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笔者在针灸临证中,获得些许心得体会,现将部分验案整理记录如下,与同道分享。1产后荨麻疹案胡某,女,28岁。2018年7月2日来诊。主诉:发现全身多处皮疹3天。患者产后7天出现全身散在团状皮疹,伴瘙痒感。曾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荨麻疹,予药膏(具体不详)外用涂擦,症状未好转,故来诊。刻诊:风疹块以上肢、胸腹、背部为甚,呈黯红色,面白无华,唇色淡,舌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采用羊蹄汁外涂治疗阴癣,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取新鲜羊蹄60g,捣乱取汁加白矾末10g搅匀,外涂患处,1日2次,直至痊愈。 典型病例 患者,女,30岁,2006年7月16日就诊。自述1周前发现股部内侧有丘疹及小水疱,瘙痒。搽皮炎平无效,皮疹及小水疱渐向周围发展。刻下:丘疹自股部内侧蔓延至外阴及肛门周围,已扩大而成红斑,边缘清楚,上有薄屑,瘙痒极甚,确诊为阴癣。经用上方外涂1天,瘙痒明显减轻。半月后红斑消退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3.
笔者跟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吕文良学习期间,接诊荨麻疹患者1例,服中药五诊即疹消痒止.现将病案详述如下,并附体会.1 病案举例患者,男性,74岁.于2009年7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色红或白,奇痒,从胸腹部开始,由小变大,渐至全身,成片块状,此起彼伏.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2009年7月27日于北京某医院确诊为荨麻疹,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注射葡萄糖酸钙等治疗,效果不佳,停药后出疹更多,反复发作,后至我院求治.  相似文献   

4.
以产后1~12个月的婴儿7例为治疗对象,患儿在产后不久出现以颜面部为中心的皮疹。家庭史:母亲有特应性皮炎2例,母亲有过敏性鼻炎1例。双亲有过敏性鼻.1例,母亲有荨麻疹、父亲有过敏性鼻炎1例,双亲无特殊病吏1例。给予十全大补汤加味方4例,桂枝加黄芪汤加味方2例,黄连解毒汤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旋转截骨术结合术后补肾活血汤口服治疗中青年ARCO Ⅲ期股骨头骨坏死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中青年ARCO Ⅲ期股骨头骨坏死患者30例(30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4),观察组采用旋转截骨术结合术后口服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旋转截骨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2个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选择性(旋股内侧动脉)血管造影结果、骨盆正位片结果差异。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有效13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10例,无效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治疗前VAS疼痛评分分别为(4. 23±1. 17)分,(4. 21±1. 14)分,治疗12个月后分别为(2. 31±1. 15)分,(2. 45±1. 04)分,均有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分别为(68. 87±5. 66)分,(68. 06±5. 23)分,治疗12个月后分别为(88. 23±3. 76)分,(84. 15±3. 15)分,均有明显提高(P 0. 05),且观察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前高选择性(旋股内侧动脉)血管造影结果均显示旋股内侧动脉通畅,术后12个月观察组有13髋(81. 25%)、观察组10髋(71. 43%)旋股内侧动脉显影; 2组治疗后骨盆正位片结果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用旋转截骨术结合术后补肾活血汤口服治疗中青年ARCO Ⅲ期股骨头骨坏死,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改善股骨头血运,提高影像学疗效和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色散外敷结合股内侧肌斜束训练治疗外侧高压综合征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50例用三色散外敷结合股内侧肌斜束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Lysholm评分,髌股关节的压痛,髌股倾斜角(PTA)3项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后,临床控制42膝,显效1膝,有效3膝,无效4膝,总有效率92%。47膝治疗前VIA〉12°,治疗6个月后PTA明显减小,平均10°。结论:三色散外敷结合股内侧肌斜束训练治疗外侧高压综合征髌股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科2009年6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三角韧带损伤共21例,按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3例,旋前外旋型6例,旋后外旋型12例。术中探查深层在距骨附着点撕脱17例,内踝附着点撕脱2例,体部断裂2例;浅层均在体部断裂,术中均采用将缝合锚钉在三角韧带距骨止点处拧入,同时修复和重建三角韧带深层,浅层直接缝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踝关节内侧间隙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别(P0.05),采用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优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结论:踝关节损伤中应充分重视修复重建三角韧带,缝合锚钉修补三角韧带,既修复了韧带的连续性,又重建了三角韧带,此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刘某,男,30岁,以皮肤奇痒一年余之主诉于1984年元月13日来诊。述其病由夏月汗出当风而成,经某医院诊断为“顽固性荨麻疹”,多方治疗效果不显。症见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胸腹部及四肢内侧均可见豆瓣大之淡红色丘疹,甚则成块,遍身瘙痒,并见皮疹残留痕迹。皮肤划痕征阳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治疗时取大椎穴,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速刺入,即出针,加拔火罐,约半小时后取罐,用干棉球擦干血迹,再用碘酒涂之。经治疗后,当天夜间即感症状  相似文献   

9.
1.1一般资料 符合诊断标准的2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00例,其中男113例,女8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岁;伤及胸腹部26例,腰背部12例,肩臂部7例,肘部24例,腕部31例,髋股部12例,膝部28例,小腿6例,踝部43例,足部9例。对照组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岁;伤及胸腹部10例,腰背部36例,肩臂部4例,肘部8例,腕部18例,髋股部4例,膝部6例,小腿1例,踝部20例,足部3例。  相似文献   

10.
笔者近年应用六神丸、季德胜蛇药片调食醋外用治疗带状疱疹11例,疗效满意,观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中,男4例,女7例;年龄7~50岁。发病部位:发于口角颜面部者3例,发于胸腹部考3例,发于腰背部者5例。本病特点为皮疹绝大部分发生于身体一侧,常见于腰部、胸部及颜面部。初起病变部位有刺痛,继之痛处皮肤发红,出现密集成群如绿豆或黄豆大小的水泡,排列成带状,抱群之间皮肤正常,病变局部伴剧烈疼痛。2治疗方法取六神九五支(30粒)、季德胜蛇药片1支(20片)混合溶于50ml食醋中,待充分溶解后,外涂于带状抱疹息处,范围稍宽…  相似文献   

11.
笔者因罹患耳病,服食蜈蚣、全蝎后,出现目赤痛、羞明、胞肿如桃,眼险见粟状脓点;四肢、胸腹瘙痒,前臂、小腿内侧见较密集红色粟粒样疹点,后融合成片;胸腹、股、腋均见散在红色疹点。伴有发热、憋闷、纳差、溲黄便干等症。后经清热解毒和血止痒之中药以及激素、抗组织胺等西药治疗而愈。  相似文献   

12.
王秀芳 《中医杂志》2007,48(6):537-537
白花蛇舌草治疗荨麻疹,为临证偶得。余曾治一荨麻疹患者,用维生素C片口服,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外涂炉甘石洗剂及激素治疗,均未见效果。又口服蝉蜕、菊花、茵陈、板蓝根、防风、薄荷等中药3剂,效果仍不明显。试加用白花蛇舌草,投1剂后皮疹大部分消退,再投l剂,皮疹全消。后又用此方试治其他荨麻疹患者,大部分患者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3.
姜题平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2):1113-1113
近年来 ,笔者用糯米浆外刷 ,配合抗病毒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31例 ,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治疗组 31例 ,男性 14例 ,女性 17例 ;年龄 15~ 2 5岁者 5例 ,2 6~ 5 5岁者 18例 ,5 5岁以上者 8例 ;发于头面者 3例 ,臂部者 3例 ,胸腹部者 2 3例 ,股及腿部者 2例。对照者 30例 ,男 12例 ,女 18例 ;年龄 15~ 2 5岁者 6例 ,2 6~ 5 5岁者 17例 ,5 5岁以上者 7例 ;发于头面者 2例 ,臂部者 1例 ,胸腹部者 2 6例 ,股及腿部者 1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糯米加适量温开水浸泡捣成浓汁 ,用棉签或者毛笔刷患处 ,3次 /d;对照组用酞丁胺擦剂搽患…  相似文献   

14.
玉屏风散加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的一种特殊类型,熟称“风疹块”。临床表现为先有皮肤瘙痒,随后出现风团。风团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出现,呈苍白色。风团大小形态不一,可小如芝麻或米粒,大至巴掌,略高于周围皮肤。时隐时退,退后不留痕迹。本病特点是接触冷水或其它冰冷物之后,受冷部位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多发于暴露部位,如颜面和手部,口舌、咽喉等黏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饮也可发生水肿。1临床资料6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2例,女50例,年龄16~5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年。多数病例均经抗组胺药或H2受体拮抗剂治疗后疗效不佳而转中医治疗。2治疗方法玉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改良上畸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方法,对术后患者进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6个月后复查的效果观察,比较患者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重建后外侧髌股角及髌骨外移程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建后Lysholm、Kujala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能改善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恢复程度,帮助其关节功能完全恢复,运用关节镜辅助下小切口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创伤性复发性髌骨脱位对髌骨脱位的治疗非常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其迅速发生与消退、伴有瘙痒.部份可伴有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可分为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与丘疹状荨麻疹等.近年来随着社会城市化、工业化,工业与汽车废气大量排入空气中,空气污染严重,其中过敏原增加,荨麻疹发病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笔者自2005年~2009年,运用中医辨证治疗荨麻疹6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笔者用阳和汤治疗荨麻疹及反复感冒证属阴寒内盛者,均收到良效,现报道如下。1急性荨麻疹刘某,男,34岁,2004年9月12日初诊。遇冷风诱发全身暴露部位皮疹1周。早晚骑车上下班后头面部、颈胸部、手部及踝部等能被冷风吹拂的部位出现密集皮疹,皮疹部分融合成大片状、高出皮肤、呈淡  相似文献   

18.
肱骨髁上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采用超级空间有限元计算程序SUPER—SAP最新版本对肱骨髁上部进行各种受力条件的空间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1.旋后位肱骨髁上部内侧是压应力,外侧是拉应力;中立位、旋前位肱骨髁上部内侧是拉应力,外侧是压应力。2.旋后位、中立位、旋前位三种不同位置的剪应力变化不大(P>0.05)。3.在旋后位肱骨髁上部不论是内侧还是外侧节点均向内侧位移;中立位、旋前位与旋后位正相反,均向外侧位移,其中立位与旋前位不论是内侧还是外侧,位移无明显差异(P>0.05)。结合Saltel理论,作者提出了肱骨髁上骨折合理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笔者自 2 0 0 2年 5月~ 2 0 0 2年 10月以中西药合用治疗婴幼儿丘疹样荨麻疹 6 3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12 0例 ,均为门诊患者 ,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 [1] ,随机分为治疗组 6 3例 ,对照组 5 7例。治疗组男38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1.4岁 ;皮疹因搔破而继发感染者12例 ,伴发热者 5例。对照组男 31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1.8岁 ;皮疹因搔破而继发感染者 9例 ,伴发热者 4例。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P>0 .0 5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皮肤洗剂 (荆芥、防风、薄荷、百部、蛇衣各10 g,地榆、甘草、地肤子、蛇床…  相似文献   

20.
正笔者自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梅花针叩刺治疗荨麻疹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3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0岁,平均36.5岁;急性荨麻疹6例,病程1~6天,平均3天,慢性荨麻疹30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5年,平均1.5年。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水肿性风团皮疹,边界清楚,瘙痒剧烈,时起时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