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孕妇10 265例,均接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引产病理或活产胎儿超声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情况。结果 10 265例孕妇经证实186例(1.81%),失访10例,最终纳入176例(1.71%);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度为98.30%(173/176)高于二维超声心电图的93.75%(165/176),误诊率为1.14%(2/176)低于二维超声心电图的5.11%(9/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漏诊率与二维超声心电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准确率较高,误诊率低,能够为产前筛查提供相对可靠的诊断信息,利于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施行手术治疗168例先心病病例分析。168例术前均进行了脉冲多普勒及二维超声心动图(2DE)、X线、心导管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评价PDE、2DE及二者相结合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合并先天性心脏病。10例中9例经手术证实,8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及造影超声心动图诊断。本文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常规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和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检测先天性心脏病最常用、最简便的诊断方法,但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探索能够体现心脏立体结构的超声心动图新技术——三维超声心动图来代替多方位二维超声探查,使我们能更了解各个房室、瓣口及大血管的形态、立体方位与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方法对175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各房室大小、畸形部位、大动脉血流、心脏结构、房室间隔的连续性等,分析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诊断特点。结果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共有16种,其中房间隔缺损(ASD)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中所占比例较高为58例(33.14%),室间隔缺损(VSD)46例(26.29%),动脉导管未闭(PDA)32例(18.29%),肺动脉口狭窄(PS)10例(5.71%),法洛四联症(TOF)6例(3.43%),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畸形)4例(2.29%),其他19例(10.86%)。结论成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ASD、VSD和PDA为主,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定位及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5例正常人及50例不同肺动脉压力的非紫绀型分流性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为分流性先心病)患者的右心功能变化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①随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功能受损逐渐加重。②经过手术修补缺损,右心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中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效果明显;重度肺高压患者中,部分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手术,其余手术机会少,死亡率高。上述结果提示,超声心动图评价分流性先心病是一种无创的、准确的方法。其结果可做为判定手术适应证、评价手术疗效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重建房间隔缺损三维影像1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间隔缺损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上。超声心动图已成为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首选方法,但常规经胸壁二维超声心动图(TTE)检查有较高的假阳性,90年代以来,多平面经食管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TEE)的临床应用,极大地克服了TTE技术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接受产前筛查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产前筛查孕妇345例(2017年11月至2019年4月),均行二维超声、RT-3DE诊断,以活产诊断或尸检结果为"金标准",统计二维超声、RT-3DE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结果,分析诊断效能。结果 345例产前筛查孕妇,经活产诊断或尸检结果证实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22例;采用二维超声诊断出阳性34例,阴性311例;采用RT-3DE诊断出阳性24例,阴性321例;RT-3DE诊断准确率[98.84%(341/345)]、特异度[99.07%(320/323)]高于二维超声[95.36%(329/345)、95.67%(309/323)],误诊率[0.93%(3/323)]低于二维超声[4.33%(14/323)](均P<0.05)。结论 RT-3DE应用于产前筛查孕妇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特异度、准确率高,误诊率低,利于临床及时予以干预措施,对优生优育,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二维对比超声心动图,对17例合并有永存左上腔静脉经冠状窦引流入右房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了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右心导管检查证实,符合率为100%。并对其发生情况、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首先进行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然后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FV-3DE和Color-3DE模式采集图像,对三维图像进行后处理。观察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与二维图像进行对比,手术后对照分析。结果60例先天性心脏病的三维图像经后处理后,显示病变结构较二维图像更加直观、明确,与手术结果更加接近。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的立体解剖结构,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graphy (3DE) in the diagnosis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and the measurement of its size by 3DE and compared the size with surgical findings. Two-dimensional and 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 was performed in 26 patients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and the echocardiographic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urgical finding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defect diameter by RT3DE and that measured during surgery (r=0.77, P〈0.001). The defect area changed significantly during cardiac cycle. Percentage change in defect size during cardiac cycle ranged from 6%-70%. Our study showed that 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atrial septal defect obtained with RT3DE correlate well with surgical findings. Therefore, RT3DE is a feasible and accurate non-invasive imaging tool for assessment of atrial septal size and dynamic chang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RT-3DE)研究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 ASD)不同手术方式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ASD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外科手术组和封堵组;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后,使用RT-3DE采集患者的右室全容积数据库,分析右室舒张末容量(righ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 RVEDV)和收缩末容量(righ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 RVESV)、计算右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RVEF).比较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RVEDV、RVESV、RVEF值变化.结果 术后7 d,封堵组右室RVEDV、RVES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RVEF值与术前无显著差异;外科手术组右室RVEDV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但RVESV较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并且EF值较术前减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的RVEF值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 RT-3DE能简便、准确地确定右室容积并计算右室收缩功能;ASD患者外科手术组术后早期右室收缩功能较术前减低, 术后3个月恢复到正常水平,封堵组术后初期EF值即达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3.
1目的 探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性肥厚性心肌病 (HHCME)的诊断价值。 2方法 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896例高血压病人。 3结果 符合 HHCME者 2 4例 ,检出率为 2 .7% ,其中 6 5岁以上有 18例 ,大多表现为左心房扩大、室间隔和左室壁对称性肥厚 (厚度 >16 mm )、左室腔缩小、左室收缩功能超常及左室舒张功能重度受损。 4结论 二维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 HHCME简便、客观、准确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结合心电图(ECG)诊断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准确率,并与2DE和ECG单独诊断的准确率比较。方法:60例患者,30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另30例心电图显示ST-T改变,行左室造影或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单独ECG诊断AHCM的敏感性高(接近100%),但特异性低(约27%);单独2DE诊断AHCM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100%;两者结合诊断AHCM能提高2DE诊断的敏感性。结论: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心电图能提高对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的准确率,便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M型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探查结果。建议增加肺心病的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指标,如右室切面内径(长径、短径)、右室切面面积、右室面积与左室面积比值、右室前壁厚度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等。并对正常人、肺心病及高血压病患者三者之间的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了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二维彩超结合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ASMA)及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FAM)技术综合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方法二维彩超结合ASMA-FAM技术对38例DCM心脏形态学、室壁运动状态、血流动力学、心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CM组心脏呈普遍扩大,室壁运动呈弥漫性减弱,室壁心肌运动分数(FAC)普遍<30%,瓣膜反流发生率高且程度重,早期收缩功能显著降低而舒张功能呈“正常”。结论二维彩超结合ASMA-FAM诊断DCM便捷无创、直观准确、可信度较强、重复性较好,可为临床诊断DCM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RT-3DE)对评价肺动脉瓣狭窄(PVS)的价值。方法: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PVS的86例患者,同时接受RT-3DE检查。结果:RT-3DE可确定PV瓣叶数目者占67.44%(58/86),PVS二维测值、三维测得面积分别与手术结果相比,后者相关系数更高(P<0.05)。经过体表面积矫正后的PVS三维面积与肺动脉瓣血流速度的相关系数r=0.76。实时三维血流可清晰显示PVS立体狭窄血流。结论:RT-3 DE可以为诊断PVS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对15例冠心病(CHD)病人进行了大剂量潘生丁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试验(DET)的研究,并与2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及与21例高血压病人进行试验对比,同时还与潘生丁心电图试验(DP-T)及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ST)比较.结果:DET对CHD诊断的敏感性是53%,特异性是100%,方法安全、无创,有临床实用价值;用脉冲多普勒(PDE)同时测量主动脉瓣血流频谱计算心指数(CI)可提高DET诊断的敏感性,但同时也降低其特异性,而测量左室舒张功能指标及收缩时间间期(STI)指标不能提高该诊断方法的敏感性;DET诊断CHD的敏感性高于EST(33.3%)及DP-T(13.3%).  相似文献   

19.
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左室收缩功能测定,并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结果表明50例冠心病中,LVEF<正常者32例,占64%;SV<正常者35例,占74%;CO<正常者27例,占54%;CI<正常者25例,占50%;SVI<正常者26例,占52%。提示冠心病伴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及心力衰竭者,其左室功能均明显降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应用RT-3DE、常规超声心动图双平面Simpson's法和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测量23例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及射血分数(EF),以左心室造影为参考标准.结果:RT-3DE测量所得LVEDV、LVESV、SV、EF与左心室造影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2、0.90、0.88、0.91(P均<0.001),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略小,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双平面Simpson's法与左心室造影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85、0.87、0.86、0.91(P均<0.001),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小,双平面Simpson's法与左心室造影测得的LVEDV、LVESV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者的SV、EF之间无差异;M型超声心动图Teichholz法与左心室造影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分别为0.73、0.71、0.70、0.65(P均<0.05),LvEDV、LVESV、SV、EF测值均较左心室造影大(P<0.05或P<0.01).结论:RT-3DE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准确地评价心肌梗死伴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及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