林市榆阳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对其不合格项目等信息进行分析。2020年针对辖区"三小"(小餐饮、小流通和小作坊)的抽检覆盖率大幅度提升。从3年总体抽检情况来看,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辖区小作坊生产的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农产品。从不合格项目来看,主要是食品添加剂的"两超"(超范围、超限量)和农药残留超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近三年全国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数据分析,得出我国食品添加剂总体质量较好,产品合格率99.56%。不合格企业主要集中在新疆、山东、浙江、河南、广东等省份,是抽检中应重点关注的省份,主要质量问题为品质指标不合格,占总不合格指标的34.5%;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占总不合格指标的37.9%,食品添加剂企业应加强对生产环节中的杀菌工艺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努力提高食品添加剂的品质。通过对抽检数据的各个维度的比较及分析,使监管人员和消费者了解食品添加剂的产品质量状况,加强监管,引导消费,促进食品添加剂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6年至2018年西陵区食品监督抽检情况,分析其食品安全状况。三年来监督抽检的结果表明:西陵区食品安全合格率逐年提升,分别为97. 39%、98. 27%和98. 29%,而超范围与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致使食品不合格最主要的原因。本文从辖区不合格食品及问题项目入手,分析可能导致不合格的因素,找到改善本区食品安全的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